澳洲工黨
澳大利亞工黨 Australian Labor Party | |
---|---|
簡稱 | ALP |
領袖 | 黨魁:安東尼·阿爾巴尼斯議員 副黨魁:理查德·馬爾斯議員 |
主席 | 韋恩·斯旺 |
秘書長 | 保羅·埃里克森(Paul Erickson) |
成立 | 1891年(最早的黨組織) 1901年5月8日(聯邦議會黨團) |
總部 | 澳大利亞首都領地巴頓區悉尼大道9號5室,郵編2600 |
黨員 | 60,085(2020年)[1] |
意識形態 | 社會民主主義[2] 民主社會主義[3] 社會自由主義[3] 第三條道路[2] 進步主義 |
政治立場 | 中間偏左 |
國際組織 | 進步聯盟 |
官方色彩 | 紅色 |
眾議院 | 77 / 151 (51%) |
參議院 | 26 / 76 (34%) |
官方網站 | |
www | |
澳大利亞政治 政黨 · 選舉 |
澳大利亞工黨(英語:Australian Labor Party),簡稱工黨(ALP),是澳大利亞歷史最悠久的社會民主主義政黨,政治立場中間偏左。工黨是澳洲兩大政黨之一,其長期競爭對手是中間偏右的保守派自由黨-國家黨聯盟。工黨建黨於1891年,為進步聯盟成員[4]。自2019年5月起至今,該黨領袖是眾議院議員安東尼·阿爾巴尼斯,副領袖為眾議院議員理查德·馬爾斯。該黨是澳大利亞當下的執政黨(自2022年5月始),黨領袖安東尼·阿爾巴內塞和副領袖理查德·馬爾斯目前是聯邦政府的正、副總理。
澳大利亞工黨被認為是澳大利亞勞工階層的代表,其歷史可以追溯到從1891年開始勞工運動組織在澳洲的各英屬殖民地建立的政黨組織,比澳大利亞聯邦成立還要早10年,是澳大利亞現有政黨中歷史最悠久的。澳大利亞工黨是世界上第一個在全國範圍內執政的工黨,自1904年首次在聯邦政府執政後屢次執政,在第一次世界大戰和第二次世界大戰等關鍵歷史時刻領導了澳大利亞。20世紀最長的執政時期在1983-1996年,亦即鮑勃·霍克及保羅·基廷執政時期,執政長達13年。
進入21世紀後,工黨曾於2007至2013年在聯邦層面執政,彼時陸克文和朱莉亞·吉拉德分別出任過黨首及聯邦總理,朱莉亞·吉拉德更是成為了該國有史以來的第一位女性總理及政黨領袖。2013年,工黨在聯邦大選中被聯盟黨擊敗,下野成為反對黨。2022年,在聯邦大選中擊敗聯盟黨,再度上台成為執政黨至今。
類似其他左翼政黨,工黨的黨組織由全國執行委員會領導,全國執委會的首腦是工黨主席(英語:President),下設兩個副主席,一個書記。全國執委會和黨主席、副主席的實際職責主要在黨組織方面,而黨在聯邦或州層面的政治決策則由當選該級政府議員的黨員組成的議會黨團決定。議會黨團選出的首腦是黨魁,是工黨的實際政治領袖,並出任總理或州長(執政時)或反對黨領袖(在野時)。
工黨的黨章將其定義為民主社會主義政黨,但近年的實際政策更偏向於社會民主主義理念。現在的工黨自定義為「包括改革分子、進步分子、社會自由主義者、社會民主主義者、民主社會主義者的聯盟,由對社會不公平的批判、對更公正和公平的社會以及用民主手段達到此目的的承諾團結在一起。」
截至2024年9月,在澳大利亞的六個州和兩個領地中,除了塔斯馬尼亞州(自由黨)和北領地(鄉村自由黨)以外,其餘的州級和領地政府均由工黨執政。
名稱
[編輯]澳大利亞工黨的拼寫採用美式英語的labor而非英式英語的labour,這是因為十九世紀的澳大利亞勞工運動深受美國出版物的影響,而且美式拼寫象徵着與英國傳統的決裂。這一拼寫於1912年正式確立,此前兩種拼寫方式曾經交替使用。[5]
歷史
[編輯]初創至二戰時代
[編輯]19世紀末,隨着澳大利亞勞工運動的發展,勞工運動組織開始醖釀組黨參政。根據工黨的傳統説法,1891年昆士蘭的剪羊毛工人罷工時,在一棵桉樹下開會成立了工黨,這棵樹後來被稱爲「智慧樹」。此後,工黨在澳洲的各殖民地建立了黨部,並開始參加議會選舉。
1891年,工黨在新南威爾士和南澳州分別成立了最早的殖民地級議會黨團,1893年在昆士蘭也組成議會黨團。工黨參加的第一次選舉是1891年的新南威爾士立法院選舉,工黨(新南威爾士工黨時稱「新南威爾士勞工選舉同盟」)奪得141席中的35席。同年在南澳州,南澳工黨(時稱「聯合工黨」)奪得立法局3席,1892年再奪得立法院一席。1899年工黨首次組閣,在昆士蘭組建少數政府,但僅維持一周就由於保守黨派的聯合反對總辭。
1901年澳大利亞聯邦成立後,聯邦工黨開始政治活動並參與聯邦大選。1901年5月8日,入選第一屆聯邦議會的工黨議員在墨爾本國會大廈(當時的聯邦議會駐地)召開第一次議會黨團會議,聯邦工黨正式成立(不過聯邦黨組織要在此後數年內才逐漸建立),工黨成為澳大利亞現存歷史最悠久的政黨。
聯邦初建時工黨是國會內的第三大黨,大致支持執政的保護主義黨,反對主要在野黨自由貿易黨。1904年,工黨在克里斯·沃森領導下,組建了一屆少數派政府,雖然這屆政府只維持了4個月,但成為了澳大利亞乃至世界第一個執政的工黨政府。隨後在1908-09年,新任工黨領袖安德魯·費希爾也組建了一屆少數政府。在1910年大選中,工黨成爲了澳大利亞史上第一個在聯邦議會取得一個議院中的絕對多數席位的政黨,成功組閣成爲澳大利亞的第一屆多數政府。此後的幾年內工黨也在除維多利亞州以外的其他各州贏得大選組成多數政府。這樣的選戰成績在當時是各國的社會民主黨所望塵莫及的。其後工黨在聯邦持續執政直到1916年,工黨在徵兵問題上發生分裂,時任總理的黨魁比利·休斯被開除黨籍,而使工黨喪失執政權。
第一次世界大戰結束後,受1917年的俄國十月革命影響,工黨中對社會主義的支持越來越多,以及受費邊社影響,工會和工黨的政治理念更加傾向費邊社會主義。1921年全澳總工會決議呼籲「將工業、生産、經銷和交易社會主義化」,次年工黨聯邦大會也將「社會主義目標」寫入黨章。
此後工黨曾於1929-32年短暫執政。二戰爆發後,工黨終於迎來了一個機會。1941年,通過兩名獨立議員的倒戈支持下,工黨領袖約翰·柯廷在不信任案中擊潰亞瑟·法登的政府,成為新總理。柯廷領導澳大利亞成功度過了多年的太平洋戰爭,並對促成對戰後澳洲產生深遠影響的澳美聯盟做出很大的貢獻。而工黨因此在1943年的大選中取得歷史性勝利,一舉控制眾議院三分之二多數,柯廷也成為了澳大利亞歷史上公認的最偉大的總理之一。1945年7月,在二戰歐洲戰場盟軍勝利後、戰勝日本指日可待的時候,積勞成疾的柯廷在總理任上逝世。班·奇夫利當選為新任工黨領袖,並接任總理。在1946年的大選中,奇夫利帶領工黨順利保位。1947年,奇夫利政府第一次嘗試將工黨的社會主義目標付諸實現,政府宣布將通過強制收購把銀行業國有化,但相關法律在實行前就被澳大利亞高等法院宣判違憲。在這次嘗試之後,工黨雖然繼續支持國家建立和經營國有產業(例如國有銀行、航空、電訊公司等),但未再嘗試將整個行業國有化,並在70年代惠特拉姆領導政府起工黨就放棄了國有化政策。在1949年大選中,工黨被擊敗,開始長達23年的在野時期。
改革時代
[編輯]下野後工黨黨內發生了分裂。隨着冷戰開始,澳大利亞社會和工黨內部都在對共產主義的態度上發生分裂。
1951年,總理羅伯特·孟席斯爲了炒作共產黨議題,推出取締共產黨的憲法修正案,工黨在時任領袖、前聯合國大會主席H.V.伊瓦特領導下對如此妨礙公民權的修正案予以堅決反對,最後修正案在全民公決中被否決。但不久工黨內部的容共、反共勢力的矛盾也愈發激烈。1955年黨魁伊瓦特與天主教背景的極端反共派系決裂,後者從工黨分裂創建「民主工黨」。此後民主工黨在選舉中撥票給自由黨-鄉村黨聯盟,造成被此削弱的工黨被迫長期在野。
直到1967年,新任黨領袖惠特拉姆積極對工黨進行改革,1972年惠特拉姆終於領導工黨獲勝成為總理,而工黨經歷23年在野後重新執政。惠特拉姆推行多項新政策,並在其任內促成中國大陸與澳大利亞建交。但由於工黨在參議院未過半,無法與保守派聯盟控制的參議院達成通過預算案協議,最終引發了1975年的憲政危機,惠特拉姆被總督罷職,在接下來的大選中,工黨未能取得勝利,重新成為反對黨。
直到1983年臨近到大選時,鮑勃·霍克成為黨首,並在隨後進行的大選中獲勝,從此開始了至今持續最長的13年工黨執政時期。而霍克本人也成為任期最長的工黨黨籍總理,也是澳大利亞史上任期第三長的總理。霍克任內工黨作爲社會民主主義政黨,在當時主導了幾乎不可想像的新自由主義改革,包括匯率浮動改革、金融改革、以及國有企業私有化,這些改革奠定了此後澳大利亞經濟從1992年開始的無衰退的奇跡。但是短期內澳大利亞經濟並沒有逃過1990年代初期全球經濟倒退的影響。1990年,於霍克三度連任後,政府民調下滑,而且經濟問題也不斷困擾着政府,財政部長基廷兩度挑戰霍克後,終於成為新任工黨領袖。基廷政府繼續霍克政府的改革政策,從根本上轉變了澳大利亞的經濟,並使工黨繼續執政。但1996年在時任總理基廷領導下工黨在大選中大敗,喪失31席,終被霍華德領導的右翼保守派聯盟擊敗,結束13年執政。
21世紀
[編輯]1996年工黨下野結束13年執政後,工黨相繼換過3位領袖,但在大選中都不敵霍華德。期間僅在1998年大選中,霍華德提前大選,比茲利領導的工黨在普選票上擊敗保守派聯盟,保守派聯盟仍然勝出選舉,但議席減少。及後霍華德因領導保守派聯盟轉向保守主義及經濟自由主義政策,加入美國總統小布什領導的反恐戰爭,支持度上升,並在2001年及2004年連續兩次大選擊敗工黨,成功單獨控制參議院。
2006年12月4日,時任工黨議員,影子外交及貿易部長陸克文宣布挑戰領袖地位,並以49:39票成為新一任工黨領袖,茱莉雅·吉拉德則接任工黨副領袖。隨後憑藉新人上位、民調上升,加上霍華德領導的保守派聯盟政府已執政十一年半,陸克文成功領導工黨贏得2007年澳洲大選,一舉增加了23席,甚至使總理霍華德以及其他五名內閣部長都落選議員,成功結束了霍華德長達十二年的執政。工黨重奪執政權,陸克文在同年12月3日接任聯邦總理。陸克文上台後,開始推動多項新政策,包括代表政府簽署「京都議定書」,並向「被偷走的一代」的原住民道歉,在金融海嘯中通過政府的經濟刺激計劃,澳大利亞成為極少數避免了經濟危機的發達國家。
2010年6月24日,在民調一直高企的陸克文出現支持率下滑的現象,吉拉德挑戰陸克文的黨魁地位,陸克文由於失去議會黨團支持宣佈棄選黨魁及下野,無法完成三年任期,吉拉德自動當選黨首,隨後出任新總理,她也因此成為澳大利亞歷史上第一位女總理。隨後在吉拉德帶領下,因部分工黨選民不滿工黨領導層,在新一屆的聯邦大選中選票大幅下降,席次大減,出現懸峙國會,最後在3名獨立議員及1位澳大利亞綠黨議員的支持下,才勉強組成少數派政府,保住工黨的執政黨地位。吉拉德連任後,提出推行碳稅,及通過推行備受爭議的礦產資源租賃稅來替代在陸克文政府時的資源超額利潤稅,由於要平衡陸克文派系的不滿情緒,故任命陸克文為外交部長。但此後民調中,吉拉德領導的工黨成績長期低迷,且在工黨黨魁的民調上長期落後於陸克文,2012年2月陸克文在黨內部分派系的支持下,挑戰吉拉德的領導地位,不過吉拉德在黨內議員黨團投票中以71對31票成功保住黨領袖及總理一職。此後2013年3月原屬吉拉德派的前黨魁西蒙·克林意圖推舉陸克文再度挑戰黨魁地位,但陸克文拒絕應戰,吉拉德在無挑戰情況下自動獲勝。但由於工黨民調低迷,黨內繼續不穩定,2013年6月26日吉拉德被迫再次召集議會黨團進行領導權表決,陸克文應戰並勝出,第二度成爲工黨領袖。
重新上任後的陸克文開始整頓黨內的派系問題:由大工會把持的派系政治交易影響了黨內民主並造成了近年的一系列貪污醜聞,因而引起黨內基層和黨外選民的不滿。陸克文首先拿名聲最差的新南威爾士黨部開刀:2013年7月4日,陸克文宣佈工黨聯邦執委會接管新南威爾士黨部30天,協助新州總書記和助理書記對州黨部進行全面調查和改革。此外,陸克文還宣布禁止房地產開發商作為工黨候選人參選公職。[6]作為黨內改革的另一部分,陸克文又在7月8日提出改變黨領袖的選舉方法,由聯邦議會黨團選舉改為議會黨團表決和個人黨員投票各占50%比重的方法選舉,並且提高撤換領袖的門檻。[7]此外,為阻止之前的工黨黨魁改選重現,他亦把之後的工黨黨魁選舉加入黨員直選的比例,從此黨員可以直選黨魁。
在2013年9月7日舉行的2013年澳大利亞聯邦大選中,陸克文領導的工黨敗選,結束工黨6年執政地位。[8]當晚陸克文在宣布接受大選失敗的同時宣布辭去黨魁職位。雖然工黨敗選,但根據事後公布的工黨內部民調,陸克文的臨危受命為工黨拯救了至少15個國會席位,保住超過三分之一的議席,根據吉拉德在位時的民調,這些選區都會倒向聯盟黨,但陸克文出山後這些選區的選局立即改善,最終工黨保住這些席位,使得工黨能夠保存實力,他日再戰。[9]
陸克文辭職後,領袖職位由克理斯·寶文代理,同時經過一個月的黨內推選過程後,比爾·蕭藤擊敗安東尼·阿爾巴尼西當選黨魁。
2016年澳大利亞聯邦大選,工黨取得69席,議席差距與保守派聯盟大幅收窄,這次大選是自1987年以來首次全面改選參眾兩院全部議席。在此後的2019年澳大利亞聯邦大選中工黨再次落敗,這一結果與選前民調預期相左,出乎政界和媒體的預期。大選後蕭藤辭去黨魁職務,阿爾巴尼西贏得黨內選舉繼任。
2022年5月,阿爾巴尼斯領導的工黨在聯邦大選中擊敗時任總理斯科特·莫里森領導的自由-國家聯盟取得執政地位,結束了九年的在野生涯。
理念
[編輯]工黨通常被稱爲社會民主主義政黨,而其黨章將其定義為民主社會主義政黨。和其他民主社會主義政黨類似,工黨參加的國際組織是進步聯盟(2014年以前是社會黨國際)[10],其代表色是紅色。但近年工黨的實際政策更偏向於社會自由主義和社會民主主義理念。現在的工黨自定義為「包括改革分子、激進分子、進步分子、社會民主主義者和民主社會主義者的聯盟,團結在對社會不公平的批判、對更公正和公平的社會以及用民主手段達到此目的的承諾。」
工黨是由勞工運動創建的,因此其政治立場根本上是代表勞工運動的立場和利益的。因此勞工運動內的政治訴求很大程度上影響了工黨的實際政策。歷史上,在1972年前,工黨曾支持高關稅、強制兵役、白澳政策、產業國有化和孤立主義,1972年後,工黨放棄白澳政策,轉為支持自由貿易、低關稅、多元文化主義、私有化和國際主義。不變的是工黨支持福利國家,保護勞工階級及提高大衆生活水平的信條。1949年時任黨魁、總理奇夫利這樣解釋勞工運動的涵義:
“ | (一個)偉大目標——山上的明燈——是我們爲了人類的進步力求達到的...(工黨要)為人民帶來更好的東西、更高的生活水平,為人民群衆帶來更大的幸福。 | ” |
——班· 奇夫利 |
工黨的政策指引是黨的綱領,每三年由黨的全國大會審訂。現行綱領表示「工黨的傳統價值會始終是澳大利亞人可以信賴的不變數」。雖然工黨完全承諾支持市場經濟,但「工黨相信,全國政府作爲所有澳大利亞人真正擁有並通過選舉權控制的唯一機構,應扮演更大的角色」。工黨「不會讓變革的得利在越來越少的手中積累,或只在擁有特權的社區裏存在。得利必須由所有澳大利亞人和所有地區分享」。此外,綱領還表示工黨「信仰所有人應得的尊嚴和尊重都是平等的,並應當得到平等機會來實現他們的潛能。」工黨認爲「政府在確保公平上扮演至關重要的角色:確保平等機會、消除無理的歧視、將財富、收入和地位更公平的分配。」綱領的其他部分還指出工黨支持平等、人權、勞工權利和民主。
綱領是指導性文件,工黨政府施政時在綱領下有相當的政策自由度,但政府不能推行和綱領直接矛盾的政策。例如霍克政府推行私有化改革時,當時的綱領是支持國有化、反對私有化的,所以必須先召開全國大會特別會議審議修改綱領,然後政府才得以推行私有化政策。
在澳大利亞國體和共和議題上,工黨意見不一,多數派是支持澳大利亞從英國完全獨立、支持共和的,這在現行綱領中也得到反映。工黨還有拒絕王家封賞的傳統。歷年的工黨總理都拒絕王室按照慣例給予總理的英國或王室勛位,1996年卸任的總理基廷甚至拒絕了女王提出的澳大利亞勛位制度下的勛位。
組織結構
[編輯]黨務組織
[編輯]澳大利亞工黨自稱爲「民主聯盟」制政黨,指的是其成員由個人黨員和作爲集體黨員的關聯工會組織組成。個人黨員和集體黨員一起決定黨的總綱領、選舉黨的領導並決定代表黨競逐選舉的候選人。澳大利亞多數的工會都是工黨的關聯工會組織,他們按照自身的會員數繳納黨費。工會繳納的黨費是工黨收入的一大部分。任何澳大利亞居民都可以成爲個人黨員。個人黨員的黨費則按照收入比例繳納。工黨現有約35,000個人黨員,但黨員人數會依工黨在選舉中的表現浮動。[11]
地域組織上,工黨有六個州黨部和兩個領地黨部,分別對應澳大利亞的州和大陸領地,各州級黨部下轄地方支部。個人黨員參加地方支部。一般個人黨員須要一年參加至少一次地方支部會議,不過各黨部的規定有所不同。實際定期參加地方支部會議的只有一小部分特別活躍的黨員,多數黨員只有選舉期間才會參加黨務活動。
工黨的黨組織由全國執行委員會領導,各州級黨部有州級執行委員會。全國執委會的首腦是工黨主席(英語:President),2003年以來的制度是由全國個人黨員直接選舉由三人組成的主席和副主席團隊,任期三年(2003年以前主席由全國大會選舉產生)。[12]此外各州級黨部有州級主席和州級縂書記。2018年當選的現任全國主席是韋恩·斯旺,[13],副主席是馬克·巴特勒和米希-艾爾·邁爾斯(英語:Mich-Elle Myers)。現任工黨全國書記是諾亞·卡洛(英語:Noah Carroll)。全國執委會和黨主席、副主席的實際職責主要在黨組織方面,並負責調停內部糾紛。選舉主席、書記,綱領政策決策和候選人提名都不由黨領導組織負責。全國書記和各州級總書記是各級黨部的實際負責人,負責黨內紀律,競選時擔任競選主任。黨主席、書記等也一般不會兼任議員、部長等政治職務,更不會兼任政府文官制內的公務員。
工黨全國大會大約每三年召開一次,最近一次是2023年,出席黨員是代表各州黨部的個人黨員和工會代表。大會決定了黨在接下去三年內的綱領和政策,並選舉產生全國執委會及書記和其他領導。
政治領導
[編輯]工黨的領導組織只負責黨務,在綱領和長期政策框架下的政治決策則由當選相應級別政府議員的黨員組成的議會黨團決定。各級議會黨團選舉政治領袖,也稱「黨魁」或「黨首」。黨魁是工黨在相應層級的實際政治領袖,一般是下議院議員。工黨執政時,黨魁出任總理或州長,在野時則擔任反對黨領袖。由於黨魁是工黨的實際政治領袖,因此一般所稱「工黨領袖」指的是聯邦工黨黨魁,不是全國主席或書記。目前的工黨黨魁是安東尼·阿爾巴尼西。現任副黨魁是理查德·馬爾斯。此外各級議會黨團在參議院和眾議院各有一名黨團領袖,負責組織調度黨團在該議院的活動。工黨當前在參議院的領袖是黃英賢。阿爾巴尼西、馬爾斯和黃英賢因此是聯邦工黨的三大政治領袖。
黨的各級政治領袖往常都是由各級議會的議會黨團表決產生,並可通過議會黨團表決罷免。如果被罷免的領袖時任總理(州長),按照慣例被罷免後該領袖應立即辭去政府首腦職位。由於2010年及2013年工黨相繼更換了兩任時任總理的領袖,這造成了黨內的分裂和部分基層黨員及大眾的不滿,因此2013年黨魁陸克文提出新的聯邦黨魁任免規則。根據新規則,聯邦黨魁由議會黨團和基層黨員各占50%比重的表決產生,候選人必須是聯邦議會黨團成員並獲得議會黨團20%議員支持方可獲提名。工黨執政時,除非黨魁辭職,必須有議會黨團75%的議員請願,以黨魁敗壞黨的聲譽的理由要求撤換,方可進行黨魁選舉。工黨若失去執政權,則在大選失敗後立即進行黨魁選舉。工黨在野時,如有議會黨團60%的議員請願,即進行黨魁選舉。這項改革旨在增強聯邦工黨領導層的穩定性,更加尊重選民在大選中做出的選擇(選出的總理不會輕易被撤換),及增強基層黨員參與決定黨的領袖。同時,除總理之外的內閣部長的任免權也由總理獨斷改為議會黨團表決,作為對議會黨團失去的權利的部分補償。[14]2013年9-10月的黨魁選舉已照新規則進行。[15]
工黨參加澳大利亞聯邦和州及領地的選舉,和部分州的地方政府選舉(在工黨不參加選舉的地方,會允許黨員作爲非政黨提名候選人參選)。推舉提名候選人稱爲「預選」。各州和領地黨部對預選候選人的制度有不同的規定,有些由黨員投票決定,有些由州黨代會推舉的委員會或顧問團推舉,有些則兩種方法兼用。被提名的候選人必須簽署宣誓:若當選,在議會內投票必須遵守黨的綱領和議會黨團的決定。此外當選的黨員有時會被要求將工資的一部分捐作黨費,但近年由於公幣資助政黨制度的施行一般不會有這樣的要求。
派系
[編輯]工黨內部一直有民主社會主義的左翼和相對偏右的傾向社會自由主義的右翼之分,但20世紀70年代以後黨內開始組成有名稱、有組織的正式派系,黨員可以選擇加入,有些還須繳納黨費之外的派系費。現在規模最大的兩個派系是「工黨右派」(右翼),和「社會主義左派」(左翼)。工黨右派(在各州黨部也有稱作「工黨團結派」、「中間團結派」)一般支持自由市場經濟政策和與美國的同盟關係,在部分社會議題上保守(部分工黨的右派議員反對同性婚姻合法化),意識形態總體趨向於社會民主主義。工黨內部最偏右的派系仍然屬於廣義左派領域之內的社會自由主義的支持者,雖然不會強烈支持混合經濟、產業民主、民主宏觀調控、累進稅、立法增加基本工資,但是會支持開放包容的多元文化,堅持福利國家的基本底線,工黨右派仍然比自由黨與國家黨的右派偏左。
社會主義左派雖然不常公然鼓吹社會主義,但一般較贊同國家介入市場經濟,在社會議題上較激進,如強烈的支持同性婚姻合法化及放寬墮胎限制,意識形態總體趨向於社會民主主義。兩大派系都是由在各州黨部內活躍的分派系組成,在某些州黨部還會有同屬一個大派系的多個分派系,這些分派系的政治立場各自稍有不同。因此在全國層面上,兩大派系也會依照州籍或其他不同分作分派系。
工黨的關聯工會組織也按照派系站隊。兩大派系各有大工會支持,最大的幾個工會一般支持右派,而黨內自20世紀後半頁以來右派也總體趨於上鋒。各大工會不時會改變所支持的派系,而工會的州級機構有時會支持同全國組織不同的派系。在有些議題上,特別是勞資關係法規問題上,所有的工會都會合作,在黨內成為統一的派別。
推舉提名候選人的預選投票中黨員一般會依照派系投票,但有時無派系候選人會得到特殊照顧。各派系通常會內定把穩得議席分攤,但部分選區仍會有激烈的預選競爭,且經常會有一個派係指控另一派系作弊。有糾紛時,全國執委會負責進行仲裁。
工黨青年團
[編輯]工黨的青少年組織是澳大利亞工黨青年團(英語:Australian Young Labor)。所有26嵗以下的工黨黨員都自動成爲工黨青年團團員。青年團的組織比照黨組織,設團全國執委會、團主席、團書記,在各州和領地設團部,設團部主席和書記。青年團最重要的職責是在大選時期組織團員協助競選活動。此外青年團團部的學生部負責聯絡各大學的工黨俱樂部。
澳大利亞工黨黨魁列表
[編輯]粗體者為曾任總理的黨魁。
- 克里斯·沃森(1901-1908)(1904年總理)
- 安德魯·費希爾(1908-1915)(1908-1909、1910-1913、1914-1915年總理)
- 比利·休斯 (1915-1916)(1915-1923年總理,1916年被開除黨籍)
- 弗蘭克·都鐸 (1916-1922)
- 馬修·查爾頓 (1922-1928)
- 詹姆斯·斯卡林 (1928-1935)(1929-1932年總理)
- 約翰·柯廷 (1935-1945)(1941-1945年總理)
- 班·奇夫利 (1945-1951)(1945-1949年總理)
- H·V·伊瓦特 (1951-1960)
- 亞瑟·卡爾韋爾 (1960-1967)
- 高夫·惠特蘭 (1967-1977)(1972-1975年總理)
- 比爾·海登 (1977-1983)
- 鮑勃·霍克 (1983-1991)(1983-1991年總理)
- 保羅·基廷 (1991-1996)(1991-1996年總理)
- 金·比茲利 1996-2001
- 西蒙·克林 2001-2003
- 馬克·萊瑟姆 2003-2005
- 比茲利 2005-2006 (二次)
- 陸克文 2006-2010 (2007-2010年總理)
- 茱莉雅·吉拉德 2010-2013 (2010-2013年總理)
- 陸克文 2013 (二次)(2013年總理)
- 比爾·蕭藤 2013-2019
- 安東尼·阿爾巴尼西 2019-(2022年-總理)
歷史上的分裂列表
[編輯]- 1894年,工黨創始人之一約瑟夫·庫克退黨,後來出任聯邦自由黨籍總理。
- 1916年,工黨因第一次世界大戰中的強制徵兵制問題及加入大英帝國軍隊的問題分裂。總理比利·休斯及其他支持徵兵制的議員被開除出黨,組建國家工黨(英語:National Labor Party),後併入澳洲國民黨,與鄉村黨日後成為現今的保守派聯盟。同時退黨的新州黨員威廉·侯曼(英語:William Holman)加入澳洲國民黨並任國民黨籍州長。
- 1931年,工黨在對應大蕭條的經濟政策問題上發生分裂。部分黨員退黨後加入國民黨,成為澳洲聯合黨。
- 1955年,工黨就共產黨議題分裂,天主教背景及保守主義的反共派被開除出黨,組建民主工黨。
參考文獻
[編輯]- ^ Alexander, Cathy. The party’s over: which clubs have the most members?. Crikey. 2013-07-18 [2015-02-10]. (原始內容存檔於2021-03-18).
- ^ 2.0 2.1 腾讯网- 2009年03月02日-陆克文:“第三条道路”的使命. [2013年3月18日].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3年9月11日).
- ^ 3.0 3.1 Busky, Donald F. Democratic Socialism in Asia, Australia, Africa, and the Middle East. Democratic Socialism: A Global Survey. Greenwood Publishing Group. 2000: 201. ISBN 9780275968861.
- ^ Progressive Alliance - Structure. [2015-01-06].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7-02-24).
- ^ 解读:澳洲工党Labor的名字为什么采用美式拼法?. 澳大利亞廣播公司. 2022-02-11 [2022-02-13]. (原始內容存檔於2022-02-13).
- ^ Rudd seizes control of NSW Labor in bid to stamp out corruption (頁面存檔備份,存於網際網路檔案館), Sydney Morning Herald 4 July 2013
- ^ Labor members to have say in leader under Rudd proposal (頁面存檔備份,存於網際網路檔案館), Sydney Morning Herald 8 July 2013
- ^ 快讯:澳大利亚大选结果出炉 陆克文败选. [2013-09-07].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9-06-08).
- ^ Swan, Jonathan. Rudd saved Labor, leaked polling shows. Sydney Morning Herald. 22 September 2-13 [2013-09-22].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7-11-20).
- ^ Members of the Socialist International 網際網路檔案館的存檔,存檔日期2007-07-12.
- ^ 存档副本. [2013-05-27].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3-02-12).
- ^ National Platform-Australian Labor Party 239頁
- ^ Organisation (頁面存檔備份,存於網際網路檔案館), Australian Labor Party, 6 July 2011.
- ^ Caucus votes to support new rules (頁面存檔備份,存於網際網路檔案館), 22 July 2013, SBS
- ^ Anthony Albanese puts his hat into the ring for Labor leadership (頁面存檔備份,存於網際網路檔案館), 13 September 2013, Sydney Morning Heral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