鰏科
外觀
鰏科 | |
---|---|
黑邊布氏鰏 Eubleekeria splendens | |
科學分類 | |
界: | 動物界 Animalia |
門: | 脊索動物門 Chordata |
綱: | 條鰭魚綱 Actinopteri |
目: | 蝴蝶魚目 Chaetodontiformes |
科: | 鰏科 Leiognathidae Gill, 1893 |
模式屬 | |
鰏屬 Leiognathus Lacépède, 1802
| |
屬 | |
分布
[編輯]深度
[編輯]約水深0至150公尺。
特徵
[編輯]本科魚類體側扁而橢圓,有時顯然短高,或延長而為紡錘狀。被圓鱗,鱗大者往往連結頭部亦有鱗,鱗小則頭部裸出或胸部及體軀前部均裸出。側線多少偏於背部,體背部輪廓而彎曲,直達尾基或終於背鰭下方。口能伸縮自如,伸出時為一管狀,向水平位,或向上,或向下突出。頭頂有二平滑之眶上脊骨,略呈三角形。上下頜齒細小而尖銳,一列或數列,或有犬齒或無。背鰭1枚其硬棘並不游離,且有鎖固機制。胸鰭發達,多少為鐮刀狀。尾柄細瘦;尾鰭凹入,深分叉。
分類
[編輯]本科曾歸類於鱸形目、鱸亞目,但由於存在並系群問題,本科與姐妹群蝴蝶魚科一起被放入獨立的蝴蝶魚目之中。[1]
內部分類
[編輯]本科其下分10個屬,如下[2]:
- 金鰏屬 Aurigequula Fowler, 1918
- 仰口鰏屬 Deveximentum Fowler, 1904
- 馬鰏屬 Equulites Fowler, 1904
- 布氏鰏屬 Eubleekeria Fowler, 1904
- 牙鰏屬 Gazza Rüppell, 1835
- 卡拉鰏屬 Karalla Chakrabarty & Sparks, 2008
- 鰏屬 Leiognathus Lacepède, 1802
- 項鰏屬 Nuchequula Whitley, 1932
- 燈側鰏屬 Photolateralis Sparks & Chakrabarty, 2015:
- 光胸鰏屬 Photopectoralis Sparks, Dunlap & Smith, 2005
生態
[編輯]屬於小型或中型之熱帶肉食性魚類,喜成群棲息在沿海沙泥底、河口或內灣,部分種會進入淡水,以底棲動物為主食,利用可伸縮之口部將餌物吸入,應激性強,屬於典型的「出水死」的魚類,被打撈出水面後會劇烈掙扎,並且很快就會死亡。
食管周圍有發光器官,內共生有鰏發光桿菌,可以發出熒光,並通過魚鰾壁反射到體表,通過周圍組織來調控發光,主要用於傳遞信息以及躲避捕食者。
經濟利用
[編輯]小至中型食用魚,肉質鮮美,但體小多刺,是圍網趕海的重要魚獲之一。
參考文獻
[編輯]- ^ Betancur-R., R.; Wiley, E.O.; Arratia, G.; Acero, A.; Bailly, N.; Miya, M.; Lecointre, G. & Ortí, G. Phylogenetic classification of bony fishes. BMC Evolutionary Biology. 2017, 17 (162). OCLC 7079229862. PMC 5501477 . PMID 28683774. S2CID 26509184 . doi:10.1186/s12862-017-0958-3 .
- ^ Froese, R. & Pauly, D. (eds.) (2020). Leiognathidae. FishBase. Version 2020-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