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68年
外觀
千紀: | 2千紀 |
世紀: | 19世紀 | 20世紀 | 21世紀 |
年代: | 1930年代 | 1940年代 | 1950年代 | 1960年代 | 1970年代 | 1980年代 | 1990年代 |
年份: | 1963年 | 1964年 | 1965年 | 1966年 | 1967年 | 1968年 | 1969年 | 1970年 | 1971年 | 1972年 | 1973年 |
紀年: | 戊申年(猴年);民國五十七年;日本昭和四十三年 |
1968年日曆表
大事記
[編輯]1-3月
[編輯]- 1月5日——杜布切克當選捷克斯洛伐克共產黨第一書記,布拉格之春運動開始。
- 1月8日——中華人民共和國第一艘萬噸巨輪「東風」號建成。
- 1月15日——西西里島發生地震,造成380人死亡,約1000人受傷。
- 1月18日——穆罕默得·阿里拒絕應徵入伍參加越南戰爭的上訴被法院駁回。
- 1月18日——日本全學聯組織4.7萬示威者抗議美國企業號航空母艦前往越南。
- 1月22日——美國情報蒐集船普韋布洛號(USS Pueblo AGER-2)在朝鮮民主主義人民共和國外海進行作業時遭北韓方面以武力拘捕,造成兩國政治緊繃,史稱「普韋布洛事件」。
- 1月30日——越南民族解放陣線(越共)開始新春攻勢,1月31日攻入南越首都西貢。
- 1月31日——美國駐西貢大使館遭到越共敢死隊夜襲,18名敢死隊員、美陸軍憲兵4人及守館海軍陸戰隊衛兵1人在激戰一夜中死亡。
- 2月11日——紐約麥迪遜廣場花園開業。
- 2月15日——巴黎電影明星開始上街遊行。
- 2月20日——中國空間技術研究院成立,專門負責研製各類人造衛星。
- 3月8日——波蘭出現第一次的學生請願活動。
- 3月11日——美國林登·詹森總統要求聯邦政府購買的電腦都必須支援ASCII編碼。
- 3月18日——美國國會廢除金本位儲備制度。
- 3月31日——美國總統林登·詹森宣佈不會尋求連任。
4-6月
[編輯]- 4月1日——中國航天醫學工程研究所成立,開始進行載人航天醫學工程研究。
- 4月3日——《2001太空漫遊》在美國上映。人工智慧(AI)始祖,超級電腦HAL 9000來控制整艘太空船。
- 4月4日——馬丁·路德·金恩遇刺身亡
- 4月15日——中國根治淮北平原澇災的大型水利工程,新汴河工程開工。
- 5月3日——巴黎警察封鎖學生聚集的索邦神學院,並逮捕幾十名學生。
- 5月6日——巴黎及法國全境爆發大規模遊行示威,五月風暴定格為1968年的代表形象。
- 5月10日——法國,巴黎 街壘之夜。
- 5月13日——巴黎學生騷亂:一百萬人遊行穿過巴黎街頭。
- 5月14日——披頭士樂團在紐約的記者招待會上宣佈成立蘋果唱片公司。
- 6月——在美國猶他州的羚羊泉發現在三葉蟲化石上的足印(踩死三葉蟲的足印)。地質學家認為,這不過是岩石中某個堅硬的部分剝落下來,剩下的部分看起來就像鞋印了。
- 6月2日——南斯拉夫首都貝爾格勒開始學生運動。
- 6月3日——基進女性主義者瓦萊麗·索拉納斯在安迪·沃荷的紐約工作室,開槍射擊了他;經過5個小時的手術搶救,安迪·沃荷逃過了一死。
- 6月12日——電影《失嬰記》(英語:Rosemary's Baby)在美國首映。
- 6月17日——第二次馬共叛亂開始。
- 6月23日——布宜諾斯艾利斯發生一起足球踩踏事件,造成74人死亡,150人受傷。
7-9月
[編輯]- 7月1日——《核武禁擴條約》開始簽署。
- 7月15日——電視肥皂劇《一生一世》(One Life to Live)在美國ABC電視台首播。
- 7月18日——英特爾(INTEL)半導體公司創立。
- 7月20日——首屆國際特奧夏季運動會在伊利諾州芝加哥的軍人球場舉行,約有1000名運動員參加。
- 7月25日——教宗保祿六世發表了題為《人生》的通諭,內容是「關於節育」。
- 8月18日——日本岐阜縣發生飛驒川巴士墜落事故,造成104死、3傷。
- 8月20日-8月21日——蘇聯及華沙條約成員國入侵捷克:30個師、超過250架飛機、2,500–3,000輛坦克進入布拉格,【布拉格之春】結束。從此,坦克就成為共產極權國家鎮壓的象徵。
- 8月24日——法國在南太平洋試驗場爆炸了氫彈,成為世界上第五個擁有熱核武器的國家。
- 8月25日——台灣台東縣紅葉少棒隊以7:0的懸殊比數擊敗由關西地方選拔出來的日本少棒明星隊。
- 9月1日——台灣企業家張榮發創立長榮海運公司。
- 9月3日——中國研製成第一批液壓傳動內燃機車。
- 9月9日——九年國民教育實施,指中華民國義務教育由六年延長為九年的教育措施。
- 9月11日——國際船級社協會:在德國漢堡市成立。
- 9月——中華民國教育部政務次長鄧傳楷再次獲總統親授一等(特種大綬)景星勳章(1961年首次獲頒)
- 9月——新疆、西藏兩個自治區革命委員會成立,至此中華人民共和國29個省、自治區、直轄市革命委員會均已成立,形成所謂「全國山河一片紅」。
10-12月
[編輯]- 10月11日——美國國家航空航天局的阿波羅7號成功發射。
- 10月12日——第十九屆奧林匹克運動會在墨西哥首都墨西哥城開幕。
- 10月14日-10月25日——1968年夏季奧林匹克運動會的水球比賽為期11天;只設男子項目,決出金、銀、銅牌各一面。本屆賽事原有16支隊伍參與,但由於澳大利亞因故棄權,後只餘下15隊競逐。最終,由南斯拉夫奪得金牌。
- 10月16日——墨西哥奧運會上獲勝的美國黑人運動員行握拳禮,表示對美國黑人和墨西哥學生鬥爭的支持,而旁邊的白人選手雖然並沒舉手,但也配戴象徵正義公平的奧運勳章表示支持。
- 10月23日——日本明治百周年。
- 10月26日——中華民國空軍首架自製PL-1介壽號初級教練機試飛成功。
- 10月31日——中共八屆十二中全會通過決議,永遠開除劉少奇的黨籍,撤銷其黨內外一切職務。
- 11月5日:
- 11月11日——馬爾代夫共和國宣告成立。
- 11月11日——波蘭統一工人黨第五次代表大會在華沙舉行。布里茲涅夫在會上提出「有限主權論」。
- 11月17日——明報周刊創刊
- 11月20日——中國萬噸遠洋巨輪「高陽」號下水。
- 12月6日——中華民國國防部部長蔣經國與教育部部長閻振興同意將教育電視廣播電台(教育電視台)擴建為中華電視台。[1]
- 12月22日——《人民日報》文章引述了毛澤東指示:「知識青年到農村去,接受貧下中農的再教育,很有必要。」(上山下鄉運動)
- 12月24日——美國國家航空航天局發射的阿波羅8號任務進入月球軌道並環繞月球10周,是載人航天器首次離開地球軌道。
- 12月25日——中國富春江大型水電站建成發電。
- 12月28日——中國成功進行一次新的氫彈試驗。
- 12月30日——橫跨長江的公路及鐵路兩用橋—中國南京長江大橋建成通車。
出生
[編輯]- 1月1日——達沃·蘇克,克羅埃西亞足球選手。
- 1月12日——崔武成,韓國演員
- 1月14日——伍佰,台灣歌手。
- 1月16日——蘇玉華,香港演員。
- 1月29日——曾國城,台灣藝人。
- 1月30日——費利佩六世,西班牙現任國王
- 2月3日——弗拉德·迪瓦茨(Vlade Divac),前塞爾維亞籍NBA球員。
- 2月4日——陳國邦,香港演員。
- 2月7日——張敏,香港演員
- 2月13日——胡凱莉(Kelly Ann Hu),美國華裔女演員(魔蠍大帝女演員)
- 2月17日——吾爾開希,六四事件中的學生領袖之一。
- 2月18日——陳嘉君,野百合學運中的學生領袖之一,施明德妻子,人權、歷史工作者。
- 2月22日——佐佐木主浩,日本棒球選手。
- 2月25日——劉玉婷,香港前女演員。
- 3月2日——丹尼爾·克雷格,英國男演員。
- 3月6日——盧慶輝,香港演員。
- 3月17日——劉美珊,無綫電視藝員
- 3月18日——胡軍,中國著名演員。
- 3月18日——張錫銘,台灣重大通緝犯。
- 3月28日——張純如,美籍華人,《蠶絲》、《南京暴行:被遺忘的大屠殺》和《美國華人》的作者。
- 3月30日——席琳·狄翁,加拿大歌手。
- 3月31日——謝婉雯,香港前屯門醫院胸肺科治療部醫生、因沙士期間的殉職醫護人員(逝世於2003年)
- 4月25日——謝祖武,台灣男演員
- 5月2日——綠川光,日本聲優。
- 5月8日——吳昌期,台灣小學校長。
- 5月23日——陳奕詩,香港女演員。
- 5月28日——凱莉·米洛,澳洲歌手。
- 6月4日——劉南奎,前韓國桌球名將
- 6月23日——李在鎔,韓國企業家。
- 6月26日——保羅·馬爾蒂尼,意大利足球選手。
- 6月27日——馬德鐘,香港男演員。
- 7月23日——蓋瑞·裴頓(Gary Payton),前NBA球員。
- 7月30日——馬越嘉彥 (Yoshihiko Umakoshi),日本動漫人物設計師
- 8月4日——鄒凱光,香港編劇、導演和商業二台節目主持人。
- 8月5日——馬琳·勒龐,法國政治人物
- 8月9日——埃里克·巴納,澳大利亞男演員。
- 9月17日——翁虹,香港女藝員。
- 9月17日——蒂托·比拉諾瓦,前西班牙加泰羅尼亞前足球中場球員。
- 9月25日——約安-弗里索王子,荷蘭國王威廉 - 亞歷山大的弟弟。
- 10月12日——休·傑克曼,美國演員。
- 10月17日——廖敏雄,台灣棒球選手。
逝世
[編輯]1968年逝世人物列表:1月 - 2月 - 3月 - 4月 - 5月 - 6月 - 7月 - 8月 - 9月 - 10月 - 11月 - 12月
諾貝爾獎
[編輯]- 物理:路易斯·阿爾瓦雷茨(美國),發展氫氣泡室技術和數據分析,發現大量共振態
- 化學:拉斯·昂薩格
- 生理和醫學:馬歇爾·沃倫·尼倫伯格, 羅伯特·W·霍利, 哈爾·葛賓·科拉納
- 文學:川端康成,日本小說家,《雪國·千隻鶴·古都》
- 和平:勒內·卡森(René Cassin)
(第41屆,1969年頒發)
- 奧斯卡最佳影片獎——《奧利弗!》(Oliver!)
- 奧斯卡最佳導演獎——卡羅爾·里德(Carol Reed)《奧利弗!》
- 奧斯卡最佳男主角獎——克利夫·羅伯遜(Cliff Robertson)《畸人查利》
- 奧斯卡最佳女主角獎——凱瑟琳·赫本(Katharine Hepburn)《冬天的獅子》*
- 奧斯卡最佳女主角獎——芭芭拉·史翠珊(Barbra Streisand)《滑稽姑娘》*
- 奧斯卡最佳男配角獎——傑克·艾伯森(Jack Albertson)《主題是玫瑰》
- 奧斯卡最佳女配角獎——魯思·戈登(Ruth Gordon)《魔鬼怪嬰》
(其他獎項參見奧斯卡金像獎獲獎名單)
(註:本年度女主角獎由兩人並列獲得)
參考文獻
[編輯]- ^ 《華視二十年》,第6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