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至內容

虞國

維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書
地位周朝諸侯國
國都平陸
政府封地
• 始封此國者
周武王
• 爵位
公爵
• 
姬姓
• 始祖
虞仲
• 亡國之君
虞公
分封
• 創始
西周武王成王時期
• 滅亡
前655年
• 滅亡原因
晉國假道伐虢之計所滅

虞國,是中國歷史西周春秋時期的姬姓諸侯國

位置

[編輯]

位置大體在山西省晉南,具體在山西省平陸夏縣一帶。

歷史

[編輯]

起源

[編輯]

虞國在起源上和吳國有密切的關係,它們都是泰伯仲雍的後裔。「虞」字從虍吳聲,「虞」古文「𠈌」、「吳」,形聲字,《唐韻》遇俱切《集韻》、《韻會》元俱切,𠀤音愚。因為虞國和吳國一個在北一個在南,所以虞國又可以叫「北虞」,吳國也可以叫「南虞」。

據《史記》記載,泰伯和仲雍是吳國的始祖,虞國是吳國的分支。古公亶父有三個兒子,泰伯、仲雍和季歷。因為季歷生了,就是後來的周文王,「有聖瑞」,於是就要傳位給季歷及昌。於是泰伯和仲雍就出本「荊蠻」,斷髮紋身,自號勾吳,也就是吳國。泰伯死後傳給仲雍,仲雍傳給季簡,季簡傳給叔達,叔達傳給周章。在周武王克殷,建立周朝時,就封周章為吳國國君,其弟虞仲則分封至夏墟,建立虞國[1]

歷史學家楊寬認為《史記》的說法是錯誤的。他認為泰伯和仲雍是虞的始祖,虞仲就是仲雍,而吳國是虞國的分支。他同時認為,宜侯夨簋中記載的將虞侯夨改封到宜地,並改稱宜侯夨,說的就是吳國從虞分化出來的事[2]

也有人認為,虞國是陝西省隴縣地區西周時期夨國﹝ㄗㄜˋ,古同「仄」字,此處國名,故以「夨」行)﹞的後代。[來源請求]

與芮國爭執

[編輯]

在周文王時期,虞國和芮國發生了爭執。《尚書大傳》和《詩經·大雅·緜》毛傳記載,這次爭執的原因是「爭田」,因久不能決,於是雙方請文王來解決。雙方到了周的境內,還沒有見到文王,就見到民俗相讓,於是讓其所爭之田為閒田而退。《周本紀》則只說是因為「有獄不能決」,沒有說是爭田地。

滅亡

[編輯]

前655年,虞公想得到晉獻公的寶馬和珍玉,禁不住誘惑,答應了晉獻公借道的請求。晉國南下伐,回師途中,又滅了虞國。

卿大夫

[編輯]

君主列表

[編輯]

參見

[編輯]

參考文獻

[編輯]
  1. ^ 《史記》〈吳太伯世家〉:「是時周武王克殷,求太伯、仲雍之後,得周章。周章已君吳,因而封之。乃封周章弟虞仲於周之北故夏虛,是為虞仲,列為諸侯。」
  2. ^ 楊, 寬. 西周史. 上海: 上海人民出版社. 2016: 67–68. ISBN 9787208138247. 
  3. ^ 《史記·吳世家》。
  4. ^ 4.0 4.1 《宜侯夨簋》,又吳鎮鋒《金文人名匯編》第339頁。
  5. ^ 《虞侯政壺》,又吳鎮鋒《金文人名匯編》第339頁。
  6. ^ 《左傳》僖公五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