沁源县
36°30′02″N 112°20′19″E / 36.50056°N 112.33861°E
沁源县 | |
---|---|
县 | |
沁源县的地理位置 | |
坐标:36°29′48″N 112°20′02″E / 36.49662°N 112.33388°E | |
国家 | 中华人民共和国 |
隶属行政区 | 山西省长治市 |
政府驻地 | 沁河镇 |
下级行政区 | |
面积 | |
• 总计 | 2,548.85 平方公里(984.12 平方英里) |
人口(2020年)[1] | |
• 常住 | 149,975人 |
• 密度 | 58.8人/平方公里(152人/平方英里) |
• 城镇 | 73,053人 |
时区 | 北京时间(UTC+8) |
邮政编码 | 046500 |
电话区号 | 355 |
车辆号牌 | 晋D |
行政区划代码 | 140431 |
网站 | www |
沁源县是中国山西省长治市所辖的一个县。总面积为2556平方公里,县人民政府驻桥西街8号。
历史沿革
[编辑]沁源,因沁河之源而得名,古为冀州之域,春秋时期为晋国之地,战国前期属韩后属赵,秦朝属上党郡,西汉置谷远县,王莽时,改谷远为谷近县,三国为魏之地,晋朝废县,属上党郡。
北魏孝庄帝(元子攸)建义元年(公年528年),始置沁源县,县治在今城南一里许。同年,于沁源县置义宁郡,领团城、义宁、安泽、沁源等县。北齐,北周时,沿用不改。
隋文帝(杨坚)开皇十六年(公元596年)治沁州,州治在沁源县城南。同年,沁源北部始置绵上县,属西河郡。隋炀帝(杨广)大业初,沁源属上党郡;隋恭帝义宁元年,仍复义宁郡。
唐高祖武德初,复沁州治。同年,又在沁源西部,分设招远县,沁州,三年废,招远县仍归沁源县。唐玄宗(李隆基)天宝元年(公年742年)改沁州为阳城郡。领沁源、和川、绵上。唐肃宗(李亨)乾元初复称沁州,故治在沁源县。
北宋时属威胜军,宋太宗(赵炅即匡义,亦名光义)太平兴国二年(公元977年)威胜军在铜乱柳石围中,即今沁县城置沁州,从此,沁州便从沁源迁到沁县,沁源县仍属沁州,金初沁源亦属沁州;金宣宗(完颜王旬)元光二年(公元1223年)始治谷州,谷州治在沁源。
元世祖(忽必烈)至元年间废谷州,属沁州。明清时,仍属沁州,州治在今沁县城。
民国三年(1914年)。沁源属冀宁道,民国十九年(公元1930年)废道,属山西省。
1942年10月,为适应战争需要,在朱鹤岭以北地区分设绵上县,绵上县政府驻东村、赤石桥、水峪等地。1945年4月11日,沁源和绵上又合并为沁源县,县政府驻郭道镇。太岳区的岳北专署驻沁源城关。1949年太行区的长治专署和太岳区的岳北专署,合并为长治专署后,沁源县政府,从郭道迁到城关。
1958年沁县和襄垣合并不久,又和沁源三县合并为沁县,县政府驻沁县城。1960年沁县、沁源、襄垣又按原地分为三县,沁源县政府从沁县迁回城关镇,至今。
地理
[编辑]沁源县地处太岳山东麓、长治市西北部。东邻沁县,南接屯留县、安泽县、古县,西连灵石县、霍州市,北靠平遥县、介休市。
行政区划
[编辑]沁河镇、郭道镇、灵空山镇、王和镇、王陶镇、景凤镇、中峪乡、法中乡、交口乡、聪子峪乡、韩洪乡和赤石桥乡。
交通
[编辑]人口
[编辑]根据(山西省)长治市第七次全国人口普查公报显示:沁源县常住人口为149975人。[3]
2010年第六次全国人口普查沁源县常住人口158702人。[4]
方言
[编辑]沁源方言以朱鹤岭为界,朱鹤岭以南属晋语大包片,以北属晋语并州片。
教育
[编辑]中学:[太岳中学](曾名[沁源一中])、[郭道中学]、[沁河中学](原名[城关中学] )[沁源一中](为原沁源三中及沁源一中高中部合并,改为沁源一中)
风景名胜
[编辑]参考文献
[编辑]- ^ 国务院第七次全国人口普查领导小组办公室. 中国人口普查分县资料—2020. 北京市: 中国统计出版社. 2022-07. ISBN 978-7-5037-9772-9. Wikidata Q130368174 (中文).
- ^ 2023年沁源县统计用区划代码和城乡划分代码.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统计局. 2023-06-30 (中文(中国大陆)).
- ^ 中國: 山西省 (地级行政、县级行政区) - 人口统计,图表和地图. www.citypopulation.de. [2023-09-03].
- ^ 长治市2010年第六次全国人口普查主要数据公报 互联网档案馆的存档,存档日期2014-08-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