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1年澳门国际中心食店气体爆炸事故
日期 | 2011年7月25日 |
---|---|
时间 | 07:02(UTC+8)(澳门时间) |
地点 | 澳门澳门半岛马六甲街澳门国际中心第八座一间食店 |
起因 | 厨房石油气泄漏引发爆炸 |
受伤 | 13人(当中1人一度情况严重)[1] |
2011年澳门国际中心食店气体爆炸事故是于2011年7月25日发生于澳门国际中心的石油气爆炸事故,事件造成至少13人受伤,其中1人重伤,但经治理后情况回复稳定[2][3][1]。
事件经过
[编辑]2011年7月25日上午7时02分,消防接报马六甲街国际中心一地面层饮食店铺厨房内发生爆炸,事件怀疑厨房石油气泄漏引发爆炸,并且导致该食店内壁倒塌,毗邻数间店铺亦受损;意外波及金龙酒店,大门和玻璃均被震碎,酒店内有四人受伤,包括两名客人和两名职员;而一辆行经该路段的12路线的澳巴五洲龙中巴载有数十名乘客,爆炸的气浪将巴士右边尾部多个玻璃窗震至粉碎,车上有多名乘客被玻璃碎击中受伤,巴士的车头档风玻璃亦震裂,巴士司机随即将车刹停避免发生意外,另有两辆停泊在金龙酒店门前的士,亦因受爆炸的气浪波及受损[4][2][5][6][7]。
伤者情况
[编辑]根据消防局于2011年7月26日晚上发出的新闻稿,指该事故共有13人受伤,包括5男8女,其中1人被困瓦砾内,由消防员挖掘救出,伤势较重,连同其余7名轻伤伤者一并送山顶医院救治,经初步调查怀疑由可燃气体泄漏引致爆炸,怀疑由该店铺厨房内泄漏可燃气体而引致爆炸。伤者当中,其中4男4女共8人需送院治理,包括1名受重伤的男性;另外3男4女共7人的手、脚和头部被玻璃碎片所割受轻伤,其余1男4女共5人经初步治理后自行离去[4]。
而根据新闻局于2011年7月27日凌晨发出新闻稿的更新中,指经消防局初步调查,怀疑是因泄漏气体引致本次事故。事件造成13人受伤,当中1名男性被困瓦砾内,由消防员挖掘救出,伤势较重,连同其余7名轻伤者一并送仁伯爵综合医院救治,其余5人(1男4女)在现场接受初步护理后自行离去。8名送往医院的伤者中,年龄介乎41至65岁,分别为4名男性和4名女性,当中包括3名女性澳门居民、1男1女韩国旅客、2名男性香港居民及1名中国大陆男性,全部被送往山顶医院治理,其中7人的手、脚和头部分别被玻璃碎片割伤,接受治疗后已出院,另外1名年龄48岁的香港男伤者则因肋骨及脚骨骨折,目前需要留院观察,情况稳定[8]。
国籍 | 男性 | 女性 | |
---|---|---|---|
澳门 | 3 | ||
韩国 | 1 | 1 | |
香港 | 2 | ||
中国 | 1 | ||
另外5名伤者拒绝送院,包括1名男性和4名女性,接受初步治疗后离去 |
事后影响
[编辑]事故发生后,新口岸区的电讯网络受影响,外港客运码头通讯设备一度中断,电脑售票暂停运作,一度改为人手售票,事故现场的道路一度需要封闭。澳门电讯表示,爆炸事故导致附近的一个主要交换机房严重损毁,受影响客户约三千名,公司已随即启动紧急应变机制,包括即时调动其他通讯设施疏导有关通讯流量,务求尽快减低对客户造成的影响,争取三天内可还逐步恢复服务。澳电表示,爆炸亦波及电力公司设在附近的配电箱,导致该座共一百二十户要停电。另外,在发生爆炸后,现场附近一带亦短暂停电约三分钟,共廿七幢大厦七百多户受影响[9]。
由于外港客运码头的通信网络受到爆炸事故影响而中断,港务局马上启动紧急应变机制,与码头管理公司及各船公司召开会议,要求船公司采取措施减低事故对市民和旅客的影响,包括改用人手处理售票服务、加派人员疏导旅客、使用无线网络恢复部分服务等。码头维持正常通关,以及客船等整体服务大致正常,没对其他市民和旅客造成较大影响[8]。
直至2011年7月27日凌晨,特区政府透过新闻局网站公布,外港客运码头固网通信服务经抢修后基本恢复,电子船票、预售船票、信用卡缴费等服务亦同步回复正常[10]。
反应
[编辑]治安警察局
[编辑]2011年7月26日下午,治安警察局召开记者会交待爆炸案最新情况,发言人表示经初步调查,爆炸怀疑是气体泄漏引致,不涉及刑事成分。而其中一名伤重的香港人已渡过危险期,精神状况良好[3][11]。
行政长官
[编辑]2011年7月26日晚上10时,时任行政长官崔世安到发生气体气体爆炸事故的食店现场进行视察,了解爆炸对周围环境做成的影响,崔世安表示,特区政府高度关注事件,各部门会展开系列检讨工作,预防同类事件再发生。他指出,相关部门初步判定爆炸事件是由于气体泄漏引起,伤者之中现在尚有一人需要留院治理,情况稳定,其余人士经已出院他形容,现时最重要是处理善后工作。崔世安在回应记者提问时表示,特区政府会进一步调查爆炸事件的起因,并检讨目前相关工作的不足,同时更重要是作出一系列工作,预防同类型事件再发生[12]。
政府跨部门新闻发布会
[编辑]另外,政府发言人办公室于2011年7月26日晚上联同10个部门举行新闻发布会,向传媒报告爆炸事故的最新情况及介绍各项善后工作。当中时任民政总署管理委会主席谭伟文表示,一直注重食肆的巡查工作,并针对一些易发生问题的食肆,加强巡查;同时正与相关部门探讨修订法例的事宜[12]。
社会人士和团体
[编辑]爆炸事故发生后,多位立法议员和团体关注事件,他们均促请当局检讨燃气安全措施去提高安全意识。其中直选议员关翠杏认为,国际中心地铺爆炸事件反映当局需检讨使用燃气的一系列安全措施。她认为现时政府、居民及商号使用燃料的安全意识薄弱,促请当局提高全澳安全意识,特别是使用相关器具的安全规定,加强定期巡查、维修及更换。议员何润生则认为,警方调查后应向公众披露完整结果,加强宣传,让居民及商户注意遵守使用燃料安全守则。 澳门饮食业联合商会副理事长冯健富相信是个别事件,反映人员专业知识不足。他又呼吁业界重新检视石油气设备,以及向厨房工作人员提供急切性和专门性培训。 澳门公用事业关注协会则认为有急切需要改善使用者知识和责任感,政府有关部门的巡查监管力度亦值得商榷。 澳门特区政府的燃料安全委员指出,根据法律规定,若食店没有设置防爆房,存放的燃料量不可多于4罐家用石油气[13]。
澳门论坛节目探讨公共安全问题
[编辑]2011年7月31日,澳广视时事节目《澳门论坛》探讨公共安全问题,主讲嘉宾和市民都将目标均针对该事故引发的后续问题,当中直选议员陈伟智认为该事件不是意外,而是人为错误造成的不幸。而爆炸穹故同样显示政府部门的问题,早在2010年12月,民政总署已发现有关食店储存过量的石油气罐,只是开立卷宗进行罚款程序,只做“分内事”,没有通知其他执行部门处理,最后导致爆炸。他认为,这些事件都反映出政府未能全力依法施政,以及政出多门、未能协调,值得反省。他希望政府各部门应完善协作机制及完善相关的法律法规。而另一直选议员麦瑞权认为市民安全意识亦出现问题,食店明知不能储存过量的石油气,但他们却采取回避问题的手法;他认为要透过改善教育制度去培养市民的公民意识[14]。
立法议员提出书面质询
[编辑]2011年8月初,澳门立法会直选议员高天赐提出书面质询,就事故现场涉及检控违规储存过量石油气罐的行政程序问题,他质疑民署领导人及主要官员多年来没有提出完善法律,严重缺乏危机意识。他要求交代主管官员是否应承担大部分责任,以及会否因为部门疏忽,赔偿受经济损失的商户[15]。
媒体反应
[编辑]事故发生后,澳门电视台中文台于上午增加多节《特别新闻报道》节目报道最新情况,并在《午间新闻》节目采取现场报道与其中一位记者进行连线;而澳门电台中文频道在正点新闻简报和增设半点特别新闻报道采取电话连线方式报道最新情况,其中澳门电台中文频道更转播政府跨部门记者会报道有关最新情况。多间媒体包括香港的Now新闻[1]、已结束免费电视牌照营运的亚洲电视、香港商业电台[16]及纸媒文汇报[17]等,台湾媒体自由时报[18],以及澳门本地多间葡萄牙语传媒和英语传媒均报道本次事故[19]。澳门多间报纸传媒包括正报、澳门日报及新华澳报等以头版刊登本次事故[20]。
后续处理及跟进
[编辑]2011年7月27日,爆炸事故发生后,工务局随即派员赶赴现场,根据初步检查,楼宇结构安全,有关地铺内的非承重构件如砖墙和玻璃等损毁严重,但不影响楼宇整体结构。由于店铺外墙倾侧和扭曲变形,有倒塌危险,因此,现场及周边范围仍然需要封锁[21]。
2011年7月29日,土地工务运输局继续与相关部门协调各专营公司,全力抢修国际中心的公共设施和跟进善后工作。包括电讯服务及临时电力供应经已恢复,澳门自来水已接驳了临时供水管道,待临时排污管道接驳后,将进行供水及排污系统测试[22]。
2011年8月1日,通过对大厦水质进行了物理测试,初步结果显示水质物理参数符合政府规定,决定对该大厦恢复非饮用水的供应,初步纾缓住户对用水的需要。土地工务运输局联同自来水公司先前于7月30日测试了国际中心水泵设施,管理公司于7月31日清洗了大厦水箱,注水后于下午抽取水样本化验[23][24]。
2011年8月5日下午,民众建澳联盟理事长施家伦和大厦事务咨询委员会主任欧阳广球等,陪同国际中心八名商户代表及管理公司代表前往房屋局,商户代表表示在爆炸事故发生后,公共设施受到破坏。他们这次拜访房屋局,是希望政府能帮助商户成立业主会,然后透过业主会向当局申请大厦公共部分的维修基金,以便对大厦共同部分进行维修,使受影响的商户能尽快恢复正常营业。而房屋局代表呼吁大厦业主召开业主大会,筹组管理委员会,解决维修问题。商户代表表示主要是了解业主大会如何召开,维修方面业主如何承担责任及摊分,以及政府有关维修基金可否帮到他们[25]。
2011年8月16日,事故发生后三星期,澳电维持以临时供电方式向国际中心恢复供电,澳电电力客户咨询委员会副主席阮毓明表示,由于仍有三分二业主未能联系,阻碍业主筹集资金恢复永久供电,也影响澳电恢复永久供电,澳电将继续与律师、业主代表商讨恢复永久问题。 至上周与国际中心业主会磋商恢复永久供电时仍未有结果,希望业主尽快达成恢复永久供电方案共识,澳电亦将会继续与国际中心业主会及律师研究,如何恢复永久供电及追收款项[26]。
2011年8月29日下午,政府跨部门与澳门国际中心的管理公司和业主见面,协调和跟进爆炸事故之善后工作,会议上,管理公司承诺将采取临时和紧急措施解决积水和卫生问题后,政府人员将对该大厦的排水系统再作进一步的检测,协助该大厦小业主和管理公司解决长期衍生的积水问题,卫生部门亦同时进行清毒及灭蚊工作[27]。
处罚及巡查
[编辑]2011年8月26日,民政总署表示,已完成肇事食店因石油气储存违规的检控处罚程序,并发出罚单,声言不会让违法者逃避应有的法律责任,唯该名店东至今仍“下落不明”。时任民署管委会代主席李伟农在记者会上表示,署方已完成对该店的控诉及处罚程序,向店东发出处罚决定通知,称“我们是不会给相关的责任人,逃避应有的法律责任”,唯他始终未有正面回应找到当事人没有。有传媒质疑当局连负责人也找不着,要如何追究责任?李伟农指出,当涉及罚款或一些行政责任的情况下,现时可依法透过税收去强制执行有关处罚措施。事故发生后已组成跨部门联合小组,在连续十多天内巡查三百多家黑名单当中的四十六间食肆,发现有十六家存放过量石油气或炉具设备老化,并在九间复查中,仍有三间未改善,已被检控。被问到会否要求对方即时停业整顿,避免事件再发生,李伟农则指每个案件客观情况不同,若有即时危险会即时勒令关门,但如果是潜在风险的,则会给几小时或一、两天的一段不会太长的“合理时间”,让商户自行改善。 小组亦已去信全澳一千五百多间食肆,呼吁他们自律,遵守相关规章,维护好公共消防安全[28]。
爆炸事件十年后再探讨
[编辑]2021年8月19日,澳门地区发展促进会举办“国际中心爆炸十周年回顾座谈会”,探讨国际中心治安、卫生和安全问题。其中该促进会会长陈德胜表示,爆炸事故是由于管理不善及法律滞后而造成的,他希望政府必须推动大厦管理相关法律的立法修法工作,并优化法案质量及可以操作性。而理事长高胜文转述居民意见表示,爆炸事件后居民仍心有余悸,但国际中心罪案及治安问题非常严重,居民求助无门。他希望透过该会去改善国际中心居民的需求,包括治安、卫生等相关问题。会上,居民代表和业主会代表均感谢各方多年来的积极和努力,改变国际中心的命运,居民所反映的问题亦得到该团体的协调处理和尽快改善并作出跟进,各业主对该团体深感欣慰与表示赞赏[29]。
其他同类事故
[编辑]- 1998年澳门东湖海鲜酒家爆炸事件
- 2018年澳门黑沙环百利新邨食店气体爆炸事故 (包括同年10月于内港一食店发生的同类事故,被传媒形容为7月百利新邨气爆事故的翻版)
参考资料
[编辑]- ^ 1.0 1.1 1.2 澳門氣體爆炸受傷港人已清醒. Now新闻. 2011年7月26日 [2022年10月9日].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2年10月12日).
- ^ 2.0 2.1 澳門國際中心地舖爆炸多人傷. Now新闻. 2011年7月26日 [2022年10月9日].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2年10月12日).
- ^ 3.0 3.1 澳門當局初步調查爆炸疑是氣體洩漏引致. Now 新闻. 2011年7月26日 [2022年10月9日].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2年10月14日) (中文(香港)).
- ^ 4.0 4.1 消防局有關國際中心爆炸事故新聞稿. 澳门特别行政区新闻局. 2011年7月26日 [2022年10月9日].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2年10月12日).
- ^ 澳門食肆疑氣體爆炸至少十三人傷. Now 新闻. 2011年7月26日 [2022年10月9日].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2年10月12日) (中文(香港)).
- ^ 澳門地舖爆炸波及對面酒店. Now新闻. 2011年7月26日 [2022年10月9日].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2年10月14日).
- ^ 國際中心地鋪食肆石油氣大爆炸 仿如劫後. 正报. 2011-07-27 [2022-10-09].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2-10-09).
- ^ 8.0 8.1 國際中心爆炸事故疑洩漏氣體引致. 澳门特别行政区新闻局. 2011年7月27日.
- ^ 網絡中斷影響碼頭運作. 正报. 2011-07-27 [2022-10-09].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2-10-09).
- ^ 外港碼頭通信恢復正常. 澳门特别行政区新闻局. 2011年7月28日.
- ^ 澳門氣體爆炸受傷港人已清醒. Now新闻. 2011年7月26日 [2022年10月9日].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2年10月12日).
- ^ 12.0 12.1 特區政府高度關注國際中心爆炸事故. 澳门特别行政区新闻局. 2011年7月27日 [2022年10月9日].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2年10月13日).
- ^ 議員團體促檢討燃氣安全措施. 正报. 2011-07-27 [2022-10-09].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2-10-09).
- ^ 大爆炸 炸出協作機制問題. 正报. 2011-08-01 [2022-10-09].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2-10-09).
- ^ 高天賜指官員缺危機意識. 正报. 2011-08-09 [2022-10-09].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2-10-09).
- ^ 澳門國際中心疑氣體洩漏爆炸13人傷. 2011年7月26日 [2022年10月10日].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2年10月13日).
- ^ 澳門爆炸案:排除炸彈爆炸可能. http://news.wenweipo.com. 2011-07-26 [2022-10-10].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2-10-10). 外部链接存在于
|work=
(帮助) - ^ 澳門國際中心爆炸 至少13人傷. 自由时报. 2011-07-26 [2022-10-10].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2-10-15).
- ^ Sa, Mariana. 13 injured in gas blast in Macau. Macao News. 2011-07-27 [2022-10-10].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2-10-15).
- ^ 國際中心地鋪食肆石油氣大爆炸 仿如劫後. 正报. 2011-07-27 [2022-10-10].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2-10-10).
- ^ 國際中心結構安全. 正报. 2011-07-27 [2022-10-09].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2-10-09).
- ^ 當局續跟進國際中心善後. 正报. 2011-07-30 [2022-10-09].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2-10-09).
- ^ 政府和專營公司化驗國際中心水質 通過檢驗今晚七時恢復非飲用水供應. 澳门特别行政区新闻局. 2011年8月2日 [2022年10月9日].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2年10月16日).
- ^ 國際中心恢復非飲用水供應. 新华澳报. 2011年8月2日 [2022年10月9日].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2年10月9日).
- ^ 房局籲國際中心成立管委會解決維修. 正报. 2011-08-06 [2022-10-09].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2-10-09).
- ^ 國際中心復電無期. 正报. 2011-08-17 [2022-10-09].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2-10-09).
- ^ 政府持續跟進澳門國際中心之善後工作. 澳门特别行政区新闻局. 2011年9月3日.
- ^ 民署向國際中心氣爆店東發罰單. 正报. 2011-08-27 [2022-10-09].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2-10-09).
- ^ 國際中心爆炸十周年回顧反思不足 澳促會促完善大廈法律保居民安全. 正报. 2021-08-20 [2022-10-09].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2-10-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