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转到内容

分別說部

维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书
(重定向自分別論者


上座部佛教

國家和地區
佛教大綱英语Outline of Buddhism 佛教主題

初期佛教

最初僧伽
 大眾部
 ├ 一說部
 ├ 說出世部
 ├ 灰山住部
 ├ 多聞部
 ├ 說假部
 └ 制多部
 上座部
 ├ 雪山部
 ├ 说一切有部
  ├ 說轉部
  └ 经量部
 ├ 可住子部
  └ 正量部
 └ 分別說部
  ├ 化地部
  ├ 法藏部
  ├ 飲光部
  └ 赤銅鍱部

佛教大綱英语Outline of Buddhism 佛教主题

分別說部巴利語: Vibhajjavāda梵語: Vibhajyavāda),部派佛教的部派之一,源於本上座部,與大眾部犢子部說一切有部並列為佛教的最初四大派系。在《大毘婆沙論》中據宗義而歸結其下各部派為分別論者

名稱來源

[编辑]

善見律毘婆沙》記載阿育王時,佛教分裂。在第三次結集前,阿育王問何謂佛法,目犍連子帝須尊者回答[1]:「佛分別說[2]也。」。

斯里蘭卡傳赤銅鍱部自稱分別說部,覺音尊者在《清淨道論》自陳:「我由於分別說部(vibhajjavādi)大寺住者……」。

歷史

[编辑]

分別說部的傳承,相傳可上追到優婆離[3]。在七百集結之後,上座部在印度西南阿槃提(Avanti)地方,發展為分別說部。其分化的確定時間,現已無法考據,學者研究稱在阿育王即位時,就已經出現。阿育王進行第三次結集時,以分別說部的目犍連子帝須為上座。隨後僧團派遣摩哂陀尊者,將佛教傳入僧伽羅國形成赤銅鍱部[4]。現存的巴利律藏,據說就是當時傳入。

部派佛教最早期的分化主要是由戒律問題引起,即「律分五部」,在巽伽王朝滅法[5]後佛教復興[6],最早分立出來的法藏部持《四分律》,此後的化地部持《五分律》而飲光部持《解脫戒經》,它們均歸入分別說部。《巴利律藏》和《五分律》沒有提及阿毘達磨藏,《四分律》提及的阿毘達磨藏對應《舍利弗阿毘曇論[7]

根據清辯《異部精釋》與多羅那他《印度佛教史》中,分别说部之後分成四部,化地部、法藏部、迦葉部與銅鍱部。現代南傳上座部佛教即是由赤銅鍱部大寺派演化而來。

基本學說

[编辑]

分別說部的學說以《舍利弗阿毘曇論》和化地部的宗義為代表,法藏部飲光部的教義接近於印度東南的大眾部說一切有部大毘婆沙論》自稱“應理論者”,有時總稱這些部派為“分別論者”或“分別論師”[8]

說一切有部迦多衍尼子發智論》記載了分別論者在心性、緣起和見道等方面的不同見解,《大毘婆沙論》有詳細的詮釋:

提婆設摩識身論》將沙門目連的如下宗義批判為“誹謗、違越、拒逆世尊所說契經”:

大毘婆沙論》記載有認為“無過去未來”者但未明確稱其為分別論者[28]。《異部宗輪論》記載法藏部目連(勿伽羅)為祖師[22],在赤銅鍱部論事》的覺音註釋中稱“有無所緣心”是北道派的觀點。

異部宗輪論》記載化地部的宗義:

赤銅鍱部發趣論》記載了關於有分的理論,在《解脫道論》等著作中有相關解說[32]

學術研究

[编辑]

後世論師經常把“分別說”解釋為佛說教法應區分為真實說或假名說、真諦俗諦了義不了義印順法師認為,分別說的起源,可能在於將現在、過去、未來三世取分別的看法,與三世平等觀的說一切有部作區別,因此得名[33]

印順法師認為「大毘婆沙論」所說的分別論者,為分別說部在印度大陸的學派,是指在罽賓區流行的化地、法藏、飲光部,尤以化地部為主流,說一切有部視為論敵的犢子部有時也被這樣稱呼。後期的大乘論才注意到赤銅鍱部,而指稱其為分別說部[34]

部派表

[编辑]
  • 分別說部
    • 赤銅鍱部(梵語: TāmraparnīyaTāmraśāṭīya) 又作銅鍱部,傳至錫蘭。因錫蘭古稱銅鍱洲,或赤銅鍱,故得名
    • 化地部(巴利語: Mahisasaka,梵語: Mahīśāsaka)。
    • 法藏部(巴利語: Dhammaguttika,梵語: Dharmaguptaka)。
    • 飲光部(又作迦葉部)(巴利語: Kassapiyā,梵語: Kāśyapīya)。

參見

[编辑]

註釋及引用

[编辑]
  1. ^ 善見律毘婆沙》:「如是大德帝須。方便令王知已。七日在園林中。帝須教。是律是非律。是法是非法。是佛說是非佛說。七日竟。王勅。以步障作隔。所見同者集一隔中。不同見者各集異隔。處處隔中出一比丘。王自問言。大德。佛法云何。有比丘答。言常或言斷。或言非想。或言非想非非想。或言世間涅槃。王聞諸比丘言已。此非比丘。即是外道也。王既知已。王即以白衣服與諸外道。驅令罷道。其餘隔中六萬比丘。王復更問。大德。佛法云何。答言。佛分別說也。諸比丘如是說已。王更問大德帝須。佛分別說不。答言。如是大王。知佛法淨已。王白諸大德。願大德布薩說戒。王遣人防衛眾僧。王還入城。王去之後。眾僧即集眾六萬比丘。於集眾中。目揵連子帝須為上座。能破外道邪見徒眾。眾中選擇知三藏得三達智者一千比丘。如昔第一大德迦葉集眾。亦如第二耶須拘迦乾陀子集眾出毘尼藏無異。一切佛法中清淨無垢。第三集法藏九月日竟。大地六種震動。所以一千比丘說。名為第三集也。」
  2. ^ 龍樹大智度論》:「一切種一切法能解故。名一切智人。一切法如實善分別說故。名一切見人。」
  3. ^ 善見律毘婆沙》:「法師問曰。三集眾誰為律師。於閻浮利地。我當次第說名字。第一優波離。第二馱寫拘。第三須那拘。第四悉伽婆。第五目揵連子帝須。此五法師於閻浮利地。以律藏次第相付不令斷絕。乃至第三集律藏。從第三之後。目揵連子帝須臨涅槃。付弟子摩哂陀。摩哂陀是阿育王兒也。持律藏至師子國。摩哂陀臨涅槃。付弟子阿栗咤。從爾已來。更相傳授至于今日。」
  4. ^ 善見律毘婆沙》:「爾時於波咤利弗國。集第三毘尼藏竟。……大德目揵連子帝須。與眾僧遣摩哂陀師子洲。……摩哂陀經六月日而至母所。爾時摩哂陀。次第到母國已。母出頭面作禮。作禮已竟。為設中食。即立大寺。名卑地寫。時摩哂陀少時住寺。……四月十五日眾僧集布薩時。便共籌量。於是眾僧各各答言。時可去矣。法師曰。往昔說偈讚言。『上座摩哂陀。大德欝地臾。大德欝帝臾。大德跋陀多。大德參婆樓。沙彌脩摩那。皆得三達智。婆塞槃頭迦。已得見道跡。此諸大士等。』爾時天帝釋。知聞茶私婆王便已終沒。……大德摩哂陀。已受天帝釋語已。即從卑地象山。與大眾俱飛騰虛空。到師子阿[少/兔]羅陀國。……爾時諸大德。到師子洲中已。摩哂陀為上座。於時佛涅槃已。二百三十六歲。佛法通流至師子洲中。」
  5. ^ 阿育王傳》:「弗舍密哆共諸臣議言。云何當使名字流布於世耶。……有邪見輔相言。修福作惡二俱得名。先王能起八萬四千塔名德久流。汝若壞之名流後世。弗舍密哆便集四兵向雞頭摩寺欲壞寺門。爾時寺門有師子吼。王大恐懼不敢入寺復還歸來。如是三返猶不得入。後乃使人喚諸比丘而語之言。我欲壞佛法。汝等比丘欲留浮圖為留僧房。比丘答言欲留佛圖。於是密哆殺害眾僧毀壞僧房。如是次第至舍伽羅國而作募言。有得沙門頭來者當賞金錢。時彼界內大浮圖中有阿羅漢。化作數萬沙門之頭。告諸人民使持與王。王聞是已欲殺羅漢。時此羅漢入滅盡定不能得殺。王即捨去往至偷羅厥吒國欲破佛法。其國土中有護佛法神作是思惟。我受持佛戒不能作惡。云何當得護持佛法。禁密舍鬼昔求我女。以彼行惡故我不與。今為佛法當與彼女。以是因緣偷羅厥吒有大鬼神為作擁護。弗舍密哆無所能壞。於是菩提鬼神誘進守王。鬼神將至南海。禁密舍鬼擔大石山而壓殺王及諸軍眾。此處即名為深藏摩伽提。王種於是即斷。」
  6. ^ 舍利弗問經》:「有孔雀輸柯王。世弘經律。其孫名曰弗沙蜜多羅。……毀塔滅法。殘害息心四眾。……其後有王。性甚良善。……國土男女復共出家。如是比丘比丘尼還復滋繁。……時有比丘名曰總聞。諮諸羅漢及與國王。分我經律多立臺館。為求學來難。時有一長老比丘。好於名聞亟立諍論。抄治我律開張增廣。迦葉所結名曰大眾律。外採綜所遺誑諸始學。別為群黨互言是非。時有比丘。求王判決。王集二部行黑白籌。宣令眾曰。若樂舊律可取黑籌。若樂新律可取白籌。時取黑者乃有萬數。時取白者只有百數。王以皆為佛說。好樂不同不得共處。學舊者多從以為名為摩訶僧祇也。學新者少而是上座。從上座為名。為他俾羅也。他俾羅部。……摩訶僧祇其味純正。其餘部中如被添甘露。諸天飲之。但飲甘露棄於水去。人間飲之水露俱進。或時消疾或時結病。其讀誦者亦復如是。多智慧人能取能捨。諸愚癡人不能分別。」
    法顯摩訶僧祇律私記》:「中天竺昔時。暫有惡王御世。諸沙門避之四奔。三藏比丘星離。惡王既死更有善王。還請諸沙門還國供養。時巴連弗邑有五百僧。欲斷事而無律師。又無律文無所承案。即遣人到祇洹精舍。寫得律本于今傳賞。……佛泥洹後。大迦葉集律藏為大師宗……。大迦葉滅後。次尊者阿難……。次尊者末田地……。次尊者舍那婆斯……。次尊者優波崛多……。於是遂有五部名生。初曇摩崛多別為一部。次彌沙塞別為一部。次迦葉維復為一部。次薩婆多。……自上諸部義宗各異。……於是五部並立紛然競起。各以自義為是。時阿育王言。我今何以測其是非。於是問僧佛法斷事云何。皆言法應從多。王言若爾者。當行籌知何眾多。於是行籌取本眾籌者甚多。以眾多故。故名摩訶僧祇。」
  7. ^ 四分律》:「有難。無難。繫。相應。作處。集為阿毘曇藏。」
    毘尼母經》:「有問分別。無問分別。相攝。相應。處所。此五種名為阿毘曇藏。」
    舍利弗阿毘曇論》分為問分,非問分,攝、相應分,緒分。
  8. ^ 普光俱舍論記》:「說非盡理,半是半非,更須分別故,名分別說部。梵云毘婆闍縛地,毘婆名分別,縛地名說,舊云毘婆闍婆提者,訛也。」
  9. ^ 雜阿含經·五經》:「諸比丘!於色,不知、不明,不離欲貪,心不解脫貪,心不解脫者,則不能斷苦。如是受、想、行、識,不知、不明,不離欲貪,心不解脫者,則不能斷苦。於色,若知、若明,若離欲貪,心得解脫者,則能斷苦。如是受、想、行、識,若知、若明,若離欲貪,心得解脫者,則能斷苦。」
    雜阿含經·五六五經》:「云何為解脫清淨斷?謂聖弟子貪心無欲解脫,恚、癡心無欲解脫。如是解脫,未滿者令滿,已滿者隨順攝受,欲精進乃至常攝受。是名解脫淨斷。」
    雜阿含經·七四八經》:「聖弟子心正解脫貪欲、瞋恚、愚癡。如是心善解脫,聖弟子得正知見。我生已盡,梵行已立,所作已作,自知不受後有。」
  10. ^ 符秦僧伽提婆譯《阿毘曇八犍度論》:「又世尊言:『彼欲心解脫,恚心、癡心解脫。』云何心得解脫:有婬怒癡?無婬怒癡?答曰:無婬怒癡。復有如是言:『與婬怒癡心相應彼心解脫。』彼不應作是語,何以故?非彼心,此婬怒癡,相合、相依、相應;彼婬怒癡未斷,如是心不解脫彼婬怒癡;彼婬怒癡斷,如是心解脫彼婬怒癡。世尊亦言:『日月,此五曀,雲、烟、霧、塵、阿須倫。』非彼日月,此曀,相合、相依、相應;此曀未盡,如是彼日月,不明、不熱、不廣、不淨;如此曀盡,彼日月,明熱廣淨。如是,非彼心,此婬怒癡,相合、相依、相應;彼婬怒癡未斷,如是心不解脫彼婬怒癡;彼婬怒癡斷,心得解脫彼婬怒癡。」
    北涼浮陀跋摩譯《阿毘曇毘婆沙論》:「佛經中說:『欲心得解脫,恚、癡心得解脫。』不作是說:為有欲心得解脫,無欲心得解脫,乃至廣說。……何等心解脫:有欲恚癡心解脫耶?無欲恚癡心解脫耶?答曰:無欲恚癡心解脫。問曰:無欲恚癡心,即是解脫,復何所解脫耶?答曰:若以煩惱而言,則心名解脫。若以世、以身而言,則不名解脫。若諸煩惱不斷,彼心不行於世,不於世得解脫;不行於身,不於身得解脫。若諸煩惱斷,彼心行於世,於世得解脫;行於身,於身得解脫。復次或有說者:『欲相應心得解脫,恚、癡相應心得解脫。』如毘婆闍婆提作如是說。……如此諸曀,與日月相遠,而不相近;未除彼曀,日月於此諸曀,而不明淨;若除諸曀,日月於此諸曀,而得明淨。如是彼心,不與欲恚癡,相應雜合;若是欲恚癡不斷,彼心不名解脫欲恚癡;若欲恚癡斷,彼心名解脫欲恚癡。」
  11. ^ 玄奘譯《阿毘達磨發智論》:「如世尊說:『心解脫貪瞋癡。』何等心得解脫:有貪瞋癡心耶?離貪瞋癡心耶?答:離貪瞋癡心得解脫。有作是說:『貪瞋癡相應心得解脫。』彼不應作是說,所以者何:非此心,與貪瞋癡,相合、相應、相雜;而貪瞋癡未斷,心不解脫;貪瞋癡斷,心便解脫。世尊亦說:『苾芻當知,此日月輪,五翳所翳,不明不照,不廣不淨。何等為五:一、雲,二、烟,三、塵,四、霧,五、曷邏呼阿素洛手。』如日月輪,非與五翳,相合、相應、相雜;彼翳未離,此日月輪,不明不照,不廣不淨;彼翳若離,此日月輪,明照廣淨。如是,非此心,與貪瞋癡,相合、相應、相雜;而貪瞋癡未斷,心不解脫;貪瞋癡斷,心便解脫。」
    玄奘譯《大毘婆沙論》:「問:離貪瞋癡心,本來解脫,何故復說得解脫耶?答:雖約煩惱,本來解脫;而依行世,及在相續,今得解脫。謂若身中煩惱未斷,心未行世,不在相續;以心不能自在行世,在相續故,不名解脫。若自身中諸煩惱斷,爾時此心自在行世,在相續故,名得解脫。有作是說:貪瞋癡相應心得解脫。問:誰作是說?答:分別論者。……彼不應作是說,若作是說理應違拒,……此中意說:心與煩惱,若相應者,無解脫義,同對治故。若未斷時,以未斷故,不名解脫;若被斷已,俱不成就,不名解脫,相應諸法,不可令其遠離伴性,尚不名斷,況名解脫;故解脫心,必無煩惱,本相應義。為證此義,復引契經,……此中意說:如日月輪,非與五翳,從本已來,相應、相雜,後時離彼,明照廣淨。心亦如是,非從無始,與貪瞋癡,相應、相雜。後時離彼,名得解脫。是故,要離貪瞋癡心,後彼斷時,名得解脫,其理決定。」
  12. ^ 雜阿含經·六一〇經》:「一時,佛住舍衛國,祇樹給孤獨園。爾時,世尊告諸比丘,我當說修四念處,諦聽,善思。云何修四念處?謂內身身觀念住,精勤方便,正智、正念,調伏世間憂悲。外身、內外身觀住,精勤方便,正念、正知、調伏世間憂悲。如是,受、心、法,內法、外法、內外法觀念住,精勤方便,正念、正知,調伏世間憂悲,是名比丘修四念處。」
    阿毘達磨法蘊足論·念住品》:「一時薄伽梵,在室羅筏,住逝多林給孤獨園。爾時,世尊告苾芻眾,吾當為汝略說脩習四念住法。謂有苾芻,於此內身,……於彼外身,……於內外身,住循身觀,若具正勤、正知、正念,除世貪憂。於內、外、俱,受、心、法三,廣說亦爾。是現脩習四念住法,過去、未來苾芻脩習四念住法,應知亦爾。……
    云何於此內心,住循心觀,若具正勤、正知、正念,除世貪憂。內心者,謂自心,若在現相續中,已得不失。於此內心、循心觀者,謂有苾芻,於此內心,觀察思惟內心諸:於內有貪心,如實知是內有貪心;於內離貪心,如實知是內離貪心;於內有瞋心,……於內離瞋心;……於內有癡心,……於內離癡心;……於內聚心,……於內散心,……於內沈心,……於內策心,……於內小心,……於內大心,……於內掉心,……於內不掉心,……於內不靜心,……於內靜心,……於內不定心,……於內定心,……於內不脩心,……於內脩心,……於內不解脫心,如實知是內不解脫心;於內解脫心,如實知是內解脫心。如是思惟內心相時,所有於法簡擇,乃至毘鉢舍那,是循內心觀,亦名心念住。……
    復有苾芻,於內諸心,觀察思惟多諸過患,謂此心者,如病,如癰,廣說乃至是變壞法,如是思惟心過患時,所起於法簡擇,乃至毘鉢舍那,是循內心觀,亦名心念住。……
    云何於彼外心,住循心觀,若具正勤、正知、正念,除世貪憂。外心者,謂自心,若在現相續中,未得已失,及他有情所有諸心。……云何於內外心,住循心觀,若具正勤、正知、正念,除世貪憂。內心者,……外心者,……合此二種,名內外心。」
  13. ^ 雜阿含經·六〇七經》:「一時,佛住舍衛國,祇樹給孤獨園。爾時,世尊告諸比丘,有一乘道,淨諸眾生,令越憂悲,滅惱苦,得如實法,所謂四念處,何等為四?身身觀念處,受、心、法法觀念處。」
    中阿含經·念處經》:「一時,佛遊拘樓瘦,在劒磨瑟曇拘樓都邑。爾時,世尊告諸比丘,有一道,淨眾生,度憂畏,滅苦惱,斷啼哭,得正法,謂四念處。若有過去諸如來,……若有未來諸如來,……我今現在如來、無所著、等正覺,我亦斷五蓋、心穢、慧羸,立心正住於四念處,修七覺支,得覺無上正盡之覺。云何為四?觀身如身念處,如是觀覺、心、法如法念處。……云何觀心如心念處?比丘者,有欲心,知有欲心如真;無欲心,知無欲心如真;有恚、無恚;有癡、無癡;有穢污、無穢污,有合、有散,有下、有高,有小、有大,修、不修,定、不定;有不解脫心,知不解脫心如真;有解脫心,知解脫心如真。如是比丘,觀內心如心,觀外心如心,立念在心,有知、有見,有明、有達,是謂比丘觀心如心。」
    舍利弗阿毘曇論·非問分·念處品》:「行一道,眾生清淨,遠離憂悲,滅盡苦惱,得證涅槃,斷除五蓋,修四念處。……何謂修四念處?謂內身,……外身,……內外身,觀身行,勤精進,應正智、念,除世間貪憂,受、心、法,亦如是。……
    云何心觀心?云何心?若心、意、識,六識身,七識界,是名心。云何內心觀心行?如比丘,一切內心,若一處內心,思惟無常,知無常、解無常、受無常,如是不放逸觀,得定,心住正住,是名內心觀心行。復次,一切內心,若一處內心,思惟苦、患、癰、箭、味、病、依、緣、壞法,不定、不滿、可壞、苦、空、無我。思惟緣,知緣、解緣、受緣,即無明緣行,行緣識,乃至是名內心觀心行。復次,比丘,一切內心,若一處內心,思惟滅、知滅、解滅、受滅,即無明滅則行滅,行滅則識滅,是名比丘內心觀心行。及餘法行一切內心,若一處內心,思惟得定,心住正住,如是比丘,內心觀心行。云何內心?若心受謂內,是內、是緣、是自性、是己分,是名內。餘義如上說。
    云何比丘外心觀心行?……云何外心?心非受謂外,非內、非緣、非自性、非己分,是名外。餘義如上說。云何比丘內外心觀心行?……復次,比丘,有欲心,如實知有欲心;無欲心,如實知無欲心;乃至有勝心,如實知有勝心;無勝心,如實知無勝心;如是不放逸觀,得定,心住正住,是名內外心觀心行。……云何內外心?心若受、非受。餘義如上說。
    如是比丘,觀心法緣起行,如是緣滅心行,比丘,緣起滅心行,有心起內念,以智、以明,識不依心,無所依行,不受於世。如是比丘,內心觀心行,勤精進,正智、正念,除世貪憂,外心、內外心,亦如是。」
    舍利弗阿毘曇論·緒分·假心品》:「云何有欲心?若心,有欲人,欲染相應,是名有欲心。云何無欲心?……云何有恚心?……云何無恚心?……云何有癡心?……云何無癡心?……云何沒心?若心,睡眠相應,不共內滅念相應,慧未成就,不能分別善法,是名沒心。云何散心?若心,欲染,共欲染,欲染相應,多欲見淨,於外五欲中,彼彼染著,是名散心。云何少心?若心不定,是名少心。云何多心?……。云何不定心?若心,不定人,非定相應,是名不定心。云何定心?……。云何不解脫心?若心,不解脫人,非解脫相應,是名不解脫心。云何解脫心?……。云何有勝心?若心,有勝人,有勝法相應,是名有勝心。云何無勝心?……。」
  14. ^ 增支部·一集·第六彈指品》: 「諸比丘! 心者,是極光淨者,卻為客隨煩惱所雜染,而無聞之異生,不能如實解,故我言無聞之異生不修心。諸比丘! 心者,是極光淨者,能從客隨煩惱得解脫,而有聞之聖弟子能如實解,故我言有聞之聖弟子修心。」
    舍利弗阿毘曇論·緒分·假心品》:「心性清淨,為客塵染。凡夫未聞故,不能如實知見,亦無修心。聖人聞故,如實知見,亦有修心。心性清淨,離客塵垢。凡夫未聞故,不能如實知見,亦無修心。聖人聞故,能如實知見,亦有修心。」
    增一阿含經·聲聞品·二經》:「世尊告諸比丘,今日月,有四重翳,使不得放光明。何等為四?一者、雲也,二者、風塵,三者、烟,四者、阿須倫,使覆日月,不得放光明。是謂,比丘!日月,有此四翳,使日月不得放大光明。此亦如是,比丘!有四結,覆蔽人心,不得開解。云何為四?一者、欲結,覆蔽人心,不得開解,二者、瞋恚,三者、愚癡,四者、利養,覆蔽人心,不得開解。是謂,比丘!有此四結,覆蔽人心,不得開解,當求方便,滅此四結。」
    長阿含經·堅固經》:「比丘!猶如商人臂鷹入海,於海中放彼鷹,飛空東西南北,若得陸地則便停止,若無陸地更還歸船。比丘!汝亦如是,乃至梵天問如是義,竟不成就,還來歸我。今當使汝成就此義,即說偈言:『何由無四大,地水火風滅。何由無麤細,及長短好醜。何由無名色,永滅無有餘。應答識無形,無量自有光。此滅四大滅,麤細好醜滅。於此名色滅,識滅餘亦滅。』」
  15. ^ 雜阿含經·二六七經》:「諸比丘!當善思惟,觀察於心,所以者何?長夜心為貪欲使染,瞋恚、愚癡使染故。比丘!心惱故眾生惱,心淨故眾生淨。比丘!我不見一色種種,如斑色鳥,心復過是。所以者何?彼畜生心種種故,色種種。……如嗟蘭那鳥,種種雜色,我說彼心種種雜,亦復如是。所以者何?彼嗟蘭那鳥,心種種故,其色種種。……心惱故眾生惱,心淨故眾生淨,譬如畫師、畫師弟子,善治素地,具眾彩色,隨意圖畫,種種像類。」
    北涼浮陀跋摩譯《阿毘曇毘婆沙論》:「復次或有說:『心性本淨,為客煩惱所覆。』如毘婆闍婆提說:『心性本淨,彼客煩惱生覆心,故不淨。』問曰:若當『心性本淨,客煩惱覆故不淨』可爾者,何不以本性淨心,令客煩惱亦淨耶?汝若不說:『以心淨故,令客煩惱淨』者,為有何因緣?復次,為心先生、後客煩惱生?為俱生耶?若心先生,後客煩惱生者,則心住待客煩惱,客煩惱生,然後覆心,若作是說,是則一心住二剎那。若當俱者,為以何時?言心性本淨,復無未來世,以住本性淨心。是故為止他義,自顯己義,亦欲說法相相應義故,而作此論。」
    玄奘譯《大毘婆沙論》:「或有執心性本淨,如分別論者,彼說:『心本性清淨,客塵煩惱所染污故,相不清淨。』為止彼執,顯示:心性非本清淨,客塵煩惱所染污故,相不清淨。若『心本性清淨,客塵煩惱所染污故,相不清淨』者,何不客塵煩惱本性染污,與本性清淨心相應故,其相清淨?若客塵煩惱本性染污,雖與本性清淨心相應,而相不清淨,亦應:『心本性清淨,不由客塵煩惱,相不清淨。』義相似故。又此本性淨心,為在客塵煩惱先生?為俱時生?若在先生,應心生已,住待煩惱,若爾應經二剎那住,有違宗失。若俱時生,云何可說心性本淨?汝宗不說:有未來心可言本淨。為止如是他宗異執,及顯自宗無顛倒理,故作斯論。」
    真諦譯《部執異論》:「大眾部,一說部,出世說部,灰山住部,此四部是執義本,此諸部說:……心者自性清淨,客塵所污。」
    玄奘譯《異部宗輪論》:「此中大眾部,一說部,說出世部,雞胤部,本宗同義者,謂四部同說:……心性本淨,客隨煩惱之所雜染,說為不淨。」
    眾賢阿毘達磨順正理論》:「分別論者作如是言:……聖教亦說:『心本性淨,有時客塵煩惱所染。』……若抱愚信,不敢非撥言:『此非經』,應知此經,違正理,故非了義說。若爾,此經依何密意?依本客性,密作是說:『謂本性心,必是清淨,若客性心,容有染污。』本性心者,謂無記心,非慼非欣,任運轉位,諸有情類多住此心,一切位中皆容有故,此心必淨,非染污故。客性心者,謂所餘心,非諸有情多分安住,亦有諸位非皆容有,斷善根者必無善心,無學位中必無染故,此心有染,非唯淨故。如言:河水本性澄清,有時客塵坌少令濁。如是但約心相續中,住本性時,說名為淨,住客性位,容暫有染。此釋與教正理無違。」
  16. ^ 北涼浮陀跋摩譯《阿毘曇毘婆沙論》:「問曰:何故作此論?答曰:為止一心者論故,彼作是說:有使心、無使心,即是一心,所以者何?聖道生時,與使相妨,不與心相妨。如治刀法,與垢相妨,不與刀相妨。如衣器鏡垢,與治法相妨,不與衣器鏡等相妨。如是聖道生時,與使相妨,不與心相妨,乃至聖道未生,心則有使,聖道若生,心則無使。」
    「或有說者:覺是一性,後所知覺,即是前所作覺。」「譬喻者說:思之與,是心異名,更無別體。」「譬喻者作如是說:說覺、觀,是心之異名。」
    玄奘譯《大毘婆沙論》:「謂或有執:但有一心,如說一心相續論者,彼作是說:有隨眠心,無隨眠心,其性不異,聖道現前,與煩惱相違,不違心性,為對治煩惱,非對治心。如浣衣磨鏡,鍊金等物,與垢等相違,不違衣等。聖道亦爾,又此身中,若聖道未現在前,煩惱未斷故,心有隨眠。聖道現前,煩惱斷故,心無隨眠。此心,雖有隨眠、無隨眠時異,而性是一。如衣鏡金等,未浣磨鍊等時,名有垢衣等,若浣磨鍊等已,名無垢衣等,有無垢等時雖有異,而性無別,心亦如是。」
    「或復有執:覺性是一,如說前後一覺論者,彼作是說:前作事覺,後憶念覺,相用雖異,其性是一。如是可能憶本所作,以前後位,覺體一故,前位所作,後位能憶,若不爾者,何緣能憶本所作事。」「或有執:思、是心,如譬喻者,彼說:思、慮是心差別,無別有體。」
  17. ^ 阿毘達磨法蘊足論·緣起品》:「苾芻當知,生緣老死。若佛出世,若不出世,如是緣起法住法界。一切如來,自然通達,等覺宣說,施設建立,分別開示,令其顯了:謂生緣老死,如是乃至,無明緣行,應知亦爾。此中所有法性、法定、法理、法趣,是真是實,是諦是如,非妄非虛,非倒非異,是名緣起。
    云何名為緣已生法。謂無明、行、識、名色、六處、觸、受、愛、取、有、生、老死,如是名為緣已生法。苾芻當知,老死是無常,是有為,是所造作,是緣已生,盡法沒法,離法滅法。生、有、取、愛、受、觸、六處、名色、識、行、無明亦爾。」
  18. ^ 舍利弗阿毘曇論·問分·根品》:「二十二根,幾聖?幾非聖?八聖,十一非聖,三二分,或聖或非聖。云何八聖信根乃至已知根,名八聖。云何十一非聖?眼根乃至苦根及憂根,名十一非聖。云何三二分、或聖或非聖?喜根、捨根、意根,名三二分,或聖或非聖。……
    有漏,無漏?有愛、無愛?有求、無求?當取、非當取?有取、無取?有勝、無勝?亦如是。」
    品類論·辯千問品》:「二十二根者,謂眼根乃至具知根。……幾有漏等者,十有漏,三無漏,九應分別,謂:意根,或有漏,或無漏;云何有漏?謂:有漏作意相應意根;云何無漏?謂:無漏作意相應意根;樂、喜、捨、信、精進、念、定、慧根,亦爾。」
  19. ^ 雜阿含經·六五二經》:「世尊告諸比丘,……若比丘於此五根,若利、若滿足,得阿羅漢。若軟、若劣,得阿那含。若軟、若劣,得斯陀含。若軟、若劣,得須陀洹。滿足者,成滿足事;不滿足者,成不滿足事;於此五根,不空無果。若於此五根一切無者,我說彼為外道凡夫之數。」
    舍利弗阿毘曇論·非問分·品》:「云何凡夫人?若人未上正決定,是名凡夫人。云何非凡夫人?……復次,凡夫人,若人未得正決定,是名凡夫人。復次,非凡夫人,……復次,凡夫人,若人未得聖,五根未曾得,是名凡夫人。復次,非凡夫人,若人得聖,五根曾得,是名非凡夫人。」
    大毘婆沙論》:「問:彼部何故作此執耶?答:彼由契經故,作此執,謂契經說:『若有五根,增上猛利,平等圓滿,多修習故,成阿羅漢,諸漏永盡。從此減下,成不還者;次復減下,成一來者;次復減下,成預流者。若全無此信等五根,我說彼住外異生品。』由此經故,彼執五根唯是無漏。」
  20. ^ 雜阿含經·六五一經》:「世尊告諸比丘,……我此信根集,信根沒,信根味,信根患,信根離,不如實知者,我不得於諸天、魔、梵、沙門、婆羅門眾中,為解脫,為出為離,心離顛倒,成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如是,精進根、念根、定根、慧根,亦如是說。」
    大毘婆沙論》:「問:若執五根體唯無漏,有何過失?答:便違契經,
    • 如契經說:『我若於此信等五根,未如實知,是集、是沒、是味、是過患,是出離,未能超此天、人、世間,及魔梵等,乃至未能證得無上正等菩提,乃至廣說。』
    非無漏法可作如是品類觀察。分別論者,作如是言:
    • 世尊此中,說自相觀,謂:『我於此信等五根,未如實知集等自相,未能超此天、人、世間及魔梵等。乃至廣說。』云何觀無漏是集自相耶?謂:此必因親近善士,聽聞正法,如理作意,法、隨法行,而集起故。云何觀此是沒自相?謂:要未知當知根沒,已知根起,已知根沒,具知根起故。云何觀此是味自相?謂:此亦是愛所緣故;若爾,無漏愛所繫耶?不爾,如仁許無漏法,是煩惱境,而非所繫,我宗亦然,愛緣無漏,而不能繫,斯有何失?云何觀無漏是過患自相?謂:觀無漏是無常故。云何觀無漏是出離自相?謂:涅槃時必棄捨故,如契經說:『般涅槃時,一切有為,皆悉棄捨。』
    彼言非理,所以者何?……非自相觀能盡諸漏故,彼所說決定非理,由此五根非唯無漏。又執五根唯無漏者,復違經說,
    • 如契經說:『唯願世尊,演說法要,所以者何?有諸有情,處在世間,或生或長,有利根者,有中根者,有軟根者,乃至廣說。』
    • 又契經說:『苾芻當知,我昔未轉正法輪時,曾以佛眼,觀諸有情,處在世間,或生或長,有利、中、軟諸根差別,善容貌、善調伏、薄塵垢,若不聞法,退失勝利。』
    信等五根,若唯無漏,應利根者是阿羅漢,中根者是不還,軟根即是一來、預流。若爾,世尊未轉法輪,應已名轉,一切聖者,於諸世間,已充滿故,復轉法輪,應成無用。……故定應許:信等五根,亦通有漏。
    問:若通有漏,彼所引經,當云何釋?答:信等五根,實通有漏,彼經一向說無漏者,所以者何?依無漏根,建立聖者,有差別故。有說:彼經唯說聖道,所以者何?聖者差別,依聖道說,非世俗故。
    問:彼經又說:『若全無此信等五根,我說彼住外異生品。』復云何通?答:斷善根者,名外異生。謂諸異生,總有二種:一內、二外。不斷善根,說名為內;斷善根者,說名為外。彼經意說:『若全無此信等五根,我說名為斷善根者。』故所引經,於我無失。」
    眾賢阿毘達磨順正理論》:「為有契經證信等五通有漏不?亦有。云何?謂:
    • 世尊說:『我若於此信等五根,未如實知,是集、沒、味、過患、出離,未能超此天人世間及魔梵等,乃至未能證得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乃至廣說。』非無漏法應作如是次第觀察。
    • 又說:『佛未轉法輪時,先以佛眼,遍觀世界,有諸有情,處在世間,或生或長,有上、中、下諸根差別。』未轉法輪,世間已有無漏根者,如來出世,則為唐捐。」
  21. ^ 增一阿含經·九眾生居品·七經》:「今有九種之人,離於苦患,云何為九?所謂:向阿羅漢,得阿羅漢,向阿那含,得阿那含,向斯陀含,得斯陀含,向須陀洹,得須陀洹種性為九。」
    舍利弗阿毘曇論·非問分·品》:「云何人?若人,次第住凡夫勝法,若法即滅,上正決定,是名性人。云何性人?若人,成就性法。何等性法?若無常、苦、空、無我,思惟涅槃寂滅,不定心,未上正決定,如實人,若受、想、思、觸、思惟、覺、觀、見、慧、解脫、無癡、順信、悅、喜、心進、信、欲、不放逸、念、意識界、意界,若如實身戒、口戒,是名性法。若人,此法成就,是名性人。」
  22. ^ 22.0 22.1 玄奘譯《異部宗輪論》:「次後於此第三百年。從化地部流出一部。名法藏部。自稱我襲採菽氏師。」
    真諦譯《部執異論》:「於此第三百年中。從正地部。又出一部。名法護部。此部自說勿伽羅是我大師。」
  23. ^ 提婆設摩識身論》:「應問彼言:汝然此不?謂:契經中,世尊善語、善詞、善說:『有六識身,眼識、耳識、鼻識、舌識、身識、意識。』彼答言:爾。應問彼言:汝然此不?謂:『有能於眼識,已觀、今觀、當觀。是無常、是苦、是空、是無我,已觀、今觀、當觀。彼因,是因、是集、是生、是緣。彼滅,是滅、是靜、是妙、是離。能斷彼道,是道、是如、是行、是出。』彼答言:爾。為何所觀:過去耶?未來耶?現在耶?
    • 若言:『觀過去』,應說:『有過去』,不應無過去,言:『過去無』,不應道理。
    • 若言:『觀未來』,應說:『有未來』,不應無未來,言:『未來無』,不應道理。
    • 若言:『觀現在』,應說:『有一補特伽羅,非前非後,二心和合,一是所觀,一是能觀。』此不應理。
    • 若言:『無一補特伽羅,非前非後,二心和合,一是所觀,一是能觀。』則不應說:『觀於現在』,言:『觀現在』,不應道理。
    • 若言:『不觀過去、未來、現在』,是則應無能『於眼識,已觀、今觀、當觀,……』若無能觀,則應無能已厭、今厭、當厭;若無能厭,則應無能已離染、今離染、當離染;若無能離染,則應無能已解脫、今解脫、當解脫;若無能解脫,則應無能已般涅槃、今般涅槃、當般涅槃。
    如眼識,如是耳識、鼻識、舌識、身識、意識,亦爾。」
    發智論》:「頗有二心展轉相因耶?答:無,所以者何?無一補特伽羅,非前非後,二心俱生;又非後心為前心因。頗有二心展轉相緣耶?答:有。……何故,無一補特伽羅,非前非後,二心俱生?答:無第二等無間緣故,有情一一心相續轉故。」
    大毘婆沙論》:「頗有二心展轉相因耶?乃至廣說。問:何故作此論?答:為止他宗顯己義故。……或復有執:一補特伽羅,有二心俱生,如大眾部。為止彼宗,明一補特伽羅,無二心俱生。……頗有二心展轉相因耶?答:無。所以者何?無一補特伽羅,非前非後,二心俱生;又非後心為前心因。此中無者,即止撥:無因緣實體,謂:無二心展轉相因,然有餘法互為因義。無一補特伽羅等者,即止大眾部執:一補特伽羅,有二心俱生。一補特伽羅者,遮多補特伽羅。非前者,遮過去。非後者,遮未來。此則顯示:一補特伽羅,現在一剎那頃,無有二心。有別誦言:非曾、非當、非現,一補特伽羅,二心俱生。此則顯示:一補特伽羅,三世,一剎那頃,皆無二心。又非後心為前心因者,此即止外道執後為前因,顯示後法非前因義。……
    何故,無一補特伽羅,非前非後,二心俱生?答:無第二等無間緣故,謂心、心所法生,必依止等無間緣,既無第二等無間緣,故必無一補特伽羅,非前非後,二心俱生。此復應問:何故無第二等無間緣?故復答言:有情一一心相續轉故,謂有情心,法爾一一相續而轉,無二無多,此是展轉更相答義。……」
    龍樹大智度論》:「識眾者,內外六入和合故,生六覺,名為識。以內緣力大故,名為眼識,乃至名為意識。問曰:意即是識,云何意緣力故生意識?答曰:意生滅相故,多因前意故,緣法生意識。問曰:前意已滅,云何能生後識?答曰:意有二種,一者、念念滅;二者、心次第相續,名為一,為是相續心故,諸心名為一意。是故,依意而生識,無咎。意識難解故,九十六種外道,不說依意故生識,但以依神為本。」
    訶梨跋摩成實論·二世無品》:「又汝言不應得觀內心內受者,有二種心:一念念生滅,二次第相續,用現在心,觀相續心,非今猶在。」《成實論·心性品》:「論者言:有人說心性本淨,以客塵故不淨;又說不然。……問曰:我不為念念滅心故,如是說;以相續心故,說垢染。答曰:是相續心,世諦故有,非真實義,此不應說。又於世諦,是亦多過,心生已滅,未生未起,云何相續?」
    眾賢阿毘達磨順正理論》:「尊者迦多衍尼子等,於諸法相,無間思求,冥感天仙,現來授與,如天授與《筏第遮經》,其理必然。如四緣義,雖具列在此部經中,而餘部中,有不誦者,由時淹久,多隱沒故。」
  24. ^ 提婆設摩識身論》:「應問彼言:汝然此不?謂:契經中,世尊善語、善詞、善說:『苾芻!了別,了別故名為識,何所了別?謂:了別色,了別聲、香、味、觸、法。』彼答言:爾。汝聽墮負:
    • 若汝說:『有無所緣心』,則不應言:『……了別故名為識,……』作如是言,不應道理。
    • 汝今若言,謂:『……了別故名為識,……』則不應說:『有無所緣心』,言:『有無所緣心』,不應道理。」
  25. ^ 提婆設摩識身論》:「應問彼言:汝然此不?謂契經中,世尊善語、善詞、善說,為本魚師莎底苾芻說言:『苾芻!由彼彼因,由彼彼緣,發生於識,識既生已,墮彼彼數。由眼及色,發生於識,識既生已,墮眼識數。由耳、鼻、舌、身、意及法,發生於識,識既生已,墮意識數。』彼答言:爾。汝聽墮負:
    • 若汝說言:『無所緣心決定是有』,則不應言:『……由彼彼因,由彼彼緣,發生於識,……』作如是言,不應道理。
    • 汝今若言,謂:『……由彼彼因,由彼彼緣,發生於識,……』則不應說:『無所緣心決定是有』,言:『決定有無所緣心』,不應道理。」
  26. ^ 北涼浮陀跋摩譯《阿毘曇毘婆沙論》:「智多耶?所知多耶?乃至廣說。問曰:何故作此論?答曰:欲明善說法中,三法等故,謂智所,行所緣,所覺。……智多耶?所知多耶?答曰:所知多,非智多。」
    符秦僧伽提婆譯《阿毘曇八犍度論》:「云何為覺?云何為觀?云何為覺?答曰:諸心覺,稍稍覺,案次分別,稍稍分別,是謂覺。云何觀?答曰:諸擇,一一擇,順擇,順迴,案次順往界,是謂觀。覺觀有何差別?麁心為覺,細心為觀。」
    北涼浮陀跋摩譯《阿毘曇毘婆沙論》:「云何為覺?云何為觀?乃至廣說。問曰:何故作此論?答曰:此二法所行相似,世人見多覺者,言是人多觀;見多觀者,言是人多覺;今欲說其體性,亦說差別故。復次,譬喻者作如是說:說覺、觀是心之異名。為止如是說者意,亦明覺、觀是心數法故,而作此論。
    云何為覺?答曰:心於緣,貫徹,種種貫徹,乃至廣說,如是等語,盡顯說覺相。云何為觀?答曰:若心,行緣,種種行緣,乃至廣說,如是等說,盡顯說觀相。
    覺、觀有何差別?問曰:何故復作此論?答曰:此二法相似,雖說體性,亦應說差別。覺、觀有何差別耶?答曰:如經本說,麁心是覺,細心是觀。若作是說:明覺、觀是心,復有說者:若心麁時是覺,心細時是觀。若作是說:明覺、觀不在一心中,復有說者,應作是說:心中,麁者是覺,細者是觀。……此經所說,明覺、觀在一心中。」
  27. ^ 玄奘譯《阿毘達磨大毘婆沙論》:「智多耶?境多耶?乃至廣說。問:何故作此論?答:為止他宗顯正義故。謂或有執,有緣無智,如譬喻者,彼作是說:若緣幻事健達縛城、及旋火輪、鹿愛等,智皆緣無境。為遮彼執,顯一切智皆緣有境。或復有執,有智不緣境,有境非智緣,為遮彼執,顯一切智皆能緣境,顯一切境皆智所緣。復次為顯外道有顛倒故,境智相違;及顯內道無顛倒故,境智相順。復次有說:智多非境,以一境上有多智故,今欲顯示境多,非智,由此因緣故作斯論。智多耶?境多耶?答:境多,非智。」
    僧伽羅剎僧伽羅剎所集經》:「爾時世尊,云何希現覺悟世間?……此世如幻化而現色像。……」
    馬鳴大莊嚴論經》:「一切智亦說,幻偽欺世間,如彼幻網中,化作諸色像。」
    龍樹大智度論》:「復次,一切聲聞法中,無揵闥婆城喻,有種種餘無常喻:色如聚沫,受如泡,想如野馬,行如芭蕉,識如幻;及《幻網經》中,空譬喻。」
    訶梨跋摩成實論·有相品》:「又汝言若有無緣識是則錯亂者,則有知無之知,如狂病人見所無者。……又汝言《幻網經》說有幻,幻事者,無眾生中,見似眾生,為眾生事,此事實無而見,則是無緣知也。」《成實論·二世無品》:「汝雖說有法中生心,是先已答,無法亦能生心。」
    眾賢阿毘達磨順正理論》:「今應思擇,過去、未來。為實有無?……自古諸師,懷朋黨執,互相彈斥,競興論道,俱申教理,成立己宗。……故我今者,發大正勤,如理思惟,立去、來世,異於現在,非畢竟無。謂:立去、來非如現有,亦非如彼馬角等無,而立去、來體具是有,唯此符會對法正宗,於此先應辯諸有相。……我於此中作如是說:為境生覺,是真有相,此總有二,一者實有,二者假有。……
    譬喻論者作如是言:此亦未為真實有相,許非有,亦能為境生覺故。謂:必應許非有,亦能為境生覺,旋火輪、我,二覺生時,境非有故。又有遍處等,勝解作意故,若一切覺皆有所緣,是則應無勝解作意。又《幻網》中說:『緣非有見』故。又契經說:『知非有』故,如契經言:『於無欲欲,則能如實了知為無。』又諸世間,夢中,瞖目多月識等,境非有故,又於非有,了知為無,此覺以何為所緣境?又若緣聲,先非有者,此能緣覺,為何所緣?是故應知:有及非有,二種皆能為境生覺故,此所說非真有相。
    對法諸師作如是說:……又彼所言《幻網》中說:『緣非有見』,理亦不然。即彼經中說緣有故,謂彼經說『見幻事』者,雖所執無,非無幻相。若不許爾,幻相應無。幻相是何?謂幻術果,如神通者所化作色。如是幻相,有實顯形,從幻術生,能為見境。所執實事,是畢竟無,故彼經中說為『非有』。由諸幻事,有相無實,能惑亂他,名能亂眼。」
  28. ^ 符秦僧伽跋澄譯《鞞婆沙論》:「過去法者,當來法者,現在法者。問曰:何以故作此論?答曰:斷他意故,謂不欲令有過去、未來,於世有愚說:現在無為。斷彼意故,此過去、未來,真實,說有種相。問曰:若過去、未來,非種者,當有何咎?答曰:若彼非種者,不應緣彼有意生,何以故?謂意無境界;若無境界生意者,是則無所依而生意。若無所依、無所緣而生意者,應阿羅漢入無餘涅槃已,還生意,何以故?謂彼無依、無緣而生意,若彼生意者,是則無脫、無離、不得出要。莫言有咎,是故有過去、未來,真實,有種有相。」
    北涼浮陀跋摩譯《阿毘曇毘婆沙論》:「三法,過去法,未來法,現在法。云何過去法?答曰:過去五陰。云何未來法?答曰:未來五陰。云何現在法?答曰:現在五陰。問曰:何故作此論?答曰:為止併義者意故,如譬喻者,作如是說:『世是常行是無常,行行世時,如物,從器至器,猶如多人,從一舍至一舍,諸行行世,亦復如是。』為止如是說者意,亦明:行即是世,世即是行。……復有說者,所以作論者,為止言『無過去、未來』於世中愚說『現在是無為法』者意故,亦明過去、未來,是實有相。」
    玄奘譯《大毘婆沙論》:「復有三法,謂過去、未來、現在法。問:何故作此論?答:為止他宗顯正理故,謂或有執:『世與行異。』如譬喻者分別論師,彼作是說:『世體是常行體無常。行行世時,如器中果,從此器出,轉入彼器;亦如多人,從此舍出,轉入彼舍;諸行亦爾,從未來世入現在世,從現在世入過去世。』為止彼意,顯世與行體無差別,謂世即行,行即是世。……復有愚於三世自性,謂撥無過去、未來,執現在是無為法。為止彼意,顯過去未來體相實有,及顯現在是有為法。」「一補特伽羅,於此生十二支緣起,幾過去、幾未來、幾現在。如是等章及解章義既領會已,次應廣釋。問:何故作此論?答:為止他宗顯正義故,謂或有執,過去未來體非實有,現在雖有而是無為。為止彼宗,顯過去未來體是實有,現在是有為,世所攝故。」
  29. ^ 大毘婆沙論》:「謂或有說:於四聖諦一時現觀,如分別論者。問:彼何故作是說?答:彼依契經,如世尊說:『若於苦諦,無有疑惑,於集、滅、道諦,亦無有疑惑。』既於四諦頓無疑惑,故知現觀定頓非漸。……問:若於四諦漸現觀者,云何釋通分別論者所引契經?答:彼所引經應作是說:『若於道諦,無有疑惑,於苦、集、滅諦,亦無有疑惑。』而不作是說者,應知有別意趣,謂:彼經說已得果者,若於苦諦,無有疑惑,於餘三諦,亦無疑惑,迷四諦疑,皆已斷故。」
  30. ^ 舍利弗阿毘曇論·非問分·緣品》:「若最後行未知而滅,若無間行滅已,識續餘道生,彼行彼緣,無間緣。若因,識續餘道生,彼行緣彼識,因緣。若思行,彼識續餘道生,彼行緣彼識,境界緣。若彼行,識續餘道生,彼行緣彼識,依緣。若報行,識續餘道生,彼行緣彼識,報緣。若起行,識續餘道生,彼行緣彼識,起緣。若行相應,識續餘道生,彼行緣彼識,異緣。若行增上,識續餘道生,彼行緣彼識,增上緣。
    此最後識滅,初識續餘道生,最後識滅已,初識即生,無有中間。喻如:影移日續,日移影續,影之與日,無有中間。如是,最後識滅,初識續餘道生,後識滅已,即受初識,無有中間。若最初識,若最後識,相應法,不至後識。喻如:眼識滅已生耳識,耳識滅已生眼識,眼識相應法,不至耳識,耳識相應法,不至眼識。如是,最後識,最後識相應法,不至初識,初識相應法,不至後識。後識滅已,即生初識。謂此時過,謂此滅彼生,謂此終彼始。非彼命彼身,非異命異身,非常、非斷,非去、非來、非變。非無因,非無作,非此作此受,非異作異受。知有去來,知有生死,知有業相續,知有說法,知有緣。無有從此至彼者,無有從彼至此者,何以故?業緣相續生。」
    大毘婆沙論》:「問:何故尊者此納息中,數依中有而作論耶?答:為止他宗顯正理故,謂或有執:三界受生皆無中有,如分別論者。或復有說:欲色界生定有中有,如應理論者。問:分別論者依何量故?執無中有。答:依至教量,謂契經說:『若有一類,造作增長五無間業,無間必定生地獄中。』既言無間必生地獄,故知中有決定為無。又伽他說:『再生汝今過盛位,至衰將近琰魔王,欲往前路無資糧,求住中間無所止。』既說中間無所止處,故知中有決定為無。又說過難證無中有:謂如影光,中無間隙。死有生有,應知亦然。」
  31. ^ 大毘婆沙論》:「『諸用此道,斷欲界結,退此道時,還得彼結繫不?乃至廣說。』問:何故作此論?答:為止他宗顯正理故。謂或有執:定無退起諸煩惱義,如分別論者。彼引世間現喻為證,謂作是說:如瓶破已,唯有餘瓦,不復作瓶。諸阿羅漢,亦應如是,金剛喻定,破煩惱已,不應復起諸煩惱退。如燒木已,唯有餘灰,不還為木。諸阿羅漢,亦應如是,無漏智火燒煩惱已,不應復起諸煩惱退。彼引此等世間現喻,證無退起諸煩惱義。……分別論者又說:『隨眠種子,隨眠自性,心不相應,諸纏自性,與心相應。纏從隨眠生,纏現前故,退諸阿羅漢,已斷隨眠,纏既不生,彼如何退,故說無退是應正理。』」
  32. ^ 解脫道論》:「此十二入,以五行所勝可知,如是,以句義,以境界,以緣,以彼夾勝心起,以攝。……問:云何以夾勝心起?於眼門,成三種,除夾,上、中、下。於是上事,以夾成七心,無間生阿毘地獄。從有分心、轉、見心、所受心、分別心、令起心、速心、彼事心。於是有分心者,是於此有根,心如牽縷。轉心者,於眼門色事夾緣故,以緣展轉諸界依處,有分心成起。有分心次第,彼為見色事成轉,生轉心。轉心次第,依眼應轉現得見,生見心。見心次第,已見以心現受,生受心。受心次第,以受義現分別,生分別心。分別心次第,以分別義現令起,生令起心。令起心次第,以令起義,由業心速行。速行心次第,以速行義,不以方便,生彼事果報心。從彼更度有分心。……於是眼門,以中事夾,速心無間,度彼有心。以夾下事,令起心無間,度有分心。如是,餘於門可知,於意門,無事夾。以作意緣,以解脫行,於意門,成取事。於是於上事,三心生,有分心、轉心、速心、彼事心。於中及下事,二心生,轉心及速心。於是,可愛、不可愛中事,以種種緣,種種受可知,以正作意、非正作意緣,種種善、不善可知,如是,彼夾勝心起可知。」
  33. ^ 印順《說一切有部為主的論書與論師之研究》:「分別說系──化地、法藏、飲光(部分取一切有說)、銅鍱,對三世取分別的看法,主張現在實有,過去未來是無的,這應該是以「分別說」為部名的本意吧!分別說部脫出以後的上座部 ──先上座部,及從此而分出的說一切有部,犢子部,都是於三世有作平等觀的,三世都是有, 這是說一切有系。所以從部派的大系來看,「分別說」,「說一切有」,是根本上座部中,兩大思想對立的標幟。」
  34. ^ 印順. 說一切有部為主的論書與論師之研究. [2016-12-18].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0-11-23). 依據這一傳說,回顧漢譯舊傳,稱赤銅鍱部與飲光部(迦葉的義譯)為分別論者──分別說 部,是完全正確的。古有此一大部,自從四部分化以後,已不再存在;這四部都可以自稱或被稱 為分別說部的。在這裏,我想先作論斷,再為證明。『大毘婆沙論』所引的分別論者──分別說 部,就是正量與大眾部所傳的分別說部系,但與赤銅鍱部無關。西元前後,錫蘭的佛教很複雜, 與現在的情形不同。那時的赤銅鍱部,對印度本土,尤其是西北印度的佛教,關係與影響,可說 等於零。所以『異部宗輪論』,沒有赤銅鍱部的地位。『大毘婆沙論』的編集者──毘婆沙師, 也沒有理會到他。『大毘婆沙論』的分別論者,是泛稱分別說部的大陸學派,在罽賓區流行的化地、法藏、飲光部,尤以化地部為主流...「分別」,本為阿毘達磨的標幟,上座系的獨到學風。由於現在有派,自稱「分別說者」,因而 三世有派,漸形成「說一切有」,以為對立。分別說者雖是上座部中的現在有派,但是說一切有部的對立者,所以毘婆沙師,也泛指說一切有部以外的上座別系為分別論者。這樣,犢子部也被稱為分別論者了。或可以這樣說:犢子部所宗奉的根本阿毘達磨,雖誦本不同,而與分別論者( 印度本土的,如法藏部等)一樣,都是『舍利弗阿毘達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