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转到内容

涅槃

维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书
(重定向自涅盘

涅槃巴利語निब्बान Nibbāna梵語निर्वाण Nirvāṇa),佛教術语,合文𢌽[1],又譯為泥洹涅槃那涅盤那泥盤那暱縛男,意譯為熄灭滅度寂滅無為解脫自在安樂不生不滅等,新譯作般涅槃巴利語pari-nibbāna梵語pari-nirvāṇa),又译为般泥洹波利暱縛男入滅入滅度圓寂[2]。佛教教義認為涅槃是將世間所有一切法的自體性都滅盡的狀態,所以涅槃中永遠沒有生命中的種種煩惱痛苦上座部佛教的見解是從此不再受後有,也就是不再有下一世的六道輪迴。這個術語最早源自於古印度婆羅門教,當時眾說紛紜。佛教認為外道無法實證何謂涅槃,在無佛教的時代只有辟支佛可以親證涅槃。釋迦牟尼菩薩降生後,出家成佛轉法輪,教導弟子佛法,才開始有聲聞聖弟子四果阿羅漢實證涅槃。佛陀和阿罗汉捨壽後,會取證無餘涅槃界,進入不生不滅狀態,也称为涅槃,一般更常用般涅槃(意思是“進入涅槃滅度”,即“入滅”)表達,意思是肉身死亡後,进入不生不灭的涅槃状态。時至今日,當有佛教上師沙門比丘比丘尼等修行者過世時,許多人會尊稱他們涅槃了。大乘見地是佛菩薩能在涅槃中同時度眾生,佛菩薩的涅槃叫“無住涅槃”[3][4][5][6]

佛陀在婆罗双树間進入涅槃,西元2-3世紀古印度犍陀羅國浮雕,現藏於大英博物館

音義

[编辑]

印度詞源

[编辑]

涅槃是宗教用语,為古印度語之音譯:在梵文中,Nirvāṇa有出離、解脫、無臭、無煩惱等等意義[7][8];在巴利文中,Nibbāna是源自動詞nibbāti,意為「被吹滅」或「被熄滅」。從字根來說,梵語及巴利語都帶有遠離煩惱狀態的意義。

在古印度諸宗教一般指一种从痛苦中解脱出来的状态,但是每個宗派對於如何達到湼槃的境界,看法不一。在印度教(婆羅門教)哲学裏,意指通过肉体的解脱而与高级生命的结合,達到合一的境界。

聲稱佛教首先使用湼槃一詞的説法

[编辑]

「湼槃」一詞在救度論意義上的「熄滅、熄滅」解脫狀態出現在《吠陀經》的許多地方,甚至更多地出現在佛教興起之後被編成的《薄伽梵往世書》中,但大眾觀點並不認為《吠陀經》或奧義書有這個術語。柯林斯聲稱:“佛教徒似乎是第一群稱其為湼槃的人。” [9]柯林斯認為,這可能是早期佛教中故意使用的詞語,原因是在《吠陀經》及奧義書中,梵我及梵被描述為火的意象,而且是美好的、令人嚮往的和使人解脱的東西[10]。柯林斯聲稱nirvāṇa這個字來自動詞字根vā “blow”,其過去分詞vāna “blown”的形式,前綴為前綴nis,意思是“out”,因此,這個字的本義是「吹滅;熄滅」 (變音改變聲音:vāna的v導致nis變成nir,然後nir的r導致以下n的後屈:nis + vāna > nirvāṇa)[11],然而佛教教義中湼槃的涵義也有其他的解釋。

中文意譯

[编辑]

色法:物质现象;名法:心理现象。世间万象由色法名法依因缘和合而成。佛陀内观证得:在色法名法刹那生灭页面存档备份,存于互联网档案馆)之间,还有另外一种寂静的恒长存在[來源請求],此即涅槃。

印度諸宗教

[编辑]

與婆羅門教有關的奧義書中已經有與涅槃類似的概念,但後來的印度教追求梵我合一的清淨境界,認為這就是解脫

佛教對湼槃有自身的見解,而且對其內涵有不同的解釋。涅槃的概念在耆那教錫克教摩尼教中也有被使用。

南傳上座部佛教

[编辑]

現代南傳上座部佛教繼承了斯里蘭卡分別說部的傳統,分別說部這個名稱來自第三次結集阿育王帝須尊者之間的問答:「王復更問。大德。佛法云何。答言。佛分別說也。」[12]。涅槃被稱為出世間,以及是由四道智所證得。它是種姓心、道心、果心的所緣,被稱為涅槃是因為它離去渴愛這一個糾纏物。在詞源學方面,巴利文Nibbāna是源自動詞nibbāti,意為‘被吹滅’或‘被熄滅’。因此它是表示熄滅了世間的貪、嗔、癡之火。諸巴利論師較喜歡解釋它為渴愛的糾纏(vāna)的不存在或離去(nikkhantatta)。只要人們還受到渴愛的糾纏,他們還被綁在生死輪迴裏(saṃsāra);但在滅盡一切渴愛時,人們即會證悟涅槃,解脫生死輪迴。

分類

[编辑]

依自性涅槃只有一種。依分別的根據則成兩種:有餘涅槃界與無餘涅槃界。依不同的方面,涅槃有三種:空、無相與無願。

  • 依自性涅槃只有一種
    1. 涅槃是一個不能再分解的究竟。它是完全出世間的,而只有一個自性,其性是空,性空即是無自性,空即不可言說,那就是完全超越有為世間言說的無為不死界。
  • 依分別的根據則成兩種,該分別的根據是(體驗它的)五蘊是否還存在。
    1. 佛、辟支佛、阿羅漢弟子生前所體驗的涅槃界名為“有餘涅槃界”(sa-upādisesa-nibbānadhātu),因為雖然一切煩惱已滅盡,但由於過去執取所產生的諸蘊還存在。在注疏裏也被稱為“煩惱之滅盡”(kilesa-parinibbāna)。
    2. 佛、辟支佛、阿羅漢弟子死後時所證得的涅槃界名為“無餘涅槃界”(anupādisesa-nibbānadhātu),因為五蘊已完全被捨棄,不受後有。在注疏裏也被稱為“諸蘊之滅盡”(khandha-parinibbāna)。
  • 依不同的方面,涅槃有三種:
    1. 涅槃被稱為suññata)是因為它毫無貪嗔癡,也因為它毫無一切有為法;
    2. 被稱為無相animitta)是因為它毫無貪嗔癡之相,也因為它毫無一切有為法之相;
    3. 被稱為無願appaṇihita)是因為它毫無貪嗔癡的渴望,也因為它毫無渴愛之欲。[13]

特點

[编辑]

涅槃只能被親身作證的聖人們完全理解。尚未證悟涅槃的人們至少應當知道它的三個特點。

  • 涅槃是常,即“不生、不長的非緣生法”,不是因緣和合而生的[14]
  • 涅槃是樂,即由於此處無諸苦[15]
  • “入滅”、“般涅槃”、“取涅槃”不能理解為進入了某個被稱為涅槃的地方或境界(取證涅槃境界)。涅槃並無來、去、進、出這些概念。

說過辟支佛阿羅漢弟子已經「永無來生」[16],因此辟支佛阿羅漢弟子死後入無餘涅槃界不會繼續輪迴在來生成

緬甸上座部佛教馬哈希尊者[17]《帝釋所問經講記》页面存档备份,存于互联网档案馆)表示:

緬甸上座部佛教馬哈希尊者[17]《內觀要義》页面存档备份,存于互联网档案馆)表示:

緬甸上座部佛教明昆尊者[17]《南傳菩薩道》页面存档备份,存于互联网档案馆)表示:

北傳大乘佛教

[编辑]

印度大乘佛教各學派的經論在北傳佛教中都有大量傳承,其中记载了对涅槃的多种诠释。

中觀派

[编辑]

中論》中說:

  • 受諸因緣故,輪轉生死中,不受諸因緣,是名為涅槃。
  • 涅槃與世間,無有少分別,世間與涅槃,亦無少分別。

唯識派

[编辑]

這一學系,在「普為發趣一切乘者」(尊重聲聞涅槃的究竟)的基礎上,闡揚大乘不共的唯識說。如《解深密經》以三乘同遣遍計執、滅依他起、證圓成實,叫做一乘。說雖不同,其義是一。[18]依照法相宗的分類,涅槃有四種:一、本來自性清淨涅槃,二、有餘依涅槃,三、無餘依涅槃,四、無住處涅槃[19]

如來藏派

[编辑]

除了上述涅槃之外,尚有一种大涅槃,也就是我们通常说的“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意思为如来的法身。《胜鬘经》:“法身即如来大般涅槃之体。”大涅槃是诸佛的法界,是诸佛甚深的禅定,也就是“常乐我净”的境界,此境界惟佛能证。《法华经》:“惟如来证大菩提,究竟圆满一切智慧,是名大涅槃。”

如來藏派“涅槃”的中心思想,主要有三:第一,如来常住;第二,涅槃“常乐我净”;第三,一切众生皆有佛性。大乘“般若”明无我,讲“真空”;大乘如來藏學派“涅槃”示真我,讲“妙有”。从大乘思想的发展看,大乘《涅槃经》出现在《般若经》、《法华经》、《华严经》等大品类经之后,以对治认为“涅槃”是永远沉寂的消极涅槃观。

現代學術及教派闡述

[编辑]

根據提出原始佛教概念的近現代學者研究,涅槃一詞在佛陀出世前,奧義書就已經在使用這個詞語,原先涅槃是指回歸於包含一切且常樂我淨的清靜梵我,這個在耆那教教義中可以看明,而佛陀覺悟後,明白“因緣法”,對涅槃一詞有新的定義和解釋[20]

「如實正觀世間集者,則不生世間無見;
如實正觀世間滅者,則不生世間有見。」
  • 世間指五受陰:色受想行識,亦指十八界,即六根六境六識。
  • 世間集,指五受陰的流轉變異是隨無明貪愛因緣驅動支持而有生命現象,是實實在在的現前一切,所以不會說一切都沒有。
  • 世間滅,指五受陰的流轉變異隨著無明貪愛因緣滅除而不再有生命現象,所以不會說一切的存在都是實有永恆。

所以要明白佛陀所定義的涅槃,必須先了解因緣法。生是依因緣支持而生,不是本來就有。而凡生起之一切,皆會隨其賴之生起的因緣滅而滅,不會恆常存有。而隨著因緣的滅盡,稱之“滅”,此為佛陀所定義的涅槃。

平時人們所以為的生滅,是以為事事物物自己在那邊生滅,但事實上並非如此。事實只是依著五陰因緣相互影響而不斷再改變,只是改變並未滅去。只有隨五陰因緣滅盡,才是滅,而"滅"無因緣可記說。生命的升起,是依種種因緣條件才有的現象,隨著五陰因緣和依無明和貪愛驅使之條件的變異,而不斷變化生命型態。

只有隨著無明和貪愛的滅除,驅使五受陰增長的因緣消除,無依此因緣影響的未來生命現象升起,是為滅。依因緣滅而滅,不能說去哪裡或在哪裡,只是無生命升起的因緣。並不是什麼都沒有,也不是有什麼[來源請求]

佛教艺术

[编辑]

涅槃变相是佛教艺术中的重要题材,流行时间久远,遍布亚洲各佛教国家。通常有涅槃变相图、涅槃像、涅槃变、涅槃相者等名称,依《涅槃经》等所记载的佛陀临终前後的情景,而创作为绘画或雕塑形式,例如唐代碑刻涅槃变相碑[21]

参见

[编辑]

參考文獻

[编辑]
  1. ^ 符號詞參考表(異體字字典). [2012-07-21].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7-09-09). 
  2. ^ 《佛學大辭典》【涅槃页面存档备份,存于互联网档案馆)】
  3. ^ 釋印順,《寶積經講記》,p60:菩薩深深的愛樂涅槃,又深知涅槃不離於生死,所以能安住涅槃而遊生死,也就是歷劫在生死中度眾生。不會自趣涅槃,專興福業,而不以滅苦的正法救眾生了。
  4. ^ 《佛說八大人覺經》:“乘法身船,至涅槃岸;復還生死,度脫眾生。”
  5. ^ 《佛學大辭典》【四種涅槃】:“……無住處涅槃,是斷所知障所顯的真如,所知障為智之障,二乘人因有所知障,不明白生死涅槃無差別的道理,所以固執生死為可厭,涅槃為可欣,佛斷所知障得菩提之真智時,對生死與涅槃無厭欣之情,因有大智,故住於生死,因有大悲,故不住於涅槃,以利樂盡未來 際之有情,故謂之為無住處,利樂之用雖常起,而亦常寂,故稱為涅槃。”
  6. ^ 釋星雲,《人間佛教系列8·緣起與還滅》:無住涅槃:如前面的「大涅槃」,此時真如已出所知障,以大悲大智應化世間,圓融無礙。因為有真正的慈悲心胸,所以不會貪著涅槃境界的安樂,而能觀照眾生疾苦,倒駕慈航,常為眾生的依怙。有了真實的般若智慧,必然不會沾滯生死輪迴的空假,而能覺知諸法的虛妄,引導迷津,常為眾生的明燈。《攝大乘論釋》云:「由般若,不住生死;由慈悲,不住涅槃。」能夠證悟無住涅槃,就能悲智雙運,染淨俱超。好比「天何言哉?四時行焉,百物生焉,天何言哉?」的「天」一樣,包容一切而不自以為包容,擁有一切而不自以為擁有,這種用而常寂的境界,就是菩薩不住一法而善運一切法的涅槃妙境。
  7. ^ 說一切有部大毘婆沙論》:「槃名為趣,涅名為出,永出諸趣故名涅槃。復次,槃名為臭,涅名為無,永無臭穢諸煩惱業,故名涅槃。復次,槃名稠林,涅名永離,永離一切三火三相諸蘊稠林,故名涅槃。復次,槃名為織,涅名為不,此中永無煩惱業縷,不織生死異熟果絹,故名涅槃。」
  8. ^ 《大智度論》:「涅名為出,槃名為趣,謂永出諸趣生死。」
  9. ^ Collins 1998,第137–138頁.
  10. ^ Collins 1998,第216–217頁.
  11. ^ Collins 2010,第63–64頁.
  12. ^ 善見律毘婆沙》阿育王品第三集法藏
  13. ^ 以上源出《阿毗達摩概要精解》第六章
  14. ^ 巴利大藏经·小部自說經》(第八卷第三章):“比庫們啊!是有不生、不長的非緣生法(無為法)存在。如果沒有了這不生、不長的非緣生法,則一切生的、長的、因緣和合的就無從解脫。因為有了這不生、不長、非緣生法,生的、長的、因緣和合的才有所解脫。”
  15. ^ 巴利大藏经·增支部》(卷9,第34章):舍利弗尊者:“友等!此涅盤者是樂”“友!此處無所受故,此處正是有樂。”“初禪以欲想為病,病是苦,而涅盤無此事,所以是樂;二禪以尋想為病,……三禪以喜想為病,……四禪以舍想為病,……空無邊處定以色想為病,……識無邊處定以空無邊想為病,……無所有處定以識無邊想為病,……非想非非想處定以無所有想為病,病是苦,而涅盤無此事,所以是樂;具足想受滅而住,以慧而觀,諸漏盡,所以涅盤是樂。”
  16. ^ 漢傳佛教中阿含經》:漏盡阿羅訶比丘已知滅盡,拔其根本,永無來生
  17. ^ 17.0 17.1 17.2 《佛教歷史上的六次經典結集》:页面存档备份,存于互联网档案馆)西元1954年緬甸、泰國、斯里蘭卡、柬埔寨、寮國、越南、印度、尼泊爾的上座部佛教僧團推舉具足戒定慧精通三藏的2500個僧團阿羅漢長老舉行第六次結集,在2500個僧團長老中選出馬哈希長老負責提問相當於第一次結集時的大迦葉,明昆長老負責回答問題,地位相當於第一次結集時的優婆離阿難
  18. ^ 解深密經》:於現法中智力所持。能永斷滅當來世因。由此因緣於一切行能正厭患。能正離欲能正解脫。能遍解脫煩惱業生三種雜染。復次勝義生。諸聲聞乘種性有情。亦由此道此行跡故。證得無上安隱涅槃。諸獨覺乘種性有情。諸如來乘種性有情。亦由此道此行跡故。說得無上安隱涅槃。一切聲聞獨覺菩薩。皆共此一妙清淨道。皆同此一究竟清淨。更無第二。我依此故。密意說言唯有一乘。
  19. ^ 成唯識論》卷第十:「涅槃義別略有四種:一.本來自性清淨涅槃,謂一切法相真如理,雖有客染而本性淨,具無數量微妙功德,無生無滅湛若虛空,一切有情平等共有,與一切法不一不異,離一切相一切分別,尋思路絕名言道斷,唯真聖者自內所證,其性本寂故名涅槃;二有餘依涅槃,謂即真如出煩惱障,雖有微苦所依未滅,而障永寂故名涅槃;三無餘依涅槃,謂即真如出生死苦,煩惱既盡餘依亦滅,眾苦永寂故名涅槃;四無住處涅槃,謂即真如出所知障,大悲般若常所輔翼,由斯不住生死涅槃,利樂有情窮未來際,用而常寂故名涅槃。」
  20. ^ 姚卫群, 奥义书中的“解脱” 与佛教的“涅槃”, [2019-03-10],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1-11-14) :“印度远古圣典奥义书中的许多观念对印度后世的宗教哲学派别有重要影响,佛教的涅槃观念是在吸收借鉴和改造奥义书中解脱观念的基础上形成的。奥义书中的解脱观念以有我论为基础, 而佛教的涅槃观念则以缘起论和无我论为基础。”
  21. ^ 陈清香. 涅槃变相研究. 中华佛学学报第一期. 2010-12-23 [2016-02-17].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7-03-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