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河群
热河群(英語:Jehol Group),是以中国东北部為中心的地层学单位,範圍可能從辽宁、河北和内蒙古等中國境内地区,廣布至蒙古、朝鮮半島與俄羅斯的貝加爾湖附近。而根據該地層標準化石之一——延吉葉肢介屬(Yanjiestheria,是屬於鰓足綱的甲殼類動物)的分布研判,後期的範圍更可能擴及日本的中國地方與中國華南的福建。主要由较古老的义县组和较新的九佛堂组组成。因保存了熱河生物群(英語:Jehol Biota)而著稱。
位置、年龄和特征
[编辑]此岩层單位有4700公尺厚,有明顯的分層,其中嵌有有来自火山爆发的玄武岩和凝灰岩。根据放射性同位素定年的结果,热河群形成於距今約1.28至1.1亿年前的白垩纪时期。熱河群亦可細分為數個組,分別為下部的义县组與上部的九佛堂组组成。有關於义县组的下层岩层,其沉積年代仍有争议,有些学者将它歸在上侏罗统,并称之为炒米店子组(Chaomidianzi Formation)。
该地段动植物完整化石存量异常丰富,使得热河组成为最重要的下白垩纪陆地生物化石库。热河生物群中对古生物学有重要意义的是长羽毛的恐龙,原始的鸟类,如孔子鸟,早期真兽亚纲和可能的被子植物 (被子植物门),即使通常所说的“开花植物”。
保存良好的原因
[编辑]热河群形成的时期正是火山活动频繁的时期,这有两个好处:第一,这有利于地层的年代鉴定,常用的方法有,对锆石进行铀铅测年法,或者是对黑云母和钾长石进行钾氩测年法。第二,这也为热河组化石保存带来极大的好处:火山的灰烬密封了临近湖泊中将要成为化石的沉积物,并为化石标本提供一个缺氧环境,进而阻止了腐化的过程。缺氧使得被埋裹得动物的生物扰动减少。
因此,化石数量最多的平面位于凝灰层下面,它们就是当时的火山灰,火山爆发的时候,当时在附近水域活动的动物或是动物尸体就会被埋住。
脊椎动物的皮毛,羽毛和组织纤维或是以具体形态,或是以印迹的形式被保存下来,就是无脊椎动物的软组织,也有被保留下来。
古生物發現
[编辑]热河群所含動物群一览:
群 | 組 | 层 | 鱼類 | 两栖類、爬行类动物和哺乳类动物 | 鸟類 |
热河群 | |||||
九佛堂组 | 吉南鱼(Jinanichthys) 隆德鱼(Longdeichthys) 北票鲟(Peipiaosteus) 原白鲟(Protopsephurus) 中华弓鳍鱼(Sinamia) 狼鳍鱼(Lycoptera) |
辽西螈(Liaoxitriton) 遼西龍(Liaoxisaurus) 伊克昭龍(Ikechosaurus) 喜水龍(Philydrosaurus) 辽尖齿兽(Liaoconodon) 傳奇龍(Chuanqilong) 鹦鹉嘴龙(Psittacosaurus) 尾羽龙(Caudipteryx) 小盗龙 中国鸟龙(Sinornithosaurus) 泰坦巨龍类 翼龍類 |
中国鸟(Sinornis) 波罗赤鸟(Boluochia) 义县鸟(Yixianornis) 燕鸟(Yanornis) 会鸟(Sapeornis) 长翼鸟(Longipteryx) 朝阳鸟(Chaoyangia) 松岭鸟(Songlingornis) 热河鸟(Jeholornis) 叉尾鸟(Schizooura) 建昌鸟(Jianchangornis) 華夏鸟(Cathayornis) 麗鳥(Bellulornis) 抓握鳥(Rapaxavis) 重明鳥(Chongmingia) 契氏鳥(Chiappeavis) 火山鳥(Huoshanornis) 大平房鳥(Dapingfangornis) 翔鳥(Xiangornis) 食魚鳥(Piscivoravis) 周氏鳥(Zhouornis)[層位未定] | ||
义县组 | 金刚山层 | 狼鳍鱼(Lycoptera) | 满洲龟(Manchurochelys) 满洲鳄(Monjurosuchus) 矢部龙(Yabeinosaurus) 翼龙目(Pterosauria) |
孔子鸟 | |
大王杖子层 | 狼鳍鱼(Lycoptera) 北票鲟(Peipiaosteus) 原白鲟(Protopsephurus) 长背鳍燕鲟(Yanosteus longidorsalis) |
满洲鳄(Monjurosuchus) 潜龙(Hyphalosaurus) 矢部龙(Yabeinosaurus) 郝氏翼龙(Haopterus) 兽脚类 锦州龙(Jinzhousaurus) 中华龙鸟(Sinosauropteryx) |
辽西鸟(Liaoxiornis) 冀北鸟(Jibeinia) 孔子鸟 大凌河鳥(Dalingheornis) | ||
尖山沟层 | 狼鳍鱼 北票鲟 长背燕鳍鲟 原白鲟 |
热河螈(Jeholotriton) 辽蟾(Liaobatrachus) 丽蟾(Callobatrachus) 满洲龟(Manchurochelys) 满洲鳄(Monjurosuchus) 矢部龙(Yabeinosaurus) 翼龙类(Eosipterus) 树翼龙(Dendrorhynchoides) 鹦鹉嘴龙 中华龙鸟 原始祖鸟 尾羽龙 热河兽(Jeholodens) 東北巨龍(Dongbeititan) 中国猎龙(Sinovenator) 北票龙(Beipiaosaurus) 中国鸟龙(Sinornithosaurus) 中華麗羽龍(Sinocalliopteryx) 张和兽(Zhangheotherium) |
孔子鸟 长城鸟(Changchengornis) 辽宁鸟(Liaoningornis) 始反鸟(Eoenantiornis) 原羽鸟(Protopteryx) 吉祥鳥(Jixiangornis) 錦州鳥(Jinzhouornis) 紅山鳥(Hongshanornis) | ||
陆家屯层 | (无) | 无尾目 有鳞目 鹦鹉嘴龙 纖細盜龍(Graciliraptor) 寐龍(Mei) 曲鼻龍(Sinusonasus) 帝龍(Dilong) 切齒龍(Incisivosaurus) 神州龍(Shenzhousaurus) 热河龙(Jeholosaurus) 辽宁角龙(Liaoceratops) 中国猎龙(Sinovenator) 盤足龍相似種(cf. Euhelopus) 爬兽(Repenomamus) |
(无) |
(根据周忠和, 2004及2011的列表简化並修改。)
另外,在朝鮮(北韓)新義州也曾發現蛙嘴龍科翼龍與疑似孔子鳥目鳥類的化石,年代可能與義縣組相當[1]。
目前人们对下白垩纪鸟类的知识来源于热河生物群的发现:这里的鸟类化石有古鸟类如热河鸟和会鸟,还有孔子鸟。白垩纪时期的代表反鸟亚纲(如中国鸟,原羽鸟,长翼鸟)还有现代鸟类今鸟亚纲的早期代表: 朝阳鸟,松岭鸟,义县鸟和燕鸟。近现代的所有鸟类目都属于今鸟亚纲。不同的形态细节和胃容物证明,这些热河生物群的鸟类当时占有了各种不同的小生境。
特别重要的发现是带羽毛的恐龙如中国鸟龙,尾羽龙和小盗龙,它们显示出了羽毛覆盖体表过程中的不同阶段。它们是鸟类从小型的兽脚类恐龙进化而来的直接证据。
哺乳类动物
[编辑]直到目前为止,在热河生物群发现的6种哺乳类动物分属不同的類別:
類型 | 發現種 |
---|---|
真三尖齒獸類 Eutriconodonta | 熱河獸 (Jeholodens) |
戈壁錐齒獸類 Gobiconodonta | 戈壁錐齒獸(Gobiconodon) 爬獸(Repenomamus) |
對齒獸類 Symmetrodonta | 張和獸(Zhangheotherium) |
多瘤齒獸類 Multituberculata | 中國俊獸(Sinobaatar) |
真獸類 Multituberculata | 始祖獸(Eomaia) |
最高级的当属真兽亚纲动物:它的四肢比例属于树栖型,而且其骨盆显示,幼兽会如现在的有袋类动物一样,在育儿袋中度过童年时期。
被子植物?
[编辑]被针叶林覆盖的热河植被,也发现了具争议性的被子植物的早期代表:古果(Archaefructus)的花,其上拥有雄蕊,而其果实则很明显在一种心皮的包裹之下。但它缺少的是被子植物的典型结构花瓣和萼片。这里的所说的“心皮”,在有些古植物学家看来并非开花植物的心皮的同源器官。很明显,古果是高级被子植物的一个分支,但其种系发生位置待定。
参考文献
[编辑]- Chiappe, L.M., Shu'an, J., Qiang, J. & Norell, M.(1999): Anatomy and Systematics of the Confuciusornithidae (Theropoda: Aves) from the Late Mesozoic of Northeastern China. -Bulletin of the American Museum of Natural History no. 242, New York, 98 S.
- Zhou, Z., Barett, P.M. & Hilton, J.(2003): An exceptionally preserved Lower Cretaceous ecosystem. - Nature 421: 807- 814.
- Zhou, Z.(2004): The origin and early evolution of birds: discoveries, disputes and perspectives from fossil evidence. -Naturwissenschaften 91: 455- 471
外部連結
[编辑]- (中文)惊异的热河生物群
- 熱河生物群 - 朝聖中生代生命演化聖地 (页面存档备份,存于互联网档案馆) - 自然雜誌27卷1期
- ^ Gao, K.-Q., Li, Q.-G., Wei, M.-R., Pak, H., Pak, I. Early Cretaceous birds and pterosaurs from the Sinuiju Series, and geographic extension of the Jehol Biota into the Korean Peninsula. Journal of the Paleontological Society of Korea. 2009, 25 (1): 57–61 [2020-02-08]. ISSN 1225-0929.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1-01-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