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转到内容

蘇聯—美國關係

维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书
(重定向自美蘇關係
美國-蘇聯關係
雙方在世界的位置

美国

苏联
代表機構
美国驻苏联大使馆苏联驻美国大使馆
代表
末任大使 羅伯特·施特勞斯英语Robert S. Strauss末任大使 亚历山大·别斯梅尔特内赫
美蘇核彈數量
1959年7月蘇共中央第一書記赫魯雪夫與美國副總統尼克松在莫斯科的美國國家展覽會英语American National Exhibition上展開的一場關於社會主義和資本主義各自優點的廚房辯論,左二為赫魯曉夫

美蘇關係美利堅合眾國蘇維埃社會主義共和國聯盟(1922年–1991年)之間的關係。美國在十月革命16年後才與蘇聯建立全面外交關係。第二次世界大戰期間,雙方是盟友。戰爭結束後,雙方開始​​出現不信任和敵意,最終升級為緊張敵對關係,但緩和政策使得第三次世界大戰並未爆發,取而代之以冷戰。直到1985年米哈伊爾·戈爾巴喬夫擔任蘇共中央總書記後推動改革,美蘇關係改善,至1991年蘇聯解體

1990年對比

[编辑]
簡稱 蘇聯 美國
全稱 蘇維埃社會主義共和國聯盟 美利堅合眾國
国徽
国旗 苏联 美国
領土面積 22,402,200 平方公里(8,649,538 sq mi) 9,526,468 平方公里(3,794,101 sq mi)[1]
人口 290,938,469 (1990) 248,709,873 (1990)
人口密度 6.4/平方公里(16.6/sq mi) 34/平方公里(85.5/sq mi)
首都 莫斯科 華盛頓特區
最大城市 莫斯科 紐約市
政府 聯邦 馬克思列寧主義 一黨制國家 社會主義國家 聯邦 總統 兩黨制 立憲共和制
政黨 蘇聯共產黨 民主黨
共和黨
領導人 蘇聯共產黨中央委員會總書記 美國總統
最常見的語言 俄語 英語
貨幣 蘇聯盧布 美元
經濟體系 計劃經濟體制 市場經濟體制
GDP(名義) $2.659 兆 (~$9,896 人均) $5.79 兆 (~$24,000 人均)
情報機構 國家安全委員會(克格勃) 中央情報局
軍費開支 $2900 億(1990) $4097 億 (1990)
軍隊規模 蘇聯軍隊
  • 56,100 坦克[來源請求]
美國軍隊
海軍大小 蘇聯海軍(1990)[2]
  • 63艘彈道導彈潛艇
  • 72艘巡航導彈潛艇
  • 129艘攻擊型潛艇
  • 6艘航空母艦
  • 34艘巡洋艦
  • 45艘驅逐艦
  • 113艘護衛艦
  • 35艘兩棲战舰
美國海軍 (1990)
  • 36艘彈道導彈潛艇
  • 89艘攻擊型潛艇
  • 16艘航空母艦
  • 4艘戰列艦
  • 42艘巡洋艦
  • 52艘驅逐艦
  • 103護衛艦
  • 67艘兩棲戰艦
空軍大小 蘇聯空軍(1990)[3]
  • 435轟炸機
  • 5665戰斗機/攻擊機
  • 1015偵察機
  • 84加油機
  • 620運輸機
美國空軍(1990)
  • 327轟炸機
  • 4155戰斗機/攻擊機
  • 533偵察機
  • 618加油機
  • 1295運輸機[3]
核武器(共计) 37,000 (1990) 10,904 (1990)
经济联盟 经济互助委员会 经济合作与发展组织
军事同盟 华沙条约组织 北大西洋公约组织
冷战时的盟国 苏联加盟共和国联合国有席位:

其他苏联加盟共和国:

华约

其他盟友:

北约

其他盟友:

1917年至1991年苏联和美国最高领导人。

Woodrow WilsonWarren G. HardingCalvin CoolidgeHerbert HooverFranklin D. RooseveltHarry S. TrumanDwight D. EisenhowerJohn F. KennedyLyndon B. JohnsonRichard NixonGerald FordJimmy CarterRonald ReaganGeorge H. W. BushVladimir LeninJoseph StalinGeorgy MalenkovNikita KhrushchevLeonid BrezhnevYuri AndropovKonstantin ChernenkoMikhail GorbachevUnited StatesSoviet Union
美国副总统理查德·尼克松会见赫鲁晓夫, 1959年
1961年会晤尼基塔·赫鲁晓夫

一战后期

[编辑]

1917年布尔什维克革命过后,美国政府对苏维埃俄国采取敌视政策,实行禁运,还精心策划了一系列隐蔽行动,包括暗中资助敌对势力美国国务卿罗伯特·兰辛渴望在俄国实施拉夫尔·科尔尼洛夫将军曾在1917年建立的军事独裁[4][5]1918年8月,美国出兵干预俄国内战美军符拉迪沃斯托克阿尔汉格尔斯克登陆。[6]

美國對布爾什維克的反對不單止源自對無產階級革命的懷疑。還擔心日本向俄國控制的領土擴張,以及他們對捷克軍團的支持,因此美國向俄國北部和西伯利亞派遣了少量軍隊。 列寧十月革命中上台後,宣佈退出第一次世界大戰,從而使德軍將大量軍隊從東線調到西線[7]

美国干预俄国内战,与其说是直接进行军事干预,不如说是对白军各种形式的援助。提供主要的援助是补给和食物。美国总统伍德罗·威尔逊不想完全干预俄国,因为他相信许多俄国人并不完全支持红军,而是希望革命最终会逐渐走向更民主。咄咄逼人干预会让俄国人团结在一起,并将美国描绘成一个侵略者。[8]

尼娜·赫鲁晓娃、玛米·艾森豪威尔、尼基塔·赫鲁晓夫、德怀特·艾森豪威尔在国宴上,1959年

二戰前

[编辑]

1917–1932年

[编辑]

美國承認蘇聯(1933年)

[编辑]

二戰時期

[编辑]

1941年6月納粹德國發動巴巴羅薩行動侵入蘇聯前,由於苏芬战争苏德互不侵犯条约蘇聯入侵波蘭佔領波羅的海國家,美蘇關係依然緊張,蘇聯被退出國際聯盟

蘇德戰爭後,蘇聯與英國簽訂互助條約,得到了美國租借法案的援助,美蘇緊張關係得到緩解,雙方共同聚焦於對納粹德國軸心國的戰鬥中。

美國在二战中通過过租借法案给苏联提供大量的兵器、船舶、飞机、机动车、战略物资和食品。美国和苏联都尽可能多的与德国作战,好让自身意识形态影响范围扩大。在战争期间,美国总统杜鲁门表示,无论是德国士兵还是苏联士兵战死,对美国而言并不重要。[9]

總體而言,美國通過交付的材料總計達109億美元:超過40萬輛吉普車和卡車;12,000輛裝甲車(包括7,000輛坦克,其中M3和M4約1,386輛);11,400架飛機(其中Bell P-39 Airacobras為4,719架)和175萬噸糧食。

西半球向蘇聯運送了大約1750萬噸軍事裝備,車輛,工業用品和食品,其中94%來自美國。相比之下,從1942年1月到1945年5月,總共有2200萬噸歐洲降落以供應美軍。按美國陸軍的標準,僅美國通過波斯走廊向蘇聯的交付就足以維持60場分界線戰鬥。

從1941年10月1日至1945年5月31日,美國向蘇聯交付了以下武器:427,284輛卡車,13,303輛戰斗車輛,35,170輛摩托車,2,328輛軍械服務車輛,2,670,371噸石油產品(汽油和石油),佔總產量的57.8%。4,478,116噸食品(罐頭,糖,麵粉,鹽等),1,911台蒸汽機車,66台柴油機車,1,000輛翻斗車,120輛油罐車和35輛重型機械車。美國所提供的軍械貨物(彈藥,砲彈,地雷,各種炸藥)佔國內生產總值的53%。

1942年,美國俄羅斯文化協會(Американо–русская культурная ассоциация)在美國成立,以鼓勵蘇聯和美國之間的文化聯繫,尼古拉斯·羅里希(Nicholas Roerich)為名譽主席。該協會的第一份年度報告於次年發布。該協會似乎在尼古拉斯·羅里奇1947年去世後並沒有維持多久。

1945年4月25日,美蘇兩軍於易北河會師

冷戰時期

[编辑]
1973年苏联领导人访问美国期间,尼克松与苏联共产党总书记勃列日涅夫会面
美國總統林登·詹森與蘇聯部長會議主席阿列克謝·柯西金在1967年葛拉斯堡罗峰会

蘇聯勢力擴張到了東歐西方國家擔心蘇聯勢力的擴張會影響到自身利益,尤其是已經在西歐建立了 經濟擴大和政治體制改革的美國。逐步擴大了兩個對立的意識形態,各自奪取國際影響力。這場擴大日持久的鬥爭,涉及地緣政治意識形態經濟模式,大約從1947年開始,持續到蘇聯解體的1991年12月26日,史稱冷戰

1949年,蘇聯成功試爆了核武器,結束了美國的核武壟斷。直到蘇聯解體,美蘇閒持續進行了核武器與常規武器的軍備競賽蘇聯外交部長安德烈·葛羅米柯成為了世界上任職時間最長的外長。

从左到右:卢埃林·汤普森苏联外交部长安德烈·安德烈耶维奇·葛罗米柯迪安·腊斯克

德國戰敗後,美國推出馬歇爾計劃幫助歐洲發展經濟。由於直接拒絕蘇聯參加援助計劃意味著對盟友的公開不信任,馬歇爾在他的演講中依然十分坦誠地歡迎蘇聯加入馬歇爾計劃,以接受美國的援助。事實上美國國務院的官員們心裡很清楚,斯大林根本不可能會同意參與該計劃,同時美國國會也不會批准一個含有巨額對蘇援助的議案。不久,蘇聯就出爐了馬歇爾計劃在東歐地區的“替代計劃”,該計劃主要包括了對東歐國家的經濟援助以及發展東歐國家對蘇聯的貿易——這就是著名的莫洛托夫計劃,也就是後來經濟互助委員會的雛形。美國及其西歐盟國為對抗蘇聯,組建了是軍事組織北大西洋公約組織。而蘇聯組織了東方集團華沙條約組織回應。

美蘇緩和

[编辑]

緩和(Détente)始於1969年,是美國總統理查德·尼克森的外交政策的核心內容之一。尼克森想結束遏制政策,使蘇聯和中國同時與美國建立更友好的關係。尼克森的用意之一是,兩國不得不暫停在越南戰爭中對北越的幫助,而他們這樣做了。尼克森促進了與蘇聯政府的更大對話,包括定期舉行首腦會議和就軍備控制及其他雙邊協議進行談判。蘇共中央總書記勃列日涅夫於1972年在莫斯科,1973年在華盛頓和1974年在莫斯科的首腦會議上與尼克森會面。他們成為了個人朋友。緩和在俄語中稱為разрядка(razryadka,表示“放鬆緊張氣氛”)。

這一時期的特點是簽署了赫爾辛基協定戰略武器限制談判等條約。美蘇討論了另一項條約,即第二階段裁減武器條約,但美國從未批准過。在歷史學家之間,關於緩和的成功程度仍在辯論。

福特與勃列日涅夫在1974年符拉迪沃斯托克峰會上非正式見面

1962年古巴導彈危機之後,美蘇同意在華盛頓和莫斯科之間建立直接熱線,使兩國領導人能夠在緊急時刻迅速相互交流。

冷戰後期

[编辑]

美蘇緩和的盡頭

[编辑]

蘇聯入侵阿富汗標誌著緩和政策之結束,導致美國與西方國家抵制1980年莫斯科奧運會。為了懲戒莫斯科,美國總統吉米·卡特於1980年實施穀物禁運,於隔年恢復。

羅納德·雷根在1980年贏得總統大選時,很大程度上參與了反緩和運動。雷根於第一次新聞發布會上說:“緩和(Détente)曾經是蘇聯用來追求目標的一條單向街。”此後,波蘭團結工會事件、美、蘇第二輪的戰略武器限制談判無疾而終及北約於1983年的軍事演習,都使得美蘇關係日趨惡化。

雷根與邪惡帝國

[编辑]

雷根加速了1979年蘇聯阿富汗戰爭後的緩和政策的結束。雷根政府擔心蘇聯獲得了超過美國的軍事優勢,希望增加軍費開支將賦予美國軍事優勢並削弱蘇聯經濟。雷根下令大規模擴充美國武裝部隊,將資金用於B-1 Lancer轟炸機,B-2 Spirit轟炸機,巡航導彈,MX導彈和600艘海軍軍艦。為了響應蘇聯對SS-20的部署,雷根領導了北約在西德部署潘興導彈的計劃。總統還強烈譴責蘇聯和共產主義,稱蘇聯爲邪惡帝國

冷戰結束

[编辑]
1974年美国福特總統與蘇聯勃列日涅夫簽訂SALT I條約
1979年美国卡特總統與蘇聯勃列日涅夫總書記簽訂SALT II條約

1989年,美蘇領導人宣布冷戰結束。 1991年,美蘇兩國在海灣戰爭中聯合反對伊拉克。1991年7月31日,戈巴契夫和美國總統喬治·H·W·布什簽訂《第一階段削減戰略武器條約》,宣布削減兩國部署的核彈頭數量。但很多人把1991年蘇聯解體視為冷戰的真正結束。

戈巴契夫和雷根一同簽訂中程飛彈條約,1987年。
美國總統雷根與蘇聯共產黨總書記戈巴契夫進行一對一會談。
蘇聯共產黨總書記米哈伊爾·戈巴契夫美國總統雷根合攝於美國白宮圖書館。
美國副總統布什和雷根總統與蘇聯共產黨總書記戈巴契夫紐約市,1988年。

另見

[编辑]

參考文獻

[编辑]
  1. ^ United States. Encyclopædia Britannica. [January 31, 2010].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3-06-22). 
  2. ^ Soviet Navy Ships - 1945-1990 - Cold War. GlobalSecurity.org. [2019-07-18].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7-02-02). 
  3. ^ 3.0 3.1 a1c80d6c8fdb/UploadedImages/Mitchell%20Publications/Arsenal%20of%20Airpower. pdf Arsenal of Airpower 请检查|url=值 (帮助). the99percenters.net. March 13, 2012 [July 28, 2016] –通过Washington Post. [永久失效連結]
  4. ^ Review of book by David S. Foglesong, America's Secret War Against Bolshevism: U.S. Intervention in the Russian Civil War, 1917–1920. Humanities and Social Sciences On-Line. [2015-04-19].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7-08-26). 
  5. ^ David S. Foglesong, American Intelligence Gathering, Propaganda and Covert Action in Revolutionary Russia, America's Secret War Against Bolshevism: U.S. Intervention in the Russian Civil War 1917–1920 
  6. ^ Gibson Bell Smith, Guarding the Railroad, Taming the Cossacks The U.S. Army in Russia, 1918–1920, Prologue Magazine 34 (4) (The National Archives), Winter 2002, 34 (4) [2015-04-19],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0-04-30) 
  7. ^ Fic, Victor M, The Collapse of American Policy in Russia and Siberia, 1918, Colombia University Press, New York, 1995 
  8. ^ Marc De Zwaan, American "Intervention" in the Russian Civil War: 1918–1920 – Why did President Woodrow Wilson decide to send American troops into Siberia and Northern Russia on August 16, 1918?, International Academy, May 2007 [2015-04-19],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5-04-19) 
  9. ^ National Affairs: Anniversary Remembrance. Time magazine. 2 July 1951 [2013-10-12].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3-07-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