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转到内容

菩萨

维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书
(重定向自菩薩界

菩薩具名菩提薩埵梵語बोधिसत्त्व,bodhisattva;巴利語बोधिसत्त,bodhisatta),意譯為道心眾生覺有情闓士開士高士大士等。菩提道,薩埵是眾生,眾生發心求入佛道名菩薩。又,上求菩提,下化眾生,故為菩薩[1]。已斷煩惱結,於生死輪迴自在、具救度眾生能力者,稱為大菩薩,即菩提薩埵摩訶薩埵梵語bodhisattva mahāsattva),簡稱菩薩摩訶薩摩訶薩

初期佛教

[编辑]
這尊中亞雕像刻畫了做菩薩時的悉達多·喬達摩釋迦牟尼

初期佛教,菩薩一詞用來指釋迦牟尼的前生及其今世朝向解脫修行但尚未成道的時期[2]本生故事中,記載名為善慧英语Sumedha釋迦牟尼前世)的婆羅門仙人遇見燃燈佛。善慧對佛陀供養蓮花並發願菩提,得授記未來成佛,是為最古老的菩薩故事[3][4][5]

菩薩最後會投生到人間,在菩提樹下以人身自悟道果,通達四諦緣起涅槃[6]

部派佛教

[编辑]

南傳上座部

[编辑]

巴利三藏》《小部》及注釋中記載有關菩薩的修行內容,稱為「大菩提乘」(Mahābodhiyāna)。菩薩首先在陀面前發至上(abhinīhāra),生大善心(mahākusala-citta),並得佛陀授記確信未來得成佛,從這一刻起獲得菩薩的稱號[7]

得佛陀授記後,菩薩生起的大善心,會促使他圓滿波羅密,最終成佛。按南傳上座部說法,菩薩得授記後至少會以「四阿僧祇與十萬大」的時間修習,以圓滿「布施持戒出離智慧精進忍耐真實決意」這十種波羅密[8][9]

四阿僧祇與十萬大劫,為利根者的修習時間;中根者,為八阿僧祗又十萬大劫;鈍根者,要十六阿僧祗又十萬大劫方能成佛[10]

至最後一世在菩提樹下成佛前,菩薩尚未完全斷除煩惱,因此仍是未證果的異生凡夫。按南傳上座部的說法,菩薩修習的智慧波羅密只會到達十六觀智的行捨智前段[11][12]。這是為了避免在成佛前證悟道果,因為一旦成為聖者就無法輪迴圓滿波羅密。

說一切有部

[编辑]

說一切有部論藏發智論》說,得「相異熟」名為菩薩。據《大毘婆沙論》的解釋,要「修習妙相業」(三十二相、得五勝捨五劣),天人都能識別出來是菩薩,才名菩薩[13][14]

說一切有部毘婆沙》認為菩薩發心以來,經「三阿僧祇劫」修行四波羅密:「布施持戒精進智慧」(健馱邏國諸師說六波羅密)[15],又百大修相好(以精進故,釋迦彌勒九劫為九十一劫)[16],如《阿毘達磨大毘婆沙論》說:

「有佛名釋迦牟尼,出現於世。……時有陶師,名曰廣熾,……願我未來當得作。……發是願後,乃至逢事寶髻如來,是名初劫阿僧企耶滿。從此以後,乃至逢事然燈如來,是名第二劫阿僧企耶滿。復從此後,乃至逢事勝觀如來(即毘婆尸如來),是名第三劫阿僧企耶滿。此後復經九十一劫,修妙相業,至逢事迦葉波佛時,方得圓滿」。

說一切有部》認為到菩提樹下坐的菩薩,仍是異生,因菩薩過去生或是樹神、鳥獸,但聖者不生惡趣中。又,釋迦牟尼出家前,曾娶妻生子,出家後,從外道修行,在菩提樹下,曾起——三不善尋,因此菩薩尚未斷盡煩惱,不是聖者是異生,直到頓證無上菩提,才成為聖者佛陀[17]

大眾部

[编辑]

大眾部案達羅派(Andhra)認為釋迦牟尼在過去世為優多羅時,聽迦葉佛(Kāśyapa)的教說[18],入「決定」(nyāma)成為聖者。案達羅派認為菩薩入惡趣,入母胎,從外道修行,非煩惱惡業所驅使,而是聖者為饒益眾生、乘力而行[17]。菩薩也不會起欲想、恚想、害想,入最後身的菩薩已達聖位,只會憐憫、慈悲有情,拔濟眾生[19]

說出世部所誦《大事英语Mahāvastu》說六波羅密布施持戒忍辱精進禪定智慧[20],並以四種菩薩行,統攝菩薩位階,即:自行(prakṛticaryā)、行(praṇidhānacaryā)、順行(anulomacaryā)和不退行(anivartanacaryā)[21]

大乘佛教

[编辑]
北齐时期的三菩萨石造像

上求無上菩提,以下化眾生,修諸波羅蜜行,立四弘誓願(大誓莊嚴,sannāha-sannaddha)、發菩提心(bodhi-citta),自利利他二行圓滿、勇猛求菩提者,即是「菩薩摩訶薩乘」,亦即大乘佛教[1]。因此,菩薩道是大乘佛典的主要內容。

按《十住毘婆沙論》,若人發心,必能成就無上道,才叫菩薩。也有僅發心即稱菩薩,這是因為「離初發心則不成無上道」。但初發心僅是「假名菩薩」,往後漸漸修習轉為「真實菩薩」[22]。據《大智度論》「受記為佛,上昇虛空,見十方佛」是為「大相」,此時名為菩薩[23][24]

照《大乘起信論》,一切菩薩經「三阿僧祇」時間修習成佛,不過隨眾生世界不同,所見所聞,根性別異,因此示現所行亦有差別[25]。若按《十住毘婆沙論》等,菩薩成佛時間是依菩薩的根性利鈍和宿世因緣而定,或一、二、三、四,或十、百、千、萬、億,或超過億個阿僧祇,方具足修行成就佛道[26][27]。依華嚴宗見解,則頓教中一切時分皆不可說,一念妄心不生即是佛。圓教中一切時分悉皆不定,相即相入,不可定執。如毗目瞿沙仙人善財手,時經多劫,處歷無邊,念劫圓融[28]

欲證佛菩提道必須修習六波羅蜜:「佈施持戒忍辱精進禪定智慧」(或加「方便」為十波羅蜜)直至圓滿,方有資糧成就佛果。《成唯識論》中稱十勝行,即菩薩十地所行道法,「謂十地中,修十勝行,斷十重障,證十真如」,方能證得究竟轉依

初地(歡喜地)以上的菩薩都是聖者,稱為「法身菩薩」(法性生身菩薩)、「法身大士」。聖者中的大菩薩以慈悲本願習氣感得法性生身,為度眾生和滿本願,還來世間[29][30]

大乘佛教認為佛有兩位等覺菩薩作為脅侍:

大乘佛教称某些菩萨在远古已成佛,如观世音菩萨过去佛号正法明如来,他們以大慈悲心,为度众生示現菩薩形象,倒駕慈航重入世間教化救度[31]。一些早已成佛,而示現菩薩身的“倒駕慈航”聖者,也稱之為摩訶薩。菩薩摩訶薩發心將所有眾生從苦難、輪迴之中解脫[32]

菩薩的類型

[编辑]

菩薩有三:

一果地菩薩。已經證得佛果,為了引度眾生,應化為菩薩身者;如觀世音、地藏、彌勒。

二因地菩薩。因地菩薩者,依修行而得菩薩果位者。

三願地菩薩。願地菩薩者,謂發願願行菩薩道者。

大乘佛教的菩薩

[编辑]
阿彌陀佛和二十五菩薩

菩薩階位

[编辑]
麦积山石窟的菩萨像

菩薩經五道「資糧位,加行位,通達位,修習位,究竟位」及十地,而圓滿十波羅蜜,在此過程中積聚福德(puṇya)與智慧(jñāna)二種資糧,逐步斷除煩惱障所知障,最後斷盡最極微細之煩惱習氣而成佛。

簡要來說,可分為《小品般若經》中所用的四階段:

  1. 初發心 (初發意、新發意,初發菩提心);
  2. 久發心 (久修習,行六波羅蜜);
  3. 不退轉 (阿惟越致、阿鞞跋致,入無生法忍 );
  4. 一生補處 (阿惟顏、一生所繫,最後有者)。

菩薩十三住

[编辑]

按照《瑜伽師地論》,一切菩薩的菩薩住、菩薩行,共有十二種,加上如來的無上住,合計十三住。[33]

  • 菩薩種性住:指具足菩薩種性
  • 勝解行住:從初發心,至見道前的所有菩薩行。
  • 極歡喜住:即十地的歡喜地,已見道
  • 增上戒住:對應十地的離垢地。
  • 增上心住:對應十地的發光地。
  • 覺分相應」增上慧住:對應十地的焰慧地。
  • 「諸諦相應」增上慧住:對應十地的難勝地。
  • 「緣起流轉止息相應」增上慧住:對應十地的現前地。
  • 有加行、有功用無間缺道運轉無相住:對應十地的遠行地。
  • 無加行、無功用無間缺道運轉無相住:對應十地的不動地。
  • 無礙解住:對應十地的善慧地。
  • 最上成滿菩薩住:對應十地的法雲地。
  • 如來住:即佛果究竟地。

菩薩五十二階位

[编辑]

中國佛教認為(根据《菩薩瓔珞本業經》、《仁王護國經》、《大乘梵網經》),從初發心(初信位的菩薩)直到圓滿成,歷經三大阿僧祇劫,總共有五十二個階位,即菩薩五十二位

  • 十信位:信心、念心、精進心、慧心、定心、不退心、迴向心、護法心、戒心、願心
  • 十住位:發心住、治地住、修行住、生貴住、具足方便住、正心住、不退住、童真住、法王子住、灌頂住
  • 十行位:歡喜行、饒益行、無違逆行、無屈撓行、無癡亂行、善現行、無著行、難得行、善法行、真實行
  • 十迴向位:教護眾生相迴向、不壞迴向、等一切諸佛迴向、至一切處迴向、無盡功德藏迴向、入一切善根迴向、等隨順一切眾生迴向、真如迴向、無縛無著解脱迴向、入法界無量迴向
  • 十地:歡喜地、離垢地、發光地、焰慧地、難勝地、現前地、遠行地、不動地、善慧地、法雲地
  • 等覺位
  • 妙覺位

參見

[编辑]

參考文獻

[编辑]
  1. ^ 1.0 1.1 《法門名義集》:「菩薩摩訶薩乘。菩薩此云道心眾生。摩訶薩此云大道心眾生。此人發心求佛。自利利人。六度行滿。修佛相好。學佛威儀。於三乘別教中。此是大乘。」
    《翻譯名義集》:「【菩薩】肇曰:「《正音》云:『菩提薩埵。菩提,佛道名也。薩埵,秦言大心眾生。有大心入佛道,名菩提薩埵。無正名譯也。』」安師云:「開士,始士。」荊溪釋云:「心初開故,始發心故。」《淨名疏》云:「古本翻為高士。」既異翻不定,須留梵音。但諸師翻譯不同,今依《大論》釋,菩提名佛道,薩埵名成眾生。天台解云:「用諸佛道,成就眾生,故名菩提薩埵。又,菩提是自行,薩埵是化他。自修佛道,又化他故。」賢首云:「菩提,此謂之覺;薩埵,此曰眾生。以智上求菩提,用悲下救眾生。」
    《瑜伽論記》:「緣菩提名覺。是所求境。薩埵此言有情。是所化境。又能求覺有情。又薩埵是勇猛義。勇猛求大菩提。」」
    佛地經論》:「所言菩薩摩訶薩者,謂諸薩埵求菩提故。此通三乘,為簡取大,故須復說摩訶薩言。又緣菩提薩埵為境,故名菩薩,具足自利利他大願,求大菩提利有情故。又薩埵者是勇猛義,精進勇猛求大菩提,故名菩薩。此通諸位,今取地上諸大菩薩,是故復說摩訶薩言。」
  2. ^ Basham, A.L. (1981). The evolution of the concept of the bodhisattva. In: Leslie S Kawamura, The bodhisattva doctrine in Buddhism, Published for the Canadian Corporation for Studies in Religion by Wilfrid Laurier University Press, p. 19
  3. ^ Drewes, David, Mahāyāna Sūtras and Opening of the Bodhisattva Path页面存档备份,存于互联网档案馆, Paper presented at the XVIII the IABS Congress, Toronto 2017, Updated 2019.
  4. ^ 佛典故事 善慧得佛授記因緣. [2020-04-26].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0-11-23). 
  5. ^ 《四分律名義標釋》:「彌却(梵語:Megha),或作彌佉,或作彌伽,此言雲。增一阿含經云名曰雷雲,顏貌端正,世之希有,眼紺青色,聰明博見,技術悉備,無事不通,其師即以立名超術(Sumati)。佛本行經云雲童,又云善思(Sumati)。因果經云善慧(梵語:Sumati、巴利語:Sumedha)。修行本起經云梵志儒[童]名無垢光。諸經多云儒童,儒者仁也,謂仁賢童子也,是釋迦如來修行時二阿僧祗滿,遇然燈佛得受記莂也。」
    《翻譯名義集》:「【摩納縛迦】或號摩那婆(梵語、巴利語: Mānava、Mānavaka)。《瑞應》翻為儒童,《本行》翻為雲童(Megha Mānava),又云善慧(Sumati),又翻年少淨行。燃燈佛時,為菩薩號。」
  6. ^ 《巴利律藏》:「爾時佛世尊初成現等覺,止優樓頻螺〔村〕,尼連禪河邊菩提樹下。時世尊于菩提樹下,一度結跏趺坐,坐受七日解脫樂。……時,世尊其夜後分,于緣起順逆作意。〔謂:〕無明緣行,行緣識……乃至……如是集起一切苦蘊。……乃至滅盡……。」
    《四分律》 :「菩薩持草,更詣一吉祥樹下,自敷而坐。直身正意,繫念在前。……時菩薩得如是清淨定意,諸結除盡,清淨無瑕,所行柔軟,所住堅固,得漏盡智,而現在前。心緣漏盡智,如實諦知苦,知苦集,知苦盡,知苦盡向道,以得聖諦,如實知之。如實知漏,知漏集,漏盡向道,如實知之。彼作如是知,如是觀,於欲漏意解脫,有漏意解脫,無明漏意解脫。已解脫,得解脫智。我生已盡,梵行已立,所作已辦,更不復受生。是謂菩薩後夜獲此三明。無明盡,明生,闇盡,光生,是謂漏盡智。何以故?由如來至真等正覺,發起此智得,無礙解脫故。爾時世尊,於彼處盡一切漏,除一切結使。即於菩提樹下,結加趺坐,七日不動,受解脫樂。」
  7. ^ 明昆西亞多. 南傳菩薩道. [2020-04-26].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0-12-05). 在他還未具備八條件時,他在許多佛面前所發的願主要是在內心裡,而且是不具足的,因此,那時他還不能夠成為菩薩......至上願是由於省察佛陀的不可思議之素質,以及對一切眾生的大悲心而生起的大善心。這大善心有特殊的能力,可以激使他圓滿波羅密、奉獻自己的生命與肢體來修捨離及善行以培育種種美德。當該大善心在菩薩的心中生起的那一刻,他已經踏上了朝向一切知智之道。由於他已肯定會證得佛果,從這一刻起他獲得了菩薩的稱號。 
  8. ^ 明昆西亞多《南傳菩薩道》:事實上最短的期限是四阿僧祇與十萬大劫。只有在這麼久的時間裡,非常恭敬、熱誠、認真、透徹與毫無間斷地圓滿諸波羅密之後才能成佛。這就是為什麼佛陀的出世是非常稀有的原因。這部經的疏鈔也強調只有至少修習諸波羅密四阿僧祇與十萬大劫之後才能成佛。除此之外,是沒有其他方法的。這是為何佛陀的出世是非常稀有的。
  9. ^ 《本生經》第1卷页面存档备份,存于互联网档案馆):燃燈世尊,前來彼處,近至善慧行者之頭而止立。如開鏤有摩尼珠獅子之欄,佛睜五色淨光之眼,見臥泥土上之善慧行者,佛以意識探向未來:「此行者決心成佛而臥此處。然行者之願望能否達成?」佛知:「行者此後經四阿僧祇十萬劫,將成名謂瞿曇佛。」佛立其處,向群眾中預言,佛言:「汝等眾人!見此處有極度苦行之行者,臥於泥土之上耶?」諸人:「尊師!予等確已見到。」佛:「彼決心要成佛而臥,其願望必達。由此四阿僧祇十萬劫後,將成名謂瞿曇佛,生於迦毗羅衛城,母摩耶夫人,父淨飯王,優婆帝沙(舍利弗)長老為最上首弟子,拘利多(目犍連)為第二弟子,阿難陀為佛侍者,讖摩長老尼為最上首之女弟子,烏婆羅般那(蓮華色)長老尼為第二女弟子。智慧成熟,為大出家,行大精進,於榕樹下受乳糜供養,往尼連禪河之畔,登上菩提道場,於阿說他(菩提)樹下得上正覺。」
  10. ^ 明昆西亞多《南傳菩薩道》:「圓滿波羅密的最短期限是四阿僧祗與十萬大劫;中等的期限是八阿僧祗與十萬大劫;最長的期限是十六阿僧祗與十萬大劫。以上的期限是從被授記為菩薩之後算起。(只有在固定的期限裡修習了諸波羅密,波羅密才能達到圓滿,然後菩薩才能成佛。)三種不同的期限是跟三類菩薩有關聯的,即是慧者菩薩、信者菩薩與精進者菩薩。(慧者菩薩需要四阿僧祗與十萬大劫來圓滿波羅密;信者菩薩需要八阿僧祗與十萬大劫;精進者菩薩需要十六阿僧祗與十萬大劫。)對於這問題:『他們同樣都是菩薩,為何有三種不同圓滿波羅密的期限?』它的答案是:慧者菩薩信弱而慧強,信者菩薩信強而慧中等,精進者菩薩則慧弱。正等正覺是通過慧力得證,慧強則速於證悟,反之慧弱則慢於證悟,智慧強弱的差異決定了圓滿波羅密的期限。(這是註疏所提供的解釋。)同等論師(與作者有同等資格的論師)認為三種不同期限是因為精進力的不同層次,即強、中等與弱,再者,其他論師則認為是由於導致解脫之波羅密的成熟層次有所差異,即強、中等與弱。」
  11. ^ 明昆西亞多《南傳菩薩道》页面存档备份,存于互联网档案馆):「然而,作為菩薩所修習的第四個波羅密的智慧,應該只是包括了道果智與一切知智之前的智慧,在此並沒有關係到菩薩在最後一世所證悟的智慧,在直到最後一世之前,菩薩所修的智慧波羅密只是到達觀智的行捨智的第一部份,後面部份的行捨智將會直接導向道智。所以在最後一世之前菩薩並不會嘗試去跨越第一部份,因為若他如此做,他就會證悟道果而成為聖者,以及證入涅槃,這樣他就不能成佛。因此我們應注意到菩薩所修的智慧波羅密只到行捨智的第一部份而已。」
  12. ^ 林崇安. 南北傳的菩薩道 (PDF): 3–5. [2020-04-26]. (原始内容 (PDF)存档于2015-09-15). 
  13. ^ 釋慈旭. 《大毘婆沙論》佛陀論之探討. [2020-04-27].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0-07-29). 
  14. ^ 大智度論》:迦旃延尼子弟子輩言:「三阿僧祇劫中未有佛相,亦無種佛相因緣,云何當知是菩薩?一切先有,然後可知其實,若無相則不知。」
  15. ^ 大毘婆沙論》:「菩薩經三劫阿僧企耶,修四波羅密多而得圓滿,謂:施波羅密多,戒波羅密多,精進波羅密多,般若波羅密多。……外國師說:有六波羅密多,謂於前四加忍、靜慮。迦濕彌羅國諸論師言:後二波羅密多即前四所攝,謂忍攝在戒中,靜慮攝在般若,戒、慧滿時即名彼滿故。復有別說:六波羅密多,謂於前四加聞及忍。……此二亦在前四中攝,忍如前說,聞攝在慧。雖諸功德皆可名為波羅密多,而依顯了增上義說,故唯有四。」
    《俱舍論光記》二十六曰:「西方諸師即是健馱邏國諸師,婆沙云外國師。」
  16. ^ 慧遠大乘義章》:「彼說。菩薩三阿僧祇但修有漏六波羅密,不習諸地無漏真德度三僧祇,次於百劫修相好業。於最後身修世八禪。厭離斷煩惱後觀四諦道樹成佛。」
    法藏《華嚴一乘教義分齊章》:「菩薩成佛有二身:一法身、二生身。法身者,謂戒定慧等五分。修此法身,具有四時。一、三阿僧祇劫,修有漏四波羅密時。二、於百劫修相好業時。三、出家苦行禪定時。四、菩提樹下成正覺時。生身者,但百劫修相好業,於最後身伽耶城淨飯王家受生報身,於摩伽陀國而登覺道。餘如彼說。」
    澄觀《大方廣佛華嚴經隨疏演義鈔》:「始教三祇不同小乘十十數之,此即倍倍數之,仍說百劫修相好等。智度論破此別修相好,不許三祇之外別修,即是實教之意。」
  17. ^ 17.0 17.1 印順. 初期大乘佛教之起源與開展-第五項 平實的與理想的菩薩. [2020-04-27].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1-03-05). 
  18. ^ 中阿含經·鞞婆陵耆經》:「於是,難提波羅陶師與優多羅童子共往詣迦葉如來、無所著、等正覺所,到已作禮,卻坐一面。難提波羅陶師白迦葉如來、無所著、等正覺曰:『世尊!此優多羅童子是我朋友,彼常見愛,常喜見我,無有厭足,彼於世尊無信敬心,唯願世尊善為說法,令彼歡喜得信敬心。』於是,迦葉如來、無所著、等正覺為難提波羅陶師及優多羅童子說法,勸發渴仰,成就歡喜;無量方便為彼說法,勸發渴仰,成就歡喜已,默然而住。」
  19. ^ 異部宗輪論疏述記》:「述曰:此部中說入第二阿僧祇即名聖者。從此已後乃至百更亦不起此三種想,況最後身復起三想,不同諸部猶許佛起。」
  20. ^ 印順. 初期大乘佛教之起源與開展-第三項 菩薩行──波羅蜜多. [2020-04-27].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0-12-05). 
  21. ^ 佛本行集經》卷1〈1 發心供養品〉:「諸菩薩等,凡有四種微妙性行,何等為四?一、自性行,二、願性行,三、順性行,四、轉性行。……云何名為自性行?若諸菩薩本性已來,賢良質直,順父母教,信敬沙門婆羅門,善知家內尊卑親疎,知已恭敬,承事無失,具足十善,復更廣行其餘善業,是名菩薩自性行。云何名為願性行?若諸菩薩發如是願,我於何時當得作佛阿羅訶三藐三佛陀,十號具足,是名菩薩願性行。云何名為順性行?若諸菩薩成就具足六波羅密。何等為六?所謂檀波羅密,乃至般若波羅密,是名菩薩順性行。云何名為轉性行?如我供養然燈世尊,依彼因緣,讀誦則知,是名菩薩轉性行。目揵連,是名菩薩四種性行。」
  22. ^ 十住毘婆沙論》卷1〈序品 1〉:「菩薩眾者,為無上道發心名曰菩薩。問曰:但發心便是菩薩耶?答曰:何有但發心而為菩薩?若人發心必能成無上道乃名菩薩。或有但發心亦名菩薩,何以故?若離初發心則不成無上道。如大經說:新發意者名為菩薩,猶如比丘雖未得道亦名道人,是名字菩薩,漸漸修習轉成實法。」
  23. ^ 《大智度論》:「第二阿僧祇劫行滿,未入第三阿僧祇時,於燃燈佛所受記為佛,即時上昇虛空,見十方佛於虛空中立,讚然燈佛。然燈佛言:「汝過一阿僧祇劫,當得作佛,名釋迦牟尼。」得記如是,而言爾時未是菩薩,豈非大失!……摩訶衍人言:「受記為佛,上昇虛空,見十方佛,此非大相耶?為佛所記,當得作佛,得作佛者,此是大相,捨此大相而取三十二相!」
  24. ^ 首楞嚴三昧經》:「現前受記者:有菩薩久集善根,無不見得,常修梵行,觀無我空,於一切法得無生忍。佛知此人功德智慧悉已具足,則於一切天人魔梵沙門婆羅門大眾之中現前授記,作是言:『善男子!汝過若干百千萬億劫當得成佛,號字如是,國土如是,聲聞眾數壽命如是。』時無數人隨効是人,皆發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心。是人佛前得受記已,身昇虛空,高七多羅樹。堅意!是名第四現前受記……堅意!我及彌勒賢劫千菩薩,皆得無生法忍現前受記。」
  25. ^ 大乘起信論》:「是菩薩於一念頃,能至十方無餘世界,供養諸佛,請轉法輪,唯為開導利益眾生,不依文字。或示超地速成正覺,以為怯弱眾生故。或說我於無量阿僧祗劫當成佛道,以為懈慢眾生故。能示如是無數方便,不可思議。而實菩薩種性根等,發心則等,所證亦等,無有超過之法。以一切菩薩皆經三阿僧祇劫故,但隨眾生世界不同,所見所聞,根欲性異,故示所行亦有差別。」
  26. ^ 《十住毘婆沙論》:「若行大乘者:或一恒河沙大劫,或二、三、四至十、百、千、萬、億,或過是數,然後乃得具足修行菩薩十地而成佛道,亦隨根之利鈍,又以先世宿行因緣。」
    《寶雲經》:除蓋障菩薩白佛言:「世尊!如來不從阿僧祇劫積集功德耶?」佛言:「不爾。何以故?善男子!菩薩不能思議如來境界。如來境界不可思量,但為淺近眾生,說三阿僧祇修集所得菩薩,而實發心以來不可計數。」
    《大智度論》:「佛言無量阿僧祇劫作功德,欲度眾生,何以故言於三阿僧祇劫?三阿僧祇劫有量有限。」
  27. ^ 智廣學佛會. 何時才能得解脫、成佛. [2020-04-27].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1-03-05). 
  28. ^ 法藏《華嚴五教章》:「問:何故前教定三僧祇,此教有定不定耶?答:前教生故,此教熟故。方便漸漸勸彼三乘向一乘故,作此說也。若依頓教,一切時分皆不可說,但一念不生即是佛故。一念者即無念也。時者即無時也。餘可準思。若依圓教。一切時分悉皆不定。何以故?謂諸劫相入故,相即故。該通一切因陀羅等諸世界故仍各隨處。或一念或無量劫等。不違時法也。餘準而思之。」
    澄觀《大方廣佛華嚴經隨疏演義鈔》:「義分齊云:始教三祇不同小乘十十數之,此即倍倍數之,仍說百劫修相好等。智度論破此別修相好,不許三祇之外別修,即是實教之意。然實教之意,自有二義。一、定三僧祇,一方化儀故。又是實佛故。起信云:『或示超地速成正覺,以為怯弱眾生故。或說我於無量阿僧祇劫當成佛道。以為懈慢眾生故。能示如是無量方便不可思議。而實菩薩種性根等。發心則等所證亦等。無有超過之法。以一切菩薩皆經於三阿僧祇劫故』,斯則定也。二者不定,復有二意。一、為通餘類世界故,如勝天王說,即前樹形等剎是。二據佛實德無限故,如寶雲經。……別教一乘融攝以說,如毘目仙人執善財手時經多劫,處歷無邊故不可以長短思也。若顯超勝,一生頓圓。若約甚深,多劫莫究。故云不可定執,貴在入玄。」
  29. ^ 《大智度論》:是菩薩有二種:一者生死肉身,二者法性生身。得無生忍法,斷諸煩惱,捨是身後,得法性生身。……菩薩得無生法忍,煩惱已盡,習氣未除故,因習氣受、及法性生身能自在化生;有大慈悲為眾生故,亦為滿本願故還來世間,具足成就餘殘佛法故。十地滿,坐道場,以無礙解脫力故,得一切智、一切種智,斷煩惱習。
  30. ^ 《成唯識論》:「生死相續由內因緣不待外緣故唯有識。因謂有漏無漏二業正感生死故說為因。緣謂煩惱所知二障助感生死故說為緣。所以者何。生死有二。一分段生死。謂諸有漏善不善業由煩惱障緣助勢力所感三界麁異熟果。身命短長隨因緣力有定齊限故名分段。二不思議變易生死。謂諸無漏有分別業由所知障緣助勢力所感殊勝細異熟果。由悲願力改轉身命無定齊限故名變易。無漏定願正所資感妙用難測名不思議。或名意成身隨意願成故。」
  31. ^ 妙法蓮華經·普門品》:「善男子!若有國土眾生,應以佛身得度者,觀世音菩薩即現佛身而為說法;應以辟支佛身得度者,即現辟支佛身而為說法;應以聲聞身得度者,即現聲聞身而為說法……無盡意!是觀世音菩薩成就如是功德,以種種形,遊諸國土,度脫眾生。」
    《大悲心陀羅尼經》:「善男子!此觀世音菩薩,不可思議威神之力,已於過去無量劫中,已作佛竟,號『正法明如來』。大悲願力,為欲發起一切菩薩,安樂成熟諸眾生故,現作菩薩。」
    吉藏《法華義疏》:「問:觀音為是佛現佛身?為非佛耶?答:經出不同。《觀音三昧經》云「觀音在我前成佛,名正法明如來,我為苦行弟子」。又云「我與觀音俱時成正覺」。又《觀音授記經》云「觀音於金光遊戲佛所初發道心,彼國王名威德王,威德王入禪定,二童子忽左右兩面生。王起定問其名字,二童子說偈答。初就第一義門答無名,次就世諦門答有名。彌陀佛滅後,世界出法音不斷,彼佛於中夜入滅,觀音補處,世界轉名眾寶普集莊嚴,佛號普光功德山王;大勢至補觀音處,佛號善住功德寶王也。金光師子佛及彌陀佛皆有三乘,後二佛唯菩薩乘,聞此二佛名者得轉女身却四十劫生死之罪。」」
  32. ^ 大品般若經》卷4,〈金剛品(摩訶薩品)第13〉:須菩提白佛言:「世尊!何等是菩薩摩訶薩生大心,不可壞如金剛?」佛告須菩提:「菩薩摩訶薩應生如是心:我當於無量生死中大誓莊嚴。…須菩提!菩薩摩訶薩應生如是心:我當代十方一切眾生,若地獄眾生,若畜生眾生,若餓鬼眾生受苦痛;為一一眾生無量百千億劫,代受地獄中苦,乃至是眾生入無餘涅槃。以是法故,為是眾生受諸懃苦;是眾生入無餘涅槃已,然後自種善根,無量百千萬億阿僧祇劫,當得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須菩提!是為菩薩摩訶薩大心不可壞如金剛。」
  33. ^ 滿紀. 《瑜伽師地論‧菩薩地》之修行結構論 (PDF). 普門學報. 2003 [2020-04-30]. (原始内容 (PDF)存档于2021-03-05). 

外部連結

[编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