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转到内容

主题:第二次世界大戰

维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书

第二次世界大戰主题
歡迎打开時間之門!

从左上角顺时针开始:沙漠中的英联邦军队;被日本士兵活埋的中国平民;冬季攻势中的苏军;载人的日本飞机准备起飞;在柏林作战的苏军;一艘受到攻击的德国潜艇。
从左上角顺时针开始:沙漠中的英联邦军队;被日本士兵活埋的中国平民;冬季攻势中的苏军;载人的日本飞机准备起飞;在柏林作战的苏军;一艘受到攻击的德国潜艇。

第二次世界大戰(1939年至1945年)是迄今為止人類社會所進行過規模最龐大、傷亡最慘重、破壞性最廣泛的全球性戰爭,交戰雙方分別是以中國美國英國法國蘇聯等國組成的同盟國,以及由德國日本義大利軍國主義國家所組成的軸心國集團,在戰爭進展到最為激烈時全世界有近61個國家和地區參與其中。這次戰爭是歷史上最大規模的戰爭,整整有超過1億多名軍事人員被動員並參與這次軍事衝突,並且估計有19億以上的人口因而被捲入戰爭之中。主要的參戰國紛紛宣布進入總體戰狀態,幾乎將自身國家的經濟、工業和科學技術應用於戰爭之上,同時也將民用與軍用的資源合併以方便統籌規劃。第二次世界大戰全部總計造成將近5,000萬至7,200萬人因而死亡,佔了當時世界總人口(約19億7千萬)3.18%左右的比例,這也讓第二次世界大戰成了人類歷史死亡人數最多的戰爭。此外根據估計在戰爭期間導致近13,850億美元的錢財損失,並且造成大量房屋、工廠、農莊、鐵路和橋樑則受到程度不一的破壞。

儘管在戰爭爆發前由於主張軍國主義之軸心國集團的舉動各地便爆發不少軍事衝突,這包括衣索比亞與義大利爆發的殖民地戰爭、以及中國與日本展開的軍事衝突等,但絕大多數學者仍然以1939年9月1日德國入侵波蘭、導致歐洲戰場爆發視為第二次世界大戰的開端。戰火立刻遍及到歐洲、亞洲美洲非洲以及大洋洲五大洲,同時交戰雙方也在大西洋太平洋印度洋北冰洋四大洋展開戰鬥。最後一直到1945年9月2日日本向同盟國投降而宣告結束,由同盟國集團獲得第二次世界大戰的勝利。戰爭結束後蘇聯美國分別發展成為超級大國,進而造成之後長達45年的冷戰,而為了避免之後爆發這類大規模軍事衝突使得世界各國一同成立了聯合國。第二次世界大戰結束後的自決風氣也促使亞洲與非洲展開許多非殖民化運動,但另一方面歐洲則開始追求各國之間的緊密合作

特色條目

納粹德國海軍
納粹德國海軍

納粹德國海軍是指在1935年至1946年的德國海軍。前身戰爭海軍取代了第一次世界大戰德意志帝國海軍威瑪共和國國家海軍,為德意志國防軍中的海軍力量。戰爭海軍起源於第一次世界大戰後《凡爾賽條約》的嚴格限制,當時明文規定其噸位總數和禁止潛艇的研製,但在威瑪共和國的海軍人員暗中推動下,與外國企業合作研究海軍科技。其後阿道夫·希特勒上台廢除《凡爾賽條約》和簽訂《英德海軍協定》,德國海軍開始大量建造新式船艦。原本德國海軍預計1945年為開戰時間,計畫建立一支能與頭號假想敵—英國皇家海軍匹敵的水面艦隊,其中包括建造航空母艦。然而第二次世界大戰在1939年爆發,德國海軍在許多方面都尚未準備,便以一支有限力量的海軍去進行對英國的海上破交戰,並試圖攻擊運載英國國內需求物資的商船以及消滅為保護船團分散護航而較弱的英國海軍艦隊。

軍事衝突

雷伊泰灣海戰
雷伊泰灣海戰

雷伊泰灣海戰是发生在第二次世界大战太平洋战场菲律宾莱特岛附近的一次海战。有海军历史学者认为以兩軍投入戰場的軍艦總噸位而言,雷伊泰灣海战堪稱是历史上最大的海战。海战進行的时间从1944年10月20日10月26日。日軍雖居劣勢,但在塞班島馬里亞那群島等戰役皆失利後,若再喪失菲律賓台灣,其帝國「南線」資源輸送本土的命脈將斷絕,在東南亞與中國、朝鮮、本土的聯繫將被切斷。日本因此決定孤注一擲,企图击退盟军在莱特岛的登陆部队,並打敗其海上力量。而盟軍幾經考慮後,放棄攻打台灣而先從菲律賓登陸,並決心以優勢軍力掩護登陸,並一舉擊潰前來支援的日本帝國海軍。结果如所預料,数量上远居於劣势的大日本帝國海军联合舰队战败。


涞灵战役是1940年9月22日至10月10日期间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八路军晋察冀军区对占据河北涞源—山西灵丘地区的日本华北方面军驻蒙军一部发起的进攻作战,属于中国抗日战争百团大战第二阶段的一部分。日军称之为察南南境反击作战。涞灵地区是联络八路军晋西北抗日根据地和平西抗日根据地的重要环节,日军对此地亦是非常重视,且黄土岭战斗八路军击毙日军“名将之花”阿部规秀后,独立混成第二旅团对杨成武的部队恨之入骨。新任的旅团长人见与一部署了一批已深入至晋察冀边区内部的据点。八路军展开此次战役的目的便是扫除这些据点,相机扩大根据地,达到巩固根据地的目的。

武器裝備

四號戰車
四號戰車

四號戰車納粹德國第二次世界大戰中生產的一款中型坦克。它原本設計目的是支援步兵,並與專門執行反戰車任務的三號坦克協同作戰。在三號坦克的整體性能逐漸不敷二次大戰中期裝甲戰鬥需要時,四號坦克因所使用的技術較為成熟而比三號坦克有更大的改良空間,因此被改造成主力戰車供給裝甲師使用。此時的四號坦克的質素比盟軍大部分坦克更佳,甚至被盟軍的士兵稱為四號特殊型。四號坦克較大的改良空間亦使其經常被改造,成為用途最廣泛的坦克,既有改造為突擊砲驅逐戰車,也有改造為彈藥運送車、架橋坦克等。從投产至二戰結束,德國共製造了逾8,800輛四號坦克或其改造型。四號坦克參加了幾乎所有戰役,而且表現出相當的可靠性,沒有像豹式坦克初期型號有大量的技術問題,被德軍裝甲兵暱稱為「軍馬」。

海上軍艦

漢考克號航空母艦
漢考克號航空母艦

漢考克號航空母艦是一艘隸屬於美國海軍航空母艦,為艾塞克斯級航空母艦的十一號艦。她以漢考克為名,是为了紀念美國獨立宣言第一位簽署人約翰·漢考克。漢考克號在1943年開始建造,1944年服役,開始參與太平洋戰爭。戰後漢考克號退役停放,在韓戰時期進行改建,但改建完后韓戰已經停火。北部灣事件後兩個月,漢考克號開始參與越戰,並多次派飛機到陸上攻擊。此後十一年間,漢考克號一共進行了九次越戰巡航,為美國航空母艦之最。1975年越戰即將結束之際,漢考克號臨時改裝為兩棲突擊艦,參與美國多場撤退行動,在金邊西貢淪陷前夕,救走多名高棉南越及美國人員。越戰結束後的翌年,漢考克號從海軍退役除籍,並出售拆解。

航空武器

B-17轟炸機
B-17轟炸機

B-17轟炸機美國波音美國陸軍航空軍制造的四引擎重型轟炸機。美軍在1930年代提出200架轟炸機的生產合約,當時參與競爭還有道格拉斯格倫·L·馬丁,最終波音設計的機型勝出,甚至比陸軍航空軍原先要求的規格更好。B-17的原型機在一次時墜毀令合約取消,但陸軍航空軍對波音的B-17設計印象深刻並訂購了13架,其後陸軍航空軍恢復全面量產,包括衍生型B-17A至B-17G。它是一種多用途的飛機,除了在美國陸軍航空軍中作為轟炸機服役及在皇家空軍中作炸彈運輸機外,其他國家亦有採用。在二次世界大戰之中,B-17是美國陸軍航空軍對德國工業和軍事目標進行日間戰略轟炸的主力機種。戰後因為結構堅固,有不少被使用為森林消防機,直到1980年代美國還有一批B-17消防機在使用。

二戰拾遗

二戰历史上的今天

同盟國傳記

切斯特·威廉·尼米兹
切斯特·威廉·尼米兹

切斯特·威廉·尼米兹是一位美國海軍將領,最高軍階為五星上將。尼米茲早期以研究潛艇為主,而後成為美軍中柴油引擎技術的專家,太平洋戰爭爆發後,尼米茲擔任了美國太平洋艦隊總司令、太平洋戰區盟軍總司令等職務,主導對日作戰。戰後,尼米茲擔任海軍作戰部長,一直至1947年退役為止。尼米茲於1966年逝世,是美國最後一名逝世的海軍五星上將。美國海軍為紀念尼米茲,而將其去世之後所建造的第一艘、也是當時最新銳的航空母艦尼米茲級核子動力航空母艦以他為名,也就是日後的尼米茲號航空母艦。此外,夏威夷檀香山有以他為名的尼米茲高速公路

軸心國傳記

山本五十六,舊名為「高野五十六」,大日本帝國海軍軍人,曾留学美国哈佛大学第二次世界大战太平洋战争期间担任大日本帝國海軍的指揮高層以及日本海军联合舰队最高司令长官,生前軍銜最高達到海軍大將。山本五十六在日本海军中历任重要职位,进行了多项重大变更与改革,尤其是亲手组建了日本海军航空兵部队。在太平洋战争早期担任日本海军联合舰队司令长官并策划或指挥了数次關鍵性的战役,例如攻擊美國海軍基地的珍珠港事件以及中途岛战役。山本在搭乘飞机前往所罗门群岛前线陣地视察的路上遭美军P-38闪电式战斗机拦截,座机被击落。山本之死对瑜仍在作戰的日本军队士气造成了沉重打击。

二戰分類

其他主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