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转到内容

半閉央不圓唇元音

本页使用了标题或全文手工转换
维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书
半閉央不圓唇元音
ɘ
ë
ɤ̈
ə̝
IPA編號397
編碼
HTML碼(十進制)ɘ
Unicode碼(十六進制)U+0258
X-SAMPA音標@\
ASCII音標@<umd>
IPA盲文英语IPA Braille⠲ (braille pattern dots-256)⠑ (braille pattern dots-15)
音頻範例
國際音標元音
次閉
半閉
半開
次開

表內成對的元音分別為不圓唇/圓唇

半閉央不圓唇元音(close-mid central unrounded vowel、high-mid central unrounded vowel[1])是元音的一種,存在于一些語言當中,國際音標ɘ,形如左右翻转的“e”。此符号于1993年添加进IPA中,在此之前,此元音的音标记作ëX-SAMPA符号是@\

特征

[编辑]
  • 圓唇度不圓唇元音,嘴唇自然放鬆,不特別向前突起。


见于

[编辑]
语言 词汇 国际音标 意义 注释
阿塞拜疆语 大不里士[2] qız‎ / قیز [ɡɘz] 女孩 一般记作⟨ɯ⟩。
Cotabato Manobo[3] [比如?] 可以记作⟨ə⟩。
丁卡语 Luanyjang[4] ŋeŋ [ŋɘ́ŋ] 颚骨 /e/的短元音。[4]
英语 澳大利亚英语音系[5][6] bird [bɘːd] 一般记作⟨ɜː⟩。参见澳大利亚英语音系
南密歇根口音[7] [bɚ̝ːd] R音化;一般记作⟨ɚ⟩。
加的夫英语[8] foot [fɘt] 更少时候是圆唇音[ɵ][9]和其他方言[ʊ]对应。参见英语音系
新西兰英语[10] bit [bɘt] 比特 /ə//ɪ/混同。参见新西兰英语音系
南部美国英语[11] nut [nɘt] 坚果 部分方言。[11]和其他方言/ʌ/对应。参见英语音系
漢語 閩南語泉山腔 月 ge̍rh [ɡɘʔ˨˦] 月亮,月份 一般记作[ə],受到主流记音的影响。
爱沙尼亚语[12] kõrv [kɘrv] 一般记作⟨ɤ⟩;可以是半闭后元音[ɤ]或闭后元音[ɯ],取决于使用者。[12]参见爱沙尼亚语音系
爱尔兰语 芒斯特爱尔兰语[13] sáile [ˈsˠɰaːlʲə̝] 咸水 一般记作[ɪ̽]/ə/在未颚化细音旁的同位异音。[13]参见爱尔兰语音系
Jebero[14] ɨ[sh/x][e/ï][k/c/q] [ˈiʃɘk] 'bat'
Kaingang[15] me [ˈᵐbɘ] 尾巴 自央[ɘ]至后元音[ɤ]变化。[16]
Kalagan Kaagan[17] [miˈwə̝ːʔ] 失去 /ɨ/在词尾重读音节、且在/ʔ/前的同位异音;可记作⟨ə⟩。[17]
Kensiu[18] [ɟɚ̝h] 修剪 R音化;可以记作⟨ɚ⟩。[18]
Kera[19] [t͡ʃə̝̄wā̠a̠] /a/的同位异音;一般记作⟨ə⟩。[19]
韩语[20] /ŏŏleun [ə̝ːɾɯ̽n] 成年人 可以记作⟨əː⟩。参见韩语音系
吕苏语[21] [Fkə̝][需要解释] /ə/在软腭塞音后的同位异音。[21]
马普切语[22] elün [ë̝ˈlɘn] 离开(东西)
蒙古语[23] үсэр [usɘɾɘ̆]
Mono[24] dœ [də̝] 成为 可以记作⟨ə⟩。[24]
波兰语[25] mysz [mɘ̟ʂ] 老鼠 Somewhat fronted;[25] typically transcribed in IPA with ⟨ɨ⟩。参见波兰语音系
罗马尼亚语 摩尔达维亚方言[26] casă [ˈkäsɘ] 房子 和标准音[ə]对应。参见罗马尼亚语音系
Shiwiar[27] [比如?]
Temne[28] pər [pə̝́r] 煽动 一般记作⟨ə⟩。[28]
越南语[29] v [vɘ˨˩ˀ] 老婆 一般记作⟨ɤ⟩。参见越南語音系
史兴语 Upper[30] [LPmɘ̃dɐ] 楼上 鼻化;只出现在此词中。[30]低地史兴语实现为央元音[ə̃][31]
萨波特克语 蒂尔基亚潘[32] ne [nɘ] 更常见的实现是/e/[32]

註釋

[编辑]
  1. ^ While the International Phonetic Association prefers the terms "close" and "open" for vowel height, many linguists use "high" and "low".
  2. ^ Mokari & Werner (2016).
  3. ^ Kerr (1988:110頁)
  4. ^ 4.0 4.1 Remijsen & Manyang (2009:117, 119頁)
  5. ^ Cox (2006:?頁)
  6. ^ Durie & Hajek (1994:?頁)
  7. ^ Hillenbrand (2003:122頁)
  8. ^ Collins & Mees (1990:93頁)
  9. ^ Collins & Mees (1990:92頁)
  10. ^ Bauer et al. (2007)
  11. ^ 11.0 11.1 Roca & Johnson (1999:186頁)
  12. ^ 12.0 12.1 Asu & Teras (2009),第368–369頁.
  13. ^ 13.0 13.1 Ó Sé (2000)
  14. ^ Valenzuela & Gussenhoven (2013:101頁)
  15. ^ Jolkesky (2009:676–677 and 682頁)
  16. ^ Jolkesky (2009:676 and 682頁)
  17. ^ 17.0 17.1 Wendel & Wendel (1978:198頁)
  18. ^ 18.0 18.1 Bishop (1996:230頁)
  19. ^ 19.0 19.1 Pearce (2011:251頁)
  20. ^ Lee (1999:121頁)
  21. ^ 21.0 21.1 Chirkova & Chen (2013a:79頁)
  22. ^ Sadowsky et al. (2013:92頁)
  23. ^ Iivonen & Harnud (2005:62, 66–67頁)
  24. ^ 24.0 24.1 Olson (2004:235頁)
  25. ^ 25.0 25.1 Jassem (2003:105頁)该资料将此音记作⟨ɨ⟩但可以从pag. 105的元音图看出这音比起[ɨ]更靠近[ɘ]
  26. ^ Pop (1938),第29頁.
  27. ^ Fast Mowitz (1975:2頁)
  28. ^ 28.0 28.1 Kanu & Tucker (2010:249頁)
  29. ^ Hoang (1965:24頁)
  30. ^ 30.0 30.1 Chirkova, Chen & Kocjančič Antolík (2013:389頁)
  31. ^ Chirkova & Chen (2013b:370頁)
  32. ^ 32.0 32.1 Merrill (2008:109–110頁)

参考文献

[编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