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转到内容

卵巢颗粒细胞瘤

维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书
卵巢颗粒细胞瘤
显微镜下的卵巢颗粒细胞瘤,可见透明色小球
类型卵巢癌性腺间质肿瘤
分类和外部资源
醫學專科妇科肿瘤学、​婦產科學、​肿瘤学、​內分泌學
ICD-10C56
ICD-9-CM236.2 183 236.2
ICD-O英语International Classification of Diseases for Oncology8620
eMedicinemed/928
MeSHD006106
[编辑此条目的维基数据]

卵巢颗粒细胞瘤(英語:Granulosa cell tumours,granulosa-theca cell tumours),是一种由颗粒细胞异变引起的肿瘤。它是一种性腺间质肿瘤及非上皮组织肿瘤,并占性腺间质肿瘤病例的40%。尽管颗粒细胞瘤通常仅现于卵巢,极个别情况也出现在睾丸[1]。这类肿瘤应当被视为可转移性癌症,并应采取其他类型的卵巢癌症的治疗方式。此类肿瘤期与其他上皮肿瘤相同,通常发现于第I期。发病年龄平均为50-55岁,但在各年龄中均发现病例。此类疾病在松鼠猴中也出现[2]

幼年型颗粒细胞瘤(英語:Juvenile granulosa cell tumour)是一类相似但有不同的罕见肿瘤。它同时发现于卵巢或睾丸中。位于睾丸的病例极其罕见,并显示为非恶性肿瘤[3]。尽管此类肿瘤通常发现于儿童患者,但也有报道称在成人里发现病例[4]

临床特征

[编辑]

绝大多数的卵巢颗粒细胞瘤患者均有临床症状,因为患者年龄和性别不同,症状会有所区别。

对于女性患者而言,症状包括[5]

  • 激素症状。由于肿瘤细胞可以分泌雌性激素,如果患者是绝经后,通常会发生非正常阴道出血,偶然伴有乳房胀痛、乳房增大、阴道涂片鳞状上皮成熟指数右移等;如果患者是生育期妇女,则会出现月经过多英语menometrorrhagia,然而在一些案例中,患者可能出现闭经,并与其它疾病合并(譬如子宫肌瘤乳腺癌)。如果患者是青春期前儿童,多数表现为假性性早熟。
  • 男性化。由于卵巢间质黄素化及卵泡内膜细胞黄素化发生,少数患者会出现月经稀发、闭经、多毛等男性化现象;通过切除肿瘤手术后,血液内数值会回复至正常范围。
  • 腹部囊肿。卵巢颗粒细胞瘤可以通过妇科检查触及发现;少数病例伴有胸腔积液。

病因

[编辑]

到目前为止,颗粒细胞瘤的发病原因尚不清楚。但研究发现97%的颗粒细胞瘤在FOXL2英语FOXL2中存在一类完全相同的基因缺陷(DNA复制错误),但这类突变不会遗传给后代。很多研究推定此为颗粒细胞瘤的病因[6]

病理

[编辑]

对成人型颗粒细胞瘤中,肿瘤多数为单侧性,双侧性占5%至10%,直径平均为12cm;呈囊性、实性或两者兼有,圆形、卵圆形或分叶状型,或伴有囊状滤泡;囊内液多为水、血或胶质,切面实性部分为白色、棕色、黄色或灰色。其细胞组织排列形态,包括微滤泡型、巨滤泡型、小梁型、丝带型、弥漫型等。患者通常对瘤细胞胞质内ER、波形蛋白、细胞角蛋白呈阳性;在上皮细胞膜抗原、卵巢浆液性囊腺癌抗原呈阴性。

治疗

[编辑]

治疗颗粒细胞瘤的最通常方法为手术切除,最常见的是施行肿瘤细胞减灭术。对于肿瘤包膜破裂的患者,通常兼顾化学药物治疗,并多是采用与卵巢癌类似的以顺铂为主的多药联合化疗方案;此外放射治疗也是有益的综合治疗手段之一[7]

参考

[编辑]
  1. ^ 付伟金 米华 刘德云 颜海标 黄伟华 莫曾南. 成年型睾丸颗粒细胞瘤1例报告并文献复习. 《中国男科学杂志》. 2013年, (第7期): 63–64页 [2013-11-30].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5-09-23). 
  2. ^ Walker ML, Anderson DC, Herndon JG, Walker LC. Ovarian aging in squirrel monkeys (Saimiri sciureus). Reproduction. 2009, 138 (4): 793–799. PMID 19656956. doi:10.1530/REP-08-0449. 
  3. ^ Dudani R, Giordano L, Sultania P, Jha K, Florens A, Joseph T. Juvenile granulosa cell tumor of testis: case report and review of literature. Am J Perinatol. April 2008, 25 (4): 229–31. PMID 18548396. doi:10.1055/s-2008-1066878. 
  4. ^ Lin KH, Lin SE, Lee LM. Juvenile granulosa cell tumor of adult testis: a case report. Urology. July 2008, 72 (1): 230.e11–3 [2013-11-30]. PMID 18313118. doi:10.1016/j.urology.2007.11.126.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8-06-19). 
  5. ^ 曾焕忠、马壮、唐宇红、陈小聪、黄开胜. 卵巢颗粒细胞瘤的影像学表现. 《齐齐哈尔医学院学报》. 2013年, (第8期): 1155–1157页 [2013-11-30].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5-09-23). 
  6. ^ 牛铭钢、石学明. 卵巢成人型颗粒细胞瘤DNA含量测定及细胞形态测量的研究. 《哈尔滨医药》. 1996年, (第4期): 1–3页 [2013-11-30].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5-09-23). 
  7. ^ 刘燕萍; 浙江省杭州市余杭区第二人民医院病理科. 卵巢颗粒细胞瘤及卵泡膜细胞瘤76例临床病理分析. 《中国现代医生》. 2011年, (第2期): 77–78页 [2013-11-30].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5-09-23). 

外部链接

[编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