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转到内容

嘉義城隍廟戲台

维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书
原嘉義城隍廟戲台(林宅)
時敏堂
嘉義綏靖侯戲台
嘉義城隍廟戲台
位置 臺灣嘉義市東區臺斗街124號
建成时间大日本帝国 日本1922年(日治大正11年)
官方名称原嘉義城隍廟戲台(林宅)
類型登錄等級:歷史建築
登錄種類:宅第
评定时间2009年3月31日
詳細登錄資料

原嘉義城隍廟戲台,又作時敏堂,過去曾是嘉義城隍廟作為酬神謝戲使用的場所,後遷移至臺斗街成為在地林氏家族的住宅,並於民國93年(2009年)3月31日時公告為嘉義市歷史建築

沿革

[编辑]

西元1918年(大正7年),嘉義城隍廟的財務管理由住持轉換為地方人士,廟務的管理、特殊事件之處理,以及祭典的籌劃都交由地方仕商接手,為了興建戲臺設施,在地開始商量經費問題,開始著手對於廟宇的財務管理狀況。推舉後的第一批管理人為李助與蔡建昌。 根據史料記載,廟埕後於西元1922年(大正11年)建戲台。為回饋社會、教化人心,由當時在地商賈林寬敏出資興建,同時也在戲台內成立講解經文與善書,具有教育功能的宣講堂。

西元1940年(昭和15年),林寬敏之子林文章得知城隍廟因基於廟埕廣場運用及吳鳳北路擴寬,擬將戲台拆除,因此捐款戲台構材,將戲台拆解運回臺斗街,重新組構作為「時敏堂」住宅至今。[1]

2009年,林寬敏之孫林良甲先生經由友人提醒提報歷史建築,2020年,嘉義市政府將斥資985萬元進行修復時敏堂,並在2021年修復竣工,未來建築預計作為文史展示空間使用。[2][3]

建築設計

[编辑]

時敏堂為閩南傳統與日式融合之木構建築,面積約30坪,坐東朝西向,建築前設有簷廊與埕。前埕廣場作PC地坪,外牆除正面明間臺度以木作格柵設計,取其良好通風外,餘皆作紅磚以疊砌臺度。除漳州木構架,時敏堂還設有部分木構架構,如三通五瓜棟架,鱉魚斗拱等等閩式元素,另有「螞蝗釘」側向固定構件、作為防颱板收納之用的「戶袋」等日式建材工法。室內保存原色木構彩繪,主梁除繪有太極八卦圖,更繪有兩面中華民國國旗,神龕後方門板保有覆蓋過的對聯,例「城仰威靈拜回廟中酬厚澤,隍稱綏靖歌喧臺上答天恩」等,原為城隍廟戲台對聯之構件。[4]

時敏堂屋頂原為歇山頂,屋面燕尾脊,但是遷建時為避免被誤認為祠廟,而改用水泥瓦,戲台保存兩件文物牌匾,「可以觀」牌匾由林寬敏先生所作,取自孔子詩經》,是戲台兼作宣講堂的重要意涵,另一為門樘上「時敏堂」牌匾。1940年移建後,重新規劃調整內部格局。[5]

參見

[编辑]

參考來源

[编辑]
  1. ^ 溫正衡. 歷史建築原嘉義城隍廟戲台 8月修復完工. 公視新聞網. 2021-01-19 [2021-01-19].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2-02-08). 
  2. ^ 湯朝村. 原嘉義城隍廟戲台 將竣工開放. 中華日報. 2021-09-10 [2021-09-10].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2-02-08). 
  3. ^ 李擷瓔. 原嘉義城隍廟戲台將竣工 建物具文資價值. 大紀元. 2021-09-10 [2021-09-10].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2-02-08). 
  4. ^ 中國科技大學. 嘉義市歷史建築原嘉義城隍廟戲臺(林宅)修復再利用計畫. 嘉義市政府文化局. 2011/05 (中文(臺灣)). 
  5. ^ 李擷瓔. 嘉義林宅融合城隍廟戲臺 歷史建築修復開工. 大紀元. 2020-03-01 [2020-03-01].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2-02-08). 

外部連結

[编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