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转到内容

夏尔-弗朗索瓦·多比尼

维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书
夏尔-弗朗索瓦·多比尼
出生Charles-François Daubigny
1817年2月15日
法國巴黎
逝世1878年2月19日(1878歲—02—19)(61歲)
国籍法國
知名于繪畫
《春天的景色》,1862,现藏于舊國家美術館

夏爾-弗朗索瓦·多比尼(Charles-François Daubigny,1817年2月15日—1878年2月19日)是一位法國巴比松派的風景畫家,被認為是印象派的重要先驅之一。出生於法國巴黎,同時也是一位版畫家。他的作品對印象派藝術家的創作有深遠的影響。

生平

[编辑]

多比尼1817年出生於法國巴黎。他的藝術啟蒙來自父親,其父親是古典風景畫家埃德蒙-弗朗索瓦·多比尼(Edmond-François Daubigny, 1789-1843)。孩童時期,多比尼體弱多病,有一段時間寄宿在瓦爾蒙杜瓦的親戚家休養,直到九歲才返回巴黎。他進入學校沒多久,就因為生病而不得不在家休養。身體虛弱讓多比尼只能在家自學,他經常用素描打發時間,因此打下良好的繪畫基礎。15歲開始,他以裝飾糖果盒、珠寶盒、鐘錶和扇子來賺錢貼補家用。17歲他進入羅浮宮的修復工作室,後來替凡爾賽宮修復畫作來賺取收入。1835年他與童年好友決定到義大利旅行,兩個月期間他們遊覽羅馬與當地鄉間。回到巴黎後,他替報紙和各類書籍繪製插畫維生,過著穩定的生活。1838年,他在巴黎沙龍(Paris Salon)首次登台,直到過世前定期在沙龍展出風景畫。在1841-1845年間,多比尼在沙龍展出蝕刻版畫,以此奠定他在版畫上的名聲[1]

他第一次見到柯洛(Jean-Baptiste Camille Corot, 1796-1875)是在1849年,從那時起,他越來越重視以自然為主題描繪的風景畫。在1850年和1851年他出版兩本蝕刻版畫畫冊;同一時期,他在巴黎近郊和楓丹白露森林進行繪畫創作。1857年,他購買一艘船作為工作室,暱稱為「小盒子(Le Botin)」。透過這艘船他探索塞納河、馬恩河和瓦茲河,在船上進行寫生。1860年,他定居在瓦茲河畔的奧維爾,也繼續在法國各地旅行。隨著年齡的增長,他的風景畫變得更具速度感和自由性[2]。他對戶外繪畫的興趣影響印象派的繪畫發展,像是克勞德-奧斯卡-莫奈(Oscar-Claude Monet, 1840-1926)便受到他的啟發,曾經跟多比尼借用工作室船進行寫生,描繪塞納河上的風景[3]

晚年多比尼的身體健康逐漸惡化,1878年2月19日他因心臟病發而離世,享年61歲。他被埋葬於巴黎拉雪茲神父公墓(Père Lachaise Cemetery),位置鄰近柯洛的埋葬之處,一同長眠於此[1]

作品

[编辑]

多比尼的是一位版畫家,同時也以油畫創作。他的版畫通常與當時的大眾生活息息相關,也反映當時代的社會狀態,好比1861年他出版的蝕刻版畫畫冊其中一件作品〈出發(Departure)〉[4],畫面以透視法呈現,右邊陸地上冒煙的蒸汽火車載著揮手的旅客往遠方前進,而左邊河流中有排出煙霧的蒸汽船拖著貨物行進。有一些則是接受委託製作文學作品的插圖,像是1851年的《皮埃爾.拉尚博蒂寓言(Pierre Lachambeaudie)》[5]

Charles Daubigny, The Departure, etching in black on wove paper, 43.2x29.4cm, 1861

油畫作品則多描繪鄉村田園風光和法國河岸,為法國巴比松畫派的經典風格,像是〈普桑與博蒙特的橋樑( Bridge between Persan and Beaumont)〉(1867)這件作品,描繪寧靜河岸旁的有鐘樓的小鎮,前景左邊的兩個人物與一群家禽在綠草如茵的河岸,河面上倒映出右側城鎮的建築與植披,天空中的雲彩保有畫家的筆觸。

參考資料

[编辑]
  1. ^ 1.0 1.1 多比尼之家網站. [2021-11-14].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1-12-21). 
  2. ^ 英國國家畫廊多比尼生平簡介. [2021-11-13].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6-12-11). 
  3. ^ Herbert, Robert L. From Millet to Leger: Essays in Social Art History. New Haven and London: Yale University. 2002: p.14. 
  4. ^ Herbert, Robert L. From Millet to Leger: Essays in Social Art History. New Haven and London: Yale University. 2002: p.7. 
  5. ^ Herbert, Robert L. From Millet to Leger: Essays in Social Art History. New Haven and London: Yale University. 2002: p.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