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转到内容

孙邕

维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书

孙邕(2世纪—3世纪),字宗儒[1]三国时期曹魏官员。济南人[2]

年轻时侍奉道人王和平光和年间随他到京师。王和平病故,孙邕葬他于东陶。王和平有书百余卷,药数囊,都送给孙邕。后王和平弟子夏荣说王和平尸体分解,孙邕后悔没取走王和平的宝书仙药。后来魏文帝曹丕曾著文论及此事[3]

孙邕曾丧妻,任侍郎时,曹丕曾赐桓阶年轻有国色的遗孀伏氏为孙邕继妻,孙邕不喜欢伏氏却又不敢抗命,在中女孙氏建议下以与桓阶同僚为由推辞,文帝下诏嘉奖[2]

黄初年间曾任渤海太守,在任十余年[2]

黄初六年(225年)正月,曹丕伐吴回师,屯陈留郡界。孙邕时任陈留太守,见驾,拜访治书执法鲍勋。时营垒未成,只立了标记,孙邕邪行不从正道,军营令史刘曜欲弹劾,鲍勋因堑垒未成没有处理。大军回到洛阳,刘曜获罪,鲍勋奏请罢黜他,刘曜秘密上表鲍勋出于私心袒护孙邕。鲍勋因而获罪被诛[4]

景初元年(237年),侍中卢毓被任为吏部尚书魏明帝让卢毓自己选择代任者,说:“要如卿那样的才可以。”卢毓举荐常侍郑冲,明帝要他另外举荐自己未曾听闻的人。于是卢毓举荐阮武、孙邕,明帝于是用孙邕为侍中[5]。之前孙氏曾说卢毓必定不会忘记父亲,果然如此[2]

正始二年(241年),孙邕与太仆陶丘一、永宁卫尉孟观、中书侍郎王基推荐管宁[6]

后又代卢毓为吏部尚书。不久加光禄大夫,领太史令,封关内侯。孙邕与时任光禄大夫郑冲、散骑常侍中领军安乡亭侯曹羲、侍中荀顗尚书驸马都尉关内侯何晏共同收集《论语》较好的诸家训注,写成《论语集解》后奏于朝廷,流传下来[7]司马师上奏郭太后废黜曹芳时,孙邕有署名。

孙邕最终封建德亭侯[2]

参考资料

[编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