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转到内容

安作璋

维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书
安作璋
出生1927年1月10日
 中國山東省曹县
逝世2019年2月20日 (92歲)
 中国山东省济南市
国籍 中华人民共和国
母校齐鲁大学
配偶陈有今[1]
奖项个人荣誉
科学生涯
研究领域中国历史
机构山东师范大学山东大学

安作璋(1927年1月10日—2019年2月20日),山东曹县人,中国历史学家,主要研究通史秦汉史,此外对山东地方史、齐鲁文化史、中国运河文化史、历史文献学等领域也有研究[2]

生平

[编辑]

1927年1月10日[3],安作璋出生于山东曹县县城内孔子庙旁的一户书香之家[4]。安家是一个科举世家,安作璋受家庭影响,幼儿时期便接受蒙学,学习《三字经》、《弟子规》、《朱子家训》等[1]

1937年,安作璋小学毕业。同年,日本发动全面侵华战争,曹县被日军占领,安作璋不愿意就读于日本人控制的学校,随家人到乡下私塾读书,在师长的教导下先后读完前四史和《资治通鉴》等书。1944年秋,安作璋随流亡学生辗转到安徽北部的阜阳,并进入山东第二临时中学高中部就读。1947年,安作璋中学毕业,考入齐鲁大学文学院历史系,在张维华的指导下主攻秦汉史。入学后,安作璋接受了乾嘉学派考据务实思想的影响,1949年后又接受了辩证唯物主义历史唯物主义的教育,为其治学思想与风格的形成打下了基础。1951年,大学毕业的安作璋被分配到山东师范学院(现山东师范大学)历史系工作[4]

文化大革命期间,安作璋被指为“反动学术权威”,并因此而遭到隔离和批斗,文革结束后平反。1980年,安作璋由讲师晋升为教授[4]。1993年,安作璋被中国国务院学位委员会评定为博士生导师[5]

2019年2月20日22时37分,在山东省中医院东院因心脏病去世,享年92岁[a][6][7]。2月23日下午,在济南莲花山殡仪馆举行追悼会,安作璋生前同事、故交、学生以及来自社会各界的300余人参加遗体告别仪式[8]

社会职务

[编辑]

除教学工作外,安作璋还曾担任过很多其他职务。1982年8月,中国秦汉史研究会成立,安作璋1982年8月至1993年8月间,连续担任五届副会长[9]。1985年5月,山东师范大学古籍整理研究所成立,安作璋为创始人及首任所长[10]。1993年3月,山东师范大学山东地方史研究所经学校批准成立,安作璋是主要研究人员之一[11]。此外,安作璋还曾担任山东省历史学会副会长、山东地方志学会副会长等。安作璋是一名中国共产党党员,曾于1987年当选中国共产党第十三次全国代表大会代表[2]

个人荣誉

[编辑]

1988年,安作璋被中国共产党山东省委员会山东省人民政府授予“山东省首批拔尖人才”称号。1991年起,享受中国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2007年获得首届山东社会科学突出贡献奖[2]

著作

[编辑]
著作名称 出版信息 其他说明 信息来源
汉史初探 1955年由学习生活出版社出版,1957年由上海人民出版社再版 安作璋的首部史学著作 [4]
两汉与西域关系史 1959年由山东人民出版社出版,1979年齐鲁书社再版 [4]
秦汉农民战争史料汇编 1982年由中华书局出版 [12]
秦汉官制史稿 1984年由齐鲁书社出版,2007年由齐鲁书社再版 与熊铁基合著 [4]
中国史简编 1986年由山东教育出版社出版 1988年被中国教育部评定为高校通用教材 [3][5]
刘邦评传 1988年由齐鲁书社出版 与孟祥才合著,后增为《汉高帝大传》 [13][14][5]
班固与汉书 1991年学海出版社出版 后增为《班固评传:一代良史》 [5][15]
秦汉官吏法研究 1993年由齐鲁书社出版 与陈乃华合著 [16]
秦汉史 1993年由人民出版社出版 与田昌五主编 [17]
山东通史 1994年开始由山东省人民出版社陆续出版,2010年出版增订版 共8卷10本,担任主编 [18]
班固评传:一代良史 1996年广西教育出版社出版 [19]
汉高帝大传 1997年河南人民出版社出版 与孟祥才合著 [20]
汉光武帝大传 1999年河南人民出版社出版 与孟祥才合著 [21]
中国古代史史料学 1998年由福建人民出版社出版 大学教材,2006年列入“十一五”国家级教材 [22][5]
学史集 2001年由中华书局出版 论文集 [4]
汉武帝大传 2005年由中华书局出版 与刘德增合著 [23]
秦始皇帝大传 2005年由中华书局出版 与孟祥才合著 [24]
学史集续集 2015年由中华书局出版 论文集 [4]

备注

[编辑]
  1. ^ 讣告称享年93岁

参考来源

[编辑]
  1. ^ 1.0 1.1 安作璋; 鲍家树; 徐娜. 道德学问人 经世济民才——访安作璋教授. 历史教学问题. 2010, (5): 35–38. 
  2. ^ 2.0 2.1 2.2 康香阁. 安作璋先生. 邯郸学院学报. 2011, (3). 
  3. ^ 3.0 3.1 倪自放. 良史春秋笔,名师齐鲁风. 齐鲁晚报. 2019-02-22. 
  4. ^ 4.0 4.1 4.2 4.3 4.4 4.5 4.6 4.7 赵秋丽; 李志臣; 李建业. 安作璋:道德学问著春秋. 光明日报. 2017-01-25 [2019-05-20].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9-09-28). 
  5. ^ 5.0 5.1 5.2 5.3 5.4 学人小传(组图). 搜狐-光明日报. [2019-05-24]. 
  6. ^ 史学大家安作璋教授去世,系中国秦汉史研究扛鼎人物页面存档备份,存于互联网档案馆),澎湃新闻
  7. ^ 安作璋先生千古!. 山东大学国际汉学研究中心. 2019-02-21 [2019-05-23]. [永久失效連結]
  8. ^ 赵树国. 安作璋先生追悼会在济举行. 山东师范大学历史文化学院. [2019-02-25]. [永久失效連結]
  9. ^ 中国秦汉史研究会. 中国社会科学院历史研究所. 2015-03-06 [2019-05-14].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9-05-14). 
  10. ^ 古籍整理研究所. 山东师范大学. 2017-09-10 [2019-05-13].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9-05-13). 
  11. ^ 黎声. 山东师范大学山东地方史研究所成立. 山东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 1993, (3): 57. 
  12. ^ 安作璋. 秦汉农民战争史料汇编. 北京: 中华书局. 1982-02. 
  13. ^ 安作璋; 孟祥才. 刘邦评传. 齐鲁书社. 1988. 
  14. ^ 王云度. 评《刘邦评传》. 搜狐-光明网. 2017-01-25 [2019-05-25].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9-05-25). 
  15. ^ 安作璋. 班固与汉书. 学海出版社. 1991-05-01. ISBN 9789576140297. 
  16. ^ 安作璋; 陈乃华. 秦汉官吏法研究. 齐鲁书社. 1993 [2019-05-24]. ISBN 9787533303617.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9-05-24). 
  17. ^ 田昌五; 安作璋. 秦汉史. 人民出版社. 1993-08. ISBN 7-01-001247-4. 
  18. ^ 《山东通史》(增订版). 中国方志网. 2015-10-27 [2019-05-25].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9-05-25). 
  19. ^ 安作璋. 班固评传:一代良史. 广西教育出版社. 广西教育出版社. ISBN 9787543523838. 
  20. ^ 安作璋; 孟祥才. 汉高帝大传. 河南人民出版社. 1997-02. ISBN 7-215-03825-4. 
  21. ^ 安作璋; 孟祥才. 汉光武帝大传. 河南人民出版社. 1999-04. ISBN 7-215-04225-1. 
  22. ^ 安作璋. 中国古代史史料学. 福建人民出版社. 1998-09. ISBN 9787211033096. 
  23. ^ 安作璋; 刘德增. 汉武帝大传. 中华书局. 2005-07. ISBN 7-101-04736-X. 
  24. ^ 安作璋; 孟祥才. 秦始皇帝大传. 中华书局. 2005-01-01 [2019-05-24]. ISBN 9787101042481.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9-05-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