廣福橋
外观
廣福橋(英語:Kwong Fuk Bridge),是香港橋樑之一,跨越大埔林村河之上,連接大埔南的廣福道與北的汀角路。1957年7月26日刊憲時名稱為廣福新橋,2014年8月15日除名[1]。
歷史
[编辑]光緒十八年(1892年)大埔七約在大埔舊墟隔林村河另設太和市,鄉民商旅往返兩岸極為不便,須花費二文錢乘橫水渡才可過河。泰亨約文湛泉倡議集資興建橫跨兩岸的的橋樑,橋躉以石疊砌,而橋面用長形石板鋪砌,於光緒廿二年(1896年)落成竣工,取名「廣福橋」,並立碑於文武二帝廟內。興建了廣福橋以後,大埔七約掌握通往大埔的交通主導權,使太和市的實力日漸凌駕在大埔舊墟之上。
英國於1898年根據《展拓香港界址專條》租借新界後,於廣福橋側建築可容納一輛大車經過的行車橋樑。直到1957年,香港政府再將行車橋樑擴闊,重修橋躉,使廣福橋成為一條雙線行車的道路。
1986年,港府將整座橋樑拆除,改由寶鄉街另建雙程雙線行車天橋(即寶鄉橋)連接南北兩岸。原址改建成一條只供行人及單車使用的紅柱綠瓦行人橋,並保留舊橋拆下來的石欄杆、石躉裝飾其間。[2]其後陸續修建外型類同的「錦石橋」、「錦和橋」和「太和橋」橫跨林村河兩岸。
-
1948年重修的橋頭石
-
橋面有蓋部分
-
橋面單車徑
參考文獻
[编辑]註腳
[编辑]- ^ 2014年8月15日憲報第4740號政府公告 (PDF). 地政總署. 2014-08-15 [2022-12-26]. (原始内容存档 (PDF)于2022-12-26).
- ^ 初建於清光緒廿二年歷經滄桑 大埔廣福橋昨啟用 供單車及行人來往 重建新橋富中國色彩美奐美侖. 華僑日報. 1987-12-21. 第一張第三頁.
外部連結
[编辑]- 大埔區文物徑簡介[永久失效連結]
- 視覺記憶檔案-第二代廣福橋 (页面存档备份,存于互联网档案馆)
- 日軍過廣福橋進佔大埔墟[永久失效連結]
- 41年香港沦陷纪实照[永久失效連結]
- 大埔墟 (页面存档备份,存于互联网档案馆)
- 大埔區簡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