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转到内容

循道衞理教會村

维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书

循道衞理教會村是由香港循道公會和香港衛理公會於1950-60年代在香港興建的四個平房區,安置寮屋居民、漁民及難民,並提供醫療、教育和社區服務。四條教會村已於1970-80年代陸續清拆。

衛斯理村(大坑)

[编辑]
亞斯理堂2006

亞斯理村(大窩口)

[编辑]

英文名稱Ausbury Village,又稱Tai Wo Hau Cottage Area。由衞理公會於1959年興建,座落於荃灣的大窩口,共有115間三合土平房,安置荃灣海邊的木屋居民。平房區被大窩口道分割成兩部份。大部份平房(89間)位於今日大窩口道以南、亞斯理堂東南面山坡上,分成六個台階,2至6間平房一排。小部份平房位於大窩口道以西,今日全完第二小學西面山坡,俯覧重建前的大窩口邨第10及11座,4至9間平房一排。[1]

1960年亞斯理堂社區中心成立,興辦各種社會福利服務、醫療、教育及宗教工作,回應村民各方面的需要。包括夜間自修班、打字班、兒童節晚會、兒童健康比賽、新春荃灣社區攤位遊藝比賽、京劇晚會、少年夏令會、鋼琴班、英語學會、電影放送、圖書室、羽毛球比賽和攝影班等,成為當時大窩口區內設備最完善的社區活動場所。 [2]

1979年,因危險斜坡關係,有部份位於亞斯理堂東南面山坡上、較高地段平房(26-27, 65-84號)被清拆[3]。1989 年9月亞斯理村剩下的平房清拆,亞斯理堂社區中心則保留。

愛華村(柴灣)

[编辑]

愛華村(Epworth Village)的命名是為記念循道會創立人衞斯理約翰在英國童年的居所(林肯郡愛華村的牧師樓Epworth)。愛華村位於今日興民邨位置,依山而建,坐西向東,背靠大潭道,面向柴灣道。1960年陸續建成,共有372間平房石屋,分成多幢4-12間一排的排屋[4]。平房中100間由紐西蘭海外救濟理事會捐贈港幣16萬建成。1961年初開始有居民陸續遷入[5]。平房分四個階段落成。平房按面積分為半單位、一單位和個半單位三類。入伙時租金分別為五元、十元和十五元。

愛華村設有一所服務中心,包括禮堂、幼稚園課室、教會及社會工作人員辦公室等。愛華村合共安置了2500多人,規模遠比衞斯理村及亞斯理村為大[6]。1977年愛華村清拆,建成現在的興民邨,但1960年代興建的服務中心建築物仍然保留到現在[7]

愛德村(大埔)

[编辑]

1969年,衞理公會在美國浦氏救濟基金委員會(Plummer Relief Fund)的支持下,在大埔興建了第四條平房新村,以安置元洲仔漁民。4月28日落成入伙,命名為「愛德村」(St Andrew’s by the Sea Village,當時亦稱聖安得路村),因為使徒安德烈亦是漁民出身。

該村位於大埔下坑,今日船灣堆填區以北山坡,緊貼汀角路[8]。共154個單位,兩層式平房石屋,每單位200平方呎,設有廚房、露台及水電設備。以當時創新的預製件裝嵌方式建成,耗資逾一百萬港元[9]

村內設有幼稚園和診所,服務村民,由教友擔任醫生及教師。與其他三條新村不同之處是教會不再直接管理村務,而是藉着「改善生活合作社」的成立,幫助村民自治,類似「信義新村」及「美經援村」的制度。浦氏基金委員會於1972年正式解散,但翌年得到政府的批准,衞理公會將愛德村的房屋移交合作社,實踐自治。隨着大埔區的發展,愛德村於1990年清拆[10]

參考資料

[编辑]
  1. ^ 存档副本. [2020-05-26].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0-08-12). 
  2. ^ 存档副本. [2020-05-26].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6-03-30). 
  3. ^ 大公報, 1979-03-05 1:1 000 7-SW-16D (Ed 1980-05)
  4. ^ 地政署地圖 1:600 215-NW-9 (1962, 67)
  5. ^ 香港工商日報, 1960-11-29
  6. ^ 香港工商日報, 1968-12-05
  7. ^ 地政署地圖 1:1 000 11-SE-19A (1977, 1978)
  8. ^ 華僑日報, 1969-01-15 華僑日報, 1969-04-28
  9. ^ 工商晚報, 1969-04-07
  10. ^ 邢福增,《願祢的國降臨》,香港:建道神學院,20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