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转到内容

德国产业革命

维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书
1834年描述德國半家庭半工廠的油畫(Alfred Rethel繪)
1844年德國鐵路油畫
1817-1870德國煤炭生產量 (千噸)
1847年德國大型木材廠

德國產業革命德國於19世紀出現的工業革命,當中以機器為主體的工廠制度取代了以手工技藝為主的生產過程。德國產業革命共分三個時期:初期(19世紀30年代至40年代);高速發展時期或稱工業突破期(1848年革命後的50年代和60年代)和鞏固時期或稱工業革命高級階段(Hochindustrialisierung,自從1871年德國統一至1914年)。

歷史

[编辑]

革命初期

[编辑]

19世紀初期,德國的封建制度慢慢解體,經過普魯士農奴制改革,農奴從田地釋放出來,為近代工業企業提供了貨幣資本和自由的勞動力。行會制度的削弱減少對資本主義企業的發展限制,讓他們容易從英國進口機器和招聘技工。這些有利的條件使20年代的手工業有了良好發展。紡織業開始利用機器。1834年德意志關稅同盟建立。1846年,關稅同盟各邦中已經有313家紗廠和75萬枚機械紡錠,而普魯士的毛紡業中也有機械紡錠45萬枚。手工生產在整個紡織業中仍佔統治地位。

由於開始建立了使用焦煤的高爐和採用攪拌法煉鐵等新技術,刺激了煤和鐵的產量。同時,越來越多方面包括汽船及火車都使用蒸汽機。1846年,已經有1139台蒸汽機。1824年,第一艘汽輪在萊茵河上開航。1835年,第一條鐵路把紐倫堡費爾伯特連結起來。1848年,全國鐵路線長達2500公里。1843年,德國工廠工人上升至70萬人。可是,德國的工業生產水平仍然落後於法國和英國。

高速發展時期

[编辑]

1848年後,德意志關稅同盟的漸漸增強。期間的輕工業和重工業都迅速增長。工業棉花消費量和機器織布機各增加幾倍。1861年,在製造機器的工廠內的工人總數接近10萬,規模不下於英國的同類工廠。1850年至1870年,德國的蒸汽機的動力由26萬匹馬力增加至248萬匹馬力,煤產量由670萬噸增加至3400萬噸,鐵產量由21萬噸增加至139萬噸,鋼產量由6000噸增加至17萬噸,鐵路線長度由5822公里增長至18876公里。1870年,德國在世界工業總產量中的比重上升到13.2%,超越了法國,成為了一個工業發達國家。

鞏固時期

[编辑]

在德國尚未統一前,各個地區的經濟發展是極度不平衡。1871年,德意志統一,以機器為主體的工廠遍及整個德國,並取得了領導地位。

參考文獻

[编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