曼哈頓紐約地鐵車站列表[编辑]
外观
紐約地鐵是美國紐約州紐約市服務的地鐵系統,服務五個行政區的其中四個:布朗克斯區、布魯克林區、曼哈頓區與皇后區。由紐約 大都會運輸署轄下的紐約市公共運輸局營運,紐約地鐵是美國最繁忙和世界第七大繁忙的地鐵系統,每日有522.5萬人次乘搭。紐約地鐵有472個車站,是世界上最多車站的地鐵。
1940年,3家地鐵公司合併成為現時的紐約地鐵:跨區捷運公司(IRT)、布魯克林-曼哈頓運輸股份有限公司(BMT)與獨立地鐵系統(IND)。曼哈頓有全部3家公司的路線。
路線
[编辑]根據大都會運輸署的正式統計,曼哈頓有151個紐約地鐵車站,當中有32個是緩急接續車站。如果將18個複合型車站視為一個車站,數字則為121個。下方表格顯示途經路線與顏色。啟用日期以該線第一段軌道啟用為準。在分部一欄,原有分部以括號放在現有分部之後。
分部 | 路線 | 運行系統 | 位於曼哈頓的車站數量 | 啟用 | 繼續前往 |
---|---|---|---|---|---|
B(IND) | 第二大道線 | | 3 | 2017年1月1日 | 不適用 |
B(IND) | 第六大道線 | | 13(6個緩急接續車站、5個屬於車站複合、1個與第八大道線共用、1個與皇后林蔭路線共用) | 1936年1月1日 | 布魯克林 |
B(IND) | 第八大道線 | 30(9個緩急接續車站[^ 1]、7個屬於車站複合、1個與匯集線共用、1個與皇后林蔭路線共用、1個與第六大道線共用) | 1932年9月10日 | 布魯克林 | |
A(IRT) | 42街線 | 2(兩個都屬於車站複合) | 1904年10月27日 | 不適用 | |
B(BMT) | 63街線 | | 1(與IND 63街線共用) | 1989年10月29日[^ 2] | 不適用 |
B(IND) | 63街線 | | 2(1個與BMT 63街線共用) | 1989年10月29日 | 皇后區 |
B(BMT) | 百老匯線 | | 17(4個緩急接續車站[^ 1]、8個屬於車站複合) | 1917年9月4日 | 布魯克林、皇后區 |
A(IRT) | 百老匯-第七大道線 | | 38(6個緩急接續車站、7個屬於車站複合) | 1904年10月27日 | 布朗克斯、布魯克林 |
B(BMT) | 卡納西線 (14街跨城) |
5(3個屬於車站複合) | 1924年6月30日 | 布魯克林 | |
B(IND) | 匯集線 | 2(1個緩急接續車站、1個與第八大道線共用) | 1933年7月1日 | 布朗克斯 | |
A(IRT) | 法拉盛線 | | 4(3個屬於車站複合) | 1915年6月22日 | 皇后區 |
A(IRT) | 萊諾克斯大道線 | 6 | 1904年11月23日 | 布朗克斯 | |
A(IRT) | 萊辛頓大道線 | | 23(6個緩急接續車站、8個屬於車站複合) | 1904年10月27日 | 布朗克斯、布魯克林 |
B(BMT) | 納蘇街線 | | 6(4個屬於車站複合) | 1913年8月4日 | 布魯克林 |
B(IND) | 皇后林蔭路線 (53街跨城) |
| 4(1個屬於車站複合、1個與第六大道線共用、1個第八大道線共用) | 1933年8月19日 | 皇后區 |
車站
[编辑]永久關閉的地鐵車站,包括已經拆除的車站不列入下方列表。數字站名前帶有地名的車站(大中央-42街、時報廣場-42街、中央公園北-110街、哈萊姆-148街、英伍德-207街及大理石山-225街)將以地名為準。
車站服務圖例 | |
---|---|
任何時候停站 | |
任何時候停站(深夜除外) | |
僅深夜停站 | |
僅平日停站 | |
任何時候停站(除繁忙時段的尖峰方向外) | |
每日停站(除繁忙時段的尖峰方向外) | |
僅繁忙時段停站 | |
僅尖峰時段的尖峰方向停站 | |
時段資料 | |
車站符合ADA標準 | |
↑ | 車站在指定方向符合ADA標準 |
↓ | |
升降機只到夾層 |
* | 車站是車站複合一部分 |
** | 既可是緩急接續的轉乘站,也可是同一條路線的終點站,也可以是上述車站複合的一部分 |
*** | 根據MTA視為同一車站的多層或不同路線相鄰月台轉乘站 |
† | 服務路線終點站 |
*†, **† or ***† | 轉乘站及終點站 |
‡ | 前往布朗克斯、布魯克林或皇后區前在曼哈頓的最後車站 |
*‡, **‡, or ***‡ | 曼哈頓的最後轉乘站 |
*†‡, **†‡, or ***†‡ | 曼哈頓的最後轉乘站和終點站 |
車站 | 分部 | 路線 | 服務路線 | 啟用 [1][2][3] | |
---|---|---|---|---|---|
‡ 第一大道 | B(BMT) | 卡納西線 | L | 1924年6月30日[2] | |
第二大道 | B(IND) | 第六大道線 | F <F> | 1936年1月1日[3] | |
第三大道 | B(BMT) | 卡納西線 | L | 1924年6月30日[2] | |
第五大道/53街 | B(IND) | 皇后林蔭路線 | E M |
1933年8月19日[3] | |
第五大道/59街 | B(BMT) | 百老匯線 | N R W |
1920年8月1日[2] | |
* 第五大道[^ 3] | A(IRT) | 法拉盛線 | 7 <7> | 1926年3月22日[1] | |
* 第六大道[^ 4] | B(BMT) | 卡納西線 | L | 1924年6月30日[2] | |
*** 第七大道 | B(IND) | 第六大道線、皇后林蔭路線 | B D E |
1933年8月19日[3] | |
*† 第八大道[^ 5] | B(BMT) | 卡納西線 | L | 1931年5月30日[2] | |
第八街-紐約大學 | B(BMT) | 百老匯線 | N Q R W |
1917年9月4日[2] | |
* 14街[^ 4] | B(IND) | 第六大道線 | F <F> M |
1940年12月15日[3] | |
** 14街[^ 5] | B(IND) | 第八大道線 | A C E |
1932年9月10日[3] | |
** 14街[^ 4] | A(IRT) | 百老匯-第七大道線 | 1 2 3 |
1918年7月1日[1] | |
** 14街-聯合廣場[^ 6] | B(BMT) | 百老匯線 | N Q R W |
1917年9月4日[2] | |
* 14街-聯合廣場[^ 6] | B(BMT) | 卡納西線 | L | 1924年6月30日[2] | |
** 14街-聯合廣場[^ 6] | A(IRT) | 萊辛頓大道線 | 4 5 6 <6> |
1904年10月27日[1] | |
18街 | A(IRT) | 百老匯-第七大道線 | 1 2 |
1918年7月1日[1] | |
23街 | B(IND) | 第六大道線 | F <F> M |
1940年12月15日[3] | |
23街 | B(IND) | 第八大道線 | A C E |
1932年9月10日[3] | |
23街 | B(BMT) | 百老匯線 | N Q R W |
1918年1月5日[2] | |
23街 | A(IRT) | 百老匯-第七大道線 | 1 2 |
1918年7月1日[1] | |
23街 | A(IRT) | 萊辛頓大道線 | 4 6 <6> |
1904年10月27日[1] | |
28街 | B(BMT) | 百老匯線 | N Q R W |
1918年1月5日[2] | |
28街 | A(IRT) | 百老匯-第七大道線 | 1 2 |
1918年7月1日[1] | |
28街 | ↓ | A(IRT) | 萊辛頓大道線 | 4 6 <6> |
1904年10月27日[1] |
33街 | A(IRT) | 萊辛頓大道線 | 4 6 <6> |
1904年10月27日[1] | |
** 34街-先驅廣場[^ 7] | B(IND) | 第六大道線 | B D F <F> M |
1940年12月15日[3] | |
** 34街-先驅廣場[^ 7] | B(BMT) | 百老匯線 | N Q R W |
1918年1月5日[2] | |
† 34街-哈德遜調車場 | A(IRT) | 法拉盛線 | 7 <7> | 2015年9月13日[4] | |
** 34街-賓州[^ 8] | B(IND) | 第八大道線 | A C E |
1932年9月10日[3] | |
** 34街-賓州[^ 8] | A(IRT) | 百老匯-第七大道線 | 1 2 3 |
1917年6月3日[1] | |
* 42街-布萊恩特公園[^ 3] | B(IND) | 第六大道線 | B D F <F> M |
1940年12月15日[3] | |
** 42街-港務局客運總站[^ 9] | B(IND) | 第八大道線 | A C E |
1932年9月10日[3] | |
** 47-50街-洛克斐勒中心 | B(IND) | 第六大道線 | B D F <F> M |
1940年12月15日[3] | |
49街 | ↑ | B(BMT) | 百老匯線 | N Q R W |
1919年7月10日[2] |
*** 50街[^ 10] | ↓ | B(IND) | 第八大道線、皇后林蔭路線 | A C E |
1932年9月10日[3] |
50街 | A(IRT) | 百老匯-第七大道線 | 1 2 |
1904年10月27日[1] | |
* 51街[^ 11] | A(IRT) | 萊辛頓大道線 | 4 6 <6> |
1918年7月17日[1] | |
57街 | B(IND) | 第六大道線 | F <F> | 1968年7月1日[3] | |
**† 57街-第七大道 | B(BMT) | 百老匯線 | N Q R W |
1919年7月10日[2] | |
** 59街[^ 12][^ 13] | A(IRT) | 萊辛頓大道線 | 4 5 6 <6> |
1918年7月17日[1] | |
** 59街-哥倫布圓環[^ 14] | B(IND) | 第八大道線 | A B C D |
1932年9月10日[3] | |
* 59街-哥倫布圓環[^ 14] | A(IRT) | 百老匯-第七大道線 | 1 2 |
1904年10月27日[1] | |
66街-林肯中心 | A(IRT) | 百老匯-第七大道線 | 1 2 |
1904年10月27日[1] | |
68街-亨特學院 | A(IRT) | 萊辛頓大道線 | 4 6 <6> |
1918年7月17日[1] | |
72街 | B(IND) | 第二大道線 | N Q R |
2017年1月1日 | |
72街 | B(IND) | 第八大道線 | A B C |
1932年9月10日[3] | |
** 72街 | A(IRT) | 百老匯-第七大道線 | 1 2 3 |
1904年10月27日[1] | |
77街 | A(IRT) | 萊辛頓大道線 | 4 6 <6> |
1918年7月17日[1] | |
79街 | A(IRT) | 百老匯-第七大道線 | 1 2 |
1904年10月27日[1] | |
81街-自然歷史博物館 | B(IND) | 第八大道線 | A B C |
1932年9月10日[3] | |
86街 | B(IND) | 第二大道線 | N Q R |
2017年1月1日 | |
86街 | B(IND) | 第八大道線 | A B C |
1932年9月10日[3] | |
86街 | A(IRT) | 百老匯-第七大道線 | 1 2 |
1904年10月27日[1] | |
** 86街 | A(IRT) | 萊辛頓大道線 | 4 5 6 <6> |
1918年7月17日[1] | |
† 96街 | B(IND) | 第二大道線 | N Q R |
2017年1月1日 | |
96街 | B(IND) | 第八大道線 | A B C |
1932年9月10日[3] | |
** 96街 | A(IRT) | 百老匯-第七大道線 | 1 2 3 |
1904年10月27日[1] | |
96街 | A(IRT) | 萊辛頓大道線 | 4 6 <6> |
1918年7月17日[1] | |
103街 | B(IND) | 第八大道線 | A B C |
1932年9月10日[3] | |
103街 | A(IRT) | 百老匯-第七大道線 | 1 | 1904年10月27日[1] | |
103街 | A(IRT) | 萊辛頓大道線 | 4 6 <6> |
1918年7月17日[1] | |
110街 | A(IRT) | 萊辛頓大道線 | 4 6 <6> |
1918年7月17日[1] | |
116街 | B(IND) | 第八大道線 | A B C |
1932年9月10日[3] | |
116街 | A(IRT) | 萊諾克斯大道線 | 2 3 |
1904年11月23日[1] | |
116街 | A(IRT) | 萊辛頓大道線 | 4 6 <6> |
1918年7月17日[1] | |
116街-哥倫比亞大學 | A(IRT) | 百老匯-第七大道線 | 1 | 1904年10月27日[1] | |
125街** | B(IND) | 第八大道線 | A B C D |
1932年9月10日[3] | |
125街 | A(IRT) | 百老匯-第七大道線 | 1 | 1904年10月27日[1] | |
125街 | A(IRT) | 萊諾克斯大道線 | 2 3 |
1904年11月23日[1] | |
125街**‡ | A(IRT) | 萊辛頓大道線 | 4 5 6 <6> |
1918年7月17日[1] | |
135街 | B(IND) | 第八大道線 | A B C |
1932年9月10日[3] | |
135街‡ | A(IRT) | 萊諾克斯大道線 | 2 3 |
1904年11月23日[1] | |
137街-市立學院 | A(IRT) | 百老匯-第七大道線 | 1 | 1904年10月27日[1] | |
145街***†‡ | B(IND) | 第八大道線、匯集線 | A B C D |
1932年9月10日[3] | |
145街 | A(IRT) | 百老匯-第七大道線 | 1 | 1904年10月27日[1] | |
145街 | A(IRT) | 萊諾克斯大道線 | 3 | 1904年11月23日[1] | |
155街 | B(IND) | 第八大道線 | A C |
1932年9月10日[3] | |
155街‡ | B(IND) | 匯集線 | B D |
1933年7月1日[3] | |
157街 | A(IRT) | 百老匯-第七大道線 | 1 | 1904年11月12日[1] | |
163街-阿姆斯特丹大道 | B(IND) | 第八大道線 | A C |
1932年9月10日[3] | |
168街**†[^ 15] | B(IND) | 第八大道線 | A C |
1932年9月10日[3] | |
168街*[^ 15] | A(IRT) | 百老匯-第七大道線 | 暫時關閉以進行工程 | 1906年4月14日[5] | |
175街 | B(IND) | 第八大道線 | A | 1932年9月10日[3] | |
181街 | B(IND) | 第八大道線 | A | 1932年9月10日[3] | |
181街 | A(IRT) | 百老匯-第七大道線 | 1 | 1906年5月30日[6] | |
190街 | B(IND) | 第八大道線 | A | 1932年9月10日[3] | |
191街 | A(IRT) | 百老匯-第七大道線 | 1 | 1911年1月14日[7] | |
207街 | A(IRT) | 百老匯-第七大道線 | 1 | 1907年4月1日[8][9][10] | |
215街 | A(IRT) | 百老匯-第七大道線 | 1 | 1906年3月12日[1] | |
阿斯托廣場 | A(IRT) | 萊辛頓大道線 | 4 6 <6> |
1904年10月27日[1] | |
布利克街*[^ 16] | A(IRT) | 萊辛頓大道線 | 4 6 <6> |
1904年10月27日[1] | |
布利 | B(BMT) | 納蘇街線 | J Z |
1913年8月4日[2] | |
滾球綠地**†‡ | A(IRT) | 萊辛頓大道線 | 4 5 |
1905年7月10日[1] | |
寬街**†‡ | B(BMT) | 納蘇街線 | J Z |
1931年5月30日[2] | |
百老匯-拉法葉街**[^ 16] | B(IND) | 第六大道線 | B D F <F> M |
1936年1月1日[3] | |
布魯克林大橋-市政府**†[^ 17] | A(IRT) | 萊辛頓大道線 | 4 5 6 <6> |
1904年10月27日[1] | |
堅尼街** | B(IND) | 第八大道線 | A C E |
1932年9月10日[3] | |
堅尼街*[^ 18][^ 19] | B(BMT) | 百老匯線 | N R W |
1918年1月5日[2] | |
堅尼街*‡[^ 18][^ 19] | B(BMT) | 百老匯線 | N Q |
1917年9月4日[2] | |
堅尼街 | A(IRT) | 百老匯-第七大道線 | 1 2 |
1918年7月1日[1] | |
堅尼街*[^ 18] | A(IRT) | 萊辛頓大道線 | 4 6 <6> |
1904年10月27日[1] | |
堅尼街*[^ 18] | B(BMT) | 納蘇街線 | J Z |
1913年8月4日[2] | |
教堂公園道-110街 | B(IND) | 第八大道線 | A B C |
1932年9月10日[3] | |
教堂公園道-110街 | A(IRT) | 百老匯-第七大道線 | 1 | 1904年10月27日[1] | |
中央公園北-110街 | A(IRT) | 萊諾克斯大道線 | 2 3 |
1904年11月23日[1] | |
錢伯斯街*[^ 20] | B(IND) | 第八大道線 | A C |
1932年9月10日[3] | |
錢伯斯街** | A(IRT) | 百老匯-第七大道線 | 1 2 3 |
1918年7月1日[1] | |
錢伯斯街*[^ 17] | B(BMT) | 納蘇街線 | J Z |
1913年8月4日[2] | |
克里斯多福街-謝里登廣場 | A(IRT) | 百老匯-第七大道線 | 1 2 |
1918年7月1日[1] | |
市政府 | B(BMT) | 百老匯線 | N R W |
1918年1月5日[2] | |
科特蘭街*[^ 20] | B(BMT) | 百老匯線 | N R W |
1918年1月5日[2] | |
德蘭西街*[^ 21] | B(IND) | 第六大道線 | F <F> | 1936年4月9日[3] | |
迪克曼街† | B(IND) | 第八大道線 | A | 1932年9月10日[3] | |
迪克曼街 | ↓ | A(IRT) | 百老匯-第七大道線 | 1 | 1906年3月12日[1] |
東百老匯‡ | B(IND) | 第六大道線 | F <F> | 1936年4月9日[3] | |
埃塞克斯街*‡[^ 21] | B(BMT) | 納蘇街線 | J M Z |
1908年9月16日[11] | |
富蘭克林街 | A(IRT) | 百老匯-第七大道線 | 1 2 |
1918年7月1日[1] | |
福爾頓街*[^ 22] | A(IRT) | 百老匯-第七大道線 | 2 3 |
1918年7月1日[1] | |
福爾頓街*[^ 22] | A(IRT) | 萊辛頓大道線 | 4 5 |
1905年1月16日[1] | |
福爾頓街*‡[^ 22] | B(IND) | 第八大道線 | A C |
1933年2月1日[3] | |
福爾頓街*[^ 22] | B(BMT) | 納蘇街線 | J Z |
1931年5月30日[2] | |
大中央-42街**[^ 23] | A(IRT) | 萊辛頓大道線 | 4 5 6 <6> |
1918年7月17日[1] | |
大中央*†[^ 23] | A(IRT) | 42街接駁線 | S | 1904年10月27日[1] | |
大中央*‡[^ 23] | A(IRT) | 法拉盛線 | 7 <7> | 1915年6月22日[1] | |
格蘭街‡ | B(IND) | 第六大道線 | B D |
1967年11月26日[12] | |
哈萊姆-148街† | A(IRT) | 萊諾克斯大道線 | 3 | 1968年5月13日[1] | |
休斯頓街 | A(IRT) | 百老匯-第七大道線 | 1 2 |
1918年7月1日[1] | |
英伍德-207街† | B(IND) | 第八大道線 | A | 1932年9月10日[3] | |
萊辛頓大道/53街*‡[^ 11] | B(IND) | 皇后林蔭路線 | E M |
1933年8月19日[3] | |
萊辛頓大道/59街*‡[^ 12][^ 13] | B(BMT) | 百老匯線 | N R W |
1920年8月1日[2] | |
萊辛頓大道-63街*[^ 13] | 63街線 | F <F> N Q R |
1989年10月29日[13] | ||
大理石山-225街‡ | A(IRT) | 百老匯-第七大道線 | 1 | 1907年1月14日[1] | |
公園廣場*[^ 20] | A(IRT) | 百老匯-第七大道線 | 2 3 |
1918年7月1日[1] | |
王子街 | B(BMT) | 百老匯線 | N Q R W |
1917年9月4日[2] | |
雷克托街 | B(BMT) | 百老匯線 | N R W |
1918年1月5日[2] | |
雷克托街 | A(IRT) | 百老匯-第七大道線 | 1 | 1918年7月1日[1] | |
羅斯福島‡ | B(IND) | 63街線 | F <F> | 1989年10月29日[13] | |
南碼頭***†[^ 24] | A(IRT) | 百老匯-第七大道線 | 1 | 2009年3月16日[14] | |
泉街 | B(IND) | 第八大道線 | A C E |
1932年9月10日[3] | |
泉街 | A(IRT) | 萊辛頓大道線 | 4 6 <6> |
1904年10月27日[1] | |
時報廣場*†[^ 9] | A(IRT) | 42街接駁線 | S | 1904年10月27日[1] | |
時報廣場-42街**[^ 9] | A(IRT) | 法拉盛線 | 7 <7> | 1927年3月14日[1] | |
時報廣場-42街**[^ 9] | B(BMT) | 百老匯線 | N Q R W |
1918年1月5日[2] | |
時報廣場-42街**[^ 9] | A(IRT) | 百老匯-第七大道線 | 1 2 3 |
1917年6月3日[1] | |
華爾街‡ | A(IRT) | 百老匯-第七大道線 | 2 3 |
1918年7月1日[1] | |
華爾街 | A(IRT) | 萊辛頓大道線 | 4 5 |
1905年6月12日[1] | |
西四街-華盛頓廣場*** | B(IND) | 第六大道線、第八大道線 | A B C D E F <F> M |
1932年9月10日[3] | |
白廳街-南碼頭***‡[^ 24] | B(BMT) | 百老匯線 | N R W |
1918年1月5日[2] | |
世界貿易中心*†[^ 20] | B(IND) | 第八大道線 | E | 1932年9月10日[3] | |
世貿科特蘭 | A(IRT) | 百老匯-第七大道線 | 1 | 1918年7月1日[1] |
參見
[编辑]註釋
[编辑]- ^ 跳转到: 1.0 1.1 引用错误:没有为名为
ExpressExc
的参考文献提供内容 - ^ 雖然第二大道線在2017年1月1日啟用,但是BMT 63街線唯一的車站自1989年起就完全服務IND列車。2017年以前,1998至1999年間該線也曾經有定期列車營運。
- ^ 跳转到: 3.0 3.1 42街-布萊恩特公園/第五大道車站複合的兩組月台根據國際標準視為一個車站。
- ^ 跳转到: 4.0 4.1 4.2 14街/第六大道車站複合的三組月台根據國際標準視為一個車站。
- ^ 跳转到: 5.0 5.1 14街-第八大道車站複合的兩組月台根據國際標準視為一個車站。
- ^ 跳转到: 6.0 6.1 6.2 14街-聯合廣場車站複合的三組月台根據國際標準視為一個車站。
- ^ 跳转到: 7.0 7.1 34街-先驅廣場車站複合的兩組月台根據國際標準視為一個車站。
- ^ 跳转到: 8.0 8.1 兩個稱為「34街-賓州車站」的車站,單個供快車使用的內側島式月台與兩個供慢車使用的外側側式月台分開。緩急接續可以透過地下道進行,但在其他相鄰車站轉乘會更方便。該兩個車站沒有免費連接,因此不形成車站複合。
- ^ 跳转到: 9.0 9.1 9.2 9.3 9.4 時報廣場-42街/港務局客運總站車站複合的五組月台根據國際標準視為一個車站。
- ^ 乘搭反方向的列車沒有免費轉乘。
- ^ 跳转到: 11.0 11.1 萊辛頓大道/51-53街車站複合的兩組月台根據國際標準視為一個車站。
- ^ 跳转到: 12.0 12.1 萊辛頓大道/59街車站複合的兩組月台根據國際標準視為一個車站。
- ^ 跳转到: 13.0 13.1 13.2 萊辛頓大道-63街與萊辛頓大道/59街車站複合可以以地鐵卡出站轉乘。由於轉乘需要出閘再入閘,萊辛頓大道-63街車站不包括在車站複合內。
- ^ 跳转到: 14.0 14.1 59街-哥倫布圓環車站的兩組月台根據國際標準視為一個車站。
- ^ 跳转到: 15.0 15.1 168街車站複合的兩組月台根據國際標準視為一個車站。
- ^ 跳转到: 16.0 16.1 布利克街/百老匯-拉法葉街車站複合的兩組月台根據國際標準視為一個車站。
- ^ 跳转到: 17.0 17.1 布魯克林大橋-市政府/錢伯斯街車站複合的兩組月台根據國際標準視為一個車站。
- ^ 跳转到: 18.0 18.1 18.2 18.3 堅尼街車站複合的4組月台根據國際標準視為一個車站。
- ^ 跳转到: 19.0 19.1 BMT百老匯線在堅尼街分岔為沿百老匯的主線以及沿堅尼街的曼哈頓大橋線,形成兩組月台。後者較早啟用,原名為「百老匯」。因此,MTA將這兩個月台視為兩個分開車站。
- ^ 跳转到: 20.0 20.1 20.2 20.3 錢伯斯街-世界貿易中心/公園廣場/科特蘭街車站複合的4組月台根據國際標準視為一個車站。
- ^ 跳转到: 21.0 21.1 德蘭西街-埃塞克斯街車站複合的兩組月台根據國際標準視為一個車站。
- ^ 跳转到: 22.0 22.1 22.2 22.3 福爾頓街/百老匯-納蘇街車站複合的4組月台根據國際標準視為一個車站。福爾頓轉運中心以此複合的重組一部分而興建。
- ^ 跳转到: 23.0 23.1 23.2 大中央-42街車站複合的3組月台根據國際標準視為一個車站。
- ^ 跳转到: 24.0 24.1 南碼頭-白廳街車站複合的兩組月台根據國際標準視為一個車站。
參考資料
[编辑]- ^ 跳转到: 1.00 1.01 1.02 1.03 1.04 1.05 1.06 1.07 1.08 1.09 1.10 1.11 1.12 1.13 1.14 1.15 1.16 1.17 1.18 1.19 1.20 1.21 1.22 1.23 1.24 1.25 1.26 1.27 1.28 1.29 1.30 1.31 1.32 1.33 1.34 1.35 1.36 1.37 1.38 1.39 1.40 1.41 1.42 1.43 1.44 1.45 1.46 1.47 1.48 1.49 1.50 1.51 1.52 1.53 1.54 1.55 1.56 1.57 1.58 1.59 1.60 1.61 1.62 1.63 1.64 1.65 1.66 1.67 Fischler, p. 239-240
- ^ 跳转到: 2.00 2.01 2.02 2.03 2.04 2.05 2.06 2.07 2.08 2.09 2.10 2.11 2.12 2.13 2.14 2.15 2.16 2.17 2.18 2.19 2.20 2.21 2.22 2.23 2.24 2.25 2.26 2.27 Fischler, p. 241-242
- ^ 跳转到: 3.00 3.01 3.02 3.03 3.04 3.05 3.06 3.07 3.08 3.09 3.10 3.11 3.12 3.13 3.14 3.15 3.16 3.17 3.18 3.19 3.20 3.21 3.22 3.23 3.24 3.25 3.26 3.27 3.28 3.29 3.30 3.31 3.32 3.33 3.34 3.35 3.36 3.37 3.38 3.39 3.40 3.41 3.42 3.43 3.44 Fischler, p. 243-244
- ^ Fitzsimmons, Emma G. Subway Station for 7 Line Opens on Far West Side. The New York Times. September 10, 2015 [September 13, 2015].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5-09-14).
- ^ New York Times, New Subway Station Open (页面存档备份,存于互联网档案馆), April 15, 1906, page 1
- ^ Express to 221st Street: Will Run In the Subway To-day–New 181st Street Station Ready. (PDF). [2016-09-01]. (原始内容存档 (PDF)于2021-12-22).
- ^ New York Times, untitled (页面存档备份,存于互联网档案馆), January 22, 1911, page X11
- ^ TRAINS TO SHIP CANAL.; But They Whiz by Washington Heights Stations. (PDF). [2016-09-01]. (原始内容 (PDF)存档于2022-05-24).
- ^ Merritt, A. L. Ten Years of the Subway (1914). www.nycsubway.org. Interborough Bulletin. 1914 [March 19, 2017].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9-04-08) (英语).
- ^ New York Times, Farthest North in Town by the Interborough (页面存档备份,存于互联网档案馆), January 14, 1907, page 18
- ^ New York Times, Mayor Runs a Train Over New Bridge (页面存档备份,存于互联网档案馆), September 17, 1908, page 16
- ^ Perlmutter, Emanuel. SUBWAY CHANGES TO SPEED SERVICE: Major Alterations in Maps, Routes and Signs Will Take Effect Nov. 26 (PDF). nytimes.com. The New York Times. November 16, 1967 [7 July 2015].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1-10-30).
- ^ 跳转到: 13.0 13.1 New York City Subway IND Division Timeline. www.nycsubway.org. [2009-05-31].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9-02-04).
- ^ MTA Opens New South Ferry Station (页面存档备份,存于互联网档案馆) Retrieved May 31, 2009
延伸閱讀
[编辑]- Fischler, Stan. The Subway: A Trip Through Time on New York's Rapid Transit. H & M Productions II Inc. 1997. ISBN 1-882608-19-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