袁大化
袁大化 | |
---|---|
新疆都督 | |
任期 1911年—1912年 | |
前任 | 溫世霖 |
继任 | 楊增新 |
个人资料 | |
出生 | 1851年 大清安徽省涡阳县青疃镇 |
逝世 | 1935年(83—84歲) 中華民國天津 |
国籍 | 中華民國 |
袁大化(1851年—1935年),字行南,安徽涡阳县青疃镇人。清朝末代甘肃新疆巡抚。
生平
[编辑]1851年,袁大化生於安徽涡阳县殷廟集,幼時家境貧寒,被母舅養大成人,考中秀才,後投身吳大澂的鞏綏軍,1880年時中俄伊犁條約破裂,吳大澂領三品卿銜去吉林督辦,袁氏也隨軍前往,結識戴宗骞和李金鏞。次年2月至6月,到吉林勘察,結束後又赴寧古塔、琿春設防。伊犁條約改訂後,朝廷命吳大澂就地練兵,於是袁氏協助李金鏞開墾屯田,安撫流民。1888年,隨李金鏞轉去督辦漠河金礦礦務。
1890年8月,李金鏞去世,李鴻章即電令袁大化代理總辦,同時致信黑龍江將軍依克唐阿,舉薦袁大化主辦礦務。漠河金礦系官督商辦,但實則仿照現代公司股份制,袁氏接任後首重人事和諧,對員工安撫,對鎮邊將領亦多方籠絡。到1892年,三年時間已大有成效,因此被李鴻章請獎,連升三級,成為二品大員。後因金廠報銷問題與戶部不合,加之與欽差大臣延茂的衝突,乃於1896年因觀音山金礦問題被參革職。
1897年,復出改授直隸委用道,調查河工。1898年末,袁大化回涡阳省亲时遇到刘朝栋起义,为负责镇压的徐州总兵刘青熙出谋划策。1899年,奉命署理清河道。次年,拳亂起,維護地方治安。1901年,慈禧和光緒經保定回京時受到召見。1902年,廣宗縣起景廷賓之亂,定亂有功,授奉天東邊道。1903年,調補福建興泉永道,隨即受到大學士孫家鼐舉薦,任安徽全省礦物總局總辦,開發安徽銅礦。不久辭去該職轉任江蘇徐州道,又於1906年4月升任山東按察使,11月,升調河南布政使,次年7月,代理河南巡撫。在河南期間,著手制定實業會社章程,推行植樹造林以及修路墾荒,吸收流民。1908年2月,擢升山東巡撫,不久父親病逝,回家守孝。
1910年10月,授甘肃新疆巡抚,次年正月28日前往赴任,6月11日,抵達迪化任所。10月10日,武昌首義後袁大化加強新疆的防務,設立衛隊,改編巡防營,並奏請朝廷分遣水陸南下鎮壓。次年,革命党人刘先俊等人在迪化起义隨即被平定。1911年11月19日,馮特民和楊纘緒在伊犁起事,伊犁将军志锐被殺,推戴广福为新伊大都督府都督,並致電袁大化接受革命,以都督相讓,袁氏不為所動,派兵进剿,是為伊新(迪化)戰爭。1912年2月12日,清帝逊位,袁大化遂称病辞职,但获得北京方面慰留。6月5日,離開新疆到天津梁園閒居。1917年张勋复辟时,授议政大臣。1924年12月,宣統被逼出宮,和羅振玉等元老出面抗議。1935年,袁大化逝世于天津,時年85歲。
著作
[编辑]- 《新疆伊犂亂事本末》
参考文献
[编辑]- 袁大化《東遊日記》
- 王家儉《是清朝的忠臣還是民國的罪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