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山院摩崖造像
此條目或許过多或不当使用受版权保护的文字、图像及多媒体文件。 (2024年6月9日) |
青山院摩崖造像 | |
---|---|
大足区文物保护单位 | |
地址 | 重庆市大足区龙石镇万福村 |
分类 | 石窟寺及石刻 |
时代 | 宋 |
认定时间 | 2020年12月7日 |
青山院摩崖造像,位於重慶市大足區龍石鎮萬福村(舊龍石鄉龍門村8組),雕刻於宋代。1986年1月22日公布為大足縣文物保護單位,2020年12月7日公布為大足區文物保護單位[1]。
簡介
[编辑]青山院始建於清康熙三十七年,咸豐二年、十一年維修。坐北向南,四合:佈局,現存前殿、正殿、廂房。正殿面闊三間16公尺,進深三間8.35公尺,高7.15公尺,木結構,歇山頂,抬梁式梁架,七架梁。柱端及梁上彩畫回紋。殿中存一高1.5公尺,長5公尺,寬1.5公尺的虎腳石神台,正面浮雕」雙鳳朝陽」及卷草圖案。
青山院位於龍石鎮萬福村九龜山頂,寺廟依山勢而建,主體建築縱向佈局,座北朝南,建築占地2000平方公尺。寺院始建時間不明,清乾隆、咸豐年間都曾重修,估計始建於明代。寺院山門已毀,存兩層基台以及前、後兩重殿。第一重基台高2.5公尺,第二重基台高1.6公尺。前殿面闊六柱五間,寬16公尺,進深七間,深10公尺,穿鬥式屋架,懸山頂。後殿面闊四柱三間,寬16公尺,進深五柱四間,深8.4公尺,為抬梁式和穿鬥式結合的屋架結構;檁上墨書有康熙三十七年、咸豐二年維修年款。左右廂房已毀,現為信眾仿修的廊宇。後殿另保存有石質經幢1座,木匾1塊。
青山院摩崖造像分佈于青山院後殿緊臨的獨立石堡上,造像4龕,分佈在高1、寬3.5公尺的崖壁上。龕形均為方形,造像為佛教題材:一佛二弟子二菩薩、地藏,文殊、普賢等。其中,右起第2號龕距地坪4公尺,龕口方向183°,寬1.4、高0.98、深0.3公尺。共4龕,存高浮雕造像10軀,位於長8公尺,寬5公尺的崖壁上。1號龕普賢騎白象,前為牽象奴,惜殘。2號龕平頂,高1.34公尺,寬0.86公尺,深0.24公尺;內容為一佛二菩薩二弟子,佛像頭、手殘,坐於蓮台之上;站弟子高0.59公尺,肩寬0.18公尺;站菩薩高0.66公尺,肩寬0.17公尺,亦殘,略見大形。3號龕,弧形頂,高0.92公尺,寬0.72公尺,深0.2公尺;刻地藏菩薩,高0.66公尺,肩寬0.24公尺;身穿哉字領通肩袍,左手捧缽於胸,右手執錫杖於胸前,善跏趺坐於蓮花座上,座高0.18公尺。4號龕,高0.83公尺,寬0.63公尺,深0.23公尺,刻文殊騎獅,惜殘。
造像分佈在長8公尺、寬5公尺的崖壁上,共4龕10尊,皆為長方形平頂龕。造像有佛、菩薩、弟子等。其中,2號龕長1.34公尺、寬0.86公尺、進深0.24公尺,造像為一佛二菩薩二弟子。4號龕長().83公尺,寬0.67公尺,進深0.23公尺,文殊坐於獅背上,前有牽獅人。該造像部分已殘。[2][3]。
參考資料
[编辑]- ^ 重庆市大足区人民政府关于公布第一批大足区文物保护单位的通知(大足府发〔2020〕45号). 重庆市大足区人民政府. 2020-12-07 [2024-06-09].
- ^ 《中國文物地圖集‧重慶分冊》
- ^ 《重慶文物總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