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转到内容

高麗行政區劃

维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书
高丽五道两界图

背景

[编辑]

高丽建国初期北边大概在今大同江以北龙兴江一线与渤海国对峙。

936年-943年,高丽北扩到今朝鲜元山市。993年,高丽西北部到达鸭绿江

高丽蒙古战争后,高丽北部的東界、北界被蒙元占领,成为元朝的双城总管府东宁府,隶属于元朝辽阳行省。济州岛也长期成为蒙古人的直接管辖地“耽罗军民总管府”负责防倭和高丽海外侨民事务。元末期,高丽积极北拓,收复北部被蒙古占领的土地。

1388年,在明朝击败中国东北地区的北元军队后的第一年,明太祖欲建立铁岭卫以取代元朝中国东北朝鲜半岛北部的开元路。由于高丽声称对开元路朝鲜半岛北部地区拥有主权,[1]明朝放弃了开元路朝鲜半岛北部的领地,并将铁岭卫改置于辽东奉集堡(今辽宁沈阳东南奉集堡)。[2]1393年,铁岭卫又从奉集堡移至银州(今辽宁省铁岭市)。[3]朝鲜王朝初期,李成桂对朝鲜半岛图们江流域加强了管理,招抚居住在该地区的女真人,最终使图们江鸭绿江成为中朝两国的界河。

建置沿革

[编辑]
  • 顯宗三年(1004年),廢十二節度,改置五都護。
  • 顯宗九年(1010年),改置三京(东京今庆州、南京今首尔、西京今平壤)、四都護、八牧、五十六知州郡事、二十八鎭將、二十縣令。四京(开城加三京)、八牧、十五府、一百二十九郡、三百三十四縣、二十九鎭。
  • 高丽中期逐渐形成五道兩界:楊廣道(今京畿道忠清道)、慶尚道全羅道交州道(今江原道)、西海道(今黄海道)、東界(今江原道东)、北界(今平安道)。
  • 高丽后期,形成京畿、杨广道、庆尚道、全罗道、交州江陵道、西海道、东北面、西北面。

行政区划

[编辑]

高丽一级政区沿革情况一览:

新罗九州 行政区划 1009之前的诸道 1009之后的诸道 现在
汉州 京畿 京畿 京畿 开城
扬州牧 关内道 西海道 黄海道
黃州牧 黄海北道
海州牧 黄海南道
廣州牧 楊廣道 京畿道
忠州牧 中原道 忠清北道
熊州 清州牧
公州牧 河南道 忠清南道
全州 全州牧 江南道 全罗道 全罗北道
武州 罗州牧 海阳道 全罗南道
昇州
尚州 尚州牧 岭南道 庆尚道 庆尚北道
康州 晋州牧 山南道 庆尚南道西部
良州 岭东道 庆尚南道东部
朔州 -- 朔方道 交州道 江原道
溟州 不適用 东界双城总管府
不適用 不適用 浿西道 北界东宁府 平安道

参考文献

[编辑]
  1. ^ 《高丽史》辛禑14年:铁岭迤北,历文、高、和、定、咸等诸州以至公崄镇,自来悉是本国之地
  2. ^ 《明太祖实录》卷189
  3. ^ 《明太祖实录》 卷227

参见

[编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