鸡足山楞严塔
外观
鸡足山楞严塔 | |
---|---|
大理白族自治州文物保护单位 | |
地址 | 云南省大理州宾川县 |
坐标 | 25°58′24″N 100°21′31″E / 25.973406°N 100.358595°E |
分类 | 古建筑 |
时代 | 民国 |
编号 | 第二批 |
认定时间 | 2003年8月22日 |
楞严塔,位于云南省大理州宾川县鸡足山天柱峰顶的金顶寺内,是一座密檐式佛塔,建于民国十八年(1929年)。2003年公布为第二批大理州文物保护单位。
历史
[编辑]天柱峰顶在明朝之前已有一座方塔,名为放光塔,后倾颓[1]。明万历二十八年(1600年),御史孙愈贤捐资修建光明宝塔[1]。清康熙三十年(1691年),寺内大火,除金殿和塔外均被烧毁;次年云贵总督范承勋、提督诺穆图问起火灾原因,有僧人言建塔以来屡次发生火灾,请求拆除光明宝塔,范承勋同意拆除,并建起天一阁[1][2]。民国十八年(1929年),云南省政府主席龙云游览鸡足山,应僧人、士绅之请,筹款在光明宝塔原址建楞严塔。1932年动工,1934年建成,耗资100万元滇币。[1]在抗日战争时期,楞严塔成为驼峰航线的重要航标[2][3]。“文革”期间,鸡足山的金顶寺等各寺庙遭到严重破坏[1],红卫兵曾计划炸毁楞严塔,但未能实施[4][5]。1983年,政府拨款维修[1]。2006年12月至次年3月,进行大规模维修装饰,耗资100万元[6][1]。
建筑
[编辑]楞严塔为十三级方形密檐式空心砖塔,通高42米,边长6.4米,塔内分为七层,第一层中央立中心柱,以木梯盘旋而上。二层四周设有外回廊,围铁护栏。其余各层间设木隔板,一角有爬梯供登临,各层四面设券顶窗洞。塔刹为葫芦宝顶。[7][2][8][9]一层外壁上镶嵌着周钟岳撰文、陈荣昌书《鸡足山楞严塔碑铭》,二层外壁上镶嵌着龙云题“法相庄严”碑[1]。
参考资料
[编辑]- ^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宾川县地方志编纂委员会办公室编. 鸡足山志. 昆明: 云南人民出版社. 2012: 129-131. ISBN 978-7-222-10355-9.
- ^ 2.0 2.1 2.2 大理州文化体育局 编; 王峥嵘 主编. 大理州文物保护单位大全. 昆明: 云南民族出版社. 2016: 237–238. ISBN 978-7-5367-7247-2.
- ^ 洪永忠. 宾川鸡足山楞严塔. 大理日报. 2013-05-15 [2023-08-28].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3-08-28).
- ^ 周元川著. 蹉跎 漩涡. 北京: 团结出版社. 2016: 187. ISBN 978-7-5126-4390-1.
- ^ 赵守值著. 赵守值文选集 散文卷. 昆明: 云南人民出版社. 2013: 106. ISBN 978-7-222-11285-8.
- ^ 云南省地方志编纂委员会编纂. 云南小康年鉴 2007. 昆明: 云南人民出版社. 2007: 421. ISBN 978-7-222-05310-6. CNKI N2016120315002043.
- ^ 云南省住房和城乡建设厅编. 云南艺术特色建筑物集锦. 昆明: 云南美术出版社. 2010: 54. ISBN 978-7-5489-0143-3.
- ^ 夏光辅著. 云南科学技术史稿. 昆明: 云南人民出版社. 2016: 290. ISBN 978-7-222-14564-1.
- ^ 陈云峰,张俊编著. 云南古塔建筑 上. 昆明: 云南美术出版社. 2008: 146. ISBN 978-7-80695-797-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