草稿:錦湖里
您所提交的草稿仍需改善。在2024年12月4日由Hotaru Natsumi (留言)审阅。
如何改善您的草稿
|
錦湖里是臺灣臺南市北門區的一個行政區,曾是舊時學甲十三庄的莊頭之一,目前行政區曾劃為北門區錦湖里。[1]其境內有北馬、新渡仔頭、舊渡仔頭、珠蘆塭、大白米、小白米等6個聚落,[2]也因里的範圍在八掌與急水兩溪之間的低勢區域,每遇雨勢較大時便不時造成淹水災害,故而被定為臺南市自主防災社區。[3]
地理位置
[编辑]整個錦湖里大抵位於北門區的東北角,東邊為學甲區的三慶里,南邊則是學甲區光華里與部分三慶里,西邊緊鄰蚵寮里與雙春里,北邊又隔著八掌溪與嘉義布袋鎮的復興里以及義竹鄉村官和、官順、竿子寮等聚落相望。[1][4]
脈絡
[编辑]據一般說法本里乃是由郭姓先民所初墾,而行政區所涵蓋範圍幾乎也多位於八掌溪南岸,且因開墾之初與溪北的嘉義往來之處設有一渡頭,故而舊時此地稱之為渡仔頭。日後隨著其他先民的入墾,加上原墾戶在墾地擴增後邀聘一些佃農入墾,因而庄頭所在區域便逐漸擴大,其後又擴展涵蓋出了北馬、舊渡仔頭、新渡仔頭、珠蘆塭、大白米、小白米等聚落。[5][6]
本里境內的傳統聚落各個脈絡典故約略為:
又稱北馬寮仔,北馬地名的由來有兩種說法,一說為北邊的庄頭有一戶人家養馬故稱為北馬,另一說法則是此地稱因位於舊時學甲十三庄最北邊故稱為大北尾,然因閩南話「尾」(bué/bé)與「馬」(bé)兩字念法甚為接近,久而久之便逐漸訛傳遂成為北馬。[7][8]
分有新舊渡仔頭,舊渡仔頭是早期傳統學甲十三庄與嘉義義竹鄉的菅仔寮往來渡頭地,然因地處八掌溪畔自開庄以來不斷有水患之憂,故而曾數次進行遷庄,第一次位於清末之際,先是遷移到今日錦湖國小的東北方。之後在日治時期又因水患再犯,於昭和初年再行遷村,而其中參與此次遷村的多為郭姓庄民。其後雖然於1957年政府在八掌溪畔興建了北馬堤防,企圖讓八掌溪所經的河道能穩定下來,只是每當較大的風災或豪雨之後,渡子頭仍然難逃水患災奈,於是渡仔頭今日仍是北門區的淹水受災區。[9]
新渡仔頭
是在日治時期的水患再犯後,部分郭姓族人所遷移建立的新庄頭,而為與原庄頭在名稱上的分別,故而此庄又稱之為新渡仔頭。此為因兩庄有同姓氏之故,除了庄名加上新外,此庄亦建有庄廟,並且廟名取為新吳保宮,以示兩庄之間的關聯性。[8]
珠蘆塭
為日治時期劉思齊與其家族所建之小聚落,劉氏為學甲下溪洲仔人,「塭」其字義為水產養殖場的一種模式,通常多會出現在海水流通的濱海地區,一般則是俗稱為塭仔。此地原本無人居住故而亦無房舍,直到日治時期劉思齊與其弟劉望及其叔叔劉三幸曾在此經營魚塭,因商請劉海連於此建寮房以方便照料魚塭,遂而方開始有人煙與屋舍,不過也僅3戶左右。[9][8]
大白米
起初開墾為日治時期陳氏其原本是灰窯港人,陳氏一開始並非開墾此地,而是在今日蚵寮里的新圍仔東南邊中崙仔附近,約莫於日治時期才落腳到大白米聚落。一開始開墾便同時進行耕地作農以及圍塭養殖,也因在墾地西南方有一窪水池,陳氏便引水灌溉水稻引此此窪水池又成為白米仔窟,而聚落名稱便跟著稱為白米。[9] 而另一說法則是,此地原稱為白美仔,因在日據時期有一個竊賊進入本庄偷竊農作物(蔥蒜類農作),當時被庄人發現後逃跑時因病發作而暴斃,次日報紙在報導此事件時誤將白美寫成白米,其後便將錯就錯沿用至今。[8]
小白米
初始為由陳啟所開墾,在白米庄頭中有一大一小兩個聚落,大白米聚落位於北邊,而另一個聚落因較後形成,並且也因人口戶數較少,為區分兩聚落故稱之為小白米。[9]
清代時傳統的學甲聚落發展,是以中洲與學甲為中心並向各方進行移墾,日後逐漸形成兩個生活影響圈,其分別發展為中洲生活影響圈以及學甲生活影響圈,其中錦繡里則屬於中洲生活影響圈。[10]而今日所稱的錦繡里名稱的由來,其原因乃是臺灣在光復後,居於本里大北馬大門內的當地頗具名望人士郭山藻先生,有一次在回大陸漳州龍溪縣石保村錦湖社祖籍地省親,返臺後因思念與感懷其大陸的祖居地,在經過庄民們同意後便將此地改稱為錦湖。[1][2]
交通
[编辑]早期的錦湖里北有八掌溪南有急水溪,也因介於兩河流之間,因此對外大多是以水路為主,只是兩河的水流不穩,並每逢大雨便造成水患,目前幾乎完全沒有交通作用。[9]不過,隨著近年來公路的尤其是快速道路建設,使得位處於北門東北的錦湖里交通跟著也頗為發達,其中有61快速道路與臺17線,以及南市1與2號加上等道路,路經或鄰近錦湖里。
61號快速與臺17線兩道路在經過錦湖里時為呈現重疊情形,61快速道路為高架因而臺17於平面道路,兩道路由本里西北向西南向而行,在出里區域之後約300公尺處叉開。南1線自進入錦湖里後,經過北馬仔聚落,一直向南而行直至將軍區的仁和里,此路段其全長約為12公里。而南2號道路在渡仔頭吳保宮附近與南1號道路交叉,之後分別向東南與西南而下出本里,分別進入學甲三慶里與北門區蚵仔里。[11]
機關教育單位
[编辑]錦湖國民小學為錦湖里唯一的一所公立教育單位,自1945年設校至今已近80年,其原是蚵寮國校渡仔頭分校,主要學生來源為北馬、渡仔頭、新渡仔頭、白米等四個區域,也因少子化之故,目前學生數不到百人 。[12][1][13]
宗教
[编辑]錦湖里境內各聚落除珠蘆塭與小白米外,各聚落皆有各自的信仰廟宇,渡仔頭為吳保宮建廟於1970,主祀為吳府千歲,陪祀則有中壇元帥、觀音佛祖、保生大帝、虎爺將軍、宋江爺等,該廟於1990年再行重建。此外,在渡子頭還有一間私人家壇紫雲寺,其主祀為觀音三媽。[14][15]新渡仔頭新吳保宮於1983年建廟,新吳保宮主祀亦為吳府千歲,其為當初由渡仔頭遷村時,由原母庄吳保宮所分祀,而為了與原廟區分故又稱為新吳保宮。[16][9]北馬的太興宮於1983年建廟,主祀為中壇元帥,陪祀神祇則有註生娘娘、福德正神、虎爺等。[17][15]大白米的吳福宮於1981建廟,之後又於2007年增建拜亭,主祀為吳府千歲,陪祀神祇亦有觀音佛祖、虎爺、城隍、城隍夫人、太子爺、夫人媽等。[18]
至於小白密聚落雖無宮廟,然而整個聚落的民眾卻有共祀天上聖母、福德正神以及四面佛等神佛,此外,其聚落雖與大白米相鄰,卻不以大白米的吳福宮為公廟,聚落民眾卻是多前往灰窯港天封宮,而此乃因灰窯港是其母庄之故。[9]
產業
[编辑]早期錦湖里因位於八掌溪與急水溪兩河流之間,基於水源豐富之便,因此早期多以捕魚以及養殖為主要產業,尤其是北馬、珠蘆塭、大小白米等聚落。然而沒從事漁事的聚落便發展農業,隨著農業的發展與進步加上地質關係,目前洋香瓜及蒜頭成為錦湖里的特色農產。 [4][2]
參考資料
[编辑]- ^ 1.0 1.1 1.2 1.3 臺南市里鄰編組及調整 : 北門區 17. 臺南市北門區公所.
- ^ 2.0 2.1 2.2 臺南市北門區公所. 臺南市北門區公所. 區公所-北門區. [2024-10-02].
- ^ 101年度 北門區錦湖里 | 基本資料 | 台南市水患自主防災社區. www.tainanfrc.com.tw. [2024-10-02].
- ^ 4.0 4.1 聯合里辦公處、各里簡介. 嘉義市西區區公所. [2024-10-02] (中文(臺灣)).
- ^ 臺南市北門區公所. 臺南市北門區公所. 區公所-北門區. [2024-10-02].
- ^ 臺南市北門區公所. 臺南市北門區公所. 區公所-北門區. [2024-10-02].
- ^ 周宗楊. 海風牽引臺17 從北馬仔到灣裡. 臺南: 臺南市政府文化局. 2014: 21–104. ISBN 978-986-04-3025-7.
- ^ 8.0 8.1 8.2 8.3 黃文博. 南瀛地名誌:北門區卷. 臺南: 臺南縣政府. 1998: 82–115. ISBN 9789570212020.
- ^ 9.0 9.1 9.2 9.3 9.4 9.5 9.6 黃文博. 倒風內海及其庄社. 臺南: 臺南市政府文化局. 2013: 121–203. ISBN 978-986-03-5211-5.
- ^ 戴文鋒(主編). 南瀛歷史、社會與文化II. 臺南: 臺南市政府文化局. 2010: 355–404. ISBN 9789860236552.
- ^ 黃文博. 174山海戀 從蘆竹溝到楠西. 臺南: 臺南市政府文化局. 2014: 22–87. ISBN 978-986-04-3027-1.
- ^ 詳細資料. school.tn.edu.tw. [2024-10-02].
- ^ 台南市錦湖國民小學::::兒福聯盟-傳愛偏鄉,讓孩子更好. i.children.org.tw. [2024-10-02] (Chinese (Taiwan)).
- ^ 北門吳保宮. 中央研究院人社中心地理資訊科學研究專題中心. 2011-07-20.
- ^ 15.0 15.1 黃文博. 南瀛刈香誌. 臺南: 臺南縣立文化中心. 1994: 25–29. ISBN 957-00-2651-0.
- ^ 新渡子頭新吳保宮. 文化資源地理資訊系統. [2024-10-02] (中文(臺灣)).
- ^ 太興宮. 文化資源地理資訊系統. [2024-10-02] (中文(臺灣)).
- ^ 吳福宮. 文化資源地理資訊系統. [2024-10-02] (中文(臺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