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转到内容

Talk:王白淵

页面内容不支持其他语言。
维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书
          本条目页依照页面评级標準評為初级
本条目页属于下列维基专题范畴:
传记专题 (获评初級低重要度
这个條目属于传记专题的一部分,用于整理和撰写维基百科中的人物条目。欢迎任何感兴趣的参与者加入这个专题参与讨论
 初级  根据专题质量评级标准,本条目页已评为初级
   根据专题重要度评级标准,本條目已评为低重要度
台灣专题 (获评初級低重要度
本条目页属于台灣专题范畴,该专题旨在改善中文维基百科台灣类内容。如果您有意参与,请浏览专题主页、参与讨论,并完成相应的开放性任务。
 初级  根据专题质量评级标准,本条目页已评为初级
   根据专题重要度评级标准,本條目已评为低重要度

2014/9/26 (五) 「王白淵」詞條「他人評價」的部份,國民政府及親官方作家究竟如何評價王白淵這個人,以及他的文章,編者目前因欠缺相關資料,無法動筆。期待有心人士努力發掘。--劍如冰留言2014年9月26日 (五) 05:17 (UTC)[回复]


外部链接已修改

[编辑]

各位维基人:

我刚刚修改了王白淵中的1个外部链接,请大家仔细检查我的编辑。如果您有疑问,或者需要让机器人忽略某个链接甚至整个页面,请访问这个简单的FAQ获取更多信息。我进行了以下修改:

有关机器人修正错误的详情请参阅FAQ。

祝编安。—InternetArchiveBot (報告軟件缺陷) 2018年6月9日 (六) 18:50 (UTC)[回复]

相關研究

[编辑]

自條目內文移動,供有興趣的讀者深入研究。默然留言2021年1月29日 (五) 04:20 (UTC)[回复]

博碩士論文

[编辑]

使用「台灣博碩士論文知識加值系統」查詢,到2014年9月15日為止,已知的有:

  • 劉怡臻,〈王白淵における啄木文学の受容〉,國立台灣大學日本語文學研究所碩士論文,2013年。
  • 蘇雅楨,〈王白淵的文化活動與精神歷程〉,國立政治大學台灣文學研究所碩士論文,2009年。
  • 李怡儒,〈王白淵生平及其藝術活動〉,國立中正大學台灣文學所碩士論文,2008年。
  • 高梅蘭,〈王白淵作品及其譯本研究──以《蕀の道》為研究中心〉,國立臺北教育大學語文教育學系碩士班,碩士論文,2005年。
  • 柳書琴,〈荊棘之道——旅日青年的文學活動與文化抗爭〉,國立清華大學中國文學系博士論文,2000年。

論文集論文

[编辑]

使用「台灣文史哲論文集論文篇目索引系統」查詢,到2014年9月15日為止,已知的有:

  • 趙天儀,〈台灣新詩的出發:試論張我軍與王白淵的詩及其風格〉,《台灣現代詩史論:台灣現代詩史研討會實錄》。

期刊論文、評介

[编辑]

使用「台灣期刊論文索引系統」查詢,到2014年9月15日為止,已知的有:

  • 林明理,〈從寫實的沉鬱走向浪漫的詩想─讀王白淵的詩〉,2013年10月《笠詩刊》,頁166~171。
  • 王文仁,〈詩畫互動下的個人生命與文化徵象--王白淵及其《荊棘之道》的跨藝術再現〉,2010年12月《東華漢學》。
  • 蘇雅楨,〈論王白淵《蕀の道》的美學展演 〉,2010年10月《台灣文學評論》。
  • 簡素琤,〈從二元對立到梵我合一--論泰戈爾甘地印度哲學對王白淵思想的影響 〉,2009年6月《台灣史料研究》。
  • 林銘章,〈王白淵(1902-1965) 〉,2007年12月《傳記文學》。
  • 卓美華,〈現實的破繭與蝶舞的耽溺--王白淵其詩其人的矛盾與調和之美 〉,2005年7月《文學前瞻》。
  • 郭誌光,〈「真誠的純真頁」與「原魔」--王白淵反殖意識探微 〉,2004年10月《中外文學》。
  • 柳書琴,〈反現代與反殖民論述的演繹:王白淵的泰戈爾論與甘地論 〉,2004年6月《成大歷史學報》。
  • 謝里法,〈王白淵「正告外省人諸公」 〉,2004年1月1日到1月14日《Taiwan News財經‧文化周刊》。
  • 張正霖,〈日據時期台灣新美術運動保守風格的總體脈絡與意識形態分析〉,2002年1月15日第11期《文化

研究月報》。

  • 楊雅惠,〈詩畫互動的異境--從王白淵、水蔭萍詩看日治時期臺灣新詩美學與文化象徵的拓展 〉,2003年5月《台灣詩學學刊》。
  • 莫渝,〈嗜美的詩人--王白淵論〉,2001年10月《台灣詩學學刊》。
  • 葉笛,〈王白淵的荊棘之路〉,2001年6月《台灣文學評論》。
  • 莊惠惇,〈走在荊棘路上--左翼詩人王白淵〉,2000年11月《台北畫刊》。
  • 毛燦英、板谷榮城/著,黃毓婷/譯,〈盛岡時代的王白淵〉,2000年7月《文學台灣》。
  • 毛燦英、板谷榮城/著,黃毓婷/譯,〈盛岡時代的王白淵〉,2000年4月《文學台灣》。
  • 倪再沁等人,〈臺灣美術評論全集出版專輯〉,2000年6月《藝術家》。
  • 何義麟,〈臺灣知識人の對日觀--謝南光と王白淵を中心として〉,2000年6月《淡江史學》。
  • 謝里法王昶雄,〈民生主義文化鬪士王白淵〉,1983年11月《台灣文藝》。
  • 宋冬陽,〈日據時代台灣新詩遺產的重估〉,1983年7月《台灣文藝》。
  • 龍瑛宗,〈張文環與王白淵〉,1982年5月《台灣文藝》。

報紙的文章

[编辑]
  • 巫永福,〈緬懷王白淵〉,1985年3月20日,民眾日報。
  • 陳才崑,〈文化地鼠王白淵搬厝〉,1992年4月3日,自立早報。

書籍(包括其內的單篇文章)

[编辑]
  • 蔡建鑫,《道無行人: 論王白淵<<蕀之道>>的抒情象徵》,台南市,國家台灣文學館,2007年。
  • 鄭清文,〈綠島小夜曲〉,《小國家大文學》,玉山社出版,2000年10月。
  • 羅秀芝,《台灣美術評論全集:王白淵》,臺北市 : 藝術家出版社,1999年。
  • 謝里法,《我所看到的上一代》,台北縣:望春風文化,1999年。
  • 王昶雄,〈『王』姓儒生,『白』色遭遇,『淵』底生涯」〉,《阮若打開心內的門窗》,前衛出版社,1998年。
  • 陳芳明,《左翼文學-殖民地文學運動史論》,麥田出版社,1998年。
  • 謝里法,〈王白淵,民主主義的文化鬥士〉,《台灣出土人物誌》,前衛出版社,1997年。
  • 莊永明,〈台灣的啄木鳥〉,《台灣紀事》,時報文化,1989年。

待確定出處的文章

[编辑]
  • 陳千武,「王白淵 ─ 走過荊棘的詩人」
  • 橋本恭子,〈尋找魂的故鄉:王白淵日本時期的思想形成以《荊棘之道》為主〉,2000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