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转到内容

User:Amazingloong/沙盒/城镇化

本页使用了标题或全文手工转换
维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书
2005年各國城市化程度

城镇化,又称城市化,是指人口不断向城市聚集,城市数量和规模不断膨胀的现象。一般都市化程度的大小是以都市人口占全国人口的比例来评定,数值越高,都市化程度越高。

基本概念

[编辑]

名称起源

[编辑]

Urbanization

中文译名

[编辑]

城镇化,城市化,都市化

衡量指标

[编辑]

城镇化水平

[编辑]

城镇化水平,又称城市化水平或城市化率,是衡量一个特定区域内城市化发展程度的数量指标,它的具体计算一般使用一定地域内的城市人口占总人口百分比来表示,但因统计口径会存在差异。[1]

历史背景

[编辑]

世界城镇化进程

[编辑]

城镇化速度与城镇化水平的关系是,在城镇化初期,城镇化水平和城镇化速度均较低,随着进入快速城镇化时期,城镇化速度开始增快,城镇化水平也逐步提高,但进入高度城镇化时期,城镇化水平维持在较高水平,但城镇化速度则减低甚至在一定程度上负增长。

评价体系

[编辑]

城镇化水平,除单独的人口比率衡量外,还有一整套整体的评价体系,包括:城市人口比重,包括非农业人口、居住城区的农业人口和流动人口三者总和占辖区内总人口的比重;适龄人口的中学入学率;人均国内生产总值;城市第三产业占国内生产总值比重;城市人均道路铺装长度;城市用自来水普及率;城市人均住房面积;万人拥有医生数和人均公共绿地面积等指标。

与经济发展的关系

[编辑]

城镇化进程

[编辑]

城镇化特征

[编辑]

城镇化曲线

[编辑]

地域差异

[编辑]

城镇化现状

[编辑]

2005年联合国报告回顾二十世纪世界人口急速城市化,世界上城市人口比例由1900年的13%(2.2亿)增加至1950年的29%(7.32亿)及至2005年的49%(32亿),同时预测2030年比例会增至60%(49亿)。

全球的城市化速度不一,英国美国的城市化程度较中国印度斯威士兰尼日尔高,每年城市化速度却因郊区人口少而不及这些国家。墨西哥城的城市化促使当局进行环保改革以改善城郊的对流层生态系统

发达国家

[编辑]

西方工业化国家,如美国英国德国法国欧洲国家,由于工业化和城镇化发展较早,因而发展水平也较高。但城镇化的速度已经极为缓慢,进入高水平的滞缓期。

美国的城市化并未波及落基山脉部分地区如怀俄明州杰克逊洞科罗拉多州特柳赖德新墨西哥州道师城科罗拉多州道格拉斯县科罗拉多州阿斯彭,但明尼苏达州北部的湖区、佛蒙特州佛罗里达州沿岸、亚拉巴马州伯明翰杰斐逊县、太平洋西北地区北卡罗来纳州部分岛屿却受城市化影响。

英国新城市化的例子有威尔特郡斯温顿白金汉郡米尔顿凯恩斯,两个城镇的城市化速度在欧洲地区是数一数二的。

中国大陆

[编辑]

2011年,中国大陆的城镇化率已经达到51.27%,在历史上城镇人口首次超越农村人口[2],预计2020年将在55%至60%之间。届时,中国大陆将由以农业人口占多数的社会转变为城镇人口占多数的城市型社会。但是,中国大陆目前存在的问题是城镇化速度过于快,远远高于当前GDP增速所对应的合理城镇化速度,存在引发社会矛盾的风险。[3]《全国城镇体系规划纲要(2005-2020年)》显示,中国大陆目前城镇化水平最高的地区为,北京天津上海三座直辖市,预计2030年三座直辖市的城镇化水平将达到或接近90%进入或超越发达国家城镇化水平。相比较,重庆由于幅员辽阔,相当于中国大陆的省份,城镇化水平将存在一定差距。此外,中国大陆城镇化水平最低的省份为贵州省,2010年仅为31.3%,其次是西藏和甘肃的33.3%[4]

城镇化存在的问题

[编辑]

过度城镇化

[编辑]

低度城镇化

[编辑]

城市郊区化

[编辑]

逆城镇化

[编辑]

城市化趋势

[编辑]

根据2006年联合国人居署年度报告,在2007年中将历史上首次出现世界大部分人口居于城镇的情况,被形容为「城市千禧」(Urban Millennium)。趋势预测未来亚洲非洲城市增长(Urban growth)高达93%,而拉丁美洲加勒比地区的速度则较温和,因后者原本就较多人居住于城市。到了2050年,世界三分之二即超过60亿人口将居于城镇。

相关条目

[编辑]

参考资料

[编辑]
  1. ^ 徐学强、周一星、宁越敏. 《城市地理学》. 北京: 高等教育出版社(2009)ISBN 7040198711. 
  2. ^ 2011年中国大陆城镇人口数量首超农村. 搜狐网. [06 28, 2012]. 
  3. ^ 周一星. 《城市地理学》. 北京: 商务印书馆(2003)ISBN 7100015235. 
  4. ^ 《全国城镇体系规划纲要(2005-2020年)》,中华人民共和国建设部,全国城镇体系规划纲要课题组,2005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