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转到内容

User:Mcyjerry/沙盒[编辑]

维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书

倫敦地鐵系統的起源可以追溯至1863年,地鐵當時以「大都會鐵路」之名開通,標誌著世界上首條地下鐵路的誕生。隨後四十年間,一系列線路以明挖回填的方式建造,從首都中心覆蓋至周邊郊區,為新興的通勤郊區鋪平了道路。進入二十世紀,隨著電力機車隧道鑽挖技術的進步,新興公司得以在更深入地下的層面挖掘「管狀」線路。這些原先彼此競爭的管狀鐵路企業逐漸在廣告和品牌推廣上展開合作,最終在倫敦地下電氣鐵路公司的旗下實現了整合,網絡覆蓋整個倫敦。

1933年,英國政府採取行動,將倫敦地下電氣鐵路公司和大都會鐵路兩大實體合併,組建了倫敦客運交通委員會英语London Passenger Transport Board。自此,倫敦地鐵經歷了多次管理體制的變革,通過建設新延伸線和收購現有主線路線,進一步擴展網絡,最終以目前的形態作為倫敦交通局的組成部分而存在,由大倫敦政府運營管理。

以下時間線記錄了鐵路網絡發展的關鍵節點。需要注意的是,許多車站曾歷經名稱的變更,而下文所列車站的名稱為現行名稱。


目录

1820年代 1840年代 1850年代 1860年代 1870年代 1880年代 1890年代 1900年代 1910年代 1920年代 1930年代 1940年代 1950年代 1960年代 1970年代 1980年代 1990年代 2000年代 2010年代 2020年代
參見 註釋 參考文獻

1820年代

[编辑]
這張插圖展示了通過泰晤士隧道的橫截面,圖中可見礦工們在隧道掘進盾構的平台上,正對著挖掘面進行開鑿工作,而後方的另一些工人則站在帶輪子的平台上,忙於用磚砌造隧道襯砌。
布魯內爾的以盾構的方式興建泰晤士隧道
1825年
馬克·布魯內爾英语Marc Isambard Brunel運用其獨家專利的隧道盾構技術,在沃平羅瑟希德之間的泰晤士河下展開泰晤士隧道的建設。然而,工程進展緩慢,期間多次遭遇中斷,直至最終完工。[1]

1840年代

[编辑]
1843
泰晤士隧道開放為行人隧道。[2]
1845
倫敦市工作的律師查爾斯·皮爾森開始倡議建設一條地下鐵路,以將乘客和貨物服務帶入城市中心的想法。[3]

1850年代

[编辑]
1854
大都會鐵路成立,並獲授權建設一條從柏靈頓通往法靈頓的地下鐵路。[4]
1856
東部郡縣鐵路英语Eastern Counties Railway開通一條連接萊頓勞頓的鐵路線。[5]

1860年代

[编辑]
1861年在國王十字車站附近建設大都會鐵路的情景。圖中可以看到一個大型工程,佔據了整條道路。挖掘處布滿了腳手架,而在遠處則可以看到部分已完成、被覆蓋的隧道。
1860
艾爾斯伯里和白金漢鐵路英语Aylesbury and Buckingham Railway成立。[6]
1862
埃奇韋爾、高門和倫敦鐵路英语Edgware, Highgate and London Railway成立,計劃建設一條從芬斯伯里公園埃奇韋爾的鐵路。[7]
1863
大都會鐵路開通了世界上第一條地下鐵路。[8]
1864
大都會鐵路開通了漢默史密斯及城市線,這是其通往漢默史密斯肯辛頓奧林匹亞的第一條延伸線路。[8]
區域鐵路成立。[9][10]
西北和查令十字鐵路英语North Western and Charing Cross Railway獲授權建設一條從尤斯頓查令十字站的地下線路。[11]
1865
大都會鐵路延伸至沼澤門[8]
東倫敦鐵路買下了泰晤士隧道的業權,將其改造成鐵路隧道。[2]
東部郡縣鐵路英语Eastern Counties Railway延伸至翁加英语Ongar railway station[5]
1867
埃奇韋爾、高門和倫敦鐵路英语Edgware, Highgate and London Railway開通了從芬斯伯里公園到埃奇韋爾的線路。[12]
1868
大都會鐵路開通了大都會和聖約翰伍德鐵路,這是一條從貝克街向北延伸至瑞士小屋英语Swiss Cottage tube station (1868–1940)的短支線,[8]這是該公司最終延伸至米德爾塞克斯赫特福德郡白金漢郡的第一部分。
區域鐵路開通了從南肯辛頓西敏的線路。大都會鐵路延伸至南肯辛頓與區域鐵路連接,兩家公司各自在對方的軌道上運營服務。[8]
艾爾斯伯里和白金漢鐵路英语Aylesbury and Buckingham Railway開通了從艾爾斯伯里英语Aylesbury railway station弗尼交匯英语Verney Junction railway station的線路。[13]
1869
區域鐵路格洛斯特路延伸至西布朗普頓[8]
東倫敦線開通了從新十字門沃平的線路。泰晤士隧道首次被用作火車行駛的通道。[2]
倫敦與西南鐵路英语London and South Western Railway開通了從西倫敦線里奇蒙的線路。[14]
西北和查令十字鐵路英语North Western and Charing Cross Railway計劃遭擱置。[11]

1870年代

[编辑]
照片拍攝於1870年,呈現了塔橋隧道英语Tower Subway的內部景象。從圖中可以清楚觀察到隧道的管狀結構,以及由分段鑄鐵環構成的壁面。
1870
塔橋隧道英语Tower Subway最初作為纜索拉動的列車短暫運營,之後轉為行人通道。這條隧道由彼得·威廉·巴羅英语Peter W. Barlow詹姆斯·亨利·格雷特赫德英语James Henry Greathead開發,採用圓形鑽挖式隧道技術建造,並且使用分段鑄鐵環作為襯砌。它成功地穿越了泰晤士河,展示了後來用於倫敦大部分地鐵建設的新隧道技術。[15]
區域鐵路西敏延伸至黑衣修士[8]
1871
區域鐵路黑衣修士進一步延伸至市長官邸[8]
尤斯頓、聖潘克拉斯和查令十字鐵路英语North Western and Charing Cross Railway重啟西北和查令十字鐵路英语North Western and Charing Cross Railway計劃,並開始建設一條從尤斯頓查令十字站的地下鐵路線,後來這條鐵路線被命名為倫敦中央鐵路(London Central Railway)。[16]
艾爾斯伯里和白金漢鐵路英语Aylesbury and Buckingham Railway奎恩頓路英语Quainton Road railway station伍德賽丁之間的布里爾電車道英语Brill Tramway[13]
1872
布里爾電車道英语Brill Tramway延伸至布里爾英语Brill[13]
區域鐵路伯爵宮延伸至肯辛頓奧林匹亞[8]
大北方鐵路英语Great Northern Railway (Great Britain)埃奇韋爾、高門和倫敦鐵路英语Edgware, Highgate and London Railway東芬奇利延伸至高巴內特[17]
1873
大北方鐵路英语Great Northern Railway (Great Britain)埃奇韋爾、高門和倫敦鐵路英语Edgware, Highgate and London Railway高門延伸至亞歷山德拉宮英语Alexandra Palace railway station (1873–1954)[18]
1874
區域鐵路從伯爵宮延伸至漢默史密斯[8]
一群倫敦的金融家成立了「大都會內環鐵路建設公司」(Metropolitan Inner Circle Completion Railway),將區域鐵路位於市長官邸的終點站與大都會鐵路奧德維奇預想中的終點站連接起來,以完成內環線[19]
倫敦中央鐵路(London Central Railway)的計劃被擱置。[16]
1875
大都會鐵路延伸至利物浦街[8]
1876
大都會鐵路延伸至奧德維奇[8]
東倫敦鐵路白教堂延伸至肖迪奇[2]
1877
區域鐵路漢默史密斯延伸,與倫敦與西南鐵路英语London and South Western Railway雷文史各公園接合。區域鐵路大都會鐵路開始在倫敦與西南鐵路英语London and South Western Railway的鐵道上運營至里奇蒙的列車服務。[8]
1879
大都會鐵路延伸至威爾斯登綠地[8]
大都會鐵路接管大都會內環鐵路建設公司。[19]
區域鐵路威爾斯登綠地延伸至伊靈大道[8]

1880年代

[编辑]
1880
大都會鐵路延伸至山上哈羅站[8]
區域鐵路西布朗普頓延伸至帕特尼橋[8]
東倫敦線開通一條支線至新十字(東南鐵路)。
1882
大都會鐵路阿爾德門延伸至倫敦塔英语Tower of London tube station[8]
1883
區域鐵路開始經大西部鐵路提供從斯勞車站溫莎-伊頓中央車站的列車服務。[8]
區域鐵路阿克頓延伸至豪恩斯洛鎮英语Hounslow Town tube station[8]
1884
城市及南華克鐵路成立,計劃建設一條從倫敦市象堡站的鐵路。[20]
區域鐵路奧斯特利站延伸至豪恩斯洛西站[8]
大都會鐵路區域鐵路市長官邸站倫敦塔站英语Tower of London tube station連接,完成了內環線[8]
大都會鐵路區域鐵路向東延伸至聖瑪麗站英语St Mary's (Whitechapel Road) tube station並連接到東倫敦線,提供前往新十字站新十字門站的列車服務。[8]
區域鐵路延伸至白教堂站[8]
1885
大都會鐵路延伸至平納站[8]
區域鐵路停止伊靈大道站溫莎-伊頓中央車站的服務。[8]
1886
區域鐵路關閉豪恩斯洛鎮站英语Hounslow Town tube station的支線。[8]
1887
大都會鐵路延伸至里克曼斯沃斯站[8]
1889
大都會鐵路延伸至切舍姆站[8]
區域鐵路東帕特尼站倫敦與西南鐵路英语London and South Western Railway連接,並開始提供前往溫布頓站的列車服務。[8]

1890年代

[编辑]
1890年城市及南倫敦鐵路的電動列車及車廂。圖中顯示一列由三節車廂及一部小型火車頭組成的列車,停靠在地下月台,乘客們身著維多利亞時代的服裝正陸續上車。
1890
城市及南華克地鐵更名為城市及南倫敦鐵路[21]並在斯托克韋爾站King William Street tube station英语威廉王站之間開通,成為世界上第一條深層地下電動鐵路。[8]
中央倫敦鐵路成立,計劃建設一條從銀行及紀念碑站牧者叢車站的地鐵。[22]
1891
大都會鐵路接管從艾爾斯伯里英语Aylesbury railway station弗尼交匯英语Verney Junction railway station艾爾斯伯里和白金漢鐵路英语Aylesbury and Buckingham Railway[8]
1892
大都會鐵路查爾方特及拉蒂默站延伸至艾爾斯伯里英语Aylesbury railway station[8]
大北方和城市鐵路獲授權興建從芬斯伯里公園站沼澤門站的地鐵。[23]
1893
查令十字、尤斯頓和漢普斯特德鐵路英语Charing Cross, Euston and Hampstead Railway獲授權興建從河岸街漢普斯特德的地鐵。[24]
貝克街及滑鐵盧鐵路英语Baker Street and Waterloo Railway獲授權興建從倫敦滑鐵盧車站到貝克街的地鐵。[25]
1897
布朗普頓及皮卡迪利圓環鐵路英语Great Northern, Piccadilly and Brompton Railway獲授權興建從皮卡迪利圓環站到南肯辛頓的地鐵。[26]
區域鐵路獲授權興建從格洛斯特路站沼澤門站的地鐵,該地鐵將在其淺層線下運行。[26]
無政府主義者在大都會鐵路發動炸彈襲擊,炸彈在巴比肯站爆炸,造成60人受傷,1人死亡。[27]
惠特克·賴特英语Whitaker Wright的倫敦及環球財務公司(London & Globe Finance Corporation)購買了貝克街及滑鐵盧鐵路英语Baker Street and Waterloo Railway[28]
1898
城市及布里克斯頓鐵路英语City and Brixton Railway獲授權興建從King William Street tube station英语威廉王站布里克斯頓的地鐵。[29]
滑鐵盧及城市鐵路滑鐵盧站銀行及紀念碑站之間開通。[8]
1899
大北方及斯特蘭德鐵路英语Great Northern, Piccadilly and Brompton Railway獲授權興建從伍德格林河岸街的地鐵。[30]
大都會鐵路開始在布里爾電車道英语Brill Tramway上營運。[8]

1900年代

[编辑]
Map, titled London Underground Railways, showing the various lines of the underground system in central London, each in a different colour
"Underground"-branded Tube map from 1908 showing the newly opened tube lines in central London
1900
城市及南倫敦鐵路關閉King William Street tube station英语威廉王站,並向北延伸至摩爾門車站,向南延伸至克拉珀姆公站[8]
中央倫敦鐵路銀行及紀念碑站牧羊叢站之間開通。[8]
查爾斯·耶基斯領導的財團接管了查令十字、尤斯頓和漢普斯特德鐵路英语Charing Cross, Euston and Hampstead Railway[31]
倫敦及環球財務公司和貝克街及滑鐵盧鐵路英语Baker Street and Waterloo Railway惠特克·賴特英语Whitaker Wright隱瞞大量虧損的欺詐行為而倒閉。[32]
1901
城市及南倫敦鐵路延伸至天使站[8]
耶基斯財團接管了區域鐵路布朗普頓及皮卡迪利圓環鐵路大北方及斯特蘭德鐵路,並將這些地鐵路線合併為大北方、皮卡迪利及布朗普頓鐵路[33]
1902
耶基斯財團接管了貝克街及滑鐵盧鐵路英语Baker Street and Waterloo Railway[33]
耶基斯成立了倫敦地下電氣鐵路公司(UERL),作為其財團控制下的地鐵線路的控股公司。[33]
區域鐵路白教堂站延伸至布羅姆利拜波站,並開始從該站經倫敦、提伯利及南端鐵路提供前往阿普明斯特站的服務。[8]
埃奇韋爾及漢普斯特德鐵路成立,計劃建設從戈爾德斯格林站埃奇韋爾的鐵路。[34]
1903
城市及南倫敦鐵路接管了倫敦及布里克斯頓鐵路,並允許其計劃失效。[35]
區域鐵路伊靈公園站延伸至南哈羅站[8]
區域鐵路重新開放豪恩斯洛鎮英语Hounslow Town tube station支線。[8]
沃特福德及埃奇韋爾鐵路成立,計劃建設從埃奇韋爾沃特福德的鐵路。[36]
查令十字、尤斯頓和漢普斯特德鐵路英语Charing Cross, Euston and Hampstead Railway接管了埃奇韋爾及漢普斯特德鐵路[37]
大東部鐵路開通費爾洛普循環,從伊爾福德火車站海瑙站伍德福德站[38]
1904
大北方和市鐵路芬斯伯里公園站摩爾門車站之間開通。[8]
大都會鐵路開通了從哈羅山上站阿克斯橋站的支線。[8]
惠特克·賴特在被判欺詐罪後吞服氰化物自殺。[32]
1905
倫敦地下電氣鐵路公司(UERL)開設洛茲路發電站,為區域鐵路和UERL即將開通的地鐵線提供電力。[39]
大都會鐵路區域鐵路在大部分路線上用電動列車取代蒸汽列車。[40]
區域鐵路停止東漢姆站阿普明斯特站之間的服務。[8]
區域鐵路開通從阿克頓鎮站南阿克頓火車站的支線。[8]
區域鐵路停止聖瑪麗站新十字火車站之間的服務。[8]
查爾斯·耶基斯去世,由埃德加·斯皮爾接任倫敦地下電氣鐵路公司(UERL)主席。[41]
1906
喬治·吉布爵士成為倫敦地下電氣鐵路公司(UERL)總經理。[42]
弗蘭克·皮克,後來成為倫敦交通公司的總經理和副主席,開始在倫敦地下電氣鐵路公司(UERL)工作。[43]
大都會鐵路停止漢默史密斯(格羅夫路)站列治文站之間的服務。[8]
貝克街及滑鐵盧鐵路英语Baker Street and Waterloo Railway大象與城堡站貝克街站之間開通。[8] 它被稱為貝克盧線。
大北方、皮卡迪利及布朗普頓鐵路芬斯伯里公園站漢默史密斯之間開通。[8] 它被稱為皮卡迪利線。
大都會鐵路停止聖瑪麗站新十字火車站之間的服務,等待東倫敦線(ELR)電氣化。[8][40]
1907
阿爾伯特·斯坦利,阿什菲爾德一世男爵,後來成為倫敦交通公司的主席,開始在倫敦地下電氣鐵路公司(UERL)工作。[44]
城市及南倫敦鐵路延伸至尤斯頓站[8]
查令十字、尤斯頓和漢普斯特德鐵路英语Charing Cross, Euston and Hampstead Railway戈爾德斯格林站拱門站查令十字站之間開通。[8] 它被稱為漢普斯特德線。
大北方、皮卡迪利及布朗普頓鐵路(皮卡迪利線)開通從霍本站奧德維奇站的支線。[8]
貝克街及滑鐵盧鐵路英语Baker Street and Waterloo Railway(貝克盧線)延伸至埃奇韋爾路站(貝克盧線)[8]
1908
中央倫敦鐵路延伸至伍德巷(中央線)站[8]
區域鐵路重新開通東漢姆站巴金站之間的服務。[8]
地鐵公司開始使用"Underground"品牌進行聯合營銷。[45]
第一版倫敦地鐵標誌開始使用——一個紅色實心圓盤,上面有一條標有車站名稱的橫條,這個設計源自倫敦綜合巴士公司使用的一個裝置。[46]
1909
區域鐵路再次關閉豪恩斯洛鎮英语Hounslow Town tube station支線。[8]

1910年代

[编辑]
A collection of London Underground roundels from many stations displayed on a wire mesh screen
基於愛德華·約翰斯頓設計的地鐵標誌
1910
區域線南哈羅站延伸,與大都會鐵路雷納斯巷站連接,並開始提供前往阿克斯橋站的服務。[8]
區域線開始提供從阿普明斯特站南端的遊覽服務。[8]
貝克街及滑鐵盧鐵路英语Baker Street and Waterloo Railway(貝克盧線)、查令十字、尤斯頓和漢普斯特德鐵路英语Charing Cross, Euston and Hampstead Railway(漢普斯特德線)和大北方、皮卡迪利及布朗普頓鐵路(皮卡迪利線)的獨立管理合併為倫敦地下電氣鐵路公司(LER)。[47][48] 這些線路仍然以各自的名稱識別。
1911
第一部自動扶梯在伯爵宮站投入使用。[49]
1912
中央倫敦鐵路延伸至利物浦街車站[8]
1913
倫敦地下電氣鐵路公司(UERL)收購了城市及南倫敦鐵路中央倫敦鐵路[50]
大都會鐵路接管了東倫敦線(ELR)和大北方和市鐵路[50]
東倫敦線(ELR)電氣化後,大都會鐵路重新啟動從聖瑪麗站新十字火車站的服務。大都會鐵路開始提供從白教堂站肖爾迪奇站和從薩里碼頭站新十字門火車站的服務。[8][40]
貝克街及滑鐵盧鐵路英语Baker Street and Waterloo Railway(貝克盧線)延伸至帕丁頓站(貝克盧、環線及區線)[8]
1914
查令十字、尤斯頓和漢普斯特德鐵路英语Charing Cross, Euston and Hampstead Railway(漢普斯特德線)延伸至堤岸站[8]
1915
貝克街及滑鐵盧鐵路英语Baker Street and Waterloo Railway(貝克盧線)延伸至威爾斯登交匯站[8]
大都會鐵路開始發行Metro-land,這是一份年度指南,宣傳其鐵路線的通勤和休閒用途。這個名稱成為倫敦西北部發展中的郊區的同義詞,這些郊區由該鐵路服務。[51]
因為媒體對其德國血統的攻擊,愛德加·斯皮爾辭去倫敦地下電氣鐵路公司(地下集團)主席職務。[41] 他由喬治·漢密爾頓勳爵接任。[52]
1916
愛德華·約翰斯頓設計了「地下」字體,現在以他的名字命名,並由倫敦交通局用於所有與交通相關的用途。[53]
1917
愛德華·約翰斯頓重新設計了地鐵的圓盤和橫條倫敦地鐵標誌,以適應他的新字體,將圓盤變成了環。[46]
貝克街及滑鐵盧鐵路英语Baker Street and Waterloo Railway(貝克盧線)延伸至沃特福德交匯站[8]
1919
阿爾伯特·斯坦利,阿什菲爾德一世男爵接替喬治·漢密爾頓勳爵成為倫敦地下電氣鐵路公司(地下集團)主席。[44]

1920年代

[编辑]
A large grey stone building rising to 13 floors topped with three flag poles
55 Broadway,大樓建於1927至1929年
1920
中央倫敦鐵路伍德巷(中央線)站延伸至伊靈百老匯站[8]
1922
倫敦地下電氣鐵路公司(地下集團)收購了未建成的沃特福德及埃奇韋爾鐵路,以延伸查令十字、尤斯頓和漢普斯特德鐵路英语Charing Cross, Euston and Hampstead Railway(漢普斯特德線)至沃特福德[54]
1923
查令十字、尤斯頓和漢普斯特德鐵路英语Charing Cross, Euston and Hampstead Railway(漢普斯特德線)延伸至亨頓中央站[8]
1924
查令十字、尤斯頓和漢普斯特德鐵路英语Charing Cross, Euston and Hampstead Railway(漢普斯特德線)延伸至埃奇韋爾站[8]
城市及南倫敦鐵路尤斯頓站延伸,連接查令十字、尤斯頓和漢普斯特德鐵路英语Charing Cross, Euston and Hampstead Railway(漢普斯特德線)在卡姆登鎮站[8]
1925
大都會鐵路穆爾公園站延伸至沃特福德站[8]
1926
查令十字、尤斯頓和漢普斯特德鐵路英语Charing Cross, Euston and Hampstead Railway(漢普斯特德線)將堤岸站肯寧頓站連接,並且城市及南倫敦鐵路延伸至莫登站,完成了兩條線的整合。[8]
1929
55 Broadway作為倫敦地下電氣鐵路公司(地下集團)的總部開放。[55]

1930年代

[编辑]
External view of a station building with a circular drum-shaped ticket hall with vertical panels of windows rising above a wider single storey entrance
阿諾斯格羅夫站查爾斯·霍爾登設計
1932
大都會鐵路延伸至斯坦莫爾站[8]
皮卡迪利線芬斯伯里公園站延伸至阿諾斯格羅夫站[8]
皮卡迪利線漢默史密斯延伸至南哈羅站,經過區域線[8]
區域線恢復巴金站阿普明斯特站之間的服務。[8]
大都會鐵路停止發行Metro-land[51]
1933
皮卡迪利線阿諾斯格羅夫站延伸至科克福斯特斯站[8]
皮卡迪利線阿克頓鎮站延伸至豪恩斯洛西站,並從南哈羅站延伸至阿克斯橋站,經過區域線區域線停止阿克頓鎮站阿克斯橋站之間的服務。[8]
倫敦地下電氣鐵路公司(Underground Group)和大都會鐵路在成立倫敦客運交通委員會(LPTB)後,置於共同的公共控制之下。[56] 阿爾伯特·斯坦利,阿什菲爾德一世男爵弗蘭克·皮克,前地下電氣鐵路公司的主席和董事總經理,成為LPTB的主席和副主席。[57]
倫敦客運交通委員會(LPTB)發表了哈里·貝克的首個地鐵圖設計。[58]
1935
布里爾電車道關閉。[8]
倫敦客運交通委員會(LPTB)宣布新工程計劃,這是一個為期五年的計劃,旨在現代化和擴展地鐵網絡,並接管和電氣化多條主線路線。[59]
1936
大都會線關閉艾爾斯伯里火車站弗尼交匯火車站之間的服務。[8]
1937
查令十字、尤斯頓和漢普斯特德鐵路英语Charing Cross, Euston and Hampstead Railway(Hampstead tube)和城市及南倫敦鐵路路線正式更名為北線,而中央倫敦鐵路更名為中央線[60][61]
1938
查令十字(區域線)地鐵事故Embankment站Temple站之間的兩列火車相撞,因信號控制不正確導致六人死亡,45人受傷。[62]
1939
貝克盧線貝克街站延伸至芬奇利路站,接管大都會線斯坦莫爾站的服務。[8]
北線拱門站延伸至東芬奇利站[8]
倫敦客運交通委員會(LPTB)在第二次世界大戰爆發後暫停了大部分新工程計劃[63]
區域線停止前往南安普敦的遊覽服務。[8]

1940年代

[编辑]
View along a tube station platform; people are sitting and lying on low beds in the track area next to the platform, others sit on the edge of the platform. A row of coats hangs from hooks on the tunnel wall. A couple with a baby are sitting in the foreground looking at the camera
倫敦人在站避難,躲避閃電戰
1940
北線延伸至原埃奇韋爾、高門和倫敦鐵路(EH&LR)路線至高巴尼特站[8]
大都會線由於Uxbridge Road站的炸彈損壞,撤回Latimer Road站肯辛頓奧林匹亞站之間的服務。[8][64]
倫敦人在閃電戰期間將深層站台用作防空洞[65] 德國炸彈在此期間擊中查令十字站(7人死亡)、邦茲綠站(19人死亡)、巴勒姆站(68人死亡)、托特納姆法院路站(1人死亡)和卡姆登鎮站(1人死亡)。[64]
弗蘭克·皮克從LPTB退休。[66]
1941
北線延伸至原埃奇韋爾、高門和倫敦鐵路(EH&LR)路線至米爾希爾東站[8]
未完成的新北線車廠在奧爾登漢姆工廠改建為製造哈利法克斯轟炸機[67]
Plessey使用未開通的中央線隧道,位於萬斯特德站甘特山站之間,作為地下工廠。[68]
一顆德國炸彈在國王十字聖潘克拉斯站爆炸,造成兩名工作人員死亡。[69]
一顆德國炸彈在中央線Bank–Monument站售票大廳爆炸,造成56人死亡。[70]
1943
公眾進入未開通的白教堂站的防空洞時過度擁擠,導致173人被壓死。[70]
1946
中央線利物浦街站延伸至斯特拉特福德站[8]
1947
中央線斯特拉特福德站延伸,經過原東部郡縣鐵路(ECR)和大北方鐵路(GNR)路線至伍德福德站紐伯里公園站,並從北阿克頓站延伸,經過大西部鐵路(GWR)路線至格林福德站[8]
阿爾伯特·斯坦利,阿什菲爾德一世男爵從LPTB退休。[71] 他由董事會成員查爾斯·萊瑟姆,萊瑟姆一世男爵接替。[72]
1948
政府國有化所有倫敦交通運營,並由倫敦交通局(LTE)取代倫敦客運交通委員會(LPTB)。[73] LPTB主席查爾斯·萊瑟姆,萊瑟姆一世男爵成為其主席。[74]
中央線延伸,經過原東部郡縣鐵路(ECR)和大北方鐵路(GNR)路線至羅丁谷站勞頓站,並經過大西部鐵路(GWR)路線至西瑞斯利普站[8]
1949
中央線延伸,經過原東部郡縣鐵路(ECR)路線至翁加火車站[8]
環線首次出現在地鐵地圖上,作為獨立服務。[8]

1950年代

[编辑]
1950年:由於引入了阻止服務區域開發的大都會綠帶倫敦交通局 (LTE) 放棄了北線延伸至布希希斯站新工程計劃[75]
1953年:由於預期乘客數量減少和資金不足,倫敦交通局 (LTE) 放棄了接管前埃奇韋爾、高門和倫敦鐵路 (EH&LR) 之間的米爾希爾東站埃奇韋爾站[76]:兩列中央線 (倫敦地鐵)上的列車在斯特拉特福站萊頓站之間發生斯特拉特福地鐵追尾事故,造成12名乘客死亡。[77]查爾斯·拉撒姆,第一代拉撒姆男爵 (Lord Latham) 退休,不再擔任倫敦交通局 (LTE) 主席。[74]約翰·艾略特爵士接替。[78]
1955年:阿爾登漢姆車廠 (Aldenham depot) 開始作為巴士檢修車間運營。[79]
1956年:議會批准建設維多利亞線[80]
1957年:電動地鐵列車取代了在艾坪站昂加爾車站之間運行的蒸汽牽引擺渡列車。[81]
1959年:區域線阿克頓鎮站南阿克頓鐵路站之間的支線關閉。[8]
約翰·艾略特爵士 (Sir John Elliot) 退休,不再擔任倫敦交通局 (LTE) 主席,由董事會成員亞歷山大·瓦倫丁爵士 (Sir Alexander Valentine) 接替。[78]

1960年代

[编辑]
1960年:哈利·貝克 (Harry Beck) 設計的最後一版地鐵圖發佈。[82]

:電動地鐵列車取代了在查爾方特和拉特默站切舍姆站之間運行的蒸汽牽引擺渡列車。[83]

1961年:大都會線艾爾斯伯里火車站阿默舍姆站之間的服務取消。[8]
1963年:倫敦交通委員會 (LTB) 取代了倫敦交通局 (LTE)。[84] LTE 主席亞歷山大·瓦倫丁爵士 (Sir Alexander Valentine) 繼續擔任新委員會的主席。[78]
1964年:區域線阿克頓鎮站豪恩斯洛西站之間的服務取消。[8]

:為了重新利用隧道給維多利亞線北城市線 (Northern City Line) 在德雷頓公園火車站芬斯伯里公園站之間的服務取消。[85]

:在斯坦福布魯克站奇西克公園站雷文斯科特公園站安裝了實驗性的自動售票閘機。[84]

:全球首列自動列車在中央線 (倫敦地鐵)上的海諾特站伍德福德站之間投入服務,以測試維多利亞線的運營系統。[84]

1965年:亞歷山大·瓦倫丁爵士 (Sir Alexander Valentine) 退休,不再擔任倫敦交通委員會 (LTB) 主席,由莫里斯·福爾摩斯爵士接替。[86]
1968年:維多利亞線開通,起於沃爾瑟姆斯托中央站,止於沃倫街站[8]
1969年:維多利亞線延伸至倫敦維多利亞車站[8]

1970年代

[编辑]
1970年:大倫敦議會 (GLC) 接管了倫敦地鐵的管理權,從倫敦交通委員會通過新的倫敦交通局 (LTE) 控制地鐵。理查德·韋爵士 (Sir Richard Way) 擔任新執行機構的主席。[87]
1971年:維多利亞線延伸至布里克斯頓站[8]

:倫敦地鐵停用最後的蒸汽機車。[88]

1975年:一列南行北線(海布里支線)列車未能停下,撞上隧道端頭牆,造成43人死亡的摩爾蓋特地鐵事故[89]

皮卡迪利線從豪恩斯洛西延伸至哈頓十字站[8]

理查德·韋爵士 (Sir Richard Way) 退休,不再擔任LTE 主席,由肯尼斯·羅賓遜爵士 (Sir Kenneth Robinson) 接替。[90]

1976年:北線(海布里支線)轉由英國鐵路運營。[8]

:在針對地鐵的炸彈襲擊活動中,一名愛爾蘭共和軍 (IRA) 槍手在一列火車上引爆炸彈,在逃跑時炸死司機並炸傷旁觀者。[91]

1977年:皮卡迪利線從哈頓十字延伸至希思羅1、2、3號航站樓站[8]
1979年:銀禧線開通,起於貝克街,止於查令十字站,並接管貝克盧線斯坦莫爾站的服務。[8]

1980年代

[编辑]
博物館外部,紅磚建築帶有玻璃屋頂,博物館名稱圍繞著一個大型半圓形窗戶的頂部
倫敦交通博物館,考文特花園
1980年:倫敦交通博物館考文特花園開館。[92]
1981年:大倫敦議會 (GLC) 引入公平票價政策,通過增加倫敦交通補貼來降低票價。[93]
1982年:公平票價政策在布羅姆利倫敦自治市鎮提起法律挑戰後終止,該自治市鎮沒有任何地鐵服務。[93]

貝克盧線斯通布里奇公園站和沃特福德交匯站之間的服務取消。[8]

1983年:LTE引入旅行卡並將網絡劃分為五個票價區。[94]
1984年:貝克盧線恢復在斯通布里奇公園和哈羅和威爾德斯通站之間的服務。[8]

牛津圓環火災燒毀了北行維多利亞線平台並損壞了相鄰的北行貝克盧線平台。[95]

倫敦區域交通 (LRT) 取代了LTE,將倫敦的交通管理權從大倫敦議會 (GLC) 轉移。[95]

1985年:倫敦區域交通 (LRT) 成立全資子公司倫敦地鐵有限公司,負責管理地鐵。[95]
1986年:皮卡迪利線開通希思羅循環和希思羅4號航站樓站[8]
1987年:國王十字火災皮卡迪利線電扶梯發生,造成31人死亡。[96]

1990年代

[编辑]
從車站大廳的黑暗中看向通向拱形玻璃屋頂明亮入口的電扶梯
銀禧線延伸段的金絲雀碼頭站
1990年:漢默史密斯及城市線首次獨立於大都會線出現在地鐵圖上。[8]
1991年:旅行卡5區分裂,創建了新的旅行卡6區[94]
1993年:銀禧線延伸段開始施工。
1994年:滑鐵盧及城市線英國鐵路轉移至倫敦地鐵所有。[8]

皮卡迪利線奧德維奇站支線關閉。[8]

中央線艾坪站昂加爾車站段關閉。[8]

1995年:東倫敦線泰晤士隧道維修而關閉。[8]
1998年:東倫敦線重新開放。[8]
1999年:銀禧線格林公園站延伸至斯特拉特福站。從格林公園站查令十字站的段落關閉。[8]

1990年代

[编辑]
View of escalators rising up from the darkness of the station concourse to the brightness of the arched glazed roof over the entrance
金絲雀碼頭站,位於銀禧線延伸段
1990
漢默史密斯及城市線首次獨立於大都會線出現在地鐵地圖上。[8]
1991
旅行卡5區拆分,創建新的旅行卡6區[94]
1993
開始建設銀禧線延伸段
1994
滑鐵盧及城市線英國鐵路轉移到倫敦地鐵所有。[8]
皮卡迪利線奧德維奇支線關閉。[8]
中央線艾坪翁加段關閉。[8]
1995
東倫敦線泰晤士隧道維修而關閉。[8]
1998
東倫敦線重新開放。[8]
1999
銀禧線綠園站延伸至斯特拉特福德站。從綠園站查令十字站的段落關閉。[8]

2000年代

[编辑]
Credit-card size ticket in pale blue, white and dark blue with the name "oyster" in the top left corner
牡蠣卡
2000
最後一次有列車守衛的服務運行。[97]
倫敦交通局(TfL),為大倫敦政府的一個執行機構,成立以接管倫敦的交通事務,取代倫敦地區交通局(LRT)。[98] 倫敦地鐵有限公司轉入交通部的直接控制下。[99]
2002
洛茲路發電站關閉。[100]
2003
TfL接管倫敦地鐵有限公司,從交通部手中。[99]
牡蠣卡智能卡票務系統開始運行。[100]
公私合營基礎設施公司MetronetTube Lines接管地鐵系統的維護責任。[101][102] 列車運營仍由TfL負責。
一列中央線列車在林肯律師站出軌,原因是一個電機從車廂底部掉落。[103] 經過調查,對所有倫敦地鐵1992型列車進行了修改。
2005
7月7日倫敦爆炸案中的自殺式炸彈襲擊在三列地鐵列車和一輛巴士上引爆,造成52人死亡,超過770人受傷。[104] 兩週後,7月21日倫敦爆炸未遂事件中,四名炸彈襲擊者的炸彈未能引爆。[105]
2006
東倫敦線肖爾迪奇站白教堂站段關閉。[106]
2007
東倫敦線完全關閉,以進行轉換為倫敦地上鐵網絡的一部分。[107]
Metronet進入破產管理,因其項目成本和計劃管理失敗。TfL接管了控制權。[108]
2008
皮卡迪利線延伸至希斯羅機場5號航站樓站[109]
伍德巷站開放。[110]
2009
開始建設Crossrail[111]
環線延伸至漢默史密斯[112]

2010年代

[编辑]
2010
東倫敦線重新開放,作為倫敦地上鐵網絡的一部分。[113]
TfL接管Tube Lines[114]
2012
倫敦舉辦了2012年奧運會帕拉林匹克運動會,地鐵乘客量創下紀錄。[115]
2013
倫敦地鐵慶祝其150週年。[116]
2014
開始使用非接觸式銀行卡支付。[117]
2016
夜間地鐵服務開始在周五和周六的部分路線上運行。[118]
2017
開始建設北線肯寧頓站巴特西發電站站的延伸段。[119]

2020年代

[编辑]
2021
北線肯寧頓站巴特西發電站站的延伸段開放。[120]
2022
TfL Rail更名為伊麗莎白線,並開放帕丁頓艾比活之間的中央區段,完成了歷時13年的Crossrail項目。[121]

參見

[编辑]

註釋

[编辑]
  1. ^ Day & Reed 2008,第34頁。
  2. ^ 跳转到: 2.0 2.1 2.2 2.3 Day & Reed 2008, p. 37.
  3. ^ Wolmar 2004,第8頁。
  4. ^ 第21581號憲報. 倫敦憲報. 11 August 1854. 
  5. ^ 跳转到: 5.0 5.1 Powell, W R (编). Economic influences on growth: Local transport. A History of the County of Essex 5. 1966: 21–29 [9 August 2009]. (原始内容存档于18 April 2015). 
  6. ^ 第22411號憲報. 倫敦憲報. 7 August 1860. 
  7. ^ 第22632號憲報. 倫敦憲報. 6 June 1862. 
  8. ^ 跳转到: 8.000 8.001 8.002 8.003 8.004 8.005 8.006 8.007 8.008 8.009 8.010 8.011 8.012 8.013 8.014 8.015 8.016 8.017 8.018 8.019 8.020 8.021 8.022 8.023 8.024 8.025 8.026 8.027 8.028 8.029 8.030 8.031 8.032 8.033 8.034 8.035 8.036 8.037 8.038 8.039 8.040 8.041 8.042 8.043 8.044 8.045 8.046 8.047 8.048 8.049 8.050 8.051 8.052 8.053 8.054 8.055 8.056 8.057 8.058 8.059 8.060 8.061 8.062 8.063 8.064 8.065 8.066 8.067 8.068 8.069 8.070 8.071 8.072 8.073 8.074 8.075 8.076 8.077 8.078 8.079 8.080 8.081 8.082 8.083 8.084 8.085 8.086 8.087 8.088 8.089 8.090 8.091 8.092 8.093 8.094 8.095 8.096 8.097 8.098 8.099 8.100 8.101 8.102 8.103 8.104 8.105 8.106 8.107 8.108 8.109 8.110 8.111 8.112 8.113 8.114 8.115 8.116 Rose 1999.
  9. ^ Day & Reed 2008, p. 20.
  10. ^ 第22881號憲報. 倫敦憲報. 2 August 1863. 
  11. ^ 跳转到: 11.0 11.1 Badsey-Ellis 2005, p. 10.
  12. ^ Beard 2002, p. 6.
  13. ^ 跳转到: 13.0 13.1 13.2 Day & Reed 2008, p. 32.
  14. ^ Baker, T.F.T.; Elrington, C.R. (编). Chiswick: Communications. A History of the County of Middlesex 7. 1982: 51–54 [9 August 2009]. (原始内容存档于18 April 2015). 
  15. ^ Wolmar 2004, pp. 131–132.
  16. ^ 跳转到: 16.0 16.1 Badsey-Ellis 2005, pp. 11–12.
  17. ^ Baker, T.F.T.; Elrington, C.R. (编). Friern Barnet: Introduction. A History of the County of Middlesex 6. 1980: 6–15 [9 August 2009]. (原始内容存档于18 April 2015). 
  18. ^ Baker, T.F.T.; Elrington, C.R. (编). Hornsey, including Highgate: Communications. A History of the County of Middlesex 6. 1980: 103–107 [9 August 2009]. (原始内容存档于18 April 2015). 
  19. ^ 跳转到: 19.0 19.1 Day & Reed 2008, p. 27.
  20. ^ 第25382號憲報. 倫敦憲報. 29 July 1884. 
  21. ^ 第26074號憲報. 倫敦憲報. 29 July 1890. 
  22. ^ 第26190號憲報. 倫敦憲報. 7 August 1891. 
  23. ^ 第26303號憲報. 倫敦憲報. 1 July 1892. 
  24. ^ 第26435號憲報. 倫敦憲報. 25 August 1893. 
  25. ^ 第26387號憲報. 倫敦憲報. 31 March 1893. 
  26. ^ 跳转到: 26.0 26.1 第26881號憲報. 倫敦憲報. 10 August 1897. 
  27. ^ The Explosion on the Metropolitan Railway. The Times (35189). 28 April 1897: 12 [11 August 2009]. 
  28. ^ Badsey-Ellis 2005, p. 113.
  29. ^ 第26984號憲報. 倫敦憲報. 5 July 1898. 
  30. ^ 第27105號憲報. 倫敦憲報. 4 September 1899. 
  31. ^ Badsey-Ellis 2005, p. 94.
  32. ^ 跳转到: 32.0 32.1 Badsey-Ellis 2005, p. 114.
  33. ^ 跳转到: 33.0 33.1 33.2 Badsey-Ellis 2005, p. 118.
  34. ^ 第27497號憲報. 倫敦憲報. 21 November 1902. 
  35. ^ Badsey-Ellis 2005, p. 213.
  36. ^ Beard 2002, p. 11.
  37. ^ Beard 2002, p. 10.
  38. ^ Powell, W R (编). The ancient parish of Barking: Introduction. A History of the County of Essex 5. 1966: 184–190 [9 August 2009]. (原始内容存档于18 April 2015). 
  39. ^ Day & Reed 2008, p. 64.
  40. ^ 跳转到: 40.0 40.1 40.2 Wolmar 2004, pp. 121–126.
  41. ^ 跳转到: 41.0 41.1 Barker 2004 (1).
  42. ^ Irving, R. J. Gibb, Sir George Stegmann (1850-1925)需要付费订阅. 《牛津国家人物传记大辞典》 線上版. Oxford University Press. 2008 [30 April 2011]. doi:10.1093/ref:odnb/45711.  需要订阅或英国公共图书馆会员资格
  43. ^ Elliot 2004.
  44. ^ 跳转到: 44.0 44.1 Barker 2004 (2).
  45. ^ Badsey-Ellis 2005, pp. 282–283.
  46. ^ 跳转到: 46.0 46.1 History of the roundel. London Transport Museum. 2008 [22 July 2009]. (原始内容存档于16 February 2010). 
  47. ^ Day & Reed 2008, p. 79.
  48. ^ 第28311號憲報. 倫敦憲報. 23 November 1909. 
  49. ^ Wolmar 2004, p. 182.
  50. ^ 跳转到: 50.0 50.1 Wolmar 2004, p. 205.
  51. ^ 跳转到: 51.0 51.1 Day & Reed 2008, p. 84.
  52. ^ New Chairman of the Underground. The Times (40858). 19 May 1915: 13 [9 August 2009]. 
  53. ^ Font Designer – Edward Johnston. The Source of the Originals. Linotype. 4 May 2009 [22 July 2009]. 
  54. ^ Beard 2002, p. 14.
  55. ^ Wolmar 2004, p. 269.
  56. ^ Day & Reed 2008, p. 112.
  57. ^ Wolmar 2004, p. 255.
  58. ^ Day & Reed 2008, p. 103.
  59. ^ Day & Reed 2008, p. 118.
  60. ^ Day & Reed 2008, p. 124.
  61. ^ London Tubes' New Names - Northern And Central Lines. The Times (47772). 25 August 1937: 12 [24 July 2009]. 
  62. ^ Woodhouse 1938, p. 1.
  63. ^ Day & Reed 2008, p. 136.
  64. ^ 跳转到: 64.0 64.1 Day & Reed 2008, p. 138.
  65. ^ Wolmar 2004, pp. 285–286.
  66. ^ Mr Frank Pick to Retire. The Times (48583). 6 April 1940: 8 [29 April 2011]. 需付费查阅
  67. ^ Beard 2002, pp. 102–117.
  68. ^ Emmerson & Beard 2004, pp. 108–121.
  69. ^ Croome 2003,p. 56.
  70. ^ 跳转到: 70.0 70.1 Wolmar 2004, p. 288–289
  71. ^ L.P.T.B. Chairmanship. The Times (50908). 3 November 1947: 4 [11 August 2009]. 
  72. ^ L.P.T.B. Chairmanship. The Times (50908). 3 November 1947: 4 [14 July 2010]. 
  73. ^ Day & Reed 2008, p. 150.
  74. ^ 跳转到: 74.0 74.1 Day, John R; Reed, John. The Story of London's Underground. Capital Transport. 2008: 150 [1963]. ISBN 978-1-85414-316-7. 
  75. ^ Day & Reed 2008, p. 154.
  76. ^ Beard 2002, p. 127.
  77. ^ McMullen 1953, p. 1.
  78. ^ 跳转到: 78.0 78.1 78.2 Day, John R; Reed, John. The Story of London's Underground. Capital Transport. 2008: 163 [1963]. ISBN 978-1-85414-316-7. 
  79. ^ The Aldenham Works soon after opening - photograph. Exploring 20th Century London. [26 July 2009]. (原始内容存档于18 April 2015). 
  80. ^ Day & Reed 2008, p. 155.
  81. ^ Day & Reed 2008, p. 151.
  82. ^ 1960. A History of the London Tube Maps. [8 August 2009]. (原始内容存档于15 August 2007). 
  83. ^ Day & Reed 2008, p. 157.
  84. ^ 跳转到: 84.0 84.1 84.2 Day & Reed 2008, p. 163.
  85. ^ Day & Reed 2008, p. 164.
  86. ^ New Chairman for London Transport. The Times (56185). 3 December 1964: 10 [14 July 2010]. 
  87. ^ Roberts, Frank; Baily, Michael. GLC to get transport free of £250m debt. The Times (57697). 22 October 1969: 2 [14 July 2010]. 
  88. ^ Day & Reed 2008, p. 167.
  89. ^ McNaughton 1976, p. 2.
  90. ^ Warman, Christopher. Mr Kenneth Robinson's transport post causes dispute between party leaders. The Times (59113). 12 June 1974: 5 [14 July 2010]. 
  91. ^ On This Day: 15 March 1976 — Tube driver shot dead. BBC News. 2007 [18 August 2009]. 
  92. ^ Mullins, Sam. Shaping London Since 1980. London Transport Museum. 9 March 2020 [29 March 2020]. 
  93. ^ 跳转到: 93.0 93.1 Wolmar 2004, pp. 303–304.
  94. ^ 跳转到: 94.0 94.1 94.2 Monopolies and Mergers Commission. London Underground Limited: A report on passenger and other services supplied by the company (PDF). 1991 [26 August 2009]. (原始内容 (PDF)存档于19 January 2012). 
  95. ^ 跳转到: 95.0 95.1 95.2 Day & Reed 2008, p. 189.
  96. ^ Fennell 1988, pp. 15–16.
  97. ^ Day & Reed 2008, p. 207.
  98. ^ Waugh, Paul. The capital's new authority takes control today. The Independent. 3 July 2000: 8. 
  99. ^ 跳转到: 99.0 99.1 London Underground Factsheet (PDF). Transport for London. August 2010 [1 June 2011]. (原始内容 (PDF)存档于18 January 2012). 
  100. ^ 跳转到: 100.0 100.1 Day & Reed 2008, p. 218.
  101. ^ Webster, Ben. Tube consortium to earn £250m over six years. The Times (London). 9 January 2003 [18 August 2009]. 
  102. ^ Webster, Ben. Metronet seals £17bn Tube deal. The Times (London). 5 April 2003 [18 August 2009]. (原始内容存档于12 June 2011). 
  103. ^ HM Railway Inspectorate 2006, p. 1.
  104. ^ 7 July Bombings: Overview. BBC News. [19 August 2009]. (原始内容存档于18 April 2015). 
  105. ^ 21 July Attacks: Overview. BBC News. [19 August 2009]. (原始内容存档于18 April 2015). 
  106. ^ Closure of Shoreditch Station (PDF). Transport for London. [19 August 2009]. (原始内容 (PDF)存档于5 September 2012). 
  107. ^ The East London line extension (PDF). Transport for London: 4. [1 June 2011]. (原始内容 (PDF)存档于18 March 2012). 
  108. ^ Metronet calls in administrators. BBC News. 18 July 2007 [18 August 2009]. (原始内容存档于18 April 2015). 
  109. ^ First Piccadilly line passengers travel to Heathrow Terminal 5. Transport for London. 27 March 2008 [20 August 2009]. (原始内容存档于29 October 2012). 
  110. ^ New Wood Lane Underground Station. Transport for London. 14 October 2008 [26 January 2011]. (原始内容存档于30 September 2012). 
  111. ^ Construction of Crossrail begins as foundations laid for new Canary Wharf station. Crossrail. 15 May 2009 [20 August 2009]. (原始内容存档于18 April 2015). 
  112. ^ Find out more about the Circle line extension. Transport for London. 23 November 2009 [14 December 2009]. (原始内容存档于30 September 2012). 
  113. ^ East London Line officially opened by Boris Johnson. BBC News. 27 April 2010 [27 April 2010]. (原始内容存档于18 April 2015). 
  114. ^ Tube maintenance back 'in house' as new deal is signed. BBC News. 8 May 2010 [17 July 2010]. (原始内容存档于18 April 2015). 
  115. ^ London 2012: Games bring record London Underground users. BBC News. 2012-08-04 [2022-08-08] (英国英语). 
  116. ^ London Underground: 150 years. ITV News. [2022-08-08] (英语). 
  117. ^ Topham, Gwyn. London tube introduces contactless payments. The Guardian (London). 16 September 2014 [8 August 2022]. 
  118. ^ Night Tube begins in London, bringing 'huge boost' to capital. BBC News. 20 August 2016 [28 August 2016]. 
  119. ^ Tunnelling starts to extend the Northern line to Battersea. Transport for London. 11 April 2017 [29 March 2020]. 
  120. ^ New Northern line stations open today as Tube extends to Battersea Power Station. Transport for London. 20 September 2021 [20 September 2021]. 
  121. ^ All aboard the transformational Elizabeth line. Transport for London. 24 May 2022 [11 June 2022]. 

參考資料

[编辑]
  • Badsey-Ellis, Antony. London's Lost Tube Schemes. Capital Transport. 2005. ISBN 1-85414-293-3. 
  • Day, John R; Reed, John. The Story of London's Underground. Capital Transport. 2008 [1963]. ISBN 978-1-85414-316-7. 
  • Emmerson, Andrew; Beard, Tony. London's Secret Tubes: London's wartime citadels, subways and shelters uncovered. Capital Transport. 2004. ISBN 1-85414-283-6. 
  • Rose, Douglas. The London Underground, A Diagrammatic History. Douglas Rose/Capital Transport. 1999 [1980]. ISBN 1-85414-219-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