咸和 (渤海)
外观
咸和
| ||
政权 | 渤海国 | |
君主 | 大彝震 | |
历时 | 27年 | |
|
---|
咸和(831年—857年)是渤海国大彝震的年号,共计27年。
大彝震之后,尚有多位继承者不详世次,年号均无考。[1]
纪年
[编辑]新旧《唐书》记载其年号名称,但未明确指出确切年代范围。金毓黻编著的《渤海国志长编》考订认为在公元831年至857年,总计使用27年[2];李崇智《中国历代年号考》从金说。另有魏国忠《渤海史》认为在830年至857年,总计使用28年。[3]梁玉多《渤海国编年史》与金说同。[4]日本《国书寮典籍解题》有“咸和十一年闰九月廿六日”等文字,阎万章根据闰月,认为渤海咸和十一年即唐武宗会昌元年。[5]刘晓东认为咸和元年为831年,大彝震是即位后的隔年才改元。[6]
831年改元说
[编辑]咸和 | 元年 | 2年 | 3年 | 4年 | 5年 | 6年 | 7年 | 8年 | 9年 | 10年 |
---|---|---|---|---|---|---|---|---|---|---|
西元 | 831年 | 832年 | 833年 | 834年 | 835年 | 836年 | 837年 | 838年 | 839年 | 840年 |
干支 | 辛亥 | 壬子 | 癸丑 | 甲寅 | 乙卯 | 丙辰 | 丁巳 | 戊午 | 己未 | 庚申 |
咸和 | 11年 | 12年 | 13年 | 14年 | 15年 | 16年 | 17年 | 18年 | 19年 | 20年 |
西元 | 841年 | 842年 | 843年 | 844年 | 845年 | 846年 | 847年 | 848年 | 849年 | 850年 |
干支 | 辛酉 | 壬戌 | 癸亥 | 甲子 | 乙丑 | 丙寅 | 丁卯 | 戊辰 | 己巳 | 庚午 |
咸和 | 21年 | 22年 | 23年 | 24年 | 25年 | 26年 | 27年 | |||
西元 | 851年 | 852年 | 853年 | 854年 | 855年 | 856年 | 857年 | |||
干支 | 辛未 | 壬申 | 癸酉 | 甲戌 | 乙亥 | 丙子 | 丁丑 |
830年改元说
[编辑]咸和 | 元年 | 2年 | 3年 | 4年 | 5年 | 6年 | 7年 | 8年 | 9年 | 10年 |
---|---|---|---|---|---|---|---|---|---|---|
西元 | 830年 | 831年 | 832年 | 833年 | 834年 | 835年 | 836年 | 837年 | 838年 | 839年 |
干支 | 庚戌 | 辛亥 | 壬子 | 癸丑 | 甲寅 | 乙卯 | 丙辰 | 丁巳 | 戊午 | 己未 |
咸和 | 11年 | 12年 | 13年 | 14年 | 15年 | 16年 | 17年 | 18年 | 19年 | 20年 |
西元 | 840年 | 841年 | 842年 | 843年 | 844年 | 845年 | 846年 | 847年 | 848年 | 849年 |
干支 | 庚申 | 辛酉 | 壬戌 | 癸亥 | 甲子 | 乙丑 | 丙寅 | 丁卯 | 戊辰 | 己巳 |
咸和 | 21年 | 22年 | 23年 | 24年 | 25年 | 26年 | 27年 | 28年 | ||
西元 | 850年 | 851年 | 852年 | 853年 | 854年 | 855年 | 856年 | 857年 | ||
干支 | 庚午 | 辛未 | 壬申 | 癸酉 | 甲戌 | 乙亥 | 丙子 | 丁丑 |
同期存在的其他政权年号
[编辑]- 中国
- 日本
参见
[编辑]参考文献
[编辑]深入阅读
[编辑]- 李崇智. 中國歷代年號考. 北京: 中华书局. 2004年12月. ISBN 7101025129.
- 邓洪波. 東亞歷史年表. 台北: 国立台湾大学东亚经典与文化研究计划. 2005年3月 [2022-01-03]. ISBN 9789860005189. (原始内容 (pdf)存档于2007-08-25).
- 魏国忠、杨雨舒. 渤海史. 北京: 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 2019年12月. ISBN 7520331777.
- 梁玉多. 渤海國編年史. 哈尔滨: 黑龙江人民出版社. 2004年12月. ISBN 720706005.
前一年号: 建兴 |
渤海国年号 831年-857年 |
下一年号: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