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转到内容

士 (周朝)

维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书

是周朝由礼制规定的爵位等级[1],相当于贵族附庸之阶级,主要职责是管理平民及征战[2][3]。在春秋战国时“士”开始文武分途[4],形成“好文者为游士,尚武者为游侠”[5]

权力与地位

[编辑]

西周时代的“士”在封建制度里的阶级身份处于卿大夫之下,庶民之上,居于中(即国都中)[3],是“国人”中的主要成员,受宗法制支配,与国君卿大夫有着亲疏不等的宗法关系,对大夫有直接的隶属关系[6][7]。内部还有上士、中士、下士之别,其社会地位相差亦很大,主要担任卿大夫家臣,以俸禄为生或依赖于自己的“食田”,此外还占有少量奴隶,作为最低等的贵族时常与平民阶层胶着在一起[6][8]

“士”大多受过六艺教育并文武兼资[9][4],被要求懂弓马驾车、吟唱下棋,成为出能武入能文的通才[10]。军事是周朝国家政治的中心[11],“士”即王公大夫之卫士[12],是受贵族禄养的职业军人[13]。士自己持有武器、粮秣和车马等装备财产[14],有统驭平民之权利,亦有执干戈以卫社稷之义务,亦称作“国士”以示地位之高,晋“公卒”与楚“王卒”皆选用国士担任,相当于禁卫军[3]

变迁与起落

[编辑]

春秋后期,由于社会生产力的发展,宗法制动摇,再加上私学兴起,士阶层的成分、地位和作用都发生了很大的变化[6]。在此背景下,战国时期的“士”的身份进一步模糊化,地位不再明晰[1],一些作为门客的士往往具有多重身份[1]

“士”主要就于“文”和“武”两个方向演化[15],与过往接受六艺之“士”文武并重不同,战国后的士不再附带射(射箭)、御(驾车)等军事训练,基本以文为重,而其地位亦未以分封制为依托[7]。随着秦汉中央集权制的建立与发展,“文士”逐步官僚化,演变形成“士族[16],同时“武士”阶层由于失去固定阶级而逐步消解,残存为游走民间的游侠[9]

道德标准

[编辑]

孔子提出“士”的道德标准:“行己有耻,使于四方不辱君命,可谓士矣。”[17],“士不可以不弘毅,任重而道远。仁以为己任,不亦重乎?死而后已,不亦远乎?”。[18]

荀子将“士”分为“通士”、“公士”、“直士”、“悫士”,并指出通士“上则能尊君,下则能爱民,物至而应,事起而辨”,公士“不下比以暗上,不上同以疾下,分争于中,不以私害之”,直士“身之所长,上虽不知,不以悖君;身之所短,上虽不知,不以取赏;长短不饰,以情自竭”,悫士“庸言必信之,庸行必慎之,畏法流俗而不敢以其所独甚”。[19]

参见

[编辑]

参考文献

[编辑]
  1. ^ 1.0 1.1 1.2 王凡. “轴心时代” 的中国 “士” 文化. 铜仁学院学报, 2013, 15(4): 7-9.
  2. ^ 高小岩, 吴中平. 从士人、武士的对比看中日文化差异[J]. 衡水学院学报, 2008, 10(6):5.
  3. ^ 3.0 3.1 3.2 顾颉刚.武士与文士之蜕化2019-08-08 新法家 (页面存档备份,存于互联网档案馆)收于《人间山河:顾颉刚随笔》,北京大学,2009 ISBN 9787301148365
  4. ^ 4.0 4.1 汪涌豪. 绪论. 中国游侠史论. 上海人民出版社. 2016: 7 [2023-06-28]. ISBN 9787208134225.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3-06-28). 
  5. ^ 吕思勉. 秦汉史. 杨宽、吕翼仁等校订. 上海古籍出版社. 1983: 518. ISBN 9787556302628. 
  6. ^ 6.0 6.1 6.2 詹子庆. 先秦士阶层的演变及其历史地位. 史学月刊. 1984, (06): 6. 
  7. ^ 7.0 7.1 张帆. 中国古代简史. 北京大学, 2015. ISBN 9787301262634
  8. ^ 任建库〈先秦士阶层社会性格的变化〉,收于《秦文化研究第五届学术讨论会论文集》
  9. ^ 9.0 9.1 余英时.中国文化史通释. 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 2012 ISBN 9787108039644
  10. ^ 詹子庆. 先秦士阶层的演变及其历史地位[J]. 史学月刊, 1984(6):6.
  11. ^ 张荫麟,《中国上古史纲》(台北:里仁书局,1982),页63∼64
  12. ^ 胡秋原,《古代中国文化与中国知识分子(上)》(台北:亚洲书局,1956),页82
  13. ^ 傅乐成,《中国通史(上)》(台北:大中国图书公司,1988),页32
  14. ^ 郑鸿献. "徐中舒论孔子政治思想." 历史研究 1 (1962).
  15. ^ 王志毅. 中国古代官吏录用制度探析. 廊坊师范学院学报: 社会科学版 4 (1996): 38-42.
  16. ^ 余英时:〈东汉政权之立与士族大姓之关系〉,页281-284。
  17. ^ 论语·子路
  18. ^ 论语·泰伯
  19. ^ 荀子·不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