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转到内容

秋颂

本页使用了标题或全文手工转换
维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书
Drawing of trees with orange and red leaves with a lake at the bottom and hills in the distance.
威廉·詹姆斯·奈特比创作的《秋颂》插画,出自1899年《与济慈的一天》

秋颂》(英语:To Autumn)是英国浪漫主义诗人约翰·济慈(1795年10月31日-1821年2月23日)创作的一首诗歌。作品创于1819年9月19日,并于1820年在一本济慈诗集中出版,当中包括《女妖》和《圣艾妮丝节前夕》。《秋颂》是济慈1819年颂诗中的最后一篇作品。尽管个人问题让他有很少时间于1819年投入诗歌创作,但一个秋天的下午,他在温彻斯特附近散步后创作了《秋颂》。这篇作品标志了他诗人生涯的结束,因为他需要赚钱并无法再致力于诗人的生活方式。《秋颂》出版一年多后,济慈死于罗马

这首诗有三段十一行诗节,并讲述整个季节的进展,从农作物成熟后期到收成,再快到冬天前的最后几天。通过对秋天的拟人化,以及对它的慷慨、它的景象和声音的描写使形象化丰富起来。它与英国风景画家的作品有相似之处[1],因为济慈自己描写了他在散步时看到的麦梗田野而表达了“一些图片”的温暖[2]

这篇作品以艺术创作中的托寓被解读为对死亡的探讨、济慈回应发生在同年的彼得卢屠杀,以及表达对民族主义的情感。作为最多被收入选集的英文抒情诗之一,《秋颂》被评论家认为是最完美的英文短篇诗歌之一。

背景

[编辑]
Portrait in pencil of a man in his mid-twenties with medium-length curly hair. He is leaning on his right arm and faces right. He is wearing a white jacket.
查尔斯·布朗于1819年8月创作的济慈速写,在《秋颂》创作前一个月

在1819年春季期间,济慈写了许多重要的颂诗:《希腊古瓮颂》、《怠惰颂》、《忧郁颂英语Ode on Melancholy》、《夜莺颂》和《赛姬颂英语Ode to Psyche》。5月后,他开始追求其他形式的诗歌,包括与朋友和室友查尔斯·布朗(Charles Brown)合作的悲剧诗《奥托大帝》、《蕾米雅》的后半部分和重新完成他未完成的史诗《海伯利安英语Hyperion (poem)[3]。他从春季到秋季努力完全致力于诗歌事业,在写长篇诗和短篇诗之间交替进行,并为自己设定了每天创作五十行以上诗句的目标。在业余时间,他还阅读罗伯特·伯尔特英语Robert Burton (scholar)的《忧郁的解剖》、托马斯·查特顿英语Thomas Chatterton的诗歌和利·亨特英语Leigh Hunt的散文等作品[4]

虽然济慈于1819年打算写很多诗出来,但他整年遭受许多财务困难,包括对弟弟乔治(George)移民到美国后急需要钱的担忧。尽管有这些令人分心的事,他还是于1819年9月19日抽出时间写了《秋颂》。这首诗标志了他作为诗人生涯的最后时刻。他不再有能力投入时间创作诗歌,开始从事更有利可图的事情[3]。济慈的健康状况和个人指责的衰落也给他不断的作诗精力带来了阻碍[5]

1819年9月19日,济慈在温彻斯特附近沿着伊钦河英语River Itchen, Hampshire散步。济慈于9月21日给朋友约翰·汉密尔顿·雷诺兹(John Hamilton Reynolds)的信中,描述了这一景像给他的印象以及它对《秋颂》结构的影响[2]:“这季节太美了——空气多好。关于它温和的温度(……)我从未像现在这样喜欢残梗散碎的田野(……)不知怎的,残梗的平原给人以温暖感,就像有些绘画给人以温暖感一样。这一点在星期天我散步时给了我强烈印象,于是我写了一首诗[6]。”济慈脑中并不是任何事情都是乐观的,诗人于9月知道他将不得不最后放弃《海伯利安》。因此,他写给雷诺兹的信中还留下一张便条说他放弃了他的长篇诗[7]。济慈并没有发送《秋颂》给雷诺兹,但是将诗放进他给出版人和朋友理查德·伍德豪斯(Richard Woodhouse)的信中,并于同一天在它身上标明日期[8]

这首诗经过了修改,并包含在济慈1820年的诗集《女妖、伊莎贝拉、圣艾妮丝节前夕及其他诗歌》(Lamia, Isabella, the Eve of St. Agnes, and Other Poems)。虽然出版人泰勒和赫塞(Taylor and Hessey)害怕像济慈《恩底弥翁英语Endymion (poem)》的1818年版一样受到差评困扰,他们宁愿删去任何有可能引起争议的诗后出版精选集,来确保不会有出于政治动机的评论会给诗集带来不良声誉[9]

[编辑]

主题

[编辑]

《秋颂》在三段诗节中描述了季节三种不同的景象:它的丰收、劳力和最终的凋零。诗节从头至尾是从早秋到中秋再到冬季先兆的过程。与此同时,诗描述了从早上到中午再到进入黄昏的一天。这些过程揉合了从触觉到视觉再到声音的转变,创作了一首有三部分对称的诗,这是在济慈其他颂诗中所没有的[12]

随着诗的进展,秋天被比喻为密谋、使水果成熟、收成、制作音乐的代表。诗的第一段诗节代表了秋天牵涉了自然过程、生长和最终成熟的增进,两种力量在自然界产生对立,但合在一起却产生季节不会结束的印象[13]。在这段诗节中,温暖的天气使水果保持成熟,而花蕾还盛开着。斯图尔特·斯佩里(Stuart Sperry)说济慈在这里强调了触感,而带出了生长物和平缓动态的形象化描述:膨润、弯曲和饱满[12]

汉普郡收割场

在第二段诗节中秋天被拟人为收割工人[注 1],观众以多种方式来观看为来年食物的供给所必须进行的劳动差事。诗中缺少确定性的动作,所有移动都很轻柔。秋天并不是描绘为真实收成的形象,而是坐着、休息或观看[13]。在第14-15行中,秋天被拟人为精疲力竭的工人。在诗节将近完结时,第19-20行中拾穗人的稳健再次强调了诗歌中的静止[15]。一天中的进展以动作展现,这全都暗示了午后的睡意:收割好的谷物被扬开,收割工人睡着或回家,最后一滴产生于苹果榨汁器[12]

最后一段诗节将秋天的声音和与春天作对比。

注释

[编辑]
  1. ^ 秋天全部的拟人化仅出现在第二段诗节中[14]

参考资料

[编辑]

引用

[编辑]
  1. ^ Bewell 1999,第176页.
  2. ^ 2.0 2.1 Bate 1963,第580页.
  3. ^ 3.0 3.1 Bate 1963,第526-562页.
  4. ^ Gittings 1968,第269-270页.
  5. ^ Motion 1999,第461页.
  6. ^ Keats 2008,第184页.
  7. ^ Bate 1963,第585页.
  8. ^ Evert 1965,第296-297页.
  9. ^ McGann 1979,第988-989页.
  10. ^ Keats 1905,第205页.
  11. ^ 查良铮译文,第42页.
  12. ^ 12.0 12.1 12.2 Sperry 1973,第337页.
  13. ^ 13.0 13.1 Bate 1963,第582页.
  14. ^ McFarland 2000,第222页.
  15. ^ Wagner 1996,第110-111页.

文献资料

[编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