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转到内容

圣康坦战役 (1914年)

坐标49°54′03″N 3°37′42″E / 49.90083°N 3.62833°E / 49.90083; 3.62833
本页使用了标题或全文手工转换
维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书
圣康坦战役 (1914年)/吉斯战役
第一次世界大战西方战线大撤退英语Great Retreat的一部分

1914年8月23日至9月5日间德军与协约国军的阵地与战线
日期1914年8月29日 - 30日
地点49°54′03″N 3°37′42″E / 49.90083°N 3.62833°E / 49.90083; 3.62833
结果 法国胜利[a]
参战方
 法国  德意志帝国
指挥官与领导者
法兰西第三共和国 夏尔·朗勒扎克 德意志帝国 卡尔·冯·比洛
兵力
12个师,26万人 9个师,23万人
伤亡与损失
11,700人伤亡或被俘 9,060人伤亡

圣康坦战役(法语:bataille de Saint-Quentin),又称第一次吉斯战役(法语:1ere Bataille de Guise),发生于1914年8月29日至30日,是第一次世界大战西方战线大撤退英语Great Retreat期间的一场战役。

前奏

[编辑]

1914年8月26日晚间,协约国部队从勒卡托撤往圣康坦[10]。在一直撤退的情形下,尽管法国第5集团军与右翼第4集团军有着4英里(6.4千米)之远,而且左翼英国远征军也在持续撤退,法军总司令约瑟夫·霞飞还是需要由夏尔·朗勒扎克指挥的第五集团军进行反击以阻止德军推进。第五集团军的移师耗去了8月28日大部分的时间,从北向西转往圣康坦[11]

战役过程

[编辑]

8月29日,第五集团军全军进攻圣康坦。德军从一名法军军官手中取得法军命令,这让第2集团军英语2nd Army (German Empire)指挥官卡尔·冯·比洛能有足够时间来备战。第18兵团对圣康坦的进攻是场代价高昂的挫败,但第1军指挥官路易·弗朗谢·德斯佩雷集结了第10及第3军,在右翼向吉斯发起进攻,成功迫使包括近卫兵团英语Guards Corps (German Empire)在内的德军撤退[12]

霞飞当晚下令朗勒扎克暂停撤退,并在后续撤退时炸毁瓦兹河上的桥梁。但这份命令却直至8月30日早上才送达第五集团军,当时撤退已进行数个小时之久。这让第二集团军能不受挑战地移动,他们既没有被攻击也没有被追击[13]

比洛发现第二集团军被瓦兹河所分隔,这给了德军从两翼对法军攻势做包抄的机会。由于有着法军利用第二集团军内线间15千米(9.3英里)的缺口突破之风险,导致比洛选择谨慎的策略来防止此一风险,并命令集团军封闭内线缺口并对法国第十集团军发起反击。法军的攻势在下午晚些时刻被击退,而第十四师被下令从索姆河地区推进到此以参战,但该师指挥官为让部下歇息并准备拉费尔攻势来赶上第5集团军,从而忽略了此一命令。第7集团军英语VII Corps (German Empire)指挥官卡尔·冯·埃尼姆中将被推翻,同时第二集团军底下所有的兵团被命令发起进攻并取得决定性胜利。比洛透过无线电回报此战胜出的消息给最高陆军指挥部,但该晚截获的文件显示13个法军师已向6个德军师发起进攻。比洛派出他的参谋官到亚历山大·冯·克卢克将军指挥的第1集团军,以求在8月30日的攻势中取得该集团军的支援。有人怀疑近卫兵团可能会因为筋疲力尽而在早上发动进攻,并且指挥官被授权必要时撤到瓦兹河。包抄法军左翼的可能性已经过去,并于早晨下令为争取当地优势而进行军事行动[14]

法军在8月30日早晨重新发起了攻势,但只能处理被击退的脱节攻击,而德军则在午后开始反攻。瓦兹河谷的地形是沼泽地,同时被深溪流切割、有灌木丛覆盖,以及不断上升的地面。德军步兵在两军互相大规模炮轰中取得缓慢进展。下午早些时候,空军的侦察报告显示法军已开始从后卫部队后方撤退。比洛下令一小支步兵及野战炮发起追击,其余大部则因筋疲力尽而停下歇息,同时也是考量到拉费尔要塞对整体推进的阻碍,且也需于9月1日支援第一集团军从法军西方包抄的攻势。第二集团军前去追击的部队仅俘获四门火炮、16门机枪以及约1,700名俘虏[15]

注释

[编辑]

注脚

[编辑]
  1. ^ Terraine 1970,第149页.
  2. ^ Cabanes 2016,第123页.
  3. ^ Smith 2014,第58页.
  4. ^ Clodfelter 2008,第418页.
  5. ^ Ferro 1989,第58页.
  6. ^ Pope & Wheal 2003,第215页.
  7. ^ Van Basten 2016.
  8. ^ Cooksey & Murland 2015,第56页.
  9. ^ Banks 2000,第51页.
  10. ^ Doughty 2005,第78页.
  11. ^ Doughty 2005,第78–79页.
  12. ^ Doughty 2005,第80页.
  13. ^ Doughty 2005,第80–81页.
  14. ^ Humphries & Maker 2013,第368–373页.
  15. ^ Humphries & Maker 2013,第373–391页.

参考

[编辑]

外部链接

[编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