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转到内容

釉鹧鸪斑碗

维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书
黑釉鹧鸪斑碗
年份宋至金 公元12-13世纪
类型陶瓷器
尺寸5.8 cm × 20.3 cm × 4.7 cm(2.3英寸 × 8.0英寸 × 1.9英寸)
收藏国家/地区 中华民国台湾
收藏地台北市士林区国立故宫博物院
登录号故瓷016992N000000000
网址国立故宫博物院器物典藏资料检索系统
黑釉鹧鸪斑碗(侧面)

宋至金 釉鹧鸪斑碗为公元12-13世纪,宋代至金期间所烧制陶瓷茶碗,黑釉上饰以柿酱色斑点的习惯在福建河南河北窑场皆有所见;本件器皿白胎、兼且大撇口造型,与数件日本韩国收藏的金花定碗相似;胎质不若一般定窑器的坚致,原产地不详,据推测为宋、金间北方瓷窑作品。[1]

基本特征

[编辑]

此碗虽为茶盏,但功能上归于食器,高5. 8公分,口径20. 3公分,底径4. 7公分,足径4. 9公分,比当时宋朝茶碗基本口径(≤15公分)稍大,堪比唐代茶碗口径(10 – 25公分)[来源请求]

此碗外形属于斗笠碗,大撇口,全器壁薄而轻,腹浅壁斜,圈足很小,足壁锐直且微微外斜,底挖不足肩;全器施以黑釉,釉色黑亮乌金,但仅施及壁足交接处,圈足没有釉的地方露出白胎;圈足胎骨坚薄,胎外似乎曾经施了褐色汁,至于足里则施釉有些不匀;器内满布自里心向外放射的酱柿色点,那是由另一种含铁颜料点绘而成的,笔触鲜明,虽非精准同心,然而快速泼点的笔意在黑色交映下,使酱柿色格外华丽。外壁釉色则黑中带黄褐色晕斑,偶出一二铁绘线。[2]

关于

[编辑]

宋代盛行斗茶,为配合这种活动,茶盏造型与颜色均是精心设计,在追求文人精神美学同时讲究实用性。

首先,撇口大、茶盏中心小造型易于茶筅以中心为支点搅拌,且口大易于观察茶色与泡沫变化,这是评判一杯茶好坏的根据。此外,宋代人喝茶通常会把茶水与茶末同饮,饮毕杯中不留渣,茶盏浅腹斜壁造型有助于这种饮茶习惯。[3]

在釉色方面,不同于唐代茶盏与中国历代其他种类陶瓷器追求秘色,宋代茶盏反其道而行尚黑色,黑色被视为茶盏中最顶级釉色,宋徽宗大观茶论》 既有云:“釉色贵青黑”。这也与斗茶有关,蔡襄茶录》 曾载:“茶色白,宜黑盏”,因之斗茶惯用末茶,宽大碗口且对比性强的黑色易于观察白色的泡沫变化以及碗沿沾上水痕的时机。

此碗器内点状纹路形像鹧鸪鸟斑纹,故此类斑纹在茶盏里称为鹧鸪斑,是追取北宋苏轼黄庭坚所赞誉的茶碗“建安瓷碗鹧鸪斑”、“鹧鸪斑中吸春露”、“金缕鹧鸪斑”的诗意。鹧鸪斑可在器内或器外,或器内外皆有。陶谷清异录》中曾写道:“闽中造盏,花纹鹧鸪斑点,试茶家珍之”,鹧鸪斑在宋代茶盏中很是受欢迎。

其他

[编辑]

在茶盏中有一纹样称为油滴斑,同样是呈点状,与鹧鸪斑很像,难以分辨,故目前学界对所谓“鹧鸪斑”仍未有定论,有认为是黑釉中结晶析出的点状油滴斑,或亦有以为是白色斑点者。所以,有人说两者为同样的斑纹,只是名称上不同,也有人认为两者属于不同的斑纹,甚至随着不同国家又有不同说法,众说纷纭。

参考文献

[编辑]
  1. ^ 国立故宫博物院编辑委员会,《千禧年宋代文物大展》:台北市:故宫,2000年.
  2. ^ 国立故宫博物院 数位典藏系统-宋至金 釉鹧鸪斑碗
  3. ^ 廖宝秀,《宋代吃茶法与茶器之研究》:台北:故宫博物院,199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