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转到内容

七和卓之乱

维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书

七和卓之乱,是道光二十七年(1847年)流亡于浩罕汗国白山派和卓后裔入侵清朝新疆的事件。19世纪的文献认为,这次入侵以迈买的明(Muḥammad Emīn)、倭里罕(Walī Khān)、阿布都拉(ʿAbd ul-Lāh)、塔瓦克尔(Tawakkul Khan)、萨比尔、阿克恰甘、依山(Īshān)七人为首,七人皆为和卓波罗尼都后裔、迈玛特玉素普的子侄,故称“七和卓之乱”。现代研究认为,所谓的“七和卓”实际上只有三人是真正的和卓后裔。[1]

卡塔条勒等人在浩罕伯克胡达雅尔的支持下,带领浩罕军队和布鲁特部落入侵新疆西南部,攻占了喀什噶尔回城,并一度包围喀什噶尔汉城和英吉沙尔大清朝廷调兵南下后,在英吉沙尔附近击溃七和卓,随即收复喀什噶尔回城。卡塔条勒等人逃回浩罕境内。浩罕军队撤离时,裹挟喀什噶尔附近居民37000馀人迁往浩罕,并掠走大量财物。胡达雅尔伯克收缴了掠夺的财物后,将卡塔条勒拘押,并遣使向清廷辩解自己与入侵行动无关。从卡塔条勒等人侵入边界到其逃回浩罕,共历时三个月。

背景

[编辑]

和卓家族源于中亚的伊斯兰教苏菲派领袖玛哈图木·阿杂木。玛哈图木·阿杂木的后裔号称“和卓”,于明代末年迁入叶尔羌(今新疆莎车)、喀什噶尔(今喀什市)等地,分为黑山派白山派。清乾隆年间,白山派和卓波罗尼都霍集占兄弟拥兵反叛,被清军平定,史称“大小和卓之乱”。此后,波罗尼都之子萨木萨克流亡于布哈尔、浩罕一带,有三子:玉素普张格尔巴布顶。浩罕伯克认为和卓后裔奇货可居,将其视为入侵清朝新疆的工具。

道光初年,张格尔、玉素普在浩罕的支持下先后进入新疆西部作乱,皆被清兵平定。浩罕则通过入侵战争掠夺了大量财富,并逐步攫取在新疆西部的贸易特权。平定张格尔之乱后,钦差大臣直隶总督那彦成严禁新疆与浩罕通商,使浩罕经济遭受重创。道光十一年(1831年),浩罕遣使议和,并重新开始进贡。清廷为了换取边境的安宁,于次年准许重开贸易。此后的十几年间,虽然军事行动暂时收敛,但浩罕利用其庇护的和卓后裔侵略新疆的政策并未改变。居住在浩罕的和卓子嗣也长大成人。道光二十五年(1845年),胡雅达尔即任浩罕汗[a],重新开始纠集和卓后裔并联合清朝境外的布鲁特部落侵扰新疆。

玉素普、张格尔、巴布顶兄弟的子孙很多,几乎全部住在浩罕。迈买的明(号称“依山罕”)、阿布都拉(号称“克齐克罕”(Kichik Khan))是玉素普之子。迈买的明在同辈人中最年长,因此被称为“卡塔条勒”,意为“大王公”。倭里罕是巴布顶次子。“七和卓之乱”中只有此三人是和卓后裔。其他四人中,只有萨比尔的身份明确,此人是安集延人。塔瓦克尔的身份不明。阿克恰甘是维吾尔语中“白棉袍”之意,并非人名,可能是某人的绰号。而文献中记载的依山就是卡塔条勒的别号。

经过

[编辑]

道光二十七年(1847年)七月底,卡塔条勒等人率骑兵千馀人从浩罕出发,突破新疆边境的两处卡伦,到达玉斯图阿尔图什(在今阿图什市),由此向喀什噶尔进发。

以迈买的明、倭里罕为首的七和卓,纠集安集延、布鲁特进犯喀什噶尔、英吉沙尔,攻占喀什噶尔回城(今喀什市),引水淹灌徕宁城(喀什噶尔汉城)。当时形势十分紧张。清政府命叶尔羌参赞大臣率军征讨,经过了近三个月的时间,平定了这次叛乱。

注释

[编辑]
  1. ^ 浩罕首领的称号原为伯克,在伯克爱里木时期加号,但清廷仍称其为浩罕伯克。

参考文献

[编辑]

引用

[编辑]
  1. ^ 《清代新疆和卓叛乱研究》第八章第二节:关于“七和卓”的人名等问题

书目

[编辑]
  • 《清史稿》,中华书局点校本
  • 谭其骧等,1974,《中国历史地图集》,北京:中国地图出版社
  • 新疆社会科学院民族研究所,1978,《新疆简史》,乌鲁木齐:新疆人民出版社
  • 佐口透著,凌颂纯译,1983,《18-19世纪新疆社会史研究》,乌鲁木齐:新疆人民出版社
  • 新疆社会科学院历史研究所,1987,《新疆地方历史资料选辑》,北京:人民出版社
  • 刘正寅、魏良弢,1998,《西域和卓家族》,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
  • 费正清、刘广京编,中国社会科学院历史研究所编译室译,1993,《剑桥中国晚清史》,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
  • 马大正,2006,《新疆史鉴》,乌鲁木齐:新疆人民出版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