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转到内容

並母

本页使用了标题或全文手工转换
维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书

并母b)是中古汉语的一个声母,属唇音帮组,全浊声母。该声母没有开合口对立,可与所有四个配合。注意並母在简化字中不应写作“并母”,因为“并”字属全清帮母

其例字如下(中古汉语拼音采用古韵罗马字):

一等 朋bong、倍baix、步boh、勃buot
二等 庞brung、鲍braux、瓣brenh、帛brak
三等 凡byam、妇biux、附byoh、服biuk、皮bie、辩bienx、毙bjed、愎bik
四等 瓶beng、陛bex、蹩bet

拟音

[编辑]

由于在大多数汉语族语言、域外方音和对音中,並母的大多数字对应双唇塞音,且为全浊音,因此音韵学界一致同意将並母拟为/b/。然而对于其送气性质并无一致意见,有的学者认为是送气音[bʱ],也有的认为是不送气音[b],或者无所谓送气或者平送仄不送等。不过,这个声母在送气不送气方面,并没有对立音位。

各学者拟音
声母 古韵罗马字 高本汉 李方桂 陆志韦 王力 周法高 李荣 邵荣芬 蒲立本 董同龢 郑张尚芳 潘悟云 《广韵》字数
b b b(bʷ) b b b b b b 1118

注:过往学界曾用逆撇号“ʻ”代表送气音,后来国际语音学学会已规范以“ʱ”作为浊音送气符号,上表亦依规范统一。

上古来源

[编辑]

大部分学者一致认为并母字来自于上古汉语[b]辅音,从上古到中古并母字发音都十分稳定。

各家分类

[编辑]
守温三十字母 三十六字母 陈澧 曾运乾 白涤洲 李荣 周法高
并、奉 并、旁 蒲、符 蒲、符

反切上字

[编辑]

广韵中,属于并母的反切上字计23个。

  • 重唇:蒲步裴薄白傍部平皮便毗弼婢
  • 轻唇:房防缚附符苻扶冯浮父

汉语读音演变

[编辑]

在相当多的方言中,唇音三等字的一部分(学者认为主要是三等合口字和韵腹为后元音的三等开口字)转变为唇齿音。音韵学上称这部分字为轻唇音,而仍保持双唇音发音的字为重唇音。在三十六字母中,《切韵》系统中並母的重唇音仍称並母,而轻唇音称奉母,如上表中的“凡、妇、附、服”。多数汉语族语言情况继承自三十六字母阶段的发音,例如粤语和北京音系。

粤语中,并母的浊音清化,平仄送气状况各片粤语不尽相同,在标准粤语里,平声读送气的p [pʰ],仄声读不送气的b [p],派入声调中的阳声调。少数阳上声字白读送气,如“抱”读pou5 [pʰou]

吴语的并母重唇音维持浊音,对应吴拼的b [b],轻唇音对应吴拼的v [v]。在保留全浊声母的汉语族语言里,演变跟吴语相似。

北京音系和多数官话方言中,全浊声母清化,重唇音平声送气,变为普拼的p [pʰ]的阳平调,如“平”(中古汉语bieng),仄声不送气,变为普拼的b [p],如“並”(中古汉语bengx)。轻唇字不论平仄均清化为f [f]

闽语中,并母大多变成[p],少数字不规则念做送气的[pʰ],例如“抱”[pʰə]。此外,闽语普遍保留并母与奉母混读的情况,此情形多在白读层次,例如闽南语“房”[paŋ]、“饭”[pŋ]。在文读层次则多变成[h],例如"凡"[huan]

方言中,并母多并入送气的[pʰ]

域外方音

[编辑]

朝鲜语中无唇齿音,並母字发音均为双唇音,有的为不送气音ㅂ [p],有的为送气音ㅍ [pʰ],是否送气无明显规律。前者如“排”(brai,배),后者如“皮”(bie,피)。

日语中並母也无轻重唇的区分,在吴音中ば行([b]),汉音は行[h][ɸ])。

越南语中並母字多数保留成为b [ɓ]的阳调。轻唇字同多数汉语方言,清化变为ph [f],而重纽四等字变为清齿塞音t [t],如“币”(中古汉语bjed,tệ)。

参见

[编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