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转到内容

徐州 (古代)

维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书
徐州
东汉清朝
188年-607年

619年-742年

758年-1348年

1366年-1733年
坐标:34°15′40″N 117°11′09″E / 34.2611°N 117.1858°E / 34.2611; 117.1858
国家东汉清朝
人口 
• 282年
81021户[1]
• 464年
23485户,175967口[2]
• 549年
37812户,108787口[3]
• 639年
8162户,45537口[4]
• 1102年
64430户,152237口[5]
历史 
• 成立
188年
• 废除
1733年
前身
继承
徐州刺史部
彭城郡
彭城郡
武安州 (至正)
彭城郡
彭城郡
徐州路
徐州府
今属于 中华人民共和国江苏省山东省安徽省

徐州中国古代的,前身为监察区徐州刺史部。早期幅员广袤,包括今江苏省长江以北、山东省西南部和安徽省小部,南北朝时期辖境逐渐缩小,北朝后期以后辖境仅限于今江苏省徐州市一带。

沿革

[编辑]

汉朝

[编辑]

西汉元封五年(前106年),设立十三刺史部。其中,徐州刺史部地处今江苏省长江以北和山东省西南部地区。但此时的徐州刺史部只是监察区,非真正意义上的行政区。

东汉中平五年(188年)后,州成为正式的一级行政区域。徐州彭城郡彭城县(今江苏省徐州市),领二郡三国:东海郡琅邪国彭城国广陵郡下邳国[8]建安三年(198年)前后,分琅邪、东海、下邳等郡国置城阳郡利城郡昌虑郡东莞郡东安郡东城郡。后省并昌虑、东安、东城三郡。至汉末,徐州领六郡二国:彭城国广陵郡下邳郡东海国琅邪郡城阳郡利城郡东莞郡[9]

魏晋

[编辑]

曹魏时,并利城郡入东海国,并东莞郡入琅邪国。至魏末,徐州领三郡三国:彭城国广陵郡下邳郡东海国琅邪国城阳郡

西晋泰始元年(265年),分琅邪国东莞国,割城阳郡青州咸宁三年(277年),并东莞国入琅邪国。太康元年(280年),分下邳国临淮郡。太康十年(289年),分琅邪国、青州之城阳郡复置东莞郡,属徐州。至此,徐州领三郡四国:彭城国广陵国下邳国临淮郡东海郡琅邪国东莞郡

元康元年(291年),分东海郡兰陵国,分东莞郡东安国永宁元年(301年),分临淮郡淮陵国永兴元年(304年),分临淮郡置堂邑郡。至此,徐州领三郡八国:彭城国广陵国下邳国临淮郡淮陵国堂邑郡东海国兰陵国琅邪国东莞郡东安国[10]

晋宋

[编辑]

东晋时期,徐州北部诸郡屡陷屡复,治所也频繁迁徙,或治广陵郡广陵县(今江苏省扬州市邗江区西),或治下邳郡下邳县(今江苏省邳州市南),或寄治扬州晋陵郡丹徒县京口(今江苏省镇江市[10]永昌元年(322年),琅邪国陷于后赵太宁二年(324年),彭城、下邳、东海、兰陵、东莞、东安六郡国陷于后赵咸和元年(326年),临淮、淮陵二郡陷于后赵。至此,徐州仅馀广陵、堂邑二郡[11]

永和七年(351年),收复彭城、下邳、临淮、淮陵、东海、兰陵六郡国。永和十二年(356年),收复琅邪国。咸安二年(372年),琅邪国陷于前秦太元四年(379年),彭城、下邳、淮陵、东海、兰陵五郡国陷于前秦。太元九年(384年),收复徐州全境,并以前秦南兖州(领梁、谯、沛三郡)并入徐州。太元十九年(394年),琅邪国陷于后燕隆安二年(398年),收复琅邪国。隆安三年(399年),琅邪、东莞、东安三郡国陷于南燕元兴二年(403年),梁国陷于后秦义熙五年(409年),再次收复徐州北部诸郡国(梁国除外)。[11]

义熙七年(411年),以淮水为界将徐州一分为二,淮南为徐州(治广陵),淮北为北徐州(治彭城)。北徐州领九郡三国:彭城国下邳郡东海郡谯国沛郡兰陵郡琅邪国东莞郡东安郡淮阳郡阳平郡(侨郡)、济阴郡(侨郡)[10]。义熙十二年(416年),收复梁国[11]

南朝宋永初二年(421年),改徐州为南徐州,北徐州为徐州景平元年(423年),梁、谯二郡陷于北魏孝建元年(454年),置北济阴郡大明元年(457年),割下邳郡使侨置的济阴郡成实土郡。至此,徐州领十二郡:彭城郡下邳郡东海郡沛郡兰陵郡琅邪郡东莞郡东安郡淮阳郡阳平郡济阴郡北济阴郡泰始二年(466年),彭城、沛、阳平三郡陷于北魏。泰始三年(467年),下邳、东海、淮阳、济阴四郡陷于北魏,割东莞、东安二郡置东徐州。泰始四年(468年),徐州全境陷于北魏[10]

十六国

[编辑]

后赵四年(322年)至八年(326年),先后占领东晋徐州九郡,仍治彭城。后改兰陵郡为武兴郡。至此,徐州领九郡:彭城郡下邳郡临淮郡淮陵郡东海郡武兴郡琅邪郡东莞郡东安郡冉魏永兴二年(351年),琅邪、东莞、东安三郡陷于段龛,其馀六郡陷于东晋

前燕元玺五年(356年),占领段龛所据徐州之东莞、东安二郡,改属青州前秦建元八年(372年),占领东晋徐州之琅邪国,改属青州。建元十五年(379年),占领东晋徐州五郡,以彭城、东海、兰陵三郡仍置徐州(治彭城),以下邳、淮陵二郡置扬州。建元二十年(384年),徐州陷于东晋[11]

北朝

[编辑]

北魏天安元年(466年),占领南朝宋徐州之彭城、沛、阳平三郡,仍治彭城,改阳平郡为南阳平郡。皇兴元年(467年),又占领下邳、东海、淮阳、济阴四郡,改济阴郡为南济阴郡。二年(468年),占领徐州全境,分彭城郡置建昌郡,割豫州梁、谯二郡属徐州。至此,徐州领十三郡:彭城郡建昌郡下邳郡东海郡沛郡兰陵郡琅邪郡淮阳郡南阳平郡南济阴郡北济阴郡梁郡谯郡。后分淮阳郡置宿豫郡,分阳平郡置临潼郡

孝文帝时,割宿豫郡置南徐州太和十五年(491年),并建昌郡入彭城郡。太和十八年(494年),割梁、谯二郡属南兖州正光五年(524年),淮阳郡陷于南梁孝昌元年(525年),割下邳、东海二郡置东徐州。孝昌三年(527年),分彭城郡置蕃郡;临潼、阳平、南济阴三郡陷于南梁,分别改属潼州西豫州睢州,遂侨置南阳平郡(治沛南界,后寄治彭城)。永安二年(529年),割琅邪郡置北徐州。至此,徐州领六郡:彭城郡南阳平郡蕃郡沛郡兰陵郡北济阴郡

东魏初,省兰陵郡。后割南兖州砀郡属徐州。武定五年(547年),复置兰陵郡。北齐天保七年(556年),并蕃、砀二郡入彭城郡,改北济阴郡为永昌郡。北周时,并南阳平、沛二郡入彭城郡。至此,徐州领三郡:彭城郡兰陵郡永昌郡[11]

隋朝

[编辑]

隋朝开皇三年(583年)废郡,徐州三郡领县直属于州,故永昌郡所领成武县改属曹州;废睢州符离县,属徐州。至此,徐州领八县:彭城、沛、承高、龙城、丰、蕃、承、符离。

开皇六年(586年),并龙城县承高县,改为龙城县。开皇十六年(596年),改蕃县滕县,分沛县留县,分承县鄫城县兰陵县,割鄫城、承、兰陵三县置鄫州。开皇十八年(598年),改龙城县为临沛县大业二年(606年),废鄫州为承县,属徐州;废仁州,其所领蕲县穀阳县临淮县并入)改属徐州;废戴州,其所领方与县改属徐州。至此,徐州领十一县:彭城、临沛、丰、沛、留、滕、承、符离、蕲、穀阳、方与。

大业三年(607年),改徐州为彭城郡,临沛县为萧县,承县为兰陵县。后废沛、留二县。[12]

天寿元年(618年),得隋之彭城郡。开明元年(619年),占领彭城郡,改为徐州,分符离县置诸阳县。至此,徐州领十县:彭城、萧、丰、滕、兰陵、符离、诸阳、蕲、穀阳、方与。

隋代行政区划变迁
区划 开皇元年 区划 大业3年
徐州 仁州 睢州 谯州 彭城郡
彭城郡 兰陵郡 永昌郡 蕲城郡 穀阳郡 睢南郡 龙亢郡 彭城县 沛县
萧县 兰陵县
滕县 丰县
蕲县 穀阳县
符离县 留县
方与县
彭城县
沛县
承高县
吕县
承县
蕃县
丰县 蕲县 高昌县
临淮县
符离县
竹邑县
龙亢县

唐朝

[编辑]

唐朝武德四年(621年),占领徐州,置总管府,分丰县复置沛县,分蕲县龙亢县,割蕲县属北谯州,割龙亢、穀阳二县属仁州,割兰陵县属鄫州,割方与县属金州。武德七年(624年),改总管府为都督府。贞观元年(627年),并诸阳县符离县。贞观十七年(643年),罢徐州都督府,徐州直隶于河南道;废北谯州,其所领蕲、穀阳二县改属徐州。显庆元年(656年),并穀阳县蕲县。至此,徐州领七县:彭城、萧、丰、沛、滕、符离、蕲。天宝元年(742年),改徐州为彭城郡。天宝十五载(756年)后,彭城郡(徐州)隶于河南节度使武宁军节度使等使。乾元元年(758年),复彭城郡为徐州

顺天三年(761年),占领徐州,改为彭城郡

唐朝宝应元年(762年),复彭城郡为徐州,割泗州宿预县(改为宿迁县)属徐州。元和四年(809年),割符离、蕲二县置宿州,割泗州下邳县属徐州。元和十四年(819年),割兖州鱼台县属徐州。元和十五年(820年),鱼台县还属兖州。长庆元年(821年),废宿州,其所领符离、蕲二县改属徐州。大和七年(833年),割符离、蕲二县属宿州。至此,徐州领七县:彭城、萧、丰、沛、滕、宿迁、下邳。[13]

唐朝徐州辖县
618年 彭城县符离县谷阳县蕲县萧县丰县方与县滕县兰陵县
619年 彭城县符离县谷阳县蕲县萧县丰县方与县滕县兰陵县(新设诸阳县[14]
621年 彭城县符离县萧县丰县滕县诸阳县蕲县改属北谯州谷阳县改属仁州方与县改属金州兰陵县改属鄫州,新设沛县[15]
627年 彭城县符离县[16]萧县丰县滕县沛县(废除诸阳县
643年 彭城县符离县萧县丰县滕县沛县蕲县谷阳县来属)
656年 彭城县符离县萧县丰县滕县沛县蕲县[17](废除谷阳县
762年 彭城县符离县萧县丰县滕县沛县蕲县宿迁县来属)
809年 彭城县萧县丰县滕县沛县宿迁县下邳县来属,符离县蕲县改属宿州
819年 彭城县萧县丰县滕县沛县宿迁县下邳县鱼台县来属)
820年 彭城县萧县丰县滕县沛县宿迁县下邳县鱼台县改属兖州
821年 彭城县萧县丰县滕县沛县宿迁县下邳县符离县蕲县来属)
833年 彭城县萧县丰县滕县沛县宿迁县下邳县符离县蕲县改属宿州

宋金元

[编辑]

北宋开宝元年(968年),置京东路,徐州属之。太平兴国四年(979年),分彭城县置利国监。太平兴国七年(982年),割下邳、宿迁二县置淮阳军熙宁七年(1074年),分京东路为两路,徐州属京东东路元丰元年(1078年),徐州改属京东西路。元丰六年(1083年),置宝丰监。元丰八年(1085年),废宝丰监。至此,徐州领五县一监:彭城、萧、丰、沛、滕、利国监。

金朝天会七年(1129年),占领徐州。天会八年(1130年),赐徐州予刘齐。后割滕、沛二县置滕阳军。天会十五年(1137年),废齐,占领徐州,隶山东西路贞祐三年(1215年),徐州改隶南京路元光二年(1223年),分彭城县置永固县。至此,徐州领四县:彭城、萧、丰、永固。开兴二年(1233年),徐州降于大蒙古国,不久又降于南宋[18]

大蒙古国窝阔台汗六年(1234年),占领徐州。蒙哥汗二年(1252年),割丰县属济州至元二年(1265年),废彭城、萧、永固三县入州。至元八年(1271年),徐州隶归德府。至元十二年(1275年),分徐州复置萧县(故萧、永固二县辖境),为州之属县。至正八年(1348年),升徐州为徐州路。至正十三年(1353年),降徐州路为武安州,复属归德府[19]

明清

[编辑]

龙凤十二年(丙午岁,1366年),朱元璋占领武安州,复名徐州[20]元年(1367年),割济宁路沛县丰县砀山县属徐州。

明朝洪武元年(1368年),降归德府开封府归德州,徐州改属开封府,割济宁府鱼台县属徐州。洪武二年(1369年),鱼台县还属济宁府。洪武四年(1371年),徐州改属临濠府。洪武十四年(1381年),升徐州为直隶州,直隶于京师。至此,徐州领四县:萧、沛、丰、砀山。[21]

清朝顺治二年(1645年),占领徐州,属江南省康熙六年(1667年),分江南省江苏省,徐州属之。雍正十一年(1733年),升徐州为徐州府[22]

长官

[编辑]
曹魏徐州刺史(220年-265年)
附:曹魏都督青徐诸军事
附:西晋都督青徐诸军事
晋朝徐州刺史(265年-420年)
附:晋朝北徐州刺史(411年-420年)
附:刘宋北徐州刺史(420年-421年)
刘宋徐州刺史(421年-469年)
北魏徐州刺史(466年-534年)
东魏徐州刺史(534年-550年)
北齐徐州刺史(550年-577年)
隋朝徐州刺史(581年-607年)
  • 孙万安
  • 柳续
  • 元干
  • 董玉
  • 王双
  • 程超
  • 梁洋[99]
唐朝徐州刺史(621年-742年)
  • 任瓌(徐州总管兼任,623年)
  • 田留安(徐州都督兼任,贞观中)
  • 李贞(徐州都督兼任,633年-636年)
  • 李元礼(徐州都督兼任,636年-643年)
  • 李元轨(643年-649年)
  • 李元庆(655年-656年)
  • 李慎(约656年-658年)
  • 程超
  • 高宝
  • 崔敏悫
  • 王元揩(唐高宗时)
  • 李元晓(678年)
  • 李冲寂(唐高宗时)
  • 李子旦(681年见任)
  • 李续(?-689年)
  • 李璩(武周时)
  • 郭绍宗(武周时)
  • 张道一(武周时)
  • 元延寿(696年-697年)
  • 司马锽(704年-?)
  • 杜嗣先(705年-?)
  • 卢齐卿(景龙中)
  • 张合慜(707年-?)
  • 姚崇(景云中)
  • 韦岳子(先天中)
  • 苏诜(719年之前)
  • 王罃(开元前期)
  • 贾曾(722年-723年)
  • 崔玄同(724年)
  • 李畅(725年)
  • 董娄(730年)
  • 源复(开元后期)
  • 张九皋(733年)
  • 李少康(开元末年-742年)
唐朝徐州刺史(758年-907年)
  • 尚衡(759年)
  • 武胜(唐肃宗时)
  • 论惟贞(唐肃宗时)
  • 田神功(761年-762年)
  • 郑昈(762年)
  • 刘如伶(762年-763年)
  • 萧直(763年)
  • 曹昇(765年)
  • 贾深(大历初年)
  • 陆易(大历初年)
  • 薛愉(大历年间)
  • 张抱麟(大历年间)
  • 梁乘(773年-774年)
  • 独孤华(贞元初年)
  • 白季庚(贞元初年)
  • 李洧(780年-782年)
  • 武宁军节度使等使兼任(782年-907年)[100]
五代-宋初徐州刺史(907年-973年)
宋朝知徐州军州事(973年-1129年)
金朝武宁军节度使兼徐州管内观察使(1137年-1233年)
明朝徐州知州(1366年-1645年)
  • 文景宗(1368年出任)
  • 高玉琳(1374年出任)
  • 张景(1377年出任)
  • 徐恒(1382年出任)
  • 田渎(1388年出任)
  • 杨节仲(1388年出任)
  • 杨秘(1429年出任)
  • 杨维坚(1437年出任)
  • 章赞(1441年出任)
  • 知贤
  • 苏璟(1445年出任)
  • 任泰(1448年出任)
  • 罗正(1451年出任)
  • 宋诚(1453年出任)
  • 王叙(1461年出任)
  • 陈廷琏(1470年出任)
  • 张琳(1474年出任)
  • 和鸾(1475年出任)
  • 朱鼎(1484年出任)
  • 刘宪(1486年出任)
  • 何宗理(1494年出任)
  • 王寅(1500年出任)
  • 上官崇(1507年出任)
  • 栗铭(1510年出任)
  • 张行甫(1512年出任)
  • 武雷(1514年出任)
  • 张淮(1516年出任)
  • 樊准(1518年出任)
  • 卢永昚(1522年出任)
  • 郭天锡(1523年出任)
  • 李邦(1527年出任)
  • 孙光(1530年出任)
  • 魏颂(1534年出任)
  • 陈时呈(1535年出任)
  • 陈克昌(1540年出任)
  • 熊林(1541年出任)
  • 王重贤(1542年出任)
  • 陈淑美(1544年出任)
  • 何莘(1547年出任)
  • 李桐(1551年出任)
  • 胡麟(1553年出任)
  • 王霄(1556年出任)
  • 郑维邦(1560年出任)
  • 邹臣(1564年出任)
  • 王鈗(1568年出任)
  • 章世祯(1570年出任)
  • 刘顺之(1570年出任)
  • 孙养魁(1576年出任)
  • 刘贞宽(1585年出任)
  • 唐民敏(1586年出任)
  • 张士美(1589年出任)
  • 许知新(1590年出任)
  • 徐邻(1592年出任)
  • 刘萃(1594年出任)
  • 曾士毅(1596年出任)
  • 张执(1599年出任)
  • 关香(1605年出任)
  • 夏崇谦(1605年出任)
  • 刘民爱(1609年出任)
  • 张崇烈(1610年出任)
  • 张正纲(1612年出任)
  • 程宇鹿(1615年出任)
  • 傅维翼(1617年出任)
  • 高捷(1617年出任)
  • 汪心渊(1619年出任)
  • 张国用(1624年出任)
  • 辛联魁(1625年出任)
  • 霍震㝢(1627年出任)
  • 米良翰(1628年出任)
  • 韩云(1628年出任)
  • 孙振基(1631年出任)
  • 杨锡璜(1632年出任)
  • 杨思干(1634年出任)
  • 李宗奇(1635年出任)
  • 刘中衍(1636年出任)
  • 申孺能(1637年出任)
  • 朱统𨪟(1638年出任)
  • 纪天祐
  • 何复(1643年出任)
  • 朱蕴𨫼(1644年出任)
清朝徐州知州(1645年-1733年)
  • 王自成(1645年出任)
  • 马叡(1645年出任)
  • 赵文星
  • 佟遵道
  • 余志明(1653年出任)
  • 潘天植(1656年出任)
  • 王所善(1658年出任)
  • 和羹(1662年出任)
  • 张嗣贤(1664年出任)
  • 高鸿飞(1666年出任)
  • 陈链斗(1668年出任)
  • 江雁乡
  • 孙枝蕃(1673年出任)
  • 王纪(1678年出任)
  • 赵维城(1680年出任)
  • 臧兴祖(1682年出任)
  • 迟熇(1686年出任)
  • 王永清(1688年出任)
  • 李经邦(1690年出任)
  • 孔毓珣(1693年出任)
  • 佟国弼(1700年出任)
  • 卞之钧(1708年出任)
  • 姜焯(1712年出任)
  • 巴尔图(1724年出任)
  • 孙诏(1724年出任)
  • 吴天成(1726年出任)
  • 张昕(1727年出任)
  • 曹暟(1727年出任)
  • 甯承谟(1727年出任)
  • 张文英(1728年出任)
  • 黄锺瑞(1728年出任)
  • 白洁(1728年出任)
  • 门钰(1731年出任)
  • 石杰(1731年出任)[145]

参考文献

[编辑]
  1. ^ 《晋书·卷十五·志第五·地理下》
  2. ^ 《宋书·卷三十五·志第二十五·州郡一》
  3. ^ 《魏书·卷一百六中·地形志二中第六》
  4. ^ 《旧唐书·卷三十八·志第十八·地理一》
  5. ^ 《宋史·卷八十五·志第三十八·地理一》
  6. ^ 《金史·卷二十五·志第六·地理中》
  7. ^ 《明史·卷四十·志第十六·地理一》
  8. ^ 《续汉书·志第二十一·郡国三》
  9. ^ 中国行政区划通史·秦汉卷》
  10. ^ 10.0 10.1 10.2 10.3 《中国行政区划通史·三国两晋南朝卷》
  11. ^ 11.0 11.1 11.2 11.3 11.4 《中国行政区划通史·十六国北朝卷》
  12. ^ 《中国行政区划通史·隋代卷》
  13. ^ 《中国行政区划通史·唐代卷》
  14. ^ 江苏省宿州市符离镇
  15. ^ 江苏省沛县沛城镇
  16. ^ 改治今江苏省宿州市符离镇
  17. ^ 改治今江苏省宿州市蕲县镇
  18. ^ 《中国行政区划通史·辽金卷》
  19. ^ 《中国行政区划通史·元代卷》
  20. ^ 《大明太祖高皇帝实录·卷之七十七》
  21. ^ 《中国行政区划通史·明代卷》
  22. ^ 《中国行政区划通史·清代卷》
  23. ^ 《三国志·卷十八·魏书十八·二李臧文吕许典二庞阎传第十八》
  24. ^ 《三国志·卷九·魏书九·诸夏侯曹传第九》裴注引《魏略》
  25. ^ 25.0 25.1 《三国志·卷二十七·魏书二十七·徐胡二王传第二十七》
  26. ^ 《晋书·卷三十三·列传第三》
  27. ^ 《晋书·卷九十·列传第六十》
  28. ^ 《晋书·卷四十二·列传第十二》
  29. ^ 《晋书·卷五十七·列传第二十七》
  30. ^ 《晋书·卷三·帝纪第三》
  31. ^ 《晋书·卷八十九·列传第五十九》
  32. ^ 《晋书·卷四十一·列传第十一》
  33. ^ 《晋书·卷三十四·列传第四》
  34. ^ 34.0 34.1 《晋书·卷六十一·列传第三十一》
  35. ^ 《晋书·卷八十一·列传第五十一》
  36. ^ 《晋书·卷五·帝纪第五》
  37. ^ 《晋书·卷六十二·列传第三十二》
  38. ^ 《晋书·卷七十·列传第四十》
  39. ^ 《晋书·卷九十八·列传第六十八》
  40. ^ 《晋书·卷六·帝纪第六》
  41. ^ 《晋书·卷七十七·列传第四十七》
  42. ^ 《资治通鉴·卷九十七·晋纪十九》
  43. ^ 《晋书·卷七·帝纪第七》
  44. ^ 《晋书·卷八·帝纪第八》
  45. ^ 《晋书·卷六十七·列传第三十七》
  46. ^ 《晋书·卷九·帝纪第九》
  47. ^ 47.0 47.1 《晋书·卷七十九·列传第四十九》
  48. ^ 48.0 48.1 《晋书·卷六十四·列传第三十四》
  49. ^ 《资治通鉴·卷一百八》
  50. ^ 《汉魏南北朝墓志汇编》魏故宁朔将军固州镇将镇东将军渔阳太守宜阳子司马元兴墓志铭
  51. ^ 《晋书·卷九十九·列传第六十九》
  52. ^ 《资治通鉴·卷一一三》
  53. ^ 《宋书·卷一·本纪第一》
  54. ^ 《资治通鉴·卷一一三·晋纪三十五》
  55. ^ 《宋书 卷七十八 列传第三十八》
  56. ^ 56.0 56.1 《宋书·卷二·本纪第二》
  57. ^ 57.0 57.1 《宋书·卷五·本纪第五》
  58. ^ 58.0 58.1 《宋书·卷五十一·列传第十一》
  59. ^ 《宋书·卷四十五·列传第五》
  60. ^ 《宋书·卷三·本纪第三》
  61. ^ 《宋书·卷六·本纪第六》
  62. ^ 《宋书·卷七·本纪第七》
  63. ^ 《宋书·卷八·本纪第八》
  64. ^ 《魏书·卷六十一·列传第四十九》
  65. ^ 《魏书·卷五十·列传第三十八》
  66. ^ 《魏书·卷七上·高祖纪第七上》
  67. ^ 《魏书·卷四十四·列传第三十二》
  68. ^ 68.0 68.1 《魏书·卷十九中·景穆十二王列传第七中》
  69. ^ 《魏书·卷七下·高祖纪第七下》
  70. ^ 《魏书·卷十九上·景穆十二王列传第七上》
  71. ^ 《魏书·卷二十二·孝文五王列传第十》
  72. ^ 《魏书·卷十五·昭成子孙列传第三》
  73. ^ 《魏书·卷十六·道武七王列传第四》
  74. ^ 《魏书·卷八·世宗纪第八》
  75. ^ 《魏书·卷三十九·列传第二十七》
  76. ^ 《魏书·卷五十九·列传第四十七》
  77. ^ 《魏书·卷九·肃宗纪第九》
  78. ^ 《魏书·卷六十六·列传第五十四》
  79. ^ 《魏书·卷二十·文成五王列传第八》
  80. ^ 《魏书·卷五十八·列传第四十六》
  81. ^ 81.0 81.1 《魏书·卷八十·列传第六十八》
  82. ^ 《北齐书·卷四十七·列传第三十九》
  83. ^ 《魏书·卷十·孝庄纪第十》
  84. ^ 《魏书·卷七十五·列传第六十三》
  85. ^ 《魏书·卷十一·废出三帝纪第十一》
  86. ^ 《魏故假黄钺侍中尚书令司徒公都督定冀瀛沧四州诸军事骠骑大将军冀州刺史华山王墓志铭》
  87. ^ 《魏书·卷九十八·列传第八十六》
  88. ^ 《魏书·卷十四·神元平文诸帝子孙列传第二》
  89. ^ 《魏书·卷四十·列传第二十八》
  90. ^ 《魏书·卷十二·孝静纪第十二》
  91. ^ 《魏书·卷三十二·列传第二十》
  92. ^ 92.0 92.1 《北齐书·卷十·列传第二》
  93. ^ 《北齐书·卷三十八·列传第三十》
  94. ^ 《北齐书·卷四十九·列传第四十一》
  95. ^ 《北齐书·卷四十二·列传第三十四》
  96. ^ 《新出魏晋南北朝墓志疏证》徐显秀墓志
  97. ^ 《北齐书·卷四十一·列传第三十三》
  98. ^ 《北齐书·卷十六·列传第八》
  99. ^ 倪广龙《隋代刺史研究》
  100. ^ 郁贤皓《唐刺史考全编》
  101. ^ 《宋史·卷二百七十四·列传第三十三》
  102. ^ 102.0 102.1 102.2 《宋史·卷三百○四·列传第六十三》
  103. ^ 《宋史·卷二百七十九·列传第三十八》
  104. ^ 《宋史·卷二百五十七·列传第十六》
  105. ^ 《宋史·卷三百○六·列传第六十五》
  106. ^ 106.0 106.1 《宋史·卷四百六十四·列传第二百二十三》
  107. ^ 《宋史·卷二百九十九·列传第五十八》
  108. ^ 108.0 108.1 《宋史·卷三百○一·列传第六十》
  109. ^ 《宋史·卷三百○九·列传第六十八》
  110. ^ 《宋史·卷二百六十五·列传第二十四》
  111. ^ 《宋史·卷二百九十七·列传第五十六》
  112. ^ 《宋史·卷三百一十·列传第六十九》
  113. ^ 《宋史·卷二百八十八·列传第四十七》
  114. ^ 《宋史·卷二百九十四·列传第五十三》
  115. ^ 《宋史·卷三百二十·列传第七十九》
  116. ^ 《宋史·卷三百一十一·列传第七十》
  117. ^ 《宋史·卷三百二十四·列传第八十三》
  118. ^ 118.0 118.1 118.2 《宋史·卷三百三十·列传第八十九》
  119. ^ 《宋史·卷十四·本纪第十四·神宗一》
  120. ^ 《宋史·卷三百三十八·列传第九十七》
  121. ^ 《宋史·卷三百三十一·列传第九十》
  122. ^ 《宋史·卷三百四十一·列传第一百》
  123. ^ 《宋史·卷三百四十四·列传第一百○三》
  124. ^ 《宋史·卷三百一十九·列传第七十八》
  125. ^ 《宋史·卷三百四十六·列传第一百○五》
  126. ^ 126.0 126.1 《宋史·卷三百五十五·列传第一百一十四》
  127. ^ 《宋史·卷三百五十三·列传第一百一十二》
  128. ^ 《宋史·卷三百七十一·列传第一百三十》
  129. ^ 《宋史·卷二十五·本纪第二十五·高宗二》
  130. ^ 《金史·卷八十一·列传第十九》
  131. ^ 《金史·卷七十二·列传第十》
  132. ^ 《金史·卷七十九·列传第十七》
  133. ^ 《金史·卷八十二·列传第二十》
  134. ^ 《金史·卷八十六·列传第二十四》
  135. ^ 《金史·卷一百三十二·列传第七十》
  136. ^ 《金史·卷八十·列传第十八》
  137. ^ 《金史·卷九十七·列传第三十五》
  138. ^ 《金史·卷一百三·列传第四十一》
  139. ^ 《金史·卷一百二十二·列传第六十》
  140. ^ 《金史·卷一百六·列传第四十四》
  141. ^ 《金史·卷一百四·列传第四十二》
  142. ^ 《金史·卷九十八·列传第三十六》
  143. ^ 《金史·卷一百一十一·列传第四十九》
  144. ^ 《金史·卷一百一十三·列传第五十一》
  145. ^ 《同治徐州府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