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转到内容

自由神

本页使用了标题或全文手工转换
维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书
自由神
《自由神》剧照,载1935年《美术电影》
基本资料
导演司徒慧敏
监制马德建
编剧夏衍
主演王莹
施超
周伯勋
主题曲《自由神之歌》
摄影杨霁明
制片商电通公司制片厂
产地 中华民国
语言国语
上映及发行
上映日期 中华民国1935年

自由神》,是1935年中华民国大陆时期的一部黑白剧情类电影,发行公司为电通公司制片厂。导演司徒慧敏、编剧夏衍、摄影杨霁明王莹、施超、周伯勋担任主演,吴湄蓝苹(江青)参演。电影主题歌《自由神》由孙师毅填词,吕骥谱曲[1]

背景

[编辑]

1933年3月,中共上海中央局文化工作委员会(文委书记阳翰笙)成立“中国共产党电影小组”,组长夏衍,组员钱杏邨王尘无石凌鹤司徒慧敏。小组通过司徒慧敏的堂兄司徒逸民1933年开设了“电通电影器材制造公司”,该公司在1934年春改组为电通影片公司,拍摄电影,左翼影界人士纷纷转入该公司。先后拍摄了《桃李劫》、《风云儿女[2]。1934年,夏衍在被迫退出明星公司后,转移到联华公司,担任联华二厂的特约编剧,协助剧本创作,还为电通影片公司编写了电影剧本《自由神》[3](1935年2月中共江苏省委及上海文委被破坏,电影署司徒慧敏编剧)[4]。1935年春,司徒慧敏导演此剧,这也是他的导演处女作[5]。由于司徒慧敏亲身经历了沙基惨案,所以他在影片中穿插了不少新闻纪录片的镜头,以增强影片的时代感[6]

剧情

[编辑]
《自由神》剧照,载《电通》1935年第6期
《自由神》导演司徒慧敏(居中),左右分别为主演王莹、周伯勋,载《电通》1935 年第1期

1919年,五四运动时期,青年学生陈行素(王莹 饰)爱上了同学林之彬(施超 饰),与其离家出走;不久,两人带着儿子到了广州,林之彬在广州起义时牺牲,陈行素带着孩子投靠旧友杨棣华(周伯勋 饰),杨棣华细心照顾陈行素母子并对陈行素表示了爱慕,却冷淡了一直喜欢他的表妹汤秀云(吴湄 饰)。北伐开始后,陈行素随军北上,途中她认识青年军官周范(顾梦鹤 饰),两人很快相爱。北伐结束后,陈行素和周范一道来到上海。这时,已到上海行医的杨棣华和汤秀云抱着陈行素的儿子,到黄埔码头迎接陈行素。当杨棣华发现陈行素和周范在一起的情形时,他将孩子交给陈行素,怅然离去。之后杨棣华和汤秀云结婚了。不久,陈行素发现自己所爱的周范是有妇之夫,而且已有了孩子,她的心灵受到伤害,断然拒绝周范的苦苦哀求。一·二八事变中,陈行素与儿子失散,但看到更多无家可归的孤儿们后,她忍苦投身教养院,照顾战争中的遗孤[7]。电影最后,陈行素教孩子们唱《自由神之歌》(电影主题曲),讲述道:人要靠自己的力量,做一个“堂堂的人”[8][9]

演员

[编辑]
主角王莹,载《电通》1935年第1期
《自由神》演员施超、蓝苹、周伯勋,载《电通》1935年第6期
演员在片场,载《电通》1935年第6期
  • 王莹 饰 陈行素
  • 施超 饰 林云彬
  • 顾梦鹤 饰 周范
  • 周伯勋 饰 杨棣华
  • 吴湄 饰 汤季云
  • 蓝苹 饰 余月英(剧中扮演因违反军纪抽烟被流弹射杀的女兵[7]
  • 吴茵 饰 何先生
  • 罗怀景 饰 陈行素父
  • 刘尚文 饰 张之中

评价

[编辑]

电影放映后,上海各大日报对《自由神》进行了评价,其中平野在《申报》中称,“《自由神》是从‘五四’一直到最近的革命运动的记录。在国产片中,这是一张仅有的有意义的历史片。”并赞扬摄影师杨霁明、演员施超、蓝𬞟、任克蔡维宁等人的演技。承达在《新闻报》中称赞电影的处理技术,并称“导演人司徒慧敏是以最新的姿态出现在这片中的。他对镜头,很能活用。”并称赞蓝𬞟“以抽烟而饮弹,虽是袭用了《西线无战事》的一节,但并没有画蛇添足之感。”[10]旅冈在《上海民报》中称“《自由神》的题材是采取得很有意义的,它反映了中国近代史中最光辉灿烂的一页。”李一在《时事新闻》中赞扬此部电影“更给予了观众一种确信,恋爱的结果不是所谓男主于外女主于内,而是在工作上的相互合作,相互勉励。”[11]

在之后,姚苏凤主持了一起《每日电影》座评会,邀请叶灵凤刘呐鸥江兼霞、高明、穆时英参加(后载于1935年8月25日上海《晨报》),众位戏剧家与电影家对此电影各方面进行了批评和分析。江兼霞、姚苏凤、穆时英认为王莹的演技无法支撑整一个大时代的女性。高明、穆时英批评编剧用悲剧色彩描述国民革命是不合适的。叶灵凤、刘呐鸥认为电影剧本历史框架太长,致使牺牲细节描述;高明、刘呐鸥特别批评了顾梦鹤妻子的扮演者完全没有情绪表演[12]。高明则称电影中表现最好的是蓝𬞟,但对其结局不解,称“导演硬要把蓝𬞟加入演员中,但是一经加入之后,却拿她没有办法了。这样,当然最简便的办法便是处死她了。”[13]穆时英则表示电影不佳,“也许是因为司徒慧敏是新人的缘故吧”[13]。关于摄影方面,刘呐鸥认为电影最不好的是“光调失却基准”[13]。但座谈会最后,姚苏凤总结“批评应该是比较严格的”,对剧中结论的“做一个堂堂的人”表示赞许[12]。穆时英则称该部电影团队“在艺术上是失败了,但他们是有希望的,因为他们的态度很严肃,而且又都是很虚心、很肯学习的人。”[12]

影响

[编辑]

《自由神》是蓝苹(江青)从话剧转型演员后的处女作[14]。这部电影中虽然她的剧情和台词很少,但其演技也得到舆论关注[15]。1936年4月,夏衍在《文学》杂志六卷四期推出了自己最新创作的剧本《赛金花》,并交上海业余剧人协会在报纸上公开发出招聘《赛金花》女主人公赛金花的扮演者。王莹、蓝𬞟均应聘,但蓝𬞟在争演的纠纷中败北,并导致两人结怨交恶。1966年文化大革命爆发后,当时三十年前的当事人王莹、金山郑君里、夏衍、于伶赵丹等均受到制裁[16]

相关

[编辑]

参考

[编辑]
  1. ^ 中国音乐家协会编. 吕骥纪念选集 歌曲卷. 北京:人民音乐出版社. 2010.04: 4–5. ISBN 978-7-103-03793-5. 
  2. ^ 中共“一大”会址纪念馆,上海革命历史博物馆筹备编. 上海革命史资料与研究. 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 2012.12: 510. ISBN 978-7-5325-6733-1. 
  3. ^ 方志钦,蒋祖缘主编. 广东通史 现代下. 广州:广东高等教育出版社. 2014.12: 1048. ISBN 978-7-5361-4723-2. 
  4. ^ 吴海勇著. “电影小组”与左翼电影运动. 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 2014.06: 127. ISBN 978-7-208-12342-7. 
  5. ^ 中国电影年鉴社编;俞小一主编. 中国电影年鉴 2011 总第31卷. 中国电影年鉴社. 2011: 608. 
  6. ^ 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广东省委员会文史资料研究委员会. 广东文史资料 第60辑 群星璀璨:广东文化名人录. 广州:广东人民出版社. 1989.11: 5–6. ISBN 7-218-00385-0. 
  7. ^ 7.0 7.1 程树安主编. 中国电影名片鉴赏辞典. 北京:长征出版社. 1997.07: 80–81. ISBN 7-80015-360-6. 
  8. ^ 《二十世纪中国实录》编委会主编. 二十世纪中国实录 3. 北京:光明日报出版社. 1997: 2301. ISBN 7-80091-647-2. 
  9. ^ 王珍珍主编;中国电影艺术研究中心,中国电影资料馆编. 中国影片大典 故事片·戏曲片 1931-1949.9. 北京:中国电影出版社. 2005.12: 1935. ISBN 7-106-02414-7. 
  10. ^ 冯沛龄著. 电通半月画报 老上海电影期刊经典 1935年5月-1935年11月. 上海:上海社会科学院出版社. 2010.08: 122–127. ISBN 978-7-80745-731-2. 
  11. ^ 陈多绯编. 中国电影文献史料选编 电影评论卷 1921-1949. 北京:中国电影出版社. 2014.06: 510–517. ISBN 978-7-106-03945-5. 
  12. ^ 12.0 12.1 12.2 严家炎,李今编. 穆时英全集 第3卷 散文 理论与评论 译文卷. 北京:北京十月文艺出版社;北京:北京出版社. 2008.01: 240–250. ISBN 978-7-5302-0789-5. 
  13. ^ 13.0 13.1 13.2 陈播主编;广播电影电视部电影局党史资料征集工作领导小组,中国电影艺术研究中心编. 三十年代中国电影评论文选 纪念左翼电影运动六十周年. 北京:中国电影出版社. 1993.12: 543–546. ISBN 7-106-00980-6. 
  14. ^ 赵士荟著. 影坛钩沉. 郑州:大象出版社. 1998.08: 83–84. ISBN 7-5347-2160-1. 
  15. ^ 王素萍著. 她还没叫江青的时候. 北京:北京十月文艺出版社. 1993.07: 183–184. ISBN 7-5302-0290-1. 
  16. ^ 李姝林编著. 电影造星渊源考. 北京:京华出版社. 2008.01: 187-188. ISBN 7-80724-313-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