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转到内容

魏海敏

维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书
魏海敏
女演员
本名魏海敏
罗马拼音
Wei Hai-Min
国籍 中华民国
籍贯河北清苑
出生1957年(67—68岁)
职业演员
语言国语
教育程度国立艺术专科学校(今国立台湾艺术大学)戏剧科国剧组
配偶未公开
儿女一子一女
音乐类型中国戏曲
相关团体魏海敏京剧艺术文教基金会
互联网电影数据库(IMDb)信息
奖项
  • 1978年:中国文协最佳演员奖
  • 1981至1984年:国军文艺金像奖最佳旦角奖
  • 1989年:中华民国第27届十大杰出青年
  • 1990年:第十五届国家文艺奖
  • 1993年:纽约市“亚洲最杰出艺人奖”
  • 1996年:梅花奖
  • 1996年:世界十大杰出青年
  • 2004年:上海市“白玉兰奖-主角奖”
  • 2004年:第11届全球中华文化艺术薪传奖[1]

魏海敏(1957年),原名魏敏台湾京剧女演员,是京剧梅派传人之一。[2]拥有个头、扮相、嗓音等各种京剧演员优质条件,许多人形容魏海敏是天生“祖师爷赏饭吃”的好角儿。[3]

幼年进中华民国海军海光剧队附设海光国剧训练班学习京剧表演艺术,工旦行。先跟梅兰芳的女弟子秦慧芬学京剧梅派表演艺术,1991年拜师梅兰芳的儿子梅葆玖,在2008年挑战梅、程、荀、张四大名旦演出方式向大师致敬[4]。毕生致力于京剧艺术的传承推广与创新,曾获得中华民国的国家文艺奖金曲奖最佳传统音乐诠释奖,中国大陆的中国戏剧梅花奖等奖项。

家庭背景-与京剧结缘

[编辑]

魏海敏从小生在莺歌正义新村,9岁因父亲的工作而迁居至嘉义文化新村。她的父亲魏宁毕业于日本陆军大学,原为军人,1949年携妻随国民政府来台。魏海敏有两个姐姐,与她分别相差8岁、6岁。

原为军人的父亲升迁不顺利、选择退伍,开始到处打零工维持一家生计,因此魏海敏从小家境并不富裕。魏海敏2岁时,父母离异,由父亲独自扶养魏家三姊妹,魏海敏曾在彰化的育幼院生活过一段时间,让魏海敏具备了沉稳独立的个性。9岁开始魏父在嘉义联华公司担任驻厂厂长,举家迁移至嘉义文化新村,因稳定的工作,让魏家开始度过安稳的生活。

魏海敏走上京剧之路的推手就是她的父亲,魏父是京剧戏迷,回家拉二胡教三姊妹唱戏。魏海敏学会的第一段戏,就是由父亲教的“起解”。 魏父在魏海敏进入海光剧校后,15岁时,因肺癌过世。[5]

进入海光

[编辑]

10岁时,魏父看见“小海光,招收学生”的广告便询问魏海敏考海光剧校意愿,魏海敏觉得只要进了剧校,能每天唱歌跳舞又不用考试,而决定去左营应试。

魏海敏应试时得到主考官-王质彬老师的赞许,顺利地考进海光剧校正式开始学习京剧,并且依照学校惯例在名字中间加入“海”字,从此名字从魏敏变成了魏海敏[6]

在小海光学戏时,受到不少老师启蒙。在王质彬老师的建议下,分科时进入旦角组,在小海光第一次推出的戏《岳家庄》中担任岳夫人一角。

之后被调去刀马旦组跟刘复雯(嘉凌)老师学刀马旦,在1971年左营中山堂第一次挑大梁出演《穆柯寨》的女主角穆桂英,在刀马旦组一年扎实的打下了基础,之后才重回青衣组学戏。[7]

当时旦角专科老师周铭新刻意栽培她“青衣”路线,刘玉麟李凤翔与擅长梅派青衣的秦慧芬等都是魏海敏的京剧启蒙老师。

魏海敏在小海光坐科两年后即上场跑龙套,13岁已能独挑大梁,演出讯息经常见报,当大海光需要旦角时,魏海敏也经常被挑选与资深演员配戏,支援演出。[6]

拜入梅门

[编辑]

1982年,魏海敏因为怀第二胎在香港待产,观赏了梅派梅葆玖、荀派童芷苓等人的演出,又和梅派票友包幼蝶习戏半年。从学戏、观戏的经验中,魏海敏认为梅派的表演精致而细腻,是她所追求的目标,于是透过引荐,1991年6月20日于北京前门饭店正式向梅兰芳之子梅葆玖拜师学习,成为梅葆玖第一位弟子,亦为首位前往大陆拜师之台湾京剧演员。拜入梅门后,魏海敏专研梅派戏,于1993年开始在北京办专场,演出“霸王别姬”、“三堂会审”、“穆桂英挂帅”等戏;1994年为庆祝梅兰芳诞辰一百周年,梅葆玖梅兰芳1926年的创作“太真外传”删节后搬上舞台,并与魏海敏共同分演。1996年以“贵妃醉酒”和“宇宙锋”这两出戏,得到梅花奖的殊荣。魏海敏其后来在表演神韵,以及新编戏曲的诠释中,都受到梅派创始人梅兰芳的重大影响[8][5]

当代传奇剧场创新戏

[编辑]

1980年代,随著资深第一代台湾培育杰出的京剧人才因生涯规划离开京剧舞台,年轻一代的观众因为时代改变逐渐不再热衷欣赏京剧,台湾的京剧遇到观众老化的问题,许多京剧艺术家力求转型,吸引新观众。[9]1986年,吴兴国创立当代传奇剧场,以京剧的唱念做打为基础,演出一系列西方文学经典,发展出新型态的京剧演出方式。创团作品《欲望城国[10]改编自英国文豪莎士比亚《马克白》,即邀请甫从国立艺专戏剧科国剧组毕业的魏海敏演出马克白夫人,魏海敏开始演出有别于京剧传统戏的戏曲创新之路。

《欲望城国》改编英国莎士比亚四大悲剧之一《马克白》,将剧情转为春秋战国时代的蓟国,以京剧的形式演出。魏海敏饰演剧中的敖叔征夫人(即原著角色中的马克白夫人)。敖叔征夫人角色性格狂颠,有别于传统青衣的婉约含蓄,加上不同于传统京剧的突破表演,在首演后获得看法两极的热烈讨论。[11]《欲望城国》随后更巡演国际,1990年远赴莎士比亚故乡演出,在英国获得高评价,1998 于法国亚维侬艺术节,2005年于美国演出。[12]

魏海敏提到《欲望城国》曾表示:“我的戏剧生涯从模仿到创新的重要道路。”[7]。巡回演出十多年,从最初对于马克白夫人有别青衣角色的挣扎到创新角色备受肯定,《欲望城国》开启了魏海敏创作角色的挑战,并陆续与当代传奇剧场合作演出创新京剧:于1990年改编莎士比亚四大悲剧之一的《王子复仇记》 饰演母后乔特鲁[13]、1992年演出《无限江山》、1993年演出改编希腊悲剧米蒂亚的《楼兰女[14]、1995年演出《 奥瑞斯提亚》 饰演克莱顿皇后[15],2016年台湾国际艺术节将演出改编莎士比亚四大喜剧之一的《仲夏夜之梦》;持续挑战新编京剧的创新角色。

加入国光剧团

[编辑]

1994 年国防部因应时代潮流,裁撤“陆光、海光、大鹏”等三军剧队,1995年教育部成立国光剧团,魏海敏与许多通过严格甄选的京剧艺术工作者加入国光剧团,致力延续京剧艺术与教育推广使命。[16]由于当时台湾本土意识受到热烈讨论,国光剧团作为一个国家成立的剧团,面临本土题材的考验,推出台湾三部曲《妈祖》[17]、《郑成功与台湾》及《廖添丁》。[18]1998 年魏海敏演出台湾民间信仰妈祖(林默娘)一角。

2002年,王安祈出任国立国光剧团艺术总监,于2003年推出荀派童芷苓晚年重要新编作品《王熙凤大闹宁国府》,由梅派青衣魏海敏演出,不同流派的结合与魏海敏的演出受到观众喜爱。随后推出由魏海敏主演的《金锁记》[19]《艳后和她的小丑们》[20],“伶人三部曲”[21]《孟小冬》《百年戏楼》《水袖与胭脂》,《十八罗汉图》[22]《孝庄与多尔衮》等一系列新编戏。其中魏海敏主演《金锁记》,演活了渴望情感的曹七巧,成为魏海敏另一个艺术巅峰作品。

其他剧场演出

[编辑]

2021 年 3 月参与台湾国际艺术节(TIFA)演出《千年舞台,我却没怎么活过》。这是一部以魏海敏为核心,跨界结合王景生、陈界仁及张照堂等艺术家集体创作,交织魏海敏人生与艺术发展,及她所处的世代对话。[23]

2022年策画制作台北表演艺术中心主办【在梅边之缘】,与戴君芳导演(第32届传艺金曲奖得主) 携手创排,于台北表演艺术中心大剧院演出3场。分别为8月12日《洛神引》《洛神》、8月13日《虞兮梦》《霸王别姬》、8月14日《杨家魂》《捧印》三天演出。广邀国内不同领域的知名艺术家合作,包括:王安祈吕圣斐、张逸军、温宇航、黄正铭、林慧宽、吴宗宪、吴兴国、叶怡均等,多元展现梅派美学与当代意义。

艺术贡献

[编辑]

推广活动

[编辑]

教学

  • 当代传奇剧场 - 担任教师, 教导旦角身段唱腔之入门。
  • 成功大学驻校艺术家 - 于2010年3月出任驻校艺术家,学期中主讲3场讲座、主持两周暑期京剧研习营教唱唱段,并指导学员于10月成果展演。
  • 世新大学驻校艺术家 - 于2009年9月出任驻校艺术家,实施推广工作长约一学期,包括主讲讲座、教导大学教授排演...等。
  • 耀演剧团 - 于2009年5月指导该团团员之声腔与身段,帮助其在舞台上更能掌握自己的声音与肢体。
  • 两厅院歌剧工作坊 - 于2008年、2009年连续两年的4月指导声乐系学生开发新的声音与肢体表现。
  • 国立台湾艺术大学 - 2008年至2012年间, 任教於戏剧系所, 培育戏剧人才。
  • 国立台北艺术大学 - 于2005年至2012年任教于剧场艺术研究所,培育戏剧人才。
  • 台北市大安社区大学 - 于2005年9月主持[ 京剧之美] 课程累积16学期,推广京剧。
  • 花旗银行 - 于1999年12月指导花旗银行之人员学习京剧,并于该公司之岁末餐会演出《天官赐福》、《财神进宝》、《迎亲》...等喜庆剧目。
  • 高雄市政府教育局 - 于1999年6月担任“ 为薪传加油” 活动京剧组之研习教师,与会者系均于各级学校任教的老师,研习成效卓著。
  • 扶轮社 - 1999年4月教导扶轮社宝眷联谊会之女性成员于年会中演出《八五花洞》。

示范讲座

主题

  • 魏海敏 - 她和她们 (2018年至今)。
  • 魏道京神 - 京剧流派表演特色 (2007年至­2017年)。
  • 揭开京剧的神秘面纱 (1996年至­2007年)。

地点

  • 全省文化中心 - 基隆市、桃园县、新竹县市、苗栗县、台中县市、嘉义市、台南市、花莲县,共计10场。
  • 各级学校 - 国立台北师范学院、台北市立师范学院、台湾大学、辅仁大学、台东大学、师大附中、复兴剧校、中央大学、国立台南师范学院、国立成功大学、北一女、建国中学、高雄中学、高雄女中、金陵女中、国立台东师范学院、新港高中、国立台北大学…等,累计逾50场。
  • 各机关团体 - 行政院侨务委员会、台北宪兵部、高雄左营区海军后勤司令部、经建会、大专生涯发展协会、印刻文学、美哉戏曲读书会、THE ONE人文空间,及华丽扶轮社、七星扶轮社、华乐扶轮社、剑潭扶轮社、十大杰出青年基金会、北安扶轮社、华欣扶轮社、东和扶轮社、明水扶轮社、台中东海扶轮社、光宝文教基金会、台达电文教基金会、中钢公司 …等,累计逾50场。

出版品

出版品 简介
国光剧团 DVD系列 于1995年至2016年主演的作品,《孟小冬》、《百年戏楼》、《水袖与胭脂》、《十八罗汉图》、《金锁记》、《王熙凤大闹宁国府》、《艳后和她的小丑们》、《孝庄与多尔衮》、《快雪时情》、《玉堂春》、《宇宙锋》、《白蛇传》、《昭君出塞》、《庆顶珠》、《奇双会》、《钗钿情—唐明皇与杨贵妃》、《霸王别姬》、《坐宫》、《梁祝》、《凤还巢》、《法门寺》、《梅玉配》等。
“魏海敏古典剧场 - 大师经典.极致绽放DVD” 2011年4月由公共电视出版, 录制2008年于台北市城市舞台举办之专场演出DVD。
骷颅与金锁—魏海敏的戏与人生” 2010年10月由典藏家庭出版,以欧兰朵和曹七巧两个角色,阐述跨界创作的生命历程。
芳华现—魏海敏梅派经典唱段选辑” 2007年3月由风潮音乐发行, 一套有4张CD和4张伴奏CD。
“女伶—魏海敏的影像自述” 2006年10月由积木文化出版, 以历年演出代表作为轴,记录舞台生涯。
“京剧经典唱腔典藏集” 策画共750分钟的全套影音作品, 由皇龙文化事业股份有限公司于1996年12月发行,包括 :CD(两套共12张)、录音带(两套共12卷)、VHS(共21卷)、LD(共8张)、少儿专辑(两张CD+两卷录音带)...等。
“水袖与胭脂—魏海敏的舞台生涯” 1996年6月由商周文化出版, 魏海敏亲自主述,张必瑜文字整理,以活泼的文字笔触, 忠实记录了魏海敏台前幕后的生命历程。

其他

其他
于1990年至1993年、1997年至2000年、2004年至2010年担任中华民国国剧协会第七、九、十一届理事长,并举办众多活动推广国剧。
年份 地点 活动
1990年 国家戏剧院 “ 庆祝八十” 国剧联合大公演演出《状元媒》、《庆顶珠》、《祝家庄》、《八义图》、《十美跑车》。
1990年 八天之内, 群策群力制作完成举办“ 国剧界救助大陆灾胞联合义演” ,大家义务参与共募得新台币1,074,400元整,全数捐助大陆灾胞。
1990年 台湾北、中、南 参加文建会文艺季,台北、台中、台南巡回演出三场《 八义图》。
1993年 国家戏剧院 举办二场“ 庆祝总统、 副总统就职三周年国剧联合大公演”,演出《红娘》、《岳飞夫人》。
1993年 文化中心、学校 邀请大陆国剧名角─孙毓敏、李光、李欣、李祖铭等人来台巡回讲座,举办约28场。
2000年 国父纪念馆国家戏剧院 “禧新艳旧~ 跨世纪千禧国剧大展”包含亲子园游会、静态文物展览及9场两岸国剧大联演。
2009年 国父纪念馆 “梨园心.表真情-台湾京剧界88水灾赈灾义演”, 于8月27日联合国光剧团国立台湾戏曲学院京剧团、台北新剧团、当代传奇剧场...等,

共同献演名剧《四郎探母》,募款和售票所得合计新台币3,034,351元,此笔款项捐予‘ 中华民国红十字会总会’ 专款专用于八八水灾受灾户。

重要得奖纪录

[编辑]
年份 获提名 奖项 结果
1978年 中国文艺协会最佳演员奖 获奖
1981年 国防部国军文艺金像奖最佳演员奖 获奖
1982年 国防部国军文艺金像奖最佳演员奖 (二度蝉联) 获奖
1983年 国防部国军文艺金像奖最佳演员奖 (三度蝉联) 获奖
1984年 国防部国军文艺金像奖最佳演员奖 (四度蝉联) 获奖
1989年 财团法人十大杰出青年基金会中华民国第27届十大杰出青年 获奖
1990年 文建会第15届国家文艺奖 获奖
1993年 纽约市文化局亚洲最杰出艺人奖 获奖
1996年 中国戏剧家协会梅花奖(京剧演员最高荣誉) 获奖
1996年 国际青年商会世界十大杰出青年[24](两岸第一位女性得主,历年当选该奖者有林怀民施振荣) 获奖
2004年 上海电视节白玉兰奖主角奖 获奖
2007年 国家文化艺术基金会第11届国家文艺奖 获奖
2008年 新闻局第19届金曲奖—最佳传统音乐诠释奖 获奖
2010年 中华文化促进会中华文化人物 获奖

影视活动

[编辑]

1975年,影视圈流行武侠片,魏海敏成为影视公司争相签约的新人之一。当时主持过台视《国剧介绍》的节目[25]、出演过勾峰导演的《周三剧场》,也与卫子云合演过两部电影,但对于电视电影的作业方式无法适应,觉得自己只属于舞台,从此开始婉拒影视圈的邀约。[7]

1976年,从海光剧校毕业后,便进入海光剧队实习;之后在1978年得到中国文艺协会最佳演员奖。 1987年3月2日起,主持台湾电视公司公共服务节目《传家宝典》,每集长度3分钟,每集介绍一则名贤修身或治事格言[26]

参考文献

[编辑]
  1. ^ 京剧的千面女郎─魏海敏(1957-) 互联网档案馆存档,存档日期2014-10-24.,《台湾女人》。
  2. ^ 张秀真. 京劇千面女郎:魏海敏. 传艺. 2007年6月, (70): 46-53. 
  3. ^ 台灣京劇女伶、國家文藝獎得主 – 魏海敏. [2016-04-23].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6-06-01). 
  4. ^ 魏海敏古典剧场─大师经典。极致绽放[永久失效链接]
  5. ^ 5.0 5.1 海敏, 魏. 女伶-魏海敏的影像自述. 积木文化. 2006. ISBN 978-986-7039-27-9. 
  6. ^ 6.0 6.1 京劇名伶魏海敏. [2015-10-25].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0-07-28). 
  7. ^ 7.0 7.1 7.2 海敏, 魏. 女伶-魏海敏的影像自述. 积木文化. 2006. ISBN 978-986-7039-27-9. 
  8. ^ 邱诗婷. 魏海敏當代京劇表演創作研究. 台大戏剧系硕士论文. 2008-06 (中文(台湾)). 
  9. ^ 台灣京劇五十年-上冊-作者 王安祈. [2016-03-05].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9-09-09). 
  10. ^ 慾望城國-文化部台灣大百科全書. [2015-11-08].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9-09-03). 
  11. ^ 「慾望城國」毀譽參半的首演. [2015-11-08].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9-12-02). 
  12. ^ Shakespeare Brushes Up on His Chinese-The New York Times. [2016-03-05].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9-12-05). 
  13. ^ 魏海敏悠游在「東」「西」之間,《王子復仇記》創造新劇種-台灣莎士比亞資料庫. [2015-11-08].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8-08-01). 
  14. ^ 樓蘭女 妥善呈現原劇精神 魏海敏演出令人激賞-兩廳院節目暨數位文物典藏系統. [2015-11-08].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9-09-04). 
  15. ^ 奧瑞斯提亞-文化部台灣大百科全書. [2015-11-08].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9-09-03). 
  16. ^ 國光劇團簡介. [2016-03-05].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6-03-06). 
  17. ^ 事件標題:國光劇團本土化京劇「媽祖」,飾演媽祖的魏海敏有精彩的演出(B-012-0467). 典藏台湾. [2016-04-14].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7-03-26). 
  18. ^ 訪談《紅樓夢中人》國光劇團 演員魏海敏 導演李小平. 《藝想世界》. 2014-05-26 [2016-03-05]. UDN TV.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7-03-26). 
  19. ^ 金鎖記:曹七巧. [2016-04-14].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9-12-06). 
  20. ^ 【艷后和她的小丑們】成果報告書. [2016-04-23].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6-05-07). 
  21. ^ 國光MIT伶人三部曲 征服上海. [2016-04-23].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0-10-30). 
  22. ^ 魏海敏談《十八羅漢圖》:創作排戲很痛苦,結果卻豐盈. [2016-04-14].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9-12-06). 
  23. ^ 杨惠君. 置死地而生──千年舞台上,魏海敏改寫的京劇伶人坐標. 《报导者》. 2021-03-30 [2021-03-30].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1-06-03) (中文). 
  24. ^ 十大杰出青年历届得奖人页面存档备份,存于互联网档案馆),《台湾女人》。
  25. ^ 贻谋, 何. 臺灣電視風雲錄. 台湾商务. 2002: 232. ISBN 9570517352. 
  26. ^ 中华民国电视学会电视年鉴编纂委员会 编纂,《中华民国电视年鉴第五辑:民国七十五年至七十六年》,中华民国电视学会1988年6月30日出版,第53页。

外部链接

[编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