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转到内容

用户:望向青空

这位用户是台湾人
本页使用了标题或全文手工转换
维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书

zh-N
此用户的母语汉语
台湾主岛这位用户出生或现居于台湾
这位用户热爱维基百科

工作区

[编辑]

阅读区

[编辑]
一辆外表上彩绘有女主角神尾观铃Q版模样的痛车,摄于2010年8月28日于台湾台北市举办的第十四届开拓动漫祭[1]

AIR》(日语エアー)是日本游戏制作公司Key于2000年9月8日所推出的视觉小说该游戏也是继《Kanon》后Key推出的第二款Windows平台恋爱游戏,同时也被称做Key公司季节组曲中的“[2]。起初是作为成人电脑游戏发售,并且借由CD-ROM来存取游戏的相关档案。之后Key推出了删除色情内容、适合一般玩家游玩的“全年龄向”的电脑游戏版本,而游戏也被陆续移植DreamcastPlayStation 2等家用平台上。而在2005年时4月28日时,Key重新修改游戏系统之后推出了可以于Windows 2000/XP平台个人电脑上运行的《AIR》标准版。在这之后《AIR》亦继续展开多项移植企划,除了于2007年推出PlayStation Portable运行的掌上型游戏机版本外[3],同年5月也推出了可分别在SoftBank 3GFOMA平台上使用的行动电话版本[4]。另外在2009年7月31日时推出了能够在Windows Vista平台运行的《AIR》版本,而在2010年5月时也推出可以于Windows 7运行的《AIR》纪念版,其中这2个版本皆是作为全年向游戏销售的美少女游戏[5]

游戏提供了各式各样不同的预设故事路线,在玩家角色与游戏角色互动的过程中来决定进入不同的分支剧情。这些故事多是围绕著3名女主角所展开的,整个游戏剧情依照顺序分成“DREAM篇”、“SUMMER篇”以及“AIR篇”3个不同的章节[6]。从游戏标题开始《AIR》便积极强调作品与天空关联的意象,故事内也不断使用了“翅膀”这一元素。游戏剧情为一名正在寻找“天空中的女孩”的杂耍艺人国崎往人及其身旁发生的故事,当他旅行到一个安静的海边小镇时遇见了3名女孩,其中一人便是往人旅程终点的关键之一[7]。而在成人版的《AIR》游戏之中玩家在与3名女性角色互动到一定程度,玩家便能够看见因应剧情所出现的色情画面[8]。由于游戏剧情让人感动,因此许多爱好者称其为著名的“泣游戏”(泣きゲー[2]。此游戏正式推出后,就进入日本最畅销电脑游戏榜,日本后续的统计资料也将它列为前50名的优秀游戏之一。许多爱好者认为《AIR》与同样是由Key公司所推出的《Kanon》相比更加优秀许多,虽然《AIR》在作为一款美少女游戏上并没有特别的突破,但无论是游戏的画面还是音乐部分在质量上已大大改善,同时复杂的剧情也加强了《AIR》的故事深度。到了今日《AIR》已经推出许多游戏平台的版本,而销售量也已经超过300,000套。

随著《AIR》于日本获得许多正面的评价,Visual Art's公司也陆续将原作故事改编并发布于其他媒体上。首先是漫画家桂游生丸参考游戏的内容进行的漫画创作,并在2004年8月10日到2006年2月10日于漫画杂志《Comptiq》上连载,之后也由角川书店推出了2卷单行本[9]。而Key公司除了授权印制漫画选集以及画册(Art book)外,也陆续推出相关的广播剧系列光碟及数张音乐专辑。此外京都动画也依照《AIR》故事内容改编为13话的同名电视动画,由石原立也担任动画导演一职[10],并于2005年1月6日到3月31日这段期间于电视台上播出[11]。稍后又另外制作了2话OVA动画“AIR in Summer”来补充故事剧情,并且分别于2005年8月28日和9月4日于电视台播出[12]。另外东映动画在动画播放的同一年也获得Key公司授权推出动画电影版本,并于2005年2月5日时在日本数家电影院内首映[13]。其中电影版本则是由出崎统担任导演[14],并于之后推出“典藏版”、“特别版”以及“普通版”3种版本的DVD光碟[15]

图中详示西元2世纪La Mojarra石碑1中的三列字符。其中最左边的一列表示了长计历日期中的8.5.16.9.9,或者是西元156年。而右边两列的字符是后奥尔梅克文字(Epi-Olmec script)

玛雅历是一套以不同历法年鉴所组成的系统,为前哥伦布时期中美洲玛雅文明所使用。这些历法以复杂的方式互相同步、并紧密结合,形成更广泛、更长远的周期。

玛雅历法系统本身建立在通行于当地的历法系统上,而该系统至少可追溯到西元前6世纪,与其他中美洲文明所使用的历法享有许多共同的特征,例如较早期的文明像是萨波特克(Zapotec)与奥尔梅克(Olmec)之历法,以及当代或较晚期的文明如米斯特克(Mixtec)、阿兹特克(Aztec)等的历法。虽然中美洲历法并不源自玛雅文明,但其后续的延伸以及去芜存菁的手法是最为精密的。在阿兹特克历以外,玛雅历同样是文件最齐全、最能够完整理解的历法。

根据玛雅神话传统,如犹加敦殖民地时期的纪录文件,以及古典时代后期与后古典时代重建的碑文中,伊察姆纳(Itzamna)通常被归为替玛雅人的祖先带来历法系统知识的神祇,并带来了基本的文字与其他玛雅文明的基础面。[16]

马雅历的今天

[编辑]

今天,西元2025年1月6日星期一,在长纪历中的表示法为:13.0.12.3.19 。

聚集在台湾省专卖局台北分局门口的群众。时间为1947年2月28日

二二八大屠杀[注 1]台湾于1947年2月底发生的大规模民众反抗政府事件,以及其后3月至5月间国民党政府派遣军队镇压屠杀台湾人民、捕杀台籍菁英事件[注 2]。其中包括民众与政府间的冲突、军队镇压平民、当地人对新移民的攻击,以及台湾士绅遭军警捕杀等等情事。

该事件的导火线是1947年2月27日发生在台北市的一件私烟查缉血案而引爆冲突,触发2月28日发生台北市民的请愿、示威、罢工、罢市。同日,市民聚集台湾省行政长官公署抗议,竟遭公署卫兵开枪射击,从此该事件由请愿转变成为对抗公署的政治性运动,并爆发自国民政府接管台湾以来因贪腐失政所累积的民怨,以及台湾人和外省人之间的省籍冲突。抗争与冲突在数日内蔓延全台湾,使原本单纯的治安事件演变为社会运动,最终导致官民间的对抗冲突与军队镇压。此事件造成许多伤亡,数字众说纷纭,而各方统计的死亡人数由数百人、数千人、一万馀人、至数万人不等。

二二八大屠杀发生原因极为错综复杂,首先由于长期在日本统治下的台湾人民对于相对落后于台湾的中国社会现况、普及教育、法治观念、卫生条件、生活习惯等缺乏了解导致期望落空[注 3]。当时统治台湾的台湾省行政长官公署治台政策错误、官民关系恶劣[注 4]、军队纪律不良。在经济方面,通货膨胀与失业等问题严重,而不当的管制政策使问题加剧,因而逐渐形成一股不满政府的情绪广泛爆发。1946年12月,美国驻台北领事馆在其台湾情势报告中,已预测台湾将随时发生动乱。国民政府在二二八事件和缓后又扩大镇压屠杀、实施清乡、逮捕枪决知识菁英和民众,使二二八大屠杀影响台湾长达数十年[17]

二二八大屠杀的发生当时与台湾独立运动并无关系,当时几乎没有台独的倡议,但是当政的国民政府以“阴谋叛乱”、“鼓动暴乱”、“台湾独立”、“阴谋叛国”、“台湾人与共党合作”等为由镇压,也以借口捕杀林茂生陈炘洪炎秋张秀哲等怀抱强烈祖国认同的台湾人,使台湾人的祖国梦碎[17],二二八大屠杀却因此成为后来台湾独立运动兴起的重要原因[18]

第三纪灭绝事件-陨石原因想像图
K-T界线的露头,位于美国科罗拉多州25号州际公路附近。红箭头处即为K-T界线(因富含而著名)

白垩纪-第三纪灭绝事件是地球历史上的一次大规模物种灭绝事件,发生于中生代白垩纪新生代第三纪之间 ,约6550万年前,灭绝了当时地球上的大部分动物植物,包含恐龙在内。白垩纪-第三纪灭绝事件因为造成恐龙的灭亡与哺乳动物的兴起而著名,但是,二叠纪-三叠纪灭绝事件灭绝了当时地球约90%的生物,才是地质年代中最严重的生物集体灭绝事件。

在白垩纪与第三纪的地层之间,有一层富含黏土层,名为K-T界线。由于国际地层委员会不再承认第三纪是正式的地质年代名称,由古近纪新近纪取代。因此,白垩纪-第三纪灭绝事件又可称为白垩纪-古近纪灭绝事件[19]

恐龙(不包含鸟类)的化石仅发现于K-T界线的下层,显示它们在这次灭绝事件发生时(或之前)迅速灭绝[20]。有少部份恐龙化石发现于K-T界线之上,但这些化石被认为是因为侵蚀等作用,而被带离原本的地点,然后沉积在较年轻的沉积层[21][22][23]。除了恐龙以外,沧龙科蛇颈龙目翼龙目、以及多种的植物无脊椎动物,也在这次事件中灭绝。哺乳动物鸟类则存活下来,并辐射演化,成为新生代的优势动物[24]

大部分的科学家推测,这次灭绝事件是由一个或多个原因所造成,例如:小行星彗星引起的撞击事件、或是长时间的火山爆发希克苏鲁伯陨石坑陨石坑以及德干暗色岩的火山爆发,与K-T界线的时间相近,被认为最有可能与这次灭绝事件的主因。撞击事件或火山爆发将大量灰尘进入大气层中,遮辟了阳光,降低了植物的光合作用,进而对全球各地的生态系造成影响。但也有少数科学家认为,这次灭绝事件是缓慢发生的,而灭绝的原因是逐渐改变的海平面气候[24]

从左上角开始顺时针转分别为:参加万家岭战役的中国国民革命军部队;第一次阿拉曼战役中澳洲部队使用25磅炮进行攻击;在1943年至1944年东线战场上正在展开攻势的德国Ju 87俯冲轰炸机;美国海军在仁牙因湾战役中驶向仁牙因湾海岸;威廉·凯特尔于1945年5月9日在德国柏林签署《德国无条件投降书》;苏联在史达林格勒战役上作战。

第二次世界大战(又常被简称为二次大战二战等)是一次自1939年至1945年所爆发的全球性军事冲突,整个战争涉及到全球绝大多数的国家以及所有的大国,最终分成了两个彼此对立的军事同盟─同盟国轴心国。这次战争是历史上最大规模的战争,整整有超过1亿多名军事人员被动员并参与这次军事冲突。主要的参战国纷纷宣布进入总体战状态,几乎将自身国家的经济、工业和科学技术应用于战争之上,同时也将民用与军用的资源合并以方便统筹规划。而包括有犹太人大屠杀以及在战争中首次使用原子弹等事件,使得第二次世界大战也是自有纪录以来涉及最多大规模民众死亡案例的军事冲突,全部总计便将近有5,000万至7,000万人因而死亡,这也让第二次世界大战成了人类历史死亡人数最多的战争[25]

尽管早在1937年时,日本便与中华民国爆发了中国抗日战争[26]。不过大多数人仍多把第二次世界大战的爆发定为1939年9月1日德国入侵波兰开始,其中这次入侵行动随即导致以英国为首的大英帝国法国向德国宣战。然而德国在入侵波兰后开始著手尝试在欧洲建立一个大帝国,自1939年末期到1941年初期为止,发动一连串战争并借由条约的签署使得德国几乎占领了欧洲绝大部分的地区,而名义上保持中立的苏联在和德国签订友好合作条约后,也陆续占领或者吞并了其在欧洲边界的邻近6个国家,在这之中也包括第二次世界大战爆发的波兰领土。英国以及大英国协的成员国则坚持持续与轴心国继续作战,并分别在北非大西洋海上发生多起军事冲突,而这也使得英国成了欧洲地区少数仍能继续反抗德军入侵的主要武力之一。1941年6月,欧洲的轴心国集团决定联合入侵苏联领土,这次攻势也成了历史上于地面爆发的最大规模战争,但也在之后让原本几乎统辖整个欧洲地区的轴心国被迫投入大量军力来维持作战优势。到了1941年12月,已经加入轴心国的大日本帝国为了能够在亚洲太平洋地区获得领导地位,陆续袭击位在太平洋的美国统辖地区和座落于与中南半岛欧洲殖民地,很快地于西太平洋和东亚战区获得了主导权。

但到了1942年时日本开始在一系列的海战之中战败,而位于欧洲的轴心国也陆续于北非战役以及斯大林格勒战役中被同盟国击败,这些都迫使得轴心国停下进攻的脚步。1943年时,一方面义大利法西斯政权西西里岛战役中被获得了关键性的胜利,另一方面德军在库斯克会战战败后失去对于东欧的领导地位,同时美国也在太平洋战区中获得了一连串的胜利,自此轴心国集团逐渐失去主导权并开始尝试将布署于各地的前线部队进行战略性的撤退。到了1944年时,盟军决定登陆法国以开辟第二战场,而苏联除了成功收复过去被占领的领土外,也开始转往侵略德国与其同盟国家的土地。在苏联和波兰部队共同攻入柏林后,第二次世界大战欧洲战区最终在1945年5月8日德国无条件投降的情况下宣告结束。而另一方面美国在1944年和1945年成功击败了日本海军部队并陆续占领了数个重要的西太平洋岛屿,这使得日本列岛面临随时会被同盟国部队入侵的危机之中。最后在美军分别于广岛市长崎市投下原子弹并造成大量日本平民死亡后,1945年8月15日日本跟进宣布愿意接受无条件投降的条件,而随著亚洲战事的停息也意味著第二次世界大战正式结束。

1945年时第二次世界大战以同盟国胜利宣告结束,然而二次大战也改变了之后世界的政治版图和社会结构,特别是战败的轴心国集团被迫接受同盟国的安排。1945年10月24日联合国亦宣告成立,期望能够促进各国合作并防止未来的军事冲突;同时战胜的同盟国也纷纷在联合国各个机构中担任重要职位,特别的是美国、苏联、中国、英国和法国5个国家纷纷成为联合国联合国安全理事会常任理事国[27]。然而第二次世界大战的结束也促使美国和苏联二者则成为彼此对立的超级大国,并在后展开了长达46年的冷战局势。与此同时过去各个欧洲大国的影响力则逐渐下降,纷纷促使各个亚洲非洲殖民地出现非殖民化的运动,陆陆续续有许多地方宣告独立。而面对战争破坏了许多基础设施,各个国家也开始为自身的产业推出振兴经济措施;另外为了能够稳定各国之间的外交关系,欧洲也开始推动欧洲一体化这一目标。

台湾

台湾是位于亚洲东部、太平洋西北侧的岛屿,面积约3.6万平方公里,另有宝岛鲲岛福尔摩沙等别称。

台湾是由欧亚大陆板块冲绳板块菲律宾海板块挤压而隆起的岛屿,整体形状似长条蕃薯北回归线横跨中南部。全岛山势高峻,地形海拔变化大,山脉大多呈北北东—南南西走向、平原狭窄、地震频繁、温泉死火山皆多。气候属高温、多雨,春夏季交接时因受滞留锋影响而有梅雨季,夏季常有台风,冬季则有东北季风。最冷月的月均温都在14以上,年雨量达2,510毫米以上。北部全年有雨,南部则集中在夏季降雨,台风亦常在夏、秋两季侵袭。由于地形与气候之共同影响,造成台湾有热带亚热带温带寒带等气候区,自然景观与生态系亦因而丰富多样[28]

台湾从17世纪开始有国家政权的出现,历史上曾经历多次递嬗,最近一次为1945年起纳入中华民国版图[29]中华民国政府1949年12月因内战失利而将政府迁至台湾政经中心台北,使台湾自1950年起成为中华民国的主要国土延续迄今,因而“台湾”一词成为现今中华民国在国际上的代称之一。

目前台湾人口约2,326万人,主要由最早定居在台湾的原住民族与其他外来族群的混血,如17世纪起迁入的汉人西班牙人荷兰人19世纪移入的日本人;其中汉族可再分为本省人(包括闽南人客家人)、外省人等两大族群,原住民族则由受官方承认的14个部族组成。此外尚有1990年代以来之境外移民所组成的新住民族群。官方文字为正体中文主要语言国语(即现代标准汉语)、台湾话(台湾口音闽南语)、台湾客家语原住民族诸语[30]

台湾在经贸方面以高科技产业赚取外汇优先,于19701980年代香港新加坡南韩并列为亚洲四小龙,经济发展迅速,于90年代跻身已开发国家之林;目前无论人均所得人类发展指数均与世界其他先进国家齐平,属极高度开发国家之列[31]。现阶段的经济主要朝向奈米科技生物科技光电观光服务业发展[32]

File:Kanon-logo.png

Kanon》(カノン),为日本Key公司制作发行的一款文字冒险恋爱游戏。其后并被改编成动画漫画Kanon亦被称为Key社四季曲中的“”。Kanon最初的版本在1999年6月4日推出,为十八禁游戏。自发行十八禁版本后,2000年1月7日个人电脑平台发行了全年龄版并在同年9月14日由日本INTERCHANNEL-HOLON公司(原NEC Interchannel)移植到Dreamcast平台,之后又在2002年2月28日发行了PlayStation 2移植版。2004年11月26日,Key公司发行了整合全年龄版中新增的故事桥段及CG画面的十八禁DVD-ROM版“Kanon Standard Edition”。同年12月22日发行了PlayStation 2版的廉价版,当时CERO分级为适合12岁以上玩家(现在称为CERO“B”)。2005年1月28日 Key 公司发行了将个人电脑平台的全年龄版DVD化的“Kanon Standard Edition 全年齢対象版”。2007年将由日本PROTOTYPE公司发行PSP移植版。

由于本游戏的成功,本游戏其后延伸到其他的媒体。在2002年改编为电视动画剧集,之后又在2006年播出了重新制作的版本。2002年播出的动画版第一作是由东映动画制作(共13集,加上一集OVA),在2004年发行了电视动画的 DVD-BOX。后来由以制作电视动画版AIR而受好评的京都动画制作动画版第二作,并在日本 BS-i 数位频道作为二季作品于2006年10月5日开始播放。京都动画将本作划分为24集,其加倍的集数和京都动画的作画品质让不少爱好者在播映前十分地期待。

除了动画之外,另外还发行以游戏为原作的改编漫画小说,更有另行描述原作不曾描述的桥段的话剧CD等作品。同时也激发不少二次创作,除了漫画小说和改编音乐CD之外还有不少同人社团制作相关的同人游戏,例如Kanon RPG和Kanoso系列。Kanon的角色也常出现在不是直接由原作游戏改编的作品中,例如格斗游戏Eternal Fighter ZEROGlove on FightAIR等。

Kanon 以其在日本相对较高的知名度,在其他的国家也引起不少好日社群的兴趣,该游戏已有中文韩文英文的非官方翻译版本出现。

Wikipedia

维基百科英语Wikipedia)是一个强调自由内容协同编辑(Collaborative Editing)以及多语言版本的网路百科全书,该网站也以网际网路作为媒介而扩展成为一项基于Wiki技术的发展的世界性百科全书协作计划,并由非营利性质的维基媒体基金会负责相关的发展事宜。维基百科是由来自世界各地的志愿者合作编辑而成,整个计画总共收录了超过2,200万篇条目,而其中又以英语维基百科以超过391万篇条目的数字排名第一。维基百科允许任何访问网站的用户都可以使用网页浏览器自由阅览和修改绝大部分页面的内容[33],根据统计在维基百科上大约有35,000,000名登记注册用户[34],其中有100,000名积极贡献者长期参与编辑工作[35],而整个网站业的总编辑次数更是超越10亿次之谱[36][37]。截至2012年8月,维基百科整个计画总共有285种各自独立运作的语言版本,且已经被普遍认为是成规模最大且最为流行的网路工具书[38][39][40][41]。根据知名的Alexa Internet其网路流量统计数字指出全世界总共有近3.65亿名民众使用维基百科,且维基百科也是全球浏览人数排名第六高的网站(最高纪录是排名在第五名位置),同时也是全世界最大的无广告网站[38][42][43]。根据估计,维基百科每个月便有将近2.7亿的美国人民前往该网站浏览[44]

维基百科最早是在吉米·威尔斯拉里·桑格两人的合作之下,在2001年1月13日于网际网路上推出网站服务,并在1月15日时正式展开网路百科全书的计画[45]。其中桑格同时结合了维基百科网站合作核心的“Wiki”以及具有百科全书之意的“encyclopedia”,而另外创造了新的混成词“Wikipedia”。维基百科一开始创立的目标是为了全人类提供一个自由的百科全书,并希望来自各地的民众也能够使用自己选择的语言来参与编辑条目的行列。不同于其他书面印刷的百科全书多是由专家来主导编辑,之后再由印刷厂商影印之后加以销售;维基百科在性质上更接近如同其号称般可自由访问编辑的全球知识体,这也意味著维基百科能够收录尽管非学术内容、但是仍具有一定媒体关注度的动态事件。2006年《时代》杂志所评选的时代年度风云人物”中,便于介绍文章中提到数以百万来自世界各地的人们于线上共同协作并互动的方式促进维基百科的快速成长,同一年提及的其他重要网站还包括有YouTubeMySpaceFacebook[46]

由于维基百科能够十分迅速整理出与最近发生事件相关的资讯,使得许多人也渐渐将维基百科视为一个新闻来源[47][48]。同时为了方便一般学生或者浏览群众能够简单了解条目的内容,维基百科绝大多数的文章都会尽可能以简单的话语来解释困难的概念[49]。随著维基百科在社会上的普及,也陆陆续续促成了包括维基新闻维基教科书等其它姐妹计画的产生。然而尽管维基百科在其官方政策上坚决拥护可供查证以及中立观点这两项要求,维基百科仍然受到社会许多人士的批评,其中又以编辑条目的质量、资讯提供的准确度以及无法提供一致的准确内容为多[50]。其中一部分人士指称问题在于维基百科采用了Wiki技术,这使得他们认为任何人都可以编辑维基百科内容的作法成为维基百科最大且无法改变的缺点[51]。而包括维基百科创始人吉米·威尔斯以及英国牛津大学教授强纳森·齐特林(Jonathan Zittrain )等知识份子对于条目准确性的争议,认为在一定程度上是源自于他人对于维基百科的偏见[52][53][54]。为了尽可能解决各界对于条目品质的质疑,维基百科也陆续提出许多相对应的方针来保障文章的品质,同时也希望协同编辑时能够列出足以供他人查证、审核及确认的资料来源。然而这些批评者也提到许多维基百科绝大多数大量资讯都是由那些喜欢来自流行文化等事物的民众编辑自己喜爱的项目而成[55],但这也意味著在许多情况之下网站十分容易因为各种理由而受到他人人为破坏[56][57][58];同时批评者也指出就算一些报告证实许多文章在遭到破坏后往往能立即被删除,但是维基百科内仍然包含有大量未经证实或者是相互矛盾的资讯[59]。不过《自然》在2005年的调查之中认为维基百科在科学文章这一领域与《大英百科全书》有著相似的精确度,但是两者在内容上都有一定程度上的“严重缺失”[60][61]

日本位置图

日本国(日语:日本国日本國にっぽんこく、にほんこく Nipponkoku, Nihonkoku ? 发音)简称日本,是位于亚洲东部的一个岛国,领土由北海道本州四国九州四个大岛和六千多个小岛组成。根据日本民间传说,日本于公元前660年2月11日[62]建国。“日本”这个词的意思是“朝阳升起的地方”(近日所出)[63]。日语中“日本”一词有多种读法,日本民众一般将这个词读作“にっぽん”(Nippon)或“にほん”(Nihon[64]而直至今日日本政府仍然没有规定日本这个词的标准读音,因此两种读法并存[65]。由于日本地处中国东面的海洋上,故中文使用上又称其为“东瀛”或“东洋”。

日本是世界七大工业国集团中、亚洲至今唯一的成员国,亦为世界第二大工业先进国家及第三大经济体。过去日本长期实施君主制,目前为君主立宪制国家。第二次世界大战后颁布的日本国宪法是日本的最高规范,规定日本为一司法、行政、立法三权分立的法治国家。日本的国家理念为立宪主义、国民主权、基本人权的尊重、和平主义,以君主天皇作为日本国家与国民的象征。日本的人口超过1.2亿,是世界人口数量第10大国。首都东京及周边的数构成的首都圈居住了3千万以上的人口,是世界最大的都市圈

欧几里得,西元前三世纪的希腊数学家,被现在认为是几何之父,此画为拉斐尔的作品《雅典学院》。

数学是利用语言研究数量结构变化以及空间模型等概念的一门学科。借助语言阐述关系(数量关系,结构关系,前后变化关系)的学科,透过抽象化逻辑推理的使用,由计数计算量度和对物体形状运动的观察中产生。数学家们拓展这些概念,为了公式化新的猜想以及从合适选定的公理定义中建立起严谨推导出的定理。[66]注意:公式也是语言的等价转换。公式不仅仅涉及到数量的关系,也涉及到性质的关系。

基础数学的知识与运用总是个人与团体生活中不可或缺的一块。其基本概念的精炼早在古埃及美索不达米亚古印度内的古代数学文本内便可观见。从那时开始,其发展便持续不断地有小幅的进展,直至16世纪文艺复兴时期,因为和新的科学发现相作用而产生的数学革新导致了知识的加速发展,直至今日。[67]

今日,数学使用在世界上不同的领域上,包括科学工程医学经济学等。数学对这些领域的应用通常被称为应用数学,有时亦会激起新的数学发现,并导致全新学科的发展。数学家也研究纯数学,也就是数学本身,而不以任何实际应用为目标。虽然许多研究以纯数学开始,但其过程中也能发现许多应用之处。[68]

创立于二十世纪三十年代的法国布尔巴基学派认为:数学,至少纯粹数学,是研究抽象结构的理论。结构,就是以初始概念和公理出发的演绎系统。布学派认为,有三种基本的抽象结构:代数结构……),序结构偏序全序……),拓扑结构邻域极限连通性维数……)。

youtube

YouTube是设立在美国的一个影片分享网站,让使用者上载、观看及分享影片短片2005年2月15日正式注册使用,到了4月23日,第一部YouTube 影片被上传,影片标题为“我在动物园”(Me at the zoo) 由台湾裔美籍华人陈士骏创站,网站的命称和标志皆是自早期电视所使用的阴极射线管发想而成。[69] 至今YouTube已经成为同类型网站的翘楚,并造就许多网上名人且激发网上创作。

YouTube总公司位在加利福尼亚州圣布里诺,网站借由Flash Video来播放各式各样由上传者制成的影片内容,包括电影剪辑、电视短片、音乐录影带等,以及其他上传者自制的业馀影片,如VLOG、原创的影片等。大部分YouTube的上传者仅是个人自行上传,但也有一些媒体公司如哥伦比亚广播公司英国广播公司VEVO以及其他团体与YouTube有合作伙伴计划,上传自家公司所录制的影片。[70]

网站的未注册用户仍可以直接观看视频,注册用户则可以上传无限制数量的影片。而当影片有可能具冒犯性的内容时,仅提供给18岁以上的注册用户观看。

2006年11月,Google公司以16.5亿美元收购了YouTube,并把其当做一间子公司来经营。但是对于如何通过YouTube盈利,Google一直保持非常谨慎的态度[71]

地球这样支持生命的星球很稀少吗?

行星科学天体生物学中,地球殊异假说英语Rare Earth hypothesis)认为地球多细胞生物的形成需要不同寻常的天体物理地质事件和环境的结合。“地球殊异”(Rare Earth)这一词来自于一本由彼得·瓦尔德(Peter Ward )和唐纳德·E·布朗尼(Donald E. Brownlee)[72]所著的《地球殊异:为何复杂生命在宇宙中并不普遍?》(Rare Earth: Why Complex Life Is Uncommon in the Universe,台湾译名:“地球是孤独的:从天文物理学、太空生物学、行星科学探索生命诞生之谜”)一书。

地球殊异假说是与卡尔·萨根法兰克·德雷克提出的平庸原理恰恰相反的概念。平庸原理认为地球只是位于普通的棒旋星系非异常区域内的一个普通的行星系统中的一颗普通的岩石行星,因此整个宇宙中充斥著复杂生命。瓦尔德等人却指出像地球、太阳系和我们位于银河系的区域这样拥有适宜复杂生命生存的行星、行星系统和星系区域是非常稀少的。

根据大霹雳理论,宇宙是由一个极紧密、极炽热的奇点膨胀到现在的状态。

大霹雳是描述宇宙诞生初始条件及其后续演化的宇宙学模型,这一模型得到了当今科学研究和观测最广泛且最精确的支持[73][74]。宇宙学家通常所指的大霹雳观点为:宇宙是在过去有限的时间之前,由一个密度极大且温度极高的太初状态演变而来的(根据2010年所得到的最佳观测结果,这些初始状态大约存在于133亿年至139亿年前[75][76]),并经过不断的膨胀到达今天的状态。

比利时神父、物理学家乔治·勒梅特首先提出了关于宇宙起源的大爆炸理论,但他本人将其称作“原生原子的假说”。这一模型的框架基于爱因斯坦广义相对论,又在场方程的求解上作出了一定的简化(例如空间的均匀各向同性)。1922年,苏联物理学家亚历山大·弗里德曼用广义相对论描述了流体,从而给出了这一模型的场方程。1929年,美国物理学家埃德温·哈勃通过观测发现,从地球到达遥远星系的距离正比于这些星系的红移,从而推导出膨胀宇宙的观点。1927年时勒梅特通过求解弗里德曼方程已经在理论上提出了同样的观点,这个解后来被称作弗里德曼-勒梅特-罗伯逊-沃尔克度规。哈勃的观测表明,所有遥远的星系和星团视线速度上都在远离我们这一观察点,并且距离越远退行视速度越大[77]。如果当前星系和星团间彼此的距离在不断增大,则说明它们在过去曾经距离很近。从这一观点物理学家进一步推测:在过去宇宙曾经处于一个密度极高且温度极高的状态[78][79][80],大型粒子加速器在类似条件下所进行的实验结果则有力地支持了这一理论。然而,由于当前技术原因,粒子加速器所能达到的高能范围还十分有限,因而到目前为止,还没有证据能够直接或间接描述膨胀初始的极短时间内的宇宙状态。从而,大爆炸理论还无法对宇宙的初始状态作出任何描述和解释,事实上它所能描述并解释的是宇宙在初始状态之后的演化图景。当前所观测到的宇宙中轻元素的丰度,和理论所预言的宇宙早期快速膨胀并冷却过程中,最初的几分钟内通过核反应所形成的这些元素的理论丰度值非常接近,定性并定量描述宇宙早期形成的轻元素丰度的理论被称作太初核合成

大爆炸一词首先是由英国天文学家弗雷德·霍伊尔所采用的。霍伊尔是与大爆炸对立的宇宙学模型——稳恒态理论的倡导者,他在1949年3月BBC的一次广播节目中将勒梅特等人的理论称作“这个大爆炸的观点”。虽然有很多通俗轶事记录霍伊尔这样讲是出于讽刺,但霍伊尔本人明确否认了这一点,他声称这只是为了着重说明这两个模型的显著不同之处[81][82][83]。霍伊尔后来为恒星核合成的研究做出了重要贡献,这是恒星内部通过核反应利用轻元素制造出某些重元素的途径。1964年发现的宇宙微波背景辐射是支持大爆炸确实发生的重要证据,特别是当测得其频谱从而绘制出它的黑体辐射曲线之后,大多数科学家都开始相信大爆炸理论了。

在600千米的距离上观看十倍太阳质量黑洞(模拟图),背景为银河系

广义相对论阿尔伯特·爱因斯坦于1916年发表的用几何语言描述的引力理论,它代表了现代物理学中引力理论研究的最高水平。广义相对论将经典的牛顿万有引力定律包含在狭义相对论的框架中,并在此基础上应用等效原理而建立。在广义相对论中,引力被描述为时空的一种几何属性(曲率);而这种时空曲率与处于时空中的物质辐射能量-动量张量直接相联系,其联系方式即是爱因斯坦的引力场方程(一个二阶非线性偏微分方程组)。

从广义相对论得到的有关预言和经典物理中的对应预言非常不相同,尤其是有关时间流逝、空间几何、自由落体的运动以及光的传播等问题,例如引力场内的时间膨胀、光的引力红移引力时间延迟效应。广义相对论的预言至今为止已经通过了所有观测和实验的验证——虽说广义相对论并非当今描述引力的唯一理论,它却是能够与实验数据相符合的最简洁的理论。不过,仍然有一些问题至今未能解决,典型的即是如何将广义相对论和量子物理的定律统一起来,从而建立一个完备并且自洽的量子引力理论。

爱因斯坦的广义相对论理论在天体物理学中有着非常重要的应用:它直接推导出某些大质量恒星会终结为一个黑洞——时空中的某些区域发生极度的扭曲以至于连光都无法逸出。有证据表明恒星质量黑洞以及超大质量黑洞是某些天体例如活动星系核微类星体发射高强度辐射的直接成因。光线在引力场中的偏折会形成引力透镜现象,这使得人们能够观察到处于遥远位置的同一个天体的多个成像。广义相对论还预言了引力波的存在,引力波已经被间接观测所证实,而直接观测则是当今世界像激光干涉引力波天文台LIGO)这样的引力波观测计划的目标。此外,广义相对论还是现代宇宙学膨胀宇宙模型的理论基础。

注释

[编辑]
  1. ^ 二二八事件、二二八惨案、二二八起义、二二八民变、二二八事变
  2. ^ “二二八事件时间,以自1947年2月27日缉烟事件发生,以迄5月16日清乡结束为止[17]
  3. ^ 由于长达五十年的日本殖民统治与长期在日本人资讯隔离下,对中国(中华民国)情形不甚明了,因此当时台湾人会将日治时期的军、政、经、社会等方面与战后中国政府的治理两相比较,在强烈的对比下,反而感到中国的统治远远不如日本人统治,中国(中华民国)来台者欠缺现代知识之生活习惯,期待与实际差距过大,因此转变为轻视鄙夷之心理[17]
  4. ^ 行政长官陈仪个性刚愎,以致民情难以传达至中央政府。

参考文献

[编辑]
  1. ^ minhhuywiki. Air Itasha. Flickr. 2010年8月29日 [2012年5月9日查阅] (英文). 
  2. ^ 2.0 2.1 Yang Sei Fu. Review Listings - Display Review. ANIME DENSETSU. [2012年5月9日查阅] (英文). 
  3. ^ AIR. Prototype. [2012年5月9日查阅] (日文). 
  4. ^ AIR. Prototype. 2006年 [2012年5月9日查阅] (日文). 
  5. ^ AIR ~ Memorial Edition. JBOX. [2012年5月9日查阅] (英文). 
  6. ^ Key. AIR ART WORKS. 日本梅里: Paradigmパラダイム). 2001年4月14日. ISBN 978-4894903180 (日文). 
  7. ^ Air. Funimation Entertainment. [2012年5月9日查阅] (英文). 
  8. ^ Key. AIR. Visual Art's. [2012年5月9日查阅] (日文). 
  9. ^ Kevin Lamothe. Manga : Air. AnimeNfo. 2007年10月1日 [2012年5月9日查阅] (英文). 
  10. ^ Anime: Air. AniDB. [2012年5月9日查阅] (英文). 
  11. ^ Kevin Lamothe. Anime : AIR TV. AnimeNfo. 2008年5月16日 [2012年5月9日查阅] (英文). 
  12. ^ Kevin Lamothe. Anime : AIR Summer Special. AnimeNfo. 2008年5月16日 [2012年5月9日查阅] (英文). 
  13. ^ Kevin Lamothe. Anime : AIR Movie. AnimeNfo. 2008年5月16日 [2012年5月9日查阅] (英文). 
  14. ^ Anime: Gekijouban Air. AniDB. 2005年2月5日 [2012年5月9日查阅] (英文). 
  15. ^ Air (movie). 动画新闻网. [2012年5月9日查阅] (英文). 
  16. ^ 详见Miller and Taube (1993)的出版品中Itzamna(伊察姆纳)项目,页99-100。
  17. ^ 17.0 17.1 17.2 17.3 發生的背景. 财团法人二二八事件纪念基金会 (中文(台湾)). 
  18. ^ 《二二八事件责任归属研究报告》,二二八事件纪念基金会真相研究小组,2006年
  19. ^ (英文)Fortey R. Life: A Natural History of the First Four Billion Years of Life on Earth. Vintage. 1999: 238–260. ISBN 0375702617 请检查|isbn=值 (帮助). 
  20. ^ (英文)Fastovsky DE, Sheehan PM. The extinction of the dinosaurs in North America. GSA Today. 2005, 15 (3): 4–10 [2007-05-18]. doi:10.1130/1052-5173(2005)015<4:TEOTDI>2.0.CO;2. 
  21. ^ (英文)Sloan RE, Rigby K, Van Valen LM, Gabriel Diane. Gradual dinosaur extinction and simultaneous ungulate radiation in the Hell Creek formation. Science. 1986, 232 (4750): 629–633 [2007-05-18]. PMID 17781415. 
  22. ^ (英文)Fassett JE, Lucas SG, Zielinski RA, Budahn JR. Compelling new evidence for Paleocene dinosaurs in the Ojo Alamo Sandstone San Juan Basin, New Mexico and Colorado, USA (PDF). International Conference on Catastrophic Events and Mass Extinctions: Impacts and Beyond, 9-12 July 2000, Vienna, Austria. 2001, 1053: 45–46 [2007-05-18]. 
  23. ^ (英文)Sullivan RM. No Paleocene dinosaurs in the San Juan Basin, New Mexico. Geological Society of America Abstracts with Programs. 2003, 35 (5): 15 [2007-07-02]. 
  24. ^ 24.0 24.1 (英文)MacLeod N, Rawson PF, Forey PL, Banner FT, Boudagher-Fadel MK, Bown PR, Burnett JA, Chambers, P, Culver S, Evans SE, Jeffery C, Kaminski MA, Lord AR, Milner AC, Milner AR, Morris N, Owen E, Rosen BR, Smith AB, Taylor PD, Urquhart E, Young JR. The Cretaceous–Tertiary biotic transition. Journal of the Geological Society. 1997, 154 (2): 265–292. doi:10.1144/gsjgs.154.2.0265. 
  25. ^ Donald Sommerville. The Complete Illustrated History of World War Two: An authoritative account of the deadliest conflict I human history with analysis of decisive encounters and landmark engagements. 美国安尼斯(Anness): Anness. 2009年3月16日: 第5页. ISBN 978-0754818984 (英文). 
  26. ^ Larry N. Shyu和David P. Barrett. China in the Anti-Japanese War, 1937-1945: Politics, Culture, and Society. 美国纽约: Peter Lang. 2000年11月1日: 第6页. ISBN 978-0820445564 (英文). 
  27. ^ THE UN SECURITY COUNCIL. 联合国基金会(United Nations Foundation) [2012年4月21日查阅] (英文).
  28. ^ 台灣的水資源. 国立成功大学. [2011-03-24] (中文(台湾)). 
  29. ^ 部分人士对于台湾是否为中华民国合于国际法取得的领土仍有争议。详见台湾地位未定论
  30. ^ 台灣的語言. 福尔摩沙. [2011-03-24] (中文(台湾)). 
  31. ^ 仝泽蓉. 人類發展指數 台灣全球排18. 联合新闻网. 2011-1-16 [2011-03-24] (中文(台湾)). 
  32. ^ 台灣產業發展願景與策略 (PDF). 中华民国经济部技术处. 2007-02 [2011-03-24] (中文(台湾)). 
  33. ^ Paul Vale. Wikipedia's Jimmy Wales Speaks Out On China And Internet Freedom. 《哈芬登邮报》. 2011年10月29日 [2012年8月3日查阅] (英文). 
  34. ^ 維基百科:維基百科語言列表. 中文维基百科. [2012年8月3日查阅].  (中文)
  35. ^ 根据维基百科内部的统计资料指出当前大约有130万名为长期参与的注册用户,不过包括浏览网站并加以修改的人数可能超过10倍之谱。
  36. ^ 每日电讯报》. 'Technology can topple tyrants': Jimmy Wales an eternal optimist. 《雪梨晨锋报》. 2011年11月7日 [2012年8月3日查阅] (英文). 
  37. ^ Wikipedia Statistics. Wikimedia Statistics. [2012年8月3日查阅] (英文). Wikipedians who edited at least 10 times since they arrived 
  38. ^ 38.0 38.1 wikipedia.org. Alexa Internet. [2012年8月3日查阅] (英文). 
  39. ^ Bill Tancer. Look Who's Using Wikipedia. 《时代》. 2007年3月1日 [2012年8月3日查阅] (英文). The sheer volume of content (Wikipedia claims over 5.3 million entries, 1.6 million in English) is partly responsible for the site's dominance as an online reference. When compared to the top 3,200 educational reference sites in the U.S., Wikipedia is #1, capturing 24.3% of all visits to the category, according to Hitwise data. 
  40. ^ Bill Tancer. Hitwise Intelligence - Bill Tancer - North America. 益百利公司(Experian). 2007年3月1日 [2012年8月3日查阅] (英文). 
  41. ^ Alex Woodson. Wikipedia remains go-to site for online news. 路透社. 2007年7月8日 [2012年8月3日查阅] (英文). 
  42. ^ Top Sites. Alexa Internet. [2012年8月3日查阅] (英文). 
  43. ^ 斯图尔特·韦斯(Stuart West)和艾达玛·迪奥普(Adama Diop). Wikipedia’s Evolving Impact (PDF). 维基媒体基金会. [2012年8月3日查阅] (英文). 
  44. ^ 亨特·沃克(Hunter Walker). Please Read: A Personal Appeal TO Wikipedia Founder Jimmy Wales. TechCrunch. 2011年2月5日 [2012年8月3日查阅] (英文). 
  45. ^ Mike Miliard. Wikipediots: Who are these devoted, even obsessive contributors to Wikipedia?. 《盐湖城周报》(Salt Lake City Weekly). 2008年2月20日 [2012年8月3日查阅] (英文). 
  46. ^ 列夫·葛罗斯曼(Lev Grossman). You — Yes, You — Are TIME's Person of the Year. 《时代》. 2006年12月5日 [2012年8月3日查阅] (英文). 
  47. ^ 强纳森·迪(Jonathan Dee). All the News That’s Fit to Print Out. 《纽约时报杂志》(The New York Times Magazine). 2007年7月1日 [2012年8月3日查阅] (英文). 
  48. ^ 郦安治. Wikipedia as Participatory Journalism: Reliable Sources? Metrics for evaluating collaborative media as a news resource (PDF). 德克萨斯州大学奥斯汀分校. 2004年4月 [2012年8月3日查阅] (英文). 
  49. ^ Wikipedia:About. 英语维基百科. [2012年8月3日查阅] (英文). 
  50. ^ 盖伊·沃尔特斯(Guy Walters). Has Wikipedia been overrun by Left-wing trolls and junk historians?. 《每日电讯报》. 2010年6月25日 [2012年8月3日查阅] (英文). 
  51. ^ Dan. Wikipedia and Inherent Open Source Bias. Content Strategists. 2010年5月26日 [2012年8月3日查阅] (英文). 
  52. ^ 洛伊·罗森维(Roy Rosenzweig). Can History Be Open Source? Wikipedia and the Future of the Past. 英国牛津: 《美国历史杂志》(The Journal of American History). 2006年6月: 第117页至第146页 [2012年8月3日查阅] (英文). 
  53. ^ Marco Casari、John C. Ham和John H. Kagel. Selection Bias, Demographic Effects, and Ability Effects in Common Value Auction Experiments. 美国纳士维: 《美国经济评论》(The American Economic Review). 2007年9月: 第1,278页至第1,304页 (英文). 
  54. ^ 拉里·桑格. Why Wikipedia Must Jettison Its Anti-Elitism. Kuro5hin. 2004年12月31日 [2012年8月3日查阅] (英文). 
  55. ^ 费尔兰达·维埃加斯(Fernanda Viégas)、马汀·瓦滕伯格(Martin Wattenberg)和考沙尔·戴夫(Kushal Dave). Studying Cooperation and Conflict between Authors with history flow Visualizations (PDF). 人因与计算系统研讨会(Conference on Human Factors in Computing Systems). 2004年4月 [2012年8月3日查阅] (英文). 
  56. ^ 2004 Conference on Human Factors in Computing Systems. 美国纽约: 计算机协会. 2004年: 第575页至第582页. ISBN 978-1581137026 (英文). 
  57. ^ Reid Priedhorsky、Jilin Chen、Shyong K. Lam、Katherine Panciera、Loren Terveen和John Riedl. Creating, Destroying, and Restoring Value in Wikipedia (PDF). 计算机协会. 2007年11月4日 [2012年8月3日查阅] (英文). 
  58. ^ Frank Ahrens. Death by Wikipedia: The Kenneth Lay Chronicles. 《华盛顿邮报》. 2006年7月9日 [2012年8月3日查阅] (英文). 
  59. ^ 吉姆·基路士(Jim Giles). Special Report Internet encyclopaedias go head to head. 《自然》. 2005年12月15日 [2012年8月3日查阅] (英文). 
  60. ^ Wikipedia survives research test. 英国广播公司. 2005年12月15日 [2012年8月3日查阅] (英文). 
  61. ^ “美国中央情报局《世界概况》(2007年4月17日)”采用前660年建国的说法,但这完全属于神话上的故事,不是政府的官方立场。
  62. ^ “日本”一词,原出自“”(或“大和”)的雅称“日之本”(日语:日の本ひのもと Hi no moto),在《万叶集》、《源氏物语》中都有出现。后来受到汉文化的影响,日本一词的发音由训读改为今日的音读
  63. ^ 小池清治. 日本の正式な読みは「ニッポン」?. 日本語は悪魔の言語か?. [2007-12-29]. 
  64. ^ 第171回国会 質問第570号 日本国号に関する質問主意書,日本众议院官方网站
  65. ^ Jourdain
  66. ^ Eves
  67. ^ Peterson
  68. ^ Jim Hopkins. "Surprise!There's a third YouTube co-founder". USA TODAY. 2006年11月10日 [2010年10月15日] (英语). 
  69. ^ Tim Weber. "BBC strikes Google-YouTube deal". BBC. 2007年3月2日 [2010年10月15日] (英语). 
  70. ^ Jonathan Richards. "Google:we don't know how to make money from YouTube". Times Online. 2008年6月12日 [2008年6月14日] (英语). 
  71. ^ Brownlee and Ward (2000), pp. xxi-xxiii.
  72. ^ Feuerbacher, B. Evidence for the Big Bang. TalkOrigins. 25 January 2006 [2010-06-11]. 
  73. ^ Wright, E.L. What is the evidence for the Big Bang?. Frequently Asked Questions in Cosmology. UCLA, Division of Astronomy and Astrophysics. 9 May 2009 [2010-06-11]. 
  74. ^ Komatsu, E.; Dunkley, J.; Nolta, M. R.; Bennett, C. L.; Gold, B.; Hinshaw, G.; Jarosik, N.; Limon, M. Five-Year Wilkinson Microwave Anisotropy Probe Observations: Cosmological Interpretation. Astrophysical Journal Supplement. 2009, 180: 330. Bibcode:2009ApJS..180..330K. doi:10.1088/0067-0049/180/2/330.  已忽略未知参数|Last8=(建议使用|last8=) (帮助); Authors list列表中的|first8=缺少|last8= (帮助)
  75. ^ Menegoni, Eloisa; et al. New constraints on variations of the fine structure constant from CMB anisotropies. Physical Review D. 2009, 80 (8): 087302. doi:10.1103/PhysRevD.80.087302. 
  76. ^ Hubble, E. A Relation Between Distance and Radial Velocity Among Extra-Galactic Nebulae. Proceedings of the National Academy of Sciences. 1929, 15 (3): 168–73. PMC 522427可免费查阅. PMID 16577160. doi:10.1073/pnas.15.3.168. 
  77. ^ Gibson, C.H. The First Turbulent Mixing and Combustion (PDF). IUTAM Turbulent Mixing and Combustion. 21 January 2001. 
  78. ^ Gibson, C.H. Turbulence And Mixing In The Early Universe. 2001. arXiv:astro-ph/0110012可免费查阅 |class=被忽略 (帮助). 
  79. ^ Gibson, C.H. The First Turbulent Combustion. 2005. arXiv:astro-ph/0501416可免费查阅 |class=被忽略 (帮助). 
  80. ^ 'Big bang' astronomer dies. BBC News. 22 August 2001 [2010-06-15]. 
  81. ^ Croswell, K. Chapter 9. The Alchemy of the Heavens. Anchor Books. 1995. 
  82. ^ Mitton, S. Fred Hoyle: A Life in Science. Aurum Press. 2005: 127. 

推荐网站

[编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