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
具体条目参见:中国
中国是个“占据着近千万平方公里的空间,绵亘了数千年的漫长时间,已经创造和还将创造人类文化奇迹的伟大存在。” ——忻剑飞《世界的中国观·序言》
中国,我最热爱的国家,他饱经沧桑,是生我养我的沃土,我愿意为伟大的中国付出自己的一切。——User:枫...秋絮 要发飙请找我:-) 11:42 2005年8月18日 (UTC)
中国与中华
[编辑]- 简体中文:中国、中华
- 繁體中文:中國、中華
中国:春秋时期的中国,只是指黄河中下游地区,其他地区不算中国。以后中国的概念逐步扩大,到了长江流域、珠江流域,并且包括了少数民族建立的政权。例如匈奴等民族建立的十六国,鲜卑人建立的北魏,到唐朝时已经被认为是中国的一部分了。
汉朝以及汉朝以前,中国有几种说法,一是指京师,如《诗经·民劳》注:“中国,京师也。”;“惠此中国,以绥四方。”二是指汉民族所能够直接统治的地区,如《史记·武帝本纪》:“天下名山八,而三在蛮夷,五在中国”,又如《论语集解》:“诸夏,中国也。” 三是指地理上的中原地区,如《三国志》:“若能以吴越之众与中国抗衡,不如早与之绝。”,又如《史记·东越列传》:“东瓯请举国徙中国”。
自汉朝以后,“中国”一词的语义发生变化,民族的意义削弱,地理和政治意义加强。所以,当少数民族入主中原之后便以中国自居,如:《晋书》苻坚对其弟苻融言“刘禅可非汉之遗祚;然终为中国之所并”。
由于“中国”主要是地理、文化和政治概念,所以和民族的关系甚小。历史上夏商周三代无不出自“蛮夷戎狄”,华夏族便是夷夏不断融和的产物。五代时吴越王钱镠临终时要子孙“善事中国”,此“中国”是指沙陀族在中原建立的后唐。五代有三代(后唐、后晋、后汉)是少数民族建立的,新旧《五代史》都把他们视为正统,而把南方汉人政权放在次要地位,只称梁、唐、晋、汉、周为中国,却不称南方立国的各汉族政权为中国,欧阳修在《新五代史·十国世家年谱》言“十国非中国之有也”。南宋时,女真控制中原地区,陈亮在上孝宗书中说,不能“置中国于度外”要经营荆襄“争衡于中国”(其中的“中国”,前者指中原地区,后者指占据中原的金国),因此中国不仅是汉族的中国,也是各族人民的中国。
直到清朝后期,“中国”一词已经有着3000年的使用历史,一直只是作为一种代指性名词来使用,不曾将“中国”两字明确作为其政体的直接名称。从清朝后期开始,清朝与西方国家交流时开始使用“中国”这个名称,往往使用“中国”来称呼自己。辛亥革命之后,中华民国成立,“中国”这一个称谓正式成为有近代国家概念的政治名词。
中华:秦以前,华夏族称自己的祖国为中国,秦以后,逐渐发展为一个多民族的国家,因而又有“中华民族”的说法。“中”即中国,“华”是华夏族的简称。唐代韩亻屋诗:“中华地向边城尽,外国云从岛上来”,已把“中华”和“外国”对用。中华民族是我国各民族的总称。清朝以后,一直以中华为自己的国名,民国肇建后,更是将“中华”二字刻于中国国名之上,中华人民共和国建国以后也如此。
中国的别称
[编辑]赤县·神州:赤县、神州之称,最早见于《史记·孟子荀卿列传》,其中提到战国时齐国有个叫驺衍的人,他说:“中国名为赤县神州。”后来人们就称中国“赤县神州”。但更多的是分开来用,或称赤县,或称神州。
华:古同“花”,引用为美丽而有光彩。对华的解释,一种说法是古代中原地区的人们,自以为自己居住在衣冠整齐而华丽的文明地区,所以自称作华。《左传疏》:“中国……有服章之美,谓之华。”另一种说法是:“华”含有赤色之意。周朝人喜欢红颜色,把红颜色看做吉祥的象征,所以就自称作华。(也许,古人崇尚火,火有红色光华,所以称华。)还有一种说法,华是我国古称华夏省简而来。“华”作为中国的简称,历史悠久。
诸华:由于周朝人自称为华,所以周王朝分封的中原许多诸侯国,就称作诸华。晋代杜预为《春秋左传》作的注释上说:“诸华,中国也。”
夏:在古代有“大”的含义。中国历史上第一个奴隶制国家,是大禹建立的夏王朝,《史记·夏本纪》:“禹封国号为夏。”后来人们就常用“夏”来称呼中国。
华夏:商朝时,由于实行了裕民政治,政治与文化都比以前有所进步,所以居住在中原地区的华夏族和南方、北方的一些少数民族,都向商称臣。华夏族是当时的主要民族,后来人们就把华夏作为中国的代称。
诸夏:此称类似“诸华”,开始是指华夏民族各诸侯国,以后用来称呼中国。
中夏·方夏·函夏:都是有关中国的代称。中夏,《后汉书》:“目中夏而布德,瞰四裔而抗棱。” 此后,中夏即指中国。函夏,《汉书》:“以函夏之大汉兮,彼曾何足与比功。”晋朝张景阳《七命》:王猷四塞,函夏谧宁。”方夏,《尚书》:“诞膺天命,以抚方夏。”注:“以抚绥四方中夏。”中夏即指中国。
禹城·禹迹·禹甸:相传古代洪水滔天,大禹治水造福于世。据说,禹治水后,依山川形势划定九州,所以后世相沿称中国为禹城、禹迹(禹治水足迹遍全国)、禹甸(“甸”在这里是治理的意思)。
九州:源于大禹治水划定九州的传说。九州,相传夏禹治水后,分中国为九州:冀、兖、青、荆、扬、梁、雍、徐、豫。《淮南子·地形》又载:中国古代设置九个州:神州、次州、戎州、兖州、冀州、台州、济州、薄州、阳州。嗣后,九州便泛指中国。以九州之意派生演化而来的还有九域、九囿、九土、九区、九野。宋代绘制《九域图》即中国地图。唐诗有“月儿弯弯照九州”之句。
九牧:《荀子》:“此其所以代殷王而受九牧也。”又据《汉书·郑祀志》载:“禹牧九州之金,铸九鼎,像九州。”
九区:晋朝卫士衡《皇太子宴玄圃宣猷堂有令赋》:“九区克咸,燕歌以咏。”
九域:《汉书》:“《祭典》曰:‘共工氏伯九域’。”据宋朝《九域图》、《九域志》,皆记全国各地的地理图志。
八州:《汉书·许皇后传》:“殊俗慕义,八州怀德。”
九囿:即九州:《通鉴外记》:“人皇氏作山川土地之势财度为九州,谓之九囿。”
九土:即指九州。《国语》:“共工氏之伯九有也,其子曰:‘后土能平九土。’”
九野:谓九州也。《后汉书》“疆理九野”即指中国。
海内:《辞源》“四海”条注:古人以为中国周围皆是海,所以把中国叫做海内,把外国叫做海外。《战国策·秦策一》:“今欲并天下,凌万乘,诎辞国,制海内。”《史记·高祖本纪》:“威加海内兮归故乡。”
中国在国外的叫法
[编辑]- 英语:China
- 阿拉伯语:الصين (as-sīn)
- 布列塔尼语:Sina
- 捷克语:Čína
- 丹麦语:Kina
- 荷兰语:China
- 世界语:Ĉinio, Ĉinujo, Ĥinujo
- 芬兰语:Kiina
- 法语:Chine
- 德语:China
- 希腊语:Κίνα
- 印地语:चीन (cīn)
- 印尼语:China, Cina
- 国际辅助语:China
- 意大利语:Cina
- 日语:中国 (ちゅうごく, chūgoku)
- 韩语/朝鲜语:중국 [中国] (jungguk)
- 马来语:Tiongkok
- 帕拉维语:čīnī
- 波斯语:چين (čīn)
- 波兰语:Chiny
- 葡萄牙语:China
- 罗马尼亚语:China
- 梵语:चीन
- 俄语:Китай (Kitay)
- 斯洛文尼亚语:Kitajska
- 西班牙语:China
- 瑞典语:Kina
- 土耳其语:Çini
- 乌尔都语:چين (čīn)
- 越南语:Trung quốc
中国的名称考
[编辑]外语中的中国
[编辑]由于中国的丝绸对西方的影响,西方早期将中国叫做Seres,就是“丝”的音译。目前拉丁语和意大利语仍使用从这个词演变的Sino。英语和相当多的西方语言称中国为China,据认为是来自“秦”的音译。也有人认为China是来自于“茶”的音译,有观点认为“China”是来自瓷器的英文名称china(瓷器也是中国古代对外输出的重要产品)。但也很可能正相反,英文中的瓷器一词china是从中国一词China转化来的。
在日语中,原来很少称中国为“中国”而直呼唐宋明清,但日本也有一个叫做“中国”的地方。明治维新起,借用佛教经典中的称呼“支那”来指称中国,后来日本崛起超过中国,这种称呼开始带有侮辱性。现在的日本人称中国为中国,支那海等在现在的日本已经演变称日文名词,已改用片假名拼写。不过因为同样使用汉字,一部分日本人认为“中国”或“中华”这些称呼是在刻意赞美。
俄语称中国为Китай,来源于“契丹”一词,这是在蒙古人西征时学到的,而蒙古人所臣服的辽国在同中原的北宋对峙的一百余年里汉化非常快,主要是在服饰、礼俗和管理制度方面。现在所有被蒙古人西征过的民族大约有十几个都称中国为“契丹”:斯拉夫语国家(俄罗斯、乌克兰、保加利亚等)称中国为Khistankia;突厥语国家(中亚各国)称中国为Kaitay, Kathay, Hatay, Katay;西亚国家(伊朗、阿富汗、伊拉克等)称中国为Katay, Khatay。拉丁语词汇Cathay来自奥斯曼土耳其的Kathay一词。
瓷器与中国
[编辑]在西方语言的很多语言中,比如英语、德语、西班牙语等,中国一词都是用China来表示的,法语是Chine,伊朗语是Chin,阿拉伯语是as—Sin。这些都来自于一个词根:Cina。在新疆出土的古粟特文的文献中,Cina这个词被用来称呼汉人。中古梵文中也用这个词称呼中国。汉译为"支那"。Cin/Cina当是外部世界对中国最古的称呼。
China一词如何进入英语,似乎还有争议。有学者认为,这个词最早指的不是瓷器,而是丝绸。丝绸的发明远早于瓷器,也比瓷器便于运输。瓷器大举西传还是在海上丝绸之路开通之后。因而,China早先指丝绸是可能的。根据1989年发行的第七版牛津英语词典,16世纪葡萄牙人把瓷器带到欧洲后,瓷器始称为Chinaware,后简称China。由此看来,China(国名)在先,而China(器皿)是在后的。
这无疑是洋人对中国文化奇迹的肯定和赞赏。正如古希腊罗马的典籍中把中国成为Serice(汉译:塞利斯,即丝国。)一样。用发明命名的国家,婆娑世界有几何?唯有China。
孰为“中国”?
[编辑]20世纪以前,“绵亘了数千年”的中国,委实是一个没有国名的国家。18世纪法国学者窥奈说:“欧洲人称这个帝国为China,中国人自己并不用此名。他们实则也没有一个固定的国名。”17世纪末,彼得大帝派往清帝国的特使伊台斯则说,对中华帝国,邻近的民族称为Cina和Tsina,鞑靼人称为中国或汉,交趾称为支那,日本人称为唐,其他人则称她为高亚。
专栏作家都人则用古汉语中的倒置结构,解释中国一词的起源。“中某”结构在古代,表示"在某之中"。《诗经》中有不少这样的倒置现象。例如:"岂不思尔?中心是悼"。这里的"中心",就是"心中"。这种倒置结构,在粤语、闽南语中有保留。例如称公鸡为鸡公,客人为人客。由此推之,"中国"即"国中",即:国之中央,也就是国都。这是地理意义之上的中国。
秦亡项羽霸天下,封刘邦在汉水为汉王。此时,华夏与蛮夷戎狄的融合经秦代后,在又一个大一统的政权继续下,此时应视为汉民族之称之始。就是说,汉水之名与汉族之名当有渊源关系。但迟至北齐时代,才在文献上有“汉子”、“汉家”等词语的岀现。
中国一词岀现之始就具有多义性。据台湾学者王尔敏的统计,在先秦古籍中,中国一词岀现过172次,意指:或京师、或华夏、或周王室所分封诸国、或中原、或中华。以后随历史的发展,文献中的记载各异,含义也随之演变。
冯友兰先生认为,中国一次在古代文化意义最甚,民族意义较少,国体意义尚无。新疆尼雅出土的汉代丝绸上,织岀了鲜艳夺目的"五星岀东方利中国"的八个大字。这里的中国显然不是对国体的所指。
历史有时是残酷的。国体意义上的中文中国一次,第一次正式启用,竟然是在中国近代史最耻辱的一页,1842年《南京条约》上。这不能不是对中国数千年来"朕即国家"的家天下王朝制度的冲击。
“回唐山去!”
[编辑]冯承钧先生说:世界对中国的称呼,“最古曰Cina(支那),随后曰Tabgac(拓跋),最后则曰契丹Kitai,凡三变。”这三变中的量变来自蛮族之名。这证明中华民族历史上是多种民族融合而成的。这三变的名称并没有被中国人的先民用来自称。华夏、九州、赤县、神州、中华、中土、唐山等,才是先民用来有着共同意指的自称。
中国人明白,“神舟”不仅是“Divine Boat”,而且还是“神州”的谐音。秦字成了China和Cina的词源,是因为秦帝国的影响。强大的唐帝国声誉海外。《明史·外国真腊传》载:“唐人者,诸藩称华人之称也。凡海外诸国尽然。”华人在海外聚居地称唐人街,老华侨惦记的是要“回唐山去”。1940年台湾抗日志士岀版的《台湾先锋》写道:“‘回唐山去’,从前是现在也是台湾五百万民众的口头禅。”不管后来中国朝代如何变更,改变不了日本人对中国的称呼。可见唐文化对日本影响之深。
支那与震旦
[编辑]支那和震旦,同为出口转内销的对中国的称呼,支那一词源于古代印度,梵文把中国称为चीन,读作Čīn,就是秦的意思,东晋翻译家帛尸黎密多罗说:“此名与支那皆为秦字的对音。”可见强悍的秦朝对周边国家的巨大影响。梵文还称中国为चीनीस्थान,转写成拉丁字母为Čīnīsthān,前边的चीनी(Čīnī)为秦的对音,后边的स्थान(sthān)在梵文中的意思是地区或国家,现代汉语一般译为斯坦,故此,चीनीस्थान可以意译为秦地。唐朝时的佛经用音译一般译为震旦,也偶有译为真丹,脂那,支那等等,但后边的几种译法在佛经中也不通用。《易·说卦》曰:“震,东方也。”震旦,即:东方之光。多少世纪以来,支那和震旦一样是对中国的溢美之称,梁启超曾称呼自己为支那少年。
明治以前,支那一词只是偶尔在日语中岀现,那是对唐土(もろこし,Morokoshi)的美称。甲午战争后,在“日本胜利,支那败北”的狂呼中,和清国奴(ちゃんころ,chankoro)一起,“支那”成为日本人对中国人最下作的称呼。从此“支那”成了中国耻辱的代名词。
抗战胜利后,进入东京的中国代表团以命令的方式通知日本外务省,“支那”一词不许再使用。日本外务省不得不下达通知说,“查支那之称呼素为中华民国所厌恶者,今后不必细问根由,一律不得使用该国所厌恶之名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