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至內容

中國礦業大學(北京)[編輯]

座標39°59′48″N 116°20′59″E / 39.996783°N 116.34961°E / 39.996783; 116.34961
維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書

39°59′48″N 116°20′59″E / 39.996783°N 116.34961°E / 39.996783; 116.34961

中國礦業大學(北京)
China University of Mining And Technology, Beijing (CUMTB)
校訓明德至善 好學力行
學校標識碼4111011413
學校類型中央部屬高校

研究型大學

綜合性大學
校長劉波
校址中國北京學院路丁11號
總面積37萬平方米(學院路校區24萬平方米,沙河校區13萬平方米)
網站www.cumtb.edu.cn
位置
地圖
學院路校區東門

中國礦業大學(北京)位於北京市海淀區學院路,是在原中國礦業大學北京校區基礎上發展起來的一所研究型大學,是中國211工程重點大學之一。

中國礦業大學(北京)與中國礦業大學(位於江蘇徐州)為相對獨立的兩所高等學校,互不隸屬,共同源於中國礦業大學,由於兩地辦學情況的特殊性,本條目所述以中國礦業大學(北京)為主,關於位於江蘇徐州的中國礦業大學的詳細信息,請參見中國礦業大學

歷史沿革

[編輯]
沙河校區正門

中國礦業大學的前身是創辦於1909年的焦作路礦學堂

1950年9月,焦作工學院根據中華人民共和國燃料工業部的通知,改名為中國礦業學院。1951年2月,學院遷往天津清華大學、原北洋大學和原唐山交通大學的採礦系調整到該學院。1952年10月,學院遷往北京市。1953年10月,中國礦業學院改名為北京礦業學院,成為北京市海淀區學院路「八大學院」之一。

1970年文化大革命期間,北京礦業學院遷往四川省合川縣(現重慶市合川區),改稱四川礦業學院。北京原址設立留守處。1972年12月,經中華人民共和國國務院批准,北京語言學院成立,同時將原北京礦業學院校園土地劃出10萬平方米供北京語言學院使用。在此期間,學院的教學工作受到嚴重破壞。

1978年,學院遷到江蘇省徐州市重建,恢復中國礦業學院的校名。這也就是中國礦業大學徐州校區的前身。

1978年11月15日煤炭工業部、教育部以(78)煤教字第1388號、(78)教計字1223號文,聯合向方毅副總理和鄧小平副主席報送《關於利用原北京礦業學院部分校舍招收研究生的請示報告》。1978年11月17日,方毅副總理批示,幾位副總理圈閱,明確北京研究生部學生規模600人。1978年12月28日煤炭工業部以(78)煤教字第1600號文批覆同意成立中國礦業學院北京研究生部,為正處級單位。

1986年3月22日煤炭工業部下文核定北京研究生部研究生600人,在職培訓300人,總編制581人,批准擴建30460平方米,概算總投資2308萬元。9月12日煤炭工業部下文明確研究生部主任、黨委書記高配副廳級,其他幹部、機構維持正處級不變。

1988年,中國礦業學院改名為中國礦業大學,1988年,鄧小平親筆為學校題寫了校名。

1991年4月28日,中國統配煤礦總公司下文,明確北京研究生部按副地師級待遇進行管理。

1997年7月14日,國家教育委員會以教計(1997)71號文批覆煤炭工業部,成立中國礦業大學(北京校區),仍屬於中國礦業大學。

1998年,開始獨立招收本科生

1999年5月,中共中央總書記江澤民為學校建校90周年題詞:「開拓創新,嚴謹治學,把中國礦業大學辦成一流的能源科技大學。」

2000年2月12日,國家煤炭工業局撤銷,中國礦業大學劃轉教育部直屬管理。

2002年5月9日,中共教育部黨組決定北京校區與徐州校本部黨委分設。

2003年9月4日,教育部副部長吳啟迪來校宣布,中國礦業大學北京、徐州兩地校長分設。

2009年10月,中共中央總書記胡錦濤為學校百年校慶發來賀信。

2009年10月,教育部正式批文批准 中國礦業大學(北京),自此,中國礦業大學(北京)正式脫離中國礦業大學,除部分學科建設、院士資源仍在一起外,人事、財務等全部分開,成為兩所高校。

2011年10月,中國礦業大學(北京)加入北京高科大學聯盟。

2013年3月,中國礦業大學(北京)收購位於沙河高教園區南二街的北京外事研修學院和北京科技經營管理學院校園[1],將其闢作沙河校區。

國內排名

[編輯]

根據業內比較權威的研究機構高等教育觀察(HER) 發布的2012中國大學排名,中國礦業大學(北京)排全國第49位。

所屬大學聯盟

[編輯]

師資隊伍

[編輯]

學校現有中國工程院院士6人。博士生導師145人,碩士生導師144人,68%以上的教師具有博士學位,95%的教師具有碩士以上學位。教師中有6人獲國家傑出青年科學基金,3人被評為國家級有突出貢獻的中青年專家,4人獲中國青年科技獎,8人入選「新世紀百千萬人才工程」國家級人選,2人被評為全國優秀教師,3人被評為北京市優秀教師, 6人榮獲北京市高等學校教學名師獎,有教育部「長江學者」特聘教授1人和「創新團隊發展計劃」2個, 30人被列入教育部跨世紀、新世紀優秀人才支持計劃,6人入選北京市科技新星計劃。

校園環境

[編輯]
主建築民族樓一角

中國礦業大學(北京)位於北京市海淀區學院路。1972年12月,經國務院批准,將原北京礦業學院校園劃出10萬平方米撥給北京語言學院使用。關於校園劃界,採取從東向西劃線、南北分割的辦法,即從北京礦業學院主樓(後被北京語言學院拆毀)北側馬路南端至西邊11號眷屬宿舍樓北側,從東向西基本拉直,此線以南的北京礦業學院房地產劃歸北京語言學院使用;此線以北的房地產仍歸北京礦業學院留守處使用。到1973年1月底,撥給北京語言學院使用的北京礦業學院房地產移交或騰交完畢。於是就出現了兩所學校共用一個校園的情況,中間豎起一堵牆,把兩個學校分開。[1][永久失效連結]

教學實驗樓103教室

現在的中國礦業大學(北京)有兩個校區:學院路校區坐落於北京市高校雲集的海淀區學院路,占地面積24萬平方米。沙河校區坐落於北京市昌平沙河高教區,面積13萬平方米,是北京市校園面積最小的幾所大學之一。圖書館現有獨立館舍 10062 平方米 ,擁有閱覽座位近 1600 個,學校圖書館擁有藏書 79 萬餘冊,電子圖書 55 萬冊。

學校共有10座學生公寓,4個學生食堂,1座圖書館,1個鋪有人工草皮塑膠跑道的運動場,有民族樓、科技樓、教學實驗樓、綜合樓、理化樓、環保樓,機械樓和力建樓共8座教學樓。其中主建築民族樓歷史最為悠久,由著名建築學家梁思成設計,和北京著名的友誼賓館是姊妹樓。

校歌

[編輯]

校歌原為1934年秋教育家李敏修先生作詞、張洪島先生作曲的《焦作工學院校歌》。2009年7月10日,中國礦業大學在校慶倒計時100天迎百年校慶儀式上,核定此為中國礦業大學校歌,之後,中國礦業大學(北京)延用此校歌。
歌詞如下:

交流合作

[編輯]

學校重視國際學術交流和科技合作,已與十幾個國家的幾十所高校和科研機構建立了學術交流和科技合作關係。1999年8月,學校成功舉辦了'99國際採礦科學與技術大會。2001年4月,第29屆計算機在礦業中的應用(APCOM)國際學術會議在學校召開。2006年9月,成功舉辦了國際有機岩石學會(TSOP)第23屆年會,這是該年會首次在中國和發展中國家召開。目前,學校已經與英國諾丁漢大學、美國賓州州立大學、美國西北太平洋國家實驗室、俄羅斯莫斯科礦業大學、俄羅斯工程院、慕尼黑理工大學和澳大利亞聯邦科學與工業研究組織等33所世界著名高校和科研院所建立了校際合作與交流關係。2006年學校啟動了與美國賓州州立大學合作的「大學生科研訓練交流計劃」。目前學校已選派89名研究生參加「國家建設高水平大學公派研究生項目」,赴美國賓州州立大學、美國密歇根大學、柏林工業大學、巴黎第十一大學等國外知名高校進行聯合培養或攻讀博士學位。

組織機構

[編輯]

歷任校長

[編輯]
  • 謝和平 1998年-2003年(嚴格意義上是北京校區)
  • 喬建永 2003年-2013年(作為學校,第一任校長)
  • 楊仁樹 2013年-2018年
  • 葛世榮 2018年-2024年
  • 劉波 2024年至今

學院設置

[編輯]

中國礦業大學(北京)現設有研究生院和11個學院,分別為:

  • 研究生院
  • 能源與礦業工程學院
  • 應急管理與安全工程學院
  • 地球科學與測繪工程學院
  • 力學與建築工程學院
  • 機械與電氣工程學院
  • 人工智能學院
  • 化學與環境工程學院
  • 理學院
  • 管理學院
  • 文法學院
  • 馬克思主義學院(馬院目前只有碩士研究生與博士研究生)
  • 成人教育學院

國家重點學科

[編輯]

在2007年8月20日公布的最新國家重點學科名單中,中國礦業大學國家重點學科達到12個,分別為:

礦業工程一級學科及所屬二級學科

[編輯]
  • 採礦工程
  • 礦物加工工程
  • 安全技術及工程
  • 資源開發與規劃
  • 潔淨能源技術與工程
  • 礦物材料工程
  • 安全管理工程

其他非礦業工程二級學科

[編輯]
  • 工程力學
  • 電力電子與電力傳動
  • 岩土工程
  • 礦產普查與勘探
  • 機械設計及理論

國家重點實驗室

[編輯]

省部級重點實驗室

[編輯]
  • 煤炭資源教育部重點實驗室   
  • 北京市岩石力學實驗室
  • 共伴生能源精準開採北京市重點實驗室 

省部級工程中心

[編輯]
  • 國家煤礦水害防治工程研究中心   
  • 土地復墾中心   
  • 煤基漿體燃料工程中心

知名人物

[編輯]

兩院院士

[編輯]

[2]

知名校友

[編輯]

參考文獻

[編輯]
  1. ^ 中国矿业大学(北京)举行收购沙河校园签字仪式. 中國礦業大學(北京)新聞網. 2013-03-19 [2023-12-03]. (原始內容存檔於2023-12-03). 

外部連結

[編輯]

參見

[編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