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乘法王
外觀
大乘法王,明朝授予烏思藏藏傳佛教薩迦派領袖人物的封號,三大法王之一,地位次於大寶法王。
明朝在西藏地方除了封授四個政教首領為王外,還分封藏傳佛教三大教派領袖人物為 「法王」,「因其俗尚,用僧徒化導」。貢噶扎西堅贊(1349—1425),《明史》稱為昆澤思巴。出身於薩迦派的細脫拉章,為囊卡來巴之曾孫。一說出身於薩迦派的拉康拉章,為元朝帝師貢噶堅贊之孫。少年時隨大元細脫巴貢噶仁欽和薩桑彌底兩人出家為僧,學習薩迦教法,後曾為薩迦寺制定修習儀軌,並為薩迦法座作出長遠計劃和精心安排,從而使薩迦教法得以弘揚光大。永樂八年(1410年),明成祖派遣中官入藏召貢噶扎西。他應詔於永樂十年(1412年)從薩迦動身入朝,永樂十一年(1413年)二月,貢噶扎西至南京,明成祖召見,賜藏經、銀鈔等物,五月永樂帝封他為「萬行圓融妙法最勝真如慧智弘慈廣濟護國演教正覺大乘法王西天上善金剛普應大光明佛領天下釋教」,簡稱「大乘法王」,賜印誥。禮遇在大寶法王下,大慈法王上。後薩迦派僧多襲有此號。成化四年(1468年),有大乘法王完卜,弘治元年(1488年),有大乘法王桑加瓦。正德五年(1510年)派遣其徒綽吉我些兒入貢。明武宗封綽吉我些兒為大德法王。正德十年(1515年),完卜鎖南堅參巴爾藏卜襲大乘法王。
延伸閱讀
[編輯][在維基數據編輯]
參考文獻
[編輯]- 《中國歷史大辭典》
- 《中國少數民族史大辭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