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至內容

大韓帝國中樞院選舉

維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書
大韓帝國中樞院選舉

已取消
原定:1898年11月5日
1919 →

共選出25個民選議席
獲得過半多數需26個席位
投票率0%
  第一大黨 第二大黨
  洪鍾宇 尹致昊
領袖 洪鍾宇韓語홍종우 尹致昊
政黨 皇國協會韓語황국협회 獨立協會
政黨聯盟 事大黨 開化黨
代表選區 (沒有參選) 官選議官
選前席次 0 1

  淺黃色的為沒有選出議官之道份
  紅色的道為開化黨領先之道份
  藍色的道為事大黨領先之道份

選前內閣總理大臣

尹容善
無黨籍

當選內閣總理大臣

趙秉世
無黨籍

選前議席

大韓帝國中樞院選舉,原訂為大韓帝國的第一次議會大選、朝鮮半島代議政制史上首次直接選舉,其後此次中樞院選舉被取消,原先所有程序作廢[1]。由於大韓帝國皇帝高宗的決定搖擺不定,因此僅在短短兩個月內,中樞院就經歷由決定舉行選舉到取消選舉、委任議官,最後逮捕開化黨議官的命運。

性質及職能

[編輯]

背景

[編輯]

中樞院(韓語:중추원,英語:Privy Council[2])原是大韓帝國皇帝的諮詢機關,1894年(高宗31年)成立,直接向皇室負責。1895年大韓帝國內閣邀請徐載弼成為中樞院顧問[2]

倡議

[編輯]

最終定位

[編輯]

1898年高宗頒佈《詔敕五條》,將中樞院改為由選舉及委任產生的議會,角色和職能以監視、監督政府性質為主,沒有立法功能[3]

籌備經過

[編輯]

倡議選舉

[編輯]

面對俄羅斯帝國實行君主立憲制和日本明治維新的背景,有見及朝鮮政制落後,由知識分子組成的韓國獨立運動組織獨立協會主張朝鮮政治改革,實行西式民主

1898年10月29日,獨立協會在漢城市鍾路組織萬民共同會朴定陽等政府大臣應邀參加了此次萬民共同會。大會通過《獻議六條》,建議改組中樞院,使之成為朝鮮的上議院。高宗隨後頒佈了《詔敕五條》,以示對《獻議六條》的認可,並於11月2日宣佈採納獨立協會的建議,改組中樞院官制,議官數量設民選25席和官選25席,各佔一半,尹致昊成為中樞院副議長[3][4][5]

政府接納及議官產生辦法

[編輯]

取消選舉及委任議官

[編輯]
高宗反悔後委任的議席

中樞院原定於1898年11月5日舉行議官的民選投票。但由於頑固派污衊獨立協會準備推翻君主制建立共和制,中樞院議官的民選投票沒有如期舉行。獨立協會幾經波折最終被高宗取締[4][6]

皇帝再次迫害開化黨

[編輯]
獨立協會被清算後的議席

後世評價

[編輯]

參見

[編輯]

參考文獻

[編輯]
  1. ^ Korean-American relations. 3. The period of diminishing influence, 1896 - 1905, By Scott S. Burnett
  2. ^ 2.0 2.1 Chandra, V. (1975). The Independence Club and Korea’s First Proposal for a National Legislative Assembly. Occasional Papers on Korea, 4, 19–35. http://www.jstor.org/stable/41490135頁面存檔備份,存於網際網路檔案館
  3. ^ 3.0 3.1 「文明談論」、獨立協會的「政體論」及李善得的「專制論」頁面存檔備份,存於網際網路檔案館),金賢淑著,林文玉譯
  4. ^ 4.0 4.1 독립협회. 한국민족문화대백과. [2018-12-10] (韓語). 
  5. ^ 獨立協會. 中華百科全書. [2018-12-05].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8-12-07). 
  6. ^ 張若谷. 浅析独立协会失败原因. 《雲南社會主義學院學報》. 2013年03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