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福俱樂部
外觀
安福俱樂部,又稱安福派,中華民國初年政治組織,成立於1918年3月8日,源於「中和俱樂部」,因俱樂部場所設在北京安福胡同[1],故名安福俱樂部,成員稱為安福黨人。由皖系軍閥段祺瑞的親信徐樹錚所籌劃組織,皖系外交官曾宗鑒亦有參與。該俱樂部操縱了第二屆國會議員選舉,故該屆國會稱為安福國會。1920年7月爆發直皖戰爭,直系取勝之後控制北京,段祺瑞辭職,8月,安福國會解散,安福俱樂部也隨之消散。
安福俱樂部的前身「中和俱樂部」成立於1917年3月27日,由靳雲鵬、李國筠等聯合合平社、澄社、憲政會、新民社、衡社、靜廬、正社、友仁社、憲法協議會、哲園等十一個政團組織所組成。
1918年3月7日晚,王揖唐、王印川、劉恩格、黃雲鵬、田應璜、解樹強、江紹傑等人在宣武門內安福胡同梁式堂的住宅開會,成立了安福俱樂部,並決定3月8日為正式成立日。安福俱樂部下設有幹事部(主任王揖唐)、評議會(主任田應璜)、政務研究會(主任李盛鐸)。幹事部下分文牘、交際、會計、庶務、遊藝五課,課下復設股。
安福俱樂部實際上是一個議會政黨,制度完密,凡重大議案須經該會議決,才能作為安福俱樂部的議案。凡安福系議員,須在國會參眾兩院內保持一致主張。之所以用俱樂部的名義而不用政黨名義,是因為袁世凱解散國民黨後,政黨為人所忌。
參考文獻
[編輯]- 《劍橋中華民國史·1918年安福國會的選舉》
- 郭廷以《中華民國史事日誌·1917年3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