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至內容

弘仁寺 (北京福祥胡同)

座標39°56′03″N 116°24′01.1″E / 39.93417°N 116.400306°E / 39.93417; 116.400306
維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書
弘仁寺
基本資訊
國家中國
位置中華人民共和國北京市東城區交道口街道福祥胡同
座標39°56′03″N 116°24′01.1″E / 39.93417°N 116.400306°E / 39.93417; 116.400306
宗教藏傳佛教
宗派格魯派
開基武姓太監
開山時間1436年
地圖
弘仁寺 (北京福祥胡同)在中國的位置
弘仁寺 (北京福祥胡同)
弘仁寺在中國的位置
地圖

弘仁寺北京市東城區交道口街道福祥胡同的一座藏傳佛教寺院,原為漢傳佛教寺院「福祥寺」。[1]

歷史

[編輯]

弘仁寺位於北京市東城區福祥胡同25號(原門牌號為10號)。根據《光緒順天府志》、《燕都叢考》,還有明朝弘治十一年(1498年)《敕賜福祥寺改建山門碑記》、萬曆二十年(1592年)《名僧錄司左覺義守愚公主持福祥寺序》碑文所記,該寺始建於明朝正統元年(1436年),是武姓太監明英宗祝壽而舍家宅建設,賜額「福祥寺」,為漢傳佛教寺院。弘治九年(1496年)御馬監諸璫捐資重修。正德三年(1508年)、萬曆四十一年(1613年),該寺均曾重修。[1]

清朝雍正二年(1724年)平定青海後,噶勒丹錫哷圖呼圖克圖使節來北京朝見清帝,乃購買該寺為駐京行館,該寺從此改為藏傳佛教寺廟,並更名為「弘仁寺」。[1]

中華民國時期,該寺住持喇嘛為索達那木扎什。[1]

建築

[編輯]
乾隆京城全圖》中的福祥寺。

1950年代調查得知,該寺「有寺門一間,硬山卷棚瓦頂,蘇式彩畫;山門三間,東耳房一間,西耳房二間,大式硬山大脊筒瓦頂;天王殿三間,大式歇山大脊筒瓦頂,三踩斗拱,旋子彩畫;大殿三間,廡殿式筒瓦頂,旋子彩畫。」大殿前面的甬路上,有清朝光緒二十年(1894年)所建的塔一座。寺內還有不少佛像,以及清朝康熙五十八年(1719年)所制的鐵磬等。天王殿前方,有明朝弘治十一年(1498年)黎珏所撰的《敕賜福祥寺改建山門碑記》碑,正德戊辰三年(1508年)侍講沈壽和萬曆癸丑四十一年(1613年)大學士趙志皋所撰的《重修福祥寺碑記》碑。[1]

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初期,該寺前半部分為煤鋪,其他房屋被改為民居。1976年唐山大地震期間,該寺的兩個殿堂因為發生傾斜而被房管所拆除,在原址上建了六組排房繼續作為民居。[1]

今該寺山門及東西耳房、天王殿及該殿後面的東配殿、東跨院南北各三間房仍存,但都損毀嚴重。該寺的石碑中,一通已遷到五塔寺保存,另一通被砌入民房的牆內。該寺的塔已遭到拆除,其他文物均未存。[1]

參考文獻

[編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