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野郡,中國西晉時設置的郡,治所在新野縣(今屬河南省)。南朝宋時,新野郡轄境相當今河南鄧州市、新野縣等地。北周大象元年(579年)廢。後復置,隋朝開皇三年(583年)廢。
晉惠帝永寧元年(301年)新野縣公司馬歆跟隨齊王司馬冏討伐趙王司馬倫有功,永寧二年(302年)晉封新野王,分義陽、襄陽2郡置新野國。郡治新野縣(今河南省新野縣),領新野、棘陽、蔡陽、穰、鄧、山都6縣。[參1]永嘉五年(311年)石勒攻略河南,新野王司馬劭遇害。後國除為郡。[參2]
所領六縣:
註:
- ^ 孔祥軍認為咸寧二年(276年)置新野郡,太康元年(280年)廢郡,晉惠帝時再度置郡。《晉書·扶風武王駿傳》記載司馬歆「太康中,詔封新野縣公」,後隨齊王司馬冏討伐趙王司馬倫,有功「以勳進封新野郡王」,封國由縣國晉升為郡國,時間在永寧元年(301年)至二年(302年)間,以此推測「咸寧」應為「永寧」之誤。
- ^ 孔祥軍據《三國志·孫權傳》南陽5縣降吳及《水經注》割南陽5縣置新野郡,屬縣有「山都」,認為魏、晉時屬南陽郡。然而《水經注》封司馬歆新野郡公年代可能有誤,吳、魏相互敵對,吳國應不可能承認魏國新設的政區,山陽縣東漢屬南陽郡管轄,或有用漢史地理的可能性。
參:
- ^ 《水經注》卷31:「晉咸寧[註1]二年,封大司馬扶風武王少子歆為新野郡公,割南陽(當作義陽)五屬棘陽、蔡陽、穰、鄧、山都封焉。」
- ^ 《晉書》卷5〈孝懷帝紀〉:「〔永嘉五年〕東海世子毗及宗室四十八王尋又沒於石勒。」;卷38〈宣五王傳〉:「〔歆〕無子,以兄子劭為後,永嘉末沒於石勒。」
|
---|
|
|
注釋 |
---|
注1:列出西晉 建興四年( 316年)(此前已淪陷者列出淪陷前的名稱)及東晉 義熙十四年( 418年)的郡、國。帶#者為《晉書地理志》未列出的州、郡;斜體字者為西晉所廢置的州、郡;下劃線者為東、西晉所設置的僑郡。 注2:地望大致相同但名稱不同的郡、國,取最後使用的名稱( 永嘉五年( 311年)遇害的王、公、侯,由於史無記載其封國何時被撤銷,其封地在西晉末的建置仍按「國」處理),並括註明曾用名。 注3:東晉郡王、開國郡公的封地分別括注「內史」、「相」及其設置時間。 |
|
|
---|
|
|
|
---|
江表地區 | |
---|
淮南地區 | |
---|
淮北地區 | |
---|
河南地區 | |
---|
江漢地區 | |
---|
嶺南地區 | |
---|
沅湘地區 | |
---|
巴漢地區 | |
---|
蜀中南中地區 | |
---|
|
|
|
|
---|
江表地區 | |
---|
沅湘地區 | |
---|
嶺南地區 | |
---|
位置不詳 | 新蔡郡(內史575-589) | 晉熙郡(內史575-589) | 巴東郡(內史586-589) | 臨江郡(內史586-589) | 新興郡(內史583-589) | 岳山郡(內史583-589) | 梁城郡(相582-589) |
|
---|
|
|
注釋 |
---|
注1:列出宋 大明八年(464年)、齊 建武四年(497年)、梁 中大同元年(546年)、後梁 廣運元年(586年)、陳 禎明二年( 588年)的實州、實郡。下劃線者為南朝所設置的僑郡。 注2:地望大致相同但名稱不同的郡,取最後使用的名稱,並括註明曾用名。 注3:郡王、開國郡公的封地分別括註「內史」、「相」及其設置時間。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