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至內容

白地市鎮

座標26°47′02″N 111°56′46″E / 26.7839°N 111.94612°E / 26.7839; 111.94612
維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書
白地市鎮
坐標:26°47′02″N 111°56′46″E / 26.7839°N 111.94612°E / 26.7839; 111.94612
國家 中華人民共和國
上級行政區祁東縣
村級區劃單位數
時區北京時間UTC+8
行政區劃代碼43 04 26 111
電話區號+86 

白地市鎮湖南省祁東縣的一個鎮。鎮政府所在地白地市也是縣內僅次於縣城洪橋鎮外的第2大集鎮,是該縣西半縣的經濟、交通和文化中心。  

地理

[編輯]

白地市鎮距祁東縣城20.5公里。東與風石堰鎮相連,南與靈官鎮相接,西南與祁陽縣文富市鎮接壤,西連石亭子鎮,西北達黃土鋪鎮,北抵馬杜橋鄉。全鎮總面積108.5平方公里。

人口

[編輯]

現有人口6.8萬人,其中城鎮居民2.1萬人。

行政區劃

[編輯]

轄49個行政村,3個居委會,497個村民小組。
白地市鎮下轄以下村級行政區劃單位[1] 亭村社區、​嘹望街社區、​上遊街社區、​徐家村、​松林橋村、​七寶山村、​油草塘村、​東風村、​禾沖村、​茶葉塘村、​柏松亭村、​雙泉井村、​大沖村、​茶亭村、​鐵鋪村、​元里坪村、​七丫町村、​雙峰村、​烏山沖村、​蒼江橋村、​流泉町村、​元木沖村、​上岸塘村、​灌渡村、​毛田灣村、​楊柳嶺村、​萬福嶺村、​東方紅村、​岔塘口村、​楊家堰村、​盤塘村、​六角井村、​花竹村、​小河塘村、​鳧鴨塘村、​燕子窩村、​瑤塘村、​楓樹山村、​雙鳳村、​栗山村、​珍珠塘村、​洪塘村、​鐵塘村、​玉峰山村、​石灣村、​錦華村、​香花塘村、​坪和塘村、​彭家灣村、​石頭山村、​老白地村和灣龍町村。

沿革

[編輯]

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前,白地市鎮屬小路鄉、景卿鄉兩個鄉分別管轄。1952年4月,祁東縣從祁陽縣析出後,首設老白地鄉,隸屬第七區的白地市和第八區的和塘坪管轄。1958年10月,祁東縣撤銷辦事處,成立人民公社,白地市鎮現轄區域,屬白地市公社管轄,下轄白地市、風石堰、萬福嶺、和平、毛坪五個耕作區。1961年8月祁東縣恢復區建制,白地市公社歸白地市區管轄。1981年3月正式設立白地市鎮,由白地市區管轄。1984年5月祁東縣撤銷人民公社建制,改為區鄉建制,將原白地市鄉和萬福嶺鄉的烏山沖、蒼江橋、灣龍町及元里坪鄉的七丫町4個村劃入,合併成立白地市鎮,升為區級鎮,仍為白地市區管轄。1995年6月祁東縣調整行政區劃,實行撤區並鄉,將原萬福嶺鄉、元里坪鄉、楓樹山鄉併入白地市鎮,白地市鎮成為今天祁東縣23個鄉鎮之一。

交通

[編輯]

白地市鎮素有「一腳達三陽」稱即衡陽邵陽祁陽322國道橫穿本鎮,317省道和縣道白太公路、楓荷公路在此交匯滬昆鐵路經過並設站,是祁東縣中西部的交通樞紐。

白地市汽車站是祁東縣第二大公路客運站,有發往縣內大部分鄉鎮和常寧邵東的短途客車,每半小時發出一班直達衡陽的快客,每天都有開往省內永州懷化長沙,廣西桂林柳州,雲南昆明景洪,廣東廣州深圳等地的長途客車。

白地市火車站始建於1954年,站內擁有兩個大型貨運站台。

經濟

[編輯]

白地市鎮現有耕地面積4.38萬畝,人均耕地七分;322國道、白太公路、317省道和祁邵公路沿線是糧食作物主產區;傳統農產品主要有稻穀、大豆、花生、黃花、西瓜、甘蔗、大蒜、辣椒、雞鴨、牲豬、淡水魚類等。曾評為衡陽市養殖明星鄉鎮、湖南省規模養殖百強鄉鎮和星火科技示範鎮等榮譽稱號。

白地市鎮素有祁東老工業基地之稱,鎮內原有白鋼、白煤等國營企業數家,但已進行改制和重組,現有工業企業130多家。2005年全鎮工業總產值為11億元,年均增長13.6%,是祁東縣主要的工業重鎮之一。

白地市鎮城鎮建設步伐日益加快。城區面積逐年擴大,由過去的0.6平方公里,擴大到今天的3.5平方公里,城鎮居民迅速增加,由過去的5千多人,增加到今天的2.1萬多人。2005年被國家七部委列為全國小城建設示範鎮湖南省重點中心鎮

白地市鎮以其「三湘明珠,三陽交匯」特殊的地理位置和重要的物資集散地,歷來就是商家必爭之地。鎮內目前已建成大型農貿市場2個,竹木市場1個,商業批發街3 條,建成水果批發市場1個。是邵陽、祁陽各地和祁東縣西部鄉鎮的集散地,鎮內有白地市、響鼓嶺、萬福嶺市場三個,其白地市鎮中心集貿市場地處城區主要繁華地段,每天交易總額超過20萬元。

中國農業銀行中國工商銀行中國銀行農村信用社均有分支機構和服務窗口。全鎮電話入率達到60%以上,實現了村村組組通電話。廣播電視覆蓋全鎮,鎮內建有縣級電視微波台一個,鎮有線電視台一個。

社會事業

[編輯]

現有縣級高中一所,初級中學4所,農民技校1所,中心小學1所,完全小學1 3所。

白地市鎮是中國「漁鼓之鄉」,中國「字牌之鄉」。白地市鎮漁鼓發起於60年代初期,以民間藝人漁鼓祖始祁祖西和其予鄒華山為代表的5支漁鼓隊伍,廣泛活躍在祁陽、邵東和本縣鄉鎮社區農村,極大地豐富了人民群眾的精神生活。如今白地市漁鼓又錄製成光碟唱盤,傳播到全國各地,聲名遠揚。

白地市鎮現有縣級三甲醫院1個,鄉級衛生院1個,村衛生防保室51個,村村建立了衛生防保室,現有從醫人員380多人。城區內還有個體診所13家,個體藥店7家。祁東縣第二人民醫院,是一所縣級三甲綜合性醫院,承擔着祁東西半邊縣和祁陽、邵東等地近五十萬人口的醫療服務。

參考資料

[編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