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至內容

秘魯大區

這是一篇優良條目,請按此取得更多資訊。
維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書

秘魯的一級行政區劃大區(西班牙語:regiones)。自1821年獨立以來,秘魯曾一度分成24個「省」(departamentos),但卻面臨着國家政治和經濟越來越向首都利馬集中的問題。經過多次地方分權的嘗試都未能成功後,「大區」開始成為正式的行政區劃,並在2002年11月20日選出大區政府。

根據新的安排,原本的24個省加上卡亞俄省一起成為新的大區。利馬省不屬於任何大區。與之前的省相比,大區擁有民選政府,並且在其管轄範圍內有着廣泛的職權。根據2002年大區政府組織法(Ley Orgánica de Gobiernos Regionales),中央政府將把多項職權移交大區政府。2005年秘魯曾就是否要對幾個省進行合併的提案進行公投,最終沒有得到所需的選民支持。

歷史

[編輯]

1821年獨立後,秘魯全國劃分成多個省(departamentos),其數量逐漸由1822年的11個增長到了1980年的24個。隨着國家的政治和經濟越來越向首都利馬集中,多屆政府試圖進行權力分散,但收效甚微[1]:94。1979年的秘魯憲法中包含有建立自治區實現地方分權的規定,但這些措施沒有得到落實[2]:197阿蘭·加西亞·佩雷斯於1985年至1990年擔任秘魯總統,在他任期的後幾年裡,秘魯面臨經濟危機,政府的支持率也難以為繼,這讓他贏得1990年總統大選的希望變得非常渺茫。1989年1月20日,秘魯政府成立了12個自治區,希望以此從一定程度上增加選舉的勝算[2]:199。但由於成立過程太過倉促,這些區政府沒有辦法在財政上自給自足,因此只能依賴中央政府的補助[2]:199

1990年總統大選獨立候選人阿爾韋托·藤森獲勝,標誌着該國多個政黨信譽掃地。藤森扣留對大區政府的補助,然後在1992年12月29日用政府指派的過渡性大區管理議會(Consejos Transitorios de Administración Regional)取代大區政府。1992年秘魯憲法危機期間,藤森解散國會,召開制憲會議起草1993年秘魯憲法。新憲法中包括了建立自治大區民選政府的規定,但這些規定沒有得到執行。1998年1月30日,政府頒布了地方分權的框架法律,將過渡議會永久化,並處於總統府的監督之下。[1]:195-196

2000年,藤原因受到專制、腐敗和侵犯人權的指控被迫下台[3]。由巴倫廷·帕尼亞瓜領導的臨時政府執政後,亞歷杭德羅·托萊多以包括建立大區政府在內的政見當選為2001至2006年的秘魯總統[4]。新政府於2002年7月17日頒布地方分權基本法(Ley de Bases de la Descentralización),並於2002年11月19日頒布大區政府組織法(Ley Orgánica de Gobiernos Regionales),奠定了新行政分區的法律框架。新的大區政府於2002年11月20日選出,每一個省及卡亞俄憲法省各組成一個新的大區。首都利馬所在的利馬省不在新行政分區的範圍,因此也就不屬於任何一個大區。

2002年大選結果,反對黨控制了大部分大區政府,其中秘魯人民黨贏得了12個大區,而總統托萊多所在的秘魯可能黨只贏得了1個[5]。強大的反對派和弱勢的政府引發政治危機的擔憂,但這些大區政府實際上都疲於應付地方性問題,沒有餘力在全國政治中作出大幅舉動[6]。由於大區的面積太小,分權基本法規定可經由投票將多個大區合併成新的大區[7]。2005年10月30日,秘魯進行了以下的合併公投:

  1. 阿普里馬克大區庫斯科大區
  2. 阿雷基帕大區普諾大區塔克納大區
  3. 阿亞庫喬大區, 萬卡韋利卡大區伊卡大區
  4. 安卡什大區瓦努科大區胡寧大區利馬大區帕斯科大區
  5. 蘭巴耶克大區皮烏拉地區通貝斯大區

除阿雷基帕大區外,其他所有大區的選民都否決了合併的提案[8]

2006年11月19日,秘魯進行了新一輪大區政府選舉,大部分大區都是地方政治組織而非全國性政黨勝出。在2006年7月4日舉行的總統大選中獲勝的秘魯人民黨也只贏得兩個大區,其他的全國性政黨成績更差[9]

政府

[編輯]

根據大區政府組織法,大區政府的職責包括規劃大區發展,執行公共投資項目,促進經濟活動和管理公共財產[10]。大區政府由大區主席和議會組成,經選舉選出,任期4年,此外還有一個由省長和市長加上公民社會代表組成的協調委員會[11]。大區主席是政府首腦,其職能包括提出和執行預算方案,任命大區政府官員,簽發大區法令和大區議會決議,執行大區計劃和方案,並管理大區土地及其租賃[12]。大區議會對大區主席提出的法案進行辯論和投票,還有權監督所有大區官員,可以罷免包括大區主席、大區副主席以及任何議會成員的職務[13]。大區協調委員會可以在規劃和預算問題上提供建議,但沒有行政或立法實權[14]

大區組織法中存在把中央政府職能逐步移交各大區的規定,前提是這些大區能夠承擔相應職責[15]。分權基本法中還建立了分權全國委員會(Consejo Nacional de Descentralización)來監督這一進程[16]。不過,秘魯總統阿蘭·加西亞·佩雷斯領導的政府批評這一機構官僚主義盛行並且效率低下。分權全國委員會因此於2007年1月24日由秘魯總理領導的權力分散秘書處(Secretaría de Descentralización)取代[17]。兩個月後,各大區主席齊集瓦努科市,建立了大區政府國民議會(Asamblea Nacional de Gobiernos Regionales)作為替代協調機構,與中央政府相互獨立[18]

大區

[編輯]

以下列表中的面積和人口信息源於秘魯國家統計和信息研究所(Instituto Nacional de Estadística e Informática)的官方數據[19]。面積數據經四捨五入到最接近的整數。人口數據基於從2005年7月18日到8月20日舉行的人口普查統計結果。人口密度數據保留到小數點後一位,UBIGEO號碼是秘魯國家統計和信息研究所用於確定國家行政區劃的編碼。

大區 ISO
UBIGEO
首府 面積
平方公里
人口 人口
密度(/平方公里)
地圖
亞馬孫大區 PE-AMA 01 查查波亞斯 39,249 389,700 9.9
安卡什大區 PE-ANC 02 瓦拉斯 35,914 1,039,415 28.9
阿普里馬克大區 PE-APU 03 阿班凱 20,896 418,882 20.0
阿雷基帕大區 PE-ARE 04 阿雷基帕 63,345 1,140,810 18.0
阿亞庫喬大區 PE-AYA 05 阿亞庫喬 43,815 619,338 14.1
卡哈馬卡大區 PE-CAJ 06 卡哈馬卡 33,318 1,359,023 40.8
卡亞俄大區 PE-CAL 07 卡亞俄 147 810,568 5,514.8
庫斯科大區 PE-CUS 08 庫斯科 71,986 1,171,503 16.3
萬卡韋利卡大區 PE-HUV 09 萬卡韋利卡 22,131 447,054 20.2
瓦努科大區 PE-HUC 10 瓦努科 36,849 730,871 19.8
伊卡大區 PE-ICA 11 伊卡 21,328 665,592 31.2
胡寧大區 PE-JUN 12 萬卡約 37,667 1,091,619 29.0
拉利伯塔德大區 PE-LAL 13 特魯希略 25,500 1,539,774 60.4
蘭巴耶克大區 PE-LAM 14 奇克拉約 14,231 1,091,535 76.7
利馬大區 PE-LIM 15 瓦喬 34,802 864,853 223.2
洛雷托大區 PE-LOR 16 伊基托斯 368,852 884,144 2.4
馬德雷德迪奧斯大區 PE-MDD 17 馬爾多納多港 85,301 92,024 1.1
莫克瓜大區 PE-MOQ 18 莫克瓜 15,734 159,306 10.1
帕斯科大區 PE-PAS 19 塞羅德帕斯科 25,320 266,764 10.5
皮烏拉大區 PE-PIU 20 皮烏拉 35,892 1,630,772 45.4
普諾大區 PE-PUN 21 普諾 66,997 1,245,508 18.6
聖馬丁大區 PE-SAM 22 莫約班巴 51,253 669,973 13.1
塔克納大區 PE-TAC 23 塔克納 16,076 274,496 17.1
通貝斯大區 PE-TUM 24 通貝斯 4,046 191,713 47.4
烏卡亞利大區 PE-UCA 25 普卡爾帕 101,831 402,445 4.0

參見

[編輯]

參考資料

[編輯]
  1. ^ 1.0 1.1 Schönwälder, Gerd. Linking civil society and the State: urban popular movements, the Left and local government in Perú, 1980–1992. Pennsylvania: The Pennsylvania State University Press. 2002 [2014-05-23]. ISBN 978-0271021805.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4-05-23). 
  2. ^ 2.0 2.1 2.2 O'Neill, Kathleen. Decentralizing the State: elections, parties, and local power in the Andes. Cambridge: 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 2005 [2014-05-23]. ISBN 9780521846943.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4-05-22). 
  3. ^ Fujimori: Decline and fall. BBC News. [2014-05-24].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4-04-30). 
  4. ^ Juan Forero. Opposition Party Makes Strong Showing in Peru Election. The New York Times. The New York Times Company. 2002-11-18 [2014-05-24].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4-04-16). 
  5. ^ Resultados regionales. Oficina Nacional de Procesos Electorales. [2007-07-28]. (原始內容 (XLS)存檔於2007-07-28). 
  6. ^ Monge, Carlos. "Los gobiernos regionales del periodo 2003–2006: la primera promoción que se gradúa de la descentralización". Quehacer 163: 33–36 (November–December 2006). p. 34.
  7. ^ Artículo 29.- Conformación de las regiones. Ley No 27783, Ley de Bases de la Descentralización (PDF). 2002-07-17 [2011-11-25]. (原始內容 (PDF)存檔於2011-11-25). 
  8. ^ Referendum para la Integracion y Conformacion de Regiones 2005. infogob. Oficina Nacional de Procesos Electorales. [2014-05-24].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4-05-24). 
  9. ^ Elecciones Regionales y Municipales 2006. Oficina Nacional de Procesos Electorales. [2009-03-24]. (原始內容存檔於2009-03-24). 
  10. ^ Artículo 10º.- Competencias exclusivas y compartidas establecidas en la Constitución y la Ley de Bases de la Descentralización. Ley No 27867, Ley Orgánica de Gobiernos Regionales (PDF). 2002-11-17 [2011-10-19]. (原始內容 (PDF)存檔於2011-10-19). 
  11. ^ Artículo 11º.- Estructura básica. Ley No 27867, Ley Orgánica de Gobiernos Regionales (PDF). 2002-11-17 [2011-10-19]. (原始內容 (PDF)存檔於2011-10-19). 
  12. ^ Artículo 21º.- Atribuciones. Ley No 27867, Ley Orgánica de Gobiernos Regionales (PDF). 2002-11-17 [2011-10-19]. (原始內容 (PDF)存檔於2011-10-19). 
  13. ^ Artículo 15º.- Atribuciones del Consejo Regional. Ley No 27867, Ley Orgánica de Gobiernos Regionales (PDF). 2002-11-17 [2011-10-19]. (原始內容 (PDF)存檔於2011-10-19). 
  14. ^ Artículo 11º-B.- Funciones del Consejo de Coordinación Regional. Ley No 27867, Ley Orgánica de Gobiernos Regionales (PDF). 2002-11-17 [2011-10-19]. (原始內容 (PDF)存檔於2011-10-19). 
  15. ^ Ley No 27867, Ley Orgánica de Gobiernos Regionales (PDF). Artículo 81º.- Gradualidad del proceso & Artículo 84º.- Criterios para la elaboración de los Planes Anuales de Transferencia. 2002-11-17 [2011-10-19]. (原始內容 (PDF)存檔於2011-10-19). 
  16. ^ Ley No 27783, Ley de Bases de la Descentralización (PDF). Artículo 23º.- Vicepresidencia Regional & Artículo 24º.- Audiencias públicas regionales. 2002-07-17 [2011-11-25]. (原始內容 (PDF)存檔於2011-11-25). 
  17. ^ Decreto Supremo No 007-2007-PCM (PDF). Artículo 1º. - Fusión por absorción & Artículo 3º. - Modifi cación del Reglamento de Organización y Funciones de la Presidencia del Consejo de Ministros. [2011-10-02]. (原始內容 (PDF)存檔於2011-10-02). Articles No 1, 3.
  18. ^ Declaración de Huánuco (PDF). 1-2. 2007 [2014-05-24]. (原始內容 (PDF)存檔於2012-02-10). 
  19. ^ Banco de Información Distrital. Instituto Nacional de Estadística e Informática. [2008-01-02]. (原始內容存檔於2008-01-02).